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造业基地建设调研报告

造业基地建设调研报告

一、四年发展成就回顾

自*年7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特别是2005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突出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工作会议”以来,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区域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辐射带动全省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6年,青烟威三市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58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3%,占GDP的比重达到51.3%,实现利税由431亿元增加到1023亿元。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批重大项目在半岛落户。四年间,制造业总投资5364万亿元,年均增长49.6%。外商直接投资251.7亿美元,占全省的72.4%。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615个,10亿元以上的65个。总投资125亿元的青岛大炼油项目,74亿元的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项目,29亿美元的烟台鸿富泰大电子项目,43亿美元的烟台东岳通用汽车项目以及三星、大宇、马斯特大造船项目等,相继开工建设,有些已建成投产。

(二)大力培植产业集群,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发展壮大。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及家电、化工医药、服装纺织、食品五大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配套,提高了产业聚集度。2006年,上述五大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500亿元,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63%。青岛的海尔、海信,烟台的万华、龙大,威海的三角、华泰汽车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规模迅速膨胀,在国内外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区域内营业收入过50亿的企业18家,过100亿的6家。海尔集团营业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是我国跻身世界最具影响力品牌行列的首家企业。

(三)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海信“信芯”、烟台万华MDI、威海碳纤维等一批自主开发、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了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年的28.5%提高到35.0%,装备制造业比重由12.7%提高到27%。改造后的传统产业技术装备,2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分别比*年提高了2个和11个百分点。

(四)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作用,一批跨国公司展开战略布点。青烟威三市37家园区,占地面积不足1%,利用外资、工业增加值、进出口、地方财政收入却分别达到三市总和的56%、46%、51%和51%。8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已投资193个项目。美国朗讯从欧洲、新加坡移师青岛建立了地区总部,台湾富士康把1万多人的研发中心搬到烟台开发区。美国通用和卡特彼勒,斯洛伐克斯道尔,日本伊藤忠,韩国LG等分别在园区设立了制造基地、营运网络和研发中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发展环境

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面对国内外深刻变化的发展环境,面对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历史任务,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区域发展的极化效应不够明显。优势产业不突出。2006年,规模最大的食品产业销售收入1971亿元,仅占制造业总量的16%。大企业数量少。全省百强企业中,青烟威三市仅占26家;全省36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中,三市仅占6家。

(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是产业层次偏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快,高附加值产品少,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二是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产业链中一些关键环节相当薄弱,有的还是空白。家电产业半岛地区配套率仅为35%,计算机、手机等零部件配套率仅为15%。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8%,大中型企业也只有2.2%,低于省级技术中心3%的要求。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少,80%的先进制造业核心技术不掌握在我们手中。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青烟威三市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青岛服务业的比重为42%,在全国21个大中城市中居17位。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缺乏对先进制造业的有力支撑。

(四)基础设施存在瓶颈制约。黄岛—日照铁路前期工作刚刚启动,德龙烟铁路因德大段未修建影响全线贯通。青烟威城际铁路、环渤海高速公路已列入“十一五”规划,但由于出资人不落实迟迟未能开工建设。尚未实现县县、重点港口、大型园区和重要景区通高速,制约了一体化的推进和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需要健全完善。对已形成的政策、决策和规划,缺乏贯彻落实的有效抓手。区域内产业雷同、资源整合不够、生产要素流通不畅。有权威、制度化的协调推进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

当前,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产业和资本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转移层次不断提高。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梯次上升,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二是服务业成为产业转移的热点。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与制造业“捆绑”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2006年,在1.2万亿美元的国际直接投资中,三分之二是服务业。三是跨国公司在产业转移中扮演主导角色。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研发活动的90%,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生产要素融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各大板块竞相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长三角、珠三角扩容升级,极化和辐射作用越来越大。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环渤海经济圈已经成为全国发展的热点地区。从我省看,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一体两翼”的战略构想,半岛地区在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与竞争中,担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半岛地区既可以在垂直分工的框架下,继续发挥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吸纳周边要素聚集,拓展发展空间;又可以在新的起点上参与国际和区域的水平分工,充分发挥品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跨国、跨区域经营,到国外进行战略投资,积极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际经验表明,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工业化将进入中后期阶段,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更强。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新起点上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努力将半岛建设成为“五大基地”。

(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全面推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着力发展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先进动力装备、节能降耗装备,大幅度提高先进制造业比重,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龙头制造业企业为主体,产业集群为特征,知名品牌为引领,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全面加快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着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培配套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信息咨询、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旅游度假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以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为支撑,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三)优势新兴产业基地。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及时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培植新的产业增长点,打造以要素市场化流动、资源高效率配置为手段,以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为目标的优势新兴产业基地。

(四)海洋经济基地。充分发挥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巩固提升海洋渔业、海洋机械制造业、滨海旅游业,积极培植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矿产、海洋能源等产业,打造集精养、远捕、深加工、高科技发展为一体的海洋经济基地。

(五)研发创新基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能力,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着眼于提高三种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筑多层次、多主体、多领域的区域研发创新平台,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研发创新基地。

