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半年社会事业调研报告

半年社会事业调研报告

按照县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和“溪协办发1号”文件安排,月上旬,县政协副主席带领部分政协常委,对年上半年全县社会事业发展情况,重点是教育系统推进“三大教育行动”、新型农保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育系统推进“三大教育行动”情况

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指示精神,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开展以“进农家、唱红歌、读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加强新时期群众教育,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活动,教育系统迅速在全县中小学启动了以经典教育、安全健康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大教育行动”,通过教师受教育带动学生受教育、学生受教育带动家庭成员受教育、家庭受教育带动社区群众受教育,实现了“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的效果。

(一)具体工作做法

1、建立机构,实行领导带动。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三大教育行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三教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全县“三教行动”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同时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各学校都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抽调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要求校长任组长率先带头研究和抓好本校“三教行动”。

2、精心组织,实行全员发动。一是精心组织“三教行动”启动仪式。月日,全县首场“三教行动”启动仪式在水坪镇文化广场举行,县委书记等县领导出席仪式。随后,各乡镇和城区学校相继举行了“三教行动”启动仪式,动员广大师生干群积极参与。二是多渠道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教育》、《教育网》,通过专版、专栏等形式,对“三教行动”及时跟进宣传。各学校利用学校文化园地、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办了“三教行动”专栏;各学校的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校园网都开辟了“三教行动”专题。三是组织编印了《感恩教育读本》,免费发放给全县每一位师生,内容涵盖《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红诗、红歌、红色故事、感恩故事等。该读本被作为学校经典教育和感恩教育临时教材,进课堂、纳入教学常规。

3、因势利导,实行校家联动。广泛开展了“三教行动”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六进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采取校家(企)联手、校村(企)联合、部门联动等途径,充分利用家长会、村委会、单位(企业)庆典、干部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三教行动”知识进行宣讲。全县完全小学以上的校长,每人带头联系一个村,办一个“三教行动”示范点,使“三教行动”在全县燎原。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请家长听《弟子规》专题讲座、评选表彰“书香家庭”等形式促进家校交流,鼓励家长参与经典诵读,进而影响改变家长日常行为习惯。

4、创新载体,实行活动拉动。教育局组建经典宣讲团、红歌传唱队,定期巡回全县各学校进行宣讲传唱。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读书讲座、诵读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谈体会、讲变化、比贡献。县实验中学对每天要背诵的内容进行集体讲解,组织学生办手抄报、写读《弟子规》感受征文,举行国学经典考试、演讲比赛、书香班级评选、国学经典论坛等活动。县城关中学要求教师人人背诵、人人践行,以身示范带动学生受教育,校领导轮流在全体教师会上背诵《弟子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轮流在全班学生面前背诵《弟子规》。教育局副局长兼实验中学校长许厚银、副局长兼城关中学校长王世鹏都在教师会上带头背诵《弟子规》,然后要求教师全员背诵。每周例会、集体学习,听《弟子规》讲座成为教师们的必修课。

5、强化激励,实行典型推动。为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教育局制发了“三教行动”简报,要求各校每周专报1-2名典型,每周集中发一期简报,每月发一期《教育》专刊。特别感人的事迹及时向县“三万办”和各级新闻媒体推介。同时决定在本学期末,评选各类先进典型予以表彰。

6、知行合一,内化重在行动。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认真落实“读、讲、做、劝”四字诀:即要求学生每天回家把所学的“三教”内容读给家长听,把领悟的道理讲给家长评,按照所学的思想道德规范,如孝道礼仪要求等做给家长看,对家长身上暴露出来的不良言行规劝家长变,这样每日、每周、每月长期坚持做下去,带动家长不断受教育。我们要求各学校按照可行、易行的原则,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题。如:每天给父母盛饭,每周给父母洗脚,每月给在外打工的父母、亲友写信等。县城关中学推行“三教行动卡”,每周向学生发放一张行动卡,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唱红歌、诵经典,宣传安全知识,调动家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县实验小学制作践行《弟子规》日志,引导学生为父母端茶盛饭,洗脚捶背,做家务,劝父母改掉坏毛病,指导学生用日记记录每天的感恩善举和感悟。

(二)阶段性成果

群众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坚持方能见效的工作。我县的“三教行动”开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效果。

一是全体师生由衷的欢迎,积极的参与,使师生们的心灵及言行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二是县乡领导高度的重视,一致的支持,使这项活动变成了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行动。

三是群众热情的赞赏,积极的配合,使师生家庭正在发生良好的变化。

(三)开展“三教行动”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把“三教行动”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既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也不挤占文化考试科目的时间。如:用音乐课教唱红色歌曲,用活动课讲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思品课和班会等学习国学经典,用安全健康课向学生讲授安全健康知识等。

二是要引导学生,不强迫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讲礼仪就是增长知识、讲道德就是提升素质的观念,教育学生感恩从父母做起,服务从身边做起,珍爱生命健康,即是最大的孝道,努力学习即是最大的感恩。

