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让爱渗入小朋友的心灵

树立健康的观念,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需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今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视为“小皇帝”被捧着,凡事以他为中心,对其物质生活唯命是从,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惜自己的财力、精力,但如何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则极少关注,从而导致幼儿出现自我意识过强、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随着对《纲要》学习和贯彻实施,一些幼儿园及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深知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能力外,更重要的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用爱心与耐心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跨越心理鸿沟,真正用爱去探索幼儿,走进他心理世界,从而促进他健康发展,这正是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有效途径。

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发明爱的气氛。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

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积极营造充溢爱心的健康心理氛围

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爱的教育,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干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果一位教师身体离幼儿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整天阴沉着脸,动不动就对幼儿大声呵斥,那幼儿一定会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就会感到恐惧、紧张,其心理随之被扭曲。

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实践证明。总是充溢自信,暮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临时得不到肯定,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自信的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对他付出的爱和关心太少。想利用“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爱。

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因此。体察他童心的需要。为此,活动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增设了说出你心里话”亲子区”等,给予幼儿充分抒发情感,增进交往空间。使幼儿感到充溢爱心的氛围中生活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除了家,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其余大多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一直是与老师一起生活和活动,于是作为幼儿教师,情绪状态便显得十分重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

两者间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情绪与幼儿心理健康始终成正比发展。

要使孩子们坚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随时调整自身的情绪,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以积极的热情和兴趣去参与幼儿各项活动。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永远是微笑和爱意。事实也说明了这点。例如:今天由于心中有些不高兴的事,情绪难免会显得低落,这时你带孩子们一起活动,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甚至会忽略对某些幼儿关爱,孩子们能以高涨、愉快的情绪参与其中吗?自己也会感到开展的活动索然无味,更不用说是幼儿。孩子们与老师相处的时间很多,很大程度上,许多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不难发现,各项教育活动中,一些教师所带的班级总是很沉闷,而另一些教师所带的班级很活跃,这正是与教师的情绪有密切联系。

如果教师缺乏爱心,确。便会使幼儿讨厌集体生活,性格孤僻;如果教师整日忙着处置各种繁琐的事情,从而发生厌烦、喜怒无常的情绪,后果又是怎样呢?某班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从小班下学期开始,喜欢随意下位,自控能力较差。一次,老师在课堂正绘声绘色讲课,孩子都很投入地听着,突然,发现了这个一贯调皮的小男孩这次竟趴到桌子下面,从后爬到前摸小朋友们脚。于是这位老师非常气愤,开始严厉训斥这个小男孩,情绪马上激动起来,声音马上高了八度,脸也气红了孩子的注意全部转移到那个小男孩身上了此时的惊慌失措。几分钟的狂风暴雨”后,又开始讲课,可想孩子们还能好先前那样投入,关注了吗?回答是肯定的不能,会害怕下一个“暴风雨”来。有的老师也许认为这是教育有方,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殊不知,临时如此,会使幼儿发生畏惧﹑不安心理,增加了焦虑感,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利。所以,教师自身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老师与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要用愉快让孩子跟着一起快乐起来!

三﹑用爱束缚自身的态度行为。

或轻轻地抚摸一下头,要让幼儿在心理上真正接纳我就要让他懂得我爱。为此我就要懂得一些向幼儿流露师爱的技巧。好关切地说上一句。也是爱的表示。

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因此,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态度﹑行为,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生长起来,如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将会让幼儿心理抹上一层灰色。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课上总喜欢捣乱,吃饭那时又喜欢嚷嚷,等到游戏活动时总是乱窜乱跳,欺负别的小朋友。对于这些行为,总是进行及时教育,可效果不明显。后来我用自己的态度﹑行为改变了当他课上坐不住时,总是及时赶到这位小朋友面前,竖起大拇指,投来赞许的目光,说:瞧,小朋友今天坐课多棒呀!等到吃饭﹑游戏时,及时参与到行列中去,和他一起吃饭﹑游戏,渐渐的地,这位小朋友走近了变为了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如果当初作为老师的说:这小孩真烦!这样子就会在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也使其他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也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个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发生深刻影响。

不只仅是注意我自身的态度﹑言行,与幼儿交往的时候。而且,还要与孩子们坚持平等的关系。总会在孩子们发生“矛盾”时候,认真倾听孩子们争论。学会倾听幼儿,通过讨论,让他认清自己错在哪里,今后应该如何改正,引导幼儿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学会友好交往和团结友爱,不时培养孩子们优秀的性格。有一次中午,盛汤给孩子们时候,手不小心碰到一个孩子的头,连忙摸摸这个孩子的头说:对不起,老师不是有意的弄疼你吗?一句“对不起”让这孩子高兴了一整天,处跟伙伴们说,老师还跟我说对不起呢!等到晚上妈妈来接她时,又兴奋地把这事告诉了妈妈。老师的一句“对不起”就让孩子有了这么愉快的情绪,足以证明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人权,建立相互平等关系。

四﹑以游戏为载体。

始终贯穿与一日活动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学习的最佳途径。其倡导的就是要给幼儿一些自主的机会,与同伴之间有一种爱的交流,培养他合作﹑谦让的精神。

总有个别胆小﹑害羞﹑懦弱的幼儿,游戏中。往往不敢与同伴交往,更不会主动投入游戏中去。为帮助他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教师应鼓励他大胆地加入同伴的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询问他为什么不去玩?看他玩得多开心”老师跟你一起玩,好吗?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对他进行鼓励和表扬,施以爱的教育,使他与教师融为一体,慢慢消除幼儿的心理阴影。如在游戏刚开始时,有的幼儿不知道玩什么,教师可通过扮演角色,参与幼儿中,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和老师所扮的角色一起玩,让幼儿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投入到游戏中以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褒扬,鼓励他加入到同伴的集体中,让他体验胜利的乐趣。

并邀请客人到家里一起开生日会,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会自制蛋糕为娃娃过生日。边唱生日歌,游戏中他充分感受了分享的快乐情感,体验到集体祝贺生日活动的情趣,使游戏过程充溢和谐,和谐中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心理。同时,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情感教育,如班上有个小朋友生病两天没来幼儿园,第二天来园时,便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鼓励幼儿主动上前询问他为什么两天没入园,并与他交谈,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我要怎样关心他人,生活中谁关心你关心谁?怎样关心的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孩子关爱他人的感情,使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朋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爱护的意义。所以,这种自主﹑开放的教育中,幼儿交往机会多,更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教师应注重家园合作,除此以外。增强教育合力。纲要》同时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协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家庭是幼儿生长的摇篮,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发展同时也有着巨大影响,但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了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强化孩子爱的教育行为。于是经常看到许多孩子在幼儿园爱老师﹑关心同伴;家却对父母﹑晚辈乱发脾气。

应及时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所以。与家长做简短交流沟通,纠正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继续性和有效性。

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总之。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又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建设;既要注重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少数幼儿;既要幼儿园高度重视,又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参与,但这些的先导前提就出于我教师的爱,只有爱才干索入幼儿的心理,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