四、加快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着力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继续抓好“五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突出区域特点,促进制造业升级。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培植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以数控机床、汽车、船舶、专用设备等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优先培植产业集群,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集中培育海洋开发、新能源、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及通信系统网络、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半岛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围绕实现“两个优先”,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好项目落地难问题。省里在分配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省级指标优先支持半岛地区重大项目。省、市有关部门应加强协调和配合,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用地会审协商机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半岛发展规划,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二是解决好研发投入问题。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打造区域技术创新平台。落实技术开发费据实列支、新产品退税等政策,按研发费用的1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视同实现效益进行考核,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3%以上,省里鼓励技术研发的各类资金要向半岛地区倾斜。三是解决好产业配套问题。各地要研究分析企业配套现状,本着发挥本地优势、缩短配套半径、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则,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企业提高配套能力。现有零部件和原材料配套企业,要加快向专业化、模块化、总成化发展。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国际服务业资本转移的机遇,以制造业的中间环节分离和两端延伸为突破口,突出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一是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制定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各中心城市在区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和主导功能,青岛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把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加快实施主辅分离,加强指导,逐一明确分离产业的发展定位,培育形成一批从事生产性服务的龙头企业。在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中,引导有条件的单位转型发展服务业,加强政策扶持,培育形成一批从事中介服务业的龙头企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实行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招商,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物流、研发、采购、营销中心为重点,吸引一批国际知名服务企业落户半岛。三是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把国家和省里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用足用好,确保贯彻落实到位,省政府每年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服务业各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资质及审批程序等进行重新评估,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降低门槛,拓宽准入领域。在税费政策、就业政策、价格、投资、财政支持等方面给予实质性优惠,在土地、电、水、气等方面,对服务业和其他行业一视同仁。

(三)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半岛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当其冲。要统筹考虑加强内部沟通和对外拓展腹地范围的要求,着力构建包括海运、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管道运输在内的海陆相连、空地一体的交通网络。对于区域共同面对的、区域之间节点的、对外辐射必需的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安排,率先突破。一是港口方面。要按照“积极构建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加大政府对港口公用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吸纳各方资金,加快重点码头项目的建设。二是铁路方面。明确投资主体,采取多元化投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和市地,成立重大项目推进机构,解决跨区域铁路建设问题。加快既有铁路与路网的连接,解决“断头线”问题。三是公路方面。建设城际高速公路路网,确保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大型园区之间、机场港口之间、重要旅游景点之间全部由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连接,形成市域内“1小时经济圈”。四是机场方面。按照现代化国际空港的要求,搞好青岛机场的改建与扩建,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机场铁路西移取直工程和净空开放,加强支线建设,提升青岛机场的辐射功能;烟台机场,加快改扩建工程,研究启动新民航机场搬迁规划,尽早启动新民航机场立项和建设工作。五是管道方面。加快推进输油(气)管道建设,重点建设泰山石化输油管道、青岛年接输300万吨LNG项目,抓好淄博—潍坊—青岛、莱州—龙口—烟台、烟台—威海等干线及其相关的支线输气管道建设,形成网络化管道输气系统。

(四)努力增强园区发展新优势。在目前土地趋紧、政策趋同的情况下,要更加重视园区的作用,加大政策扶持,提升发展水平,再创新的优势。引导利用外资大项目、高科技项目以及为制造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经济在半岛地区的比重。一是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引导开发区转型升级,提高投资强度、集约化程度。对开发区列入的省重点项目,在用地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保证建设用地的需求。实施东西对接共建西部开发区战略,把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开发区之间产业流动、梯度转移,重点解决东部开发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二是明确园区必要的管理权限。学习借鉴江苏、吉林省的先进做法,赋予开发区同级政府的项目审批、土地利用、规划建设、财政税收、用人用工等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并对部分发展好的开发区,在行政审批和管理方面,直接对应省直有关部门。三是放大政策范围。整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监管区域以及海港、空港的比较优势,实施区港联动。赋予青岛保税区更加灵活的管理职能,建立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开发区在物流信息化、物流技术应用等方面互动机制,拓展保税区保税物流、仓储等功能,实现保税功能“飞地”发展。争取国家批复建设青岛保税港区。

(五)继续在扩大开放上走在全省前列。开放是半岛地区最大的优势,也是半岛地区发展最大的动力源,要把握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新机遇,在开放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一是着力推进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要重点加强对跨国公司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生产部局的研究和分析,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设立加工基地、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鼓励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合作,充分利用合资合作、股权并购、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吸收跨国公司投资。二是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航空母舰”。半岛地区要率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组成“航母舰队”,在国际分工合作中获取最大利益。要加快国有企业开放步伐,引导和鼓励国有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积极引入国外战略投资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扩张和壮大实力。鼓励大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支持有实力的优势企业到境外设厂,参与跨国并购,境外上市融资,在国际化经营中做大做强,实现快速成长。着眼于长远发展和全球资源配置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区域内大型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建立煤炭、石油、黄金等战略资源补充基地。三是设立青岛西海岸经济区和潍北经济区。青岛胶州湾西海岸与滨海新区相似,拥有国家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前湾港,建设西海岸新经济区,有利于整合开放资源,放大开放功能,再造开放新优势,更好地发挥青岛的带动辐射作用。省里对青岛设立西海岸经济区并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给予重点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最大限度地支持。为加快潍北地区开发,省里支持潍坊设立省级潍坊北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探讨建立潍北经济区,在项目立项、用海政策、环境容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综合开发水平,使其成为“一体”拉动“北翼”的重要着力点。省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学习借鉴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的经验做法,争取在管理体制、土地利用、项目融资等方面,赋予两个区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进行先行先试,为半岛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