三是不追求形式上大而空的校外活动。立足校内扎实让师生受教育,面向校外主要依托学生向家庭辐射教育,要实对实,不要空对空。

四是方法上要搞好“三个结合”。一要长短结合。“长”就是要长期坚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学校要有正确的定位,明确的方向,立足于常规,探索长效机制,把“三大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基本形式长期坚持抓下去。“短”就是重视短期的效应,培养典型,积累经验,为长期坚持加力。二要内外结合。要立足校内把“三大教育”工作做实,让每一位老师、学生都能自觉学习、自觉参与、自觉受教育,思想和行为都有良好转变。同时在校内师生双受教育的情况下,以学校为工作连接点,以学生为感情连接点,把“三教行动”由校内推向校外,让家庭和社会在“三教行动”中都得到实惠。三要点面结合。就是在统一组织、统一安排、统一要求、全员参与的情况下,突出重点,抓重点村、重点院、重点人,集中精力转化差典型,培养好典型。

三、新型农保开展情况

(一)主要工作情况。

我县的新农保试点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开局良好,有序推进。自年1月启动至今,已组织18593名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其中:组织了14599名16至59周岁适龄农村居民参保并缴纳保险费284.22万元;为已审核无误的41480名年满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待遇条件的农村老年人发放了基础养老金3941.53万元。

年上半年,新农保续保扩面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已有10503人续保缴费,征缴保险费1120.52万元,参保缴费率62%。并为41480名年满60周岁人员发放元至六月份养老金1454.09万元。新农保社会保障卡数据采集整理进展顺利,完成了省、市年初下达的年发行社会保障卡15万张目标任务的90%,及时为已参保缴费的139310名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做到了参保人员的缴费情况一目了然。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县农保局印制了《县新农保政策问答》等宣传资料,并分发到了各乡镇和县直各相关部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新农保政策进行广泛宣传,针对中青年参保难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发动方案,采取党员带头、享受待遇老人以身示范动员亲戚家门适龄人员参保等宣传措施,积极发动农民自愿、主动、踊跃地参保,扩大参保面,提高参保率。

2、健全机制,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一是落实责任制。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服务新农保的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其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间,进一步强化了各乡镇及机关管理的责任。二是政府政务督查通报制。为扎实做好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我县将新农保试点工作纳入重要办事日程,年终单独考核。对因领导认识不到位、试点工作开展迟缓,影响全县新农保试点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对单位党政一把手实行责任追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进行问责。三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联系乡镇制。为顺利完成新农保试点工作任务,提高参保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会议专项研究新农保工作实行班子成员联系乡镇制度,要求班子成员及时深入各乡镇帮他们解决实际中的有关难题。

3、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针对新农保政策业务性强、关注度高的特点,业务办理过程中严格做到依法办事、按章办事,抓好规范,做好各类档案资料管理和参保人员信息化等工作,切实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方便、快捷、高效。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卡制卡数据采集工作难度大。县是一山区贫困县,地域宽阔、人口居住分散、加上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力外出务工,对照片等信息采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再加上缺乏专业技术手段及相关设备,势必影响信息采集入库率和合格率。同时,此项工作涉及面广、数量大、任务重,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县级财政负担又重,没有充足的经费作后勤保障,势必将影响工作进度。

2、农村低保人员参保难。因地方财力的限制,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和五保户分别由县级财政和民政部门为其代缴最低档次标准的保险费。农村低保人员相对来讲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日常生活尚靠低保救济来维持。新农保是惠民政策,可缴纳保险费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农保局机构人员缺少及经费预算不足的问题。农保局现有工作人员11人(8名在编在职,1名人事,2名聘用人员)。内设办公室、财务股、基金管理股、待遇核定股、统计稽核股5个股室。新农保工作面广,面对的服务对象较多,情况复杂,县财政预算农保局年度公用经费仅有五万元,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新农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确保新农保制度的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宣传工作方案,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宣传,向群众讲政策、讲好处、讲要求,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广大农民群众自愿、自觉参加新农保。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参保率,力争年全县参保率达到95%以上,发放率100%。

2、进一步强化管理,确保基金安全。为了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从制度上规范我县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协调督促各乡镇财经所把征缴的保险费及时上解到县财政专户,防止出现挤占挪用的现象。

3、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发行社会保障卡。按照全省统一的标准、格式和规范,加快社会保障卡制卡数据采集工作步伐,力争如期完成今年15万张社会保障卡的发卡任务,实现参保人员能通过社会保障卡办理参保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信息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

4、充实人员,加大救助。建议县政府根据农保局工作人员不足的现状,依据省编委号文件精神,充实工作人员队伍。同时,调整提高农保局年度经费预算,追加专项工作经费。并对低保人员给予一定的缴费补助,使他们都能及时参保。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情况

