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街道党建创新

街道党建创新

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潜心提高能力

当前形势下,提高能力就是要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具体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深化细化,不能笼统而言,大而化之。

一是提高理论武装能力。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并指导实践;与辖区企业中航吉航公司人教处整合资源,开办业余党校;增强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定期研讨,交流经验。二是提高统筹发展能力。正确处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关系,使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兼顾街道机关、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各个层次,整体推进各级组织的建设;积极寻求党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点,使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实施“贴心服务工程”,引导干部正确理解政策、认真执行政策、带着感情为群众办实事;开展“走百家门,知百家情活动”,加强血肉联系,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四是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巩固和延伸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对非原则工作不定框框,只定标准,鼓励大家勇于创新;利用集中学习时间超前研究政策走向,鼓励大家善于创新;定期召开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鼓励大家把创新思路演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五是提高综合协调能力。重点是提高大家的文字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能力的提高,一靠学习,二靠实践。学习要采取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自学为主;要有目的的学,带着问号去学,要靠学习解决长期的困惑;要学以致用。实践要在理论指导下分步实施,并及时总结成败得失;要超前预见实践可能取得的结果,并及时调整策略。

二、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判断形势

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点。按照这个要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还有诸多不适应。

新课题有三个:一是党建与发展的切入点问题。党建的目的是在思想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为发展积蓄力量,二者是统一体并且同样重要,不能用简单的“虚”、“实”定论,更不能用“虚功实做”来要求。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好“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篇文章。二是党建自身的增长点问题。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强化“党要发展”的意识。要应对多种意识形态在基层群众中的广泛存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要应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增多的现状,加强党的干部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应对市场经济及“外来文明”带来的负面冲击,大力弘扬优良传统作风等等,这些都是“党要发展”的要求和体现,需要我们凝心聚力,逐一破解。二是党建工作的统筹点问题。党的建设要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实现各个领域、各个层次、近期目标、长远目标的统筹兼顾和持续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亲疏厚薄。

不适应有五个:一是重视程度不适应。特别是在基层,“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打着维护中心、顾全大局的旗帜,将物质文明以外的其他文明束之高阁;二是能力素质不适应。街道党工委在导向上忽略了专业党务干部的培养,出现了个别基层党务工作者不会抓、不愿抓党建工作的现象;二是管理手段不适应。更多的党建“工作”是补材料、装学习、跑宣传、做样子,忽视了党建工作的本质;四是工作机制不适应。党委管直属、辖区单位不参与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党工委的框架虽然形成,但运行模式还有待完善;五是保障体系不适应。在街道党工委及社区支部,不同程度地存在“权责利”分离,“人财物”脱节的现象,各级党组织包括行政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不到位。

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改进方法

除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学习等党建日常工作外,我们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探索新途径,改进新办法。

扩大覆盖面。一是要指导、协调和支持“两新”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对符合条件而尚未建立的,要主动上门,教育引导;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就近挂靠;对无党员的,可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定期通报情况。二是要加强和改进分类教育管理。对己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要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切实关心下岗失业人员中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他们带头再就业和带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把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基本情况和管理状况搞请楚,确保流动人员中的每一名党员都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做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模范,做带头致富、奉献社区、遵守公德、遵纪守法、维护稳定的模范。三是要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建立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情况的反馈机制;开展“党员挂牌活动”,自身佩带党徽,住宅张贴标识,变“八小时党员”为“全天侯”党员,加强相互监督,彰显党员荣誉。

构建新格局。一是完善党建工作联席会。由街道工委牵头,驻街单位党组织参加,协商重大事项、定期开展活动、解决有关问题、及时通报情况。二是签订联创共建协议书。以街道工委为龙头,按地域相邻、单位相近的原则,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开展社区经济、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联创共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在人才、资金、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实现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双赢”的目的。三是建立党员联系卡。社区党(总)支部对在职党员实行“协管”,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卡,记录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和日常表现情况,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并定期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反馈。四是建立社区“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室除发挥社区党员活动、培训等日常工作的阵地作用外,还要承担在职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活动站和在册党员服务站的职责,切实加强对三种党员的管理。

建好示范点。一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强社区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社区党组织的横向联系,并坚持经济共建、文化共建、治安共建、环境共建等,以形成社区党建“资源共享、文明共创、稳定共保、事务共管”的新格局。二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根据社区党员的个人专长,把他们组成各种类型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居民小区和居民家中,向社区居民开展义诊、法律服务、修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动党员尽心尽力为民服务,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在义务服务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三是继续开展“双带”活动。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下岗职工党员自谋出路,重新就业,并进而带动下岗职工再就业;采取措施引导下岗职工党员、职工开发社区服务产业,开辟就业门路。四是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订一份党报、听一堂党课、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写一份思想汇报”。定期组织辖区内流动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真正使他们离家不离党。党员活动室要配备电教设备、党建刊物等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必备设施,随时向流动党员开放。五是在社区在职党员中开展“六带”活动。即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参与社区服务、带头帮扶困难家庭、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维护社会治安、带头创建文明小区,真正做到“人人参与,服务社区”。

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提供保障

一是要更新管理理念。把街道和社区的工作重点从注重创收进一步转移到搞好管理和服务上来。二是要保证经费投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技入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逐步把街道、社区经费正常化、合理化。三是要建立经常性的互助体系。广泛发动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捐款捐物,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为贫困党员提供服务。四是要严格遵循“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处理工作。真正实现权责利相统一,人财物相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