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县后,我县医改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强化领导,全力推进医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医改试点县后,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余世明同志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抽调工作人员集中独立办公,配备了办公设施设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药监等部门也都相应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为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宣传发动。采取了分层次、多种形式的宣传与培训,从思想上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县政府在年请湖北医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讲座;对医疗卫生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任务、目标、方法、措施;组织人力资源、机构编制、财政、药监部门工作人员学习,掌握政策,形成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对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医改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工作机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到首批试点县房县学习考察,借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县先进经验;县政府印发了《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溪政办发29号)文件,为全县医改工作制订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建立县级领导医改包乡镇制度,督促检点工作;分解年度工作任务,层层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分步实施。四是加强财力保障。县政府将卫生事业发展经费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保正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年全县卫生系统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共计1195万元,比年增加了138万元。足额配套了新农合补助经费330万元、工作经费23万元,艾滋病防控经费.2万元,结核病防治经费8万元,免疫接种补助经费2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111万元,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经费2万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经费10万元。为保障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稳健运行,年县财政采取每月预拨0万元,年终据实结算的办法予以财政补助,目前已拨付1至5月补助资金350万元。

2、密切配合,扎实推进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一是切实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扩面完成.9万人,达到省市要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269388人,参合率达到92.6%。二是着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仅年共争取中央投资项目11个,投资额达26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46万元,县政府配套20万元,目前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年县医疗急救中心、县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办公室建设、泉溪和丰溪两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项目、9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投资计划,年内可开工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按1:1.4的标准重新核定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全县乡镇卫生院共定编523人;抓住十堰市卫生局组织的“挂县带乡连村”活动机遇,通过上级医院下派人员建策献计,实地帮扶,促使各受援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三是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照省政府规定的统一时间于年12月26日在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降低了老百姓医药费用负担。年4月1日起,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和湖北省增补基本药物非目录药品,对目录外药品进行下架处理。5月25日开通平台与全省联网,6月15日在网上进行了6月、月两个月的药品采购,禁止从其他任何渠道采购药品,规范了药品进购渠道,药品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按标准建立了公共卫生科,按3-8人的标准配齐了公共卫生人员,全县共投入资金102万元改造房屋、购置投影仪、电脑、办共桌、档案柜、基本检查仪器等设施设备。公共卫生基本实现了布局、标识、设施设备、人员、制度、职责“六统一”。五是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免费政策,两年来共为4538名孕产妇落实了住院分娩补助,累计资金19.235万元。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稳步推进,共为20名新生儿进行了筛查,新筛率达到82.31%。启动了农村孕妇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完成了26名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工作。完成了省地病办下达的2000户改炉降氟任务,通过省级验收达到优秀等次。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得到加强。对481名孕产妇免费进行HIV母婴阻断检测,“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率达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卫生院债务难以化解。由于基本药物制度打破了原有的“以药养医”补偿模式,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势必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债务负担无法化解。我县乡镇卫生院近3年在实施国债、拉动内需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中沉淀的债务已达到2590万元,单靠医疗机构的力量难以化解债务。

2、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标准导致人员超编与人员紧张现象并存。省里要求按1.4‰的标准核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我县乡镇卫生院只能核定523人,而实有在岗人员14人,超编191人。根据调查,目前现有医务人员已超负荷运转,不能满足现有医疗服务的需要,医改实施后乡镇卫生院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使人员更加紧张;同时要考虑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比如24小时值班制度,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不同,不能1人多岗。经计算一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应按不低于25人的标准定编,否则,乡镇卫生院无法运转。

3、县人民医院房屋、人员、床位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医疗服务需求。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不到25亩,并且生活区与工作区混在一起(生活区占地10亩),现仅有年建成的1栋砖混结构的住院楼(建筑面积4426平方米),当时编制床位是150张。目前住院患者最高峰已经达到30人,走廊、病室凡是能加床的地方都住着病人,还有很多慢性病患者等着预约住院。

4、全县无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人规范化治疗管理不能很好落实。目前全县共有精神病患者624人,在外地治疗的仅有50人,还有54人无法得到住院治疗。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矛盾凸显,精神病患者还将进一步增多,而全县还没有一家精神病专业治疗机构,病人得不到有效住院治疗与管理,必将对社会和谐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提高保障水平。严格执行《县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2%以上;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网进行扩容并与全省联网,全面完成合作医疗卡由“一户一卡”向“一人一卡”的转换任务,努力实现全省就诊“一卡通”,达到卫生管理、医疗服务、居民健康、疾病预防等方面信息共享,方便群众就医。

2、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实现基本药物全覆盖,基本建立基层医疗机构新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基本药物用药指南和用药处方集,在乡镇卫生院全面禁止使用目录外药物,确保临床100%使用基本药物,同时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长效补偿机制,全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3、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积极争取中央投资的卫生建设项目,消除现有危房,消除空白村卫生室,促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国家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结合挂乡带县联村活动,加快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力度,真正使人才想进来、能进来、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4、有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均等化水平。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部分任务下沉到村卫生室,认真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和现代结核病控制项目措施,继续抓好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平产免费项目的实施,继续抓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和白内障复明工程,全面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5、积极稳妥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广便民惠民措施。结合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三好一满意”创建活动、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全面推行惠民便民服务措施,优化诊疗流程,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投资、地方配套建设一个精神病专科中心。县中医院整体迁建后,占地28亩,可以规划建设一个精神病治疗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