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会发言稿

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会发言稿

同志们: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理解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以召开了这次的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和村级组织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村党支部书记的殷切期望。对于这次培训会议,我重点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强化群众工作观点

1、从执政基础看,群众工作至关重要

党群关系是鱼和水,血和肉,种子同土地的关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群众路线涉及世界观、认识论和工作方法论,在执政理念和方略上都有自己开创性的内容,一方面,在执政理念上代表了最进步的思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是任何政权绕不过去的基本的政治哲学命题。比如君主专制政权对这个问题回答是为了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依靠君主的英明和少数精英的智慧,而对自己的定位是“天子”或神权的代表。比如资产阶级政权给出的回答有所进步,但同样逃不脱代表少数人的利益窠臼。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给出了一个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的全新回答。这个回答为我们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定位,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党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群众观点”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宗旨,“群众立场”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要求,“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坚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

2、从历史经验看,群众工作非常必要

群众路线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启示。群众路线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在这部群众路线伟大实践的“史书”中,有许多启示和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其一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群众办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曾说:要关心人民生活,给老百姓看得到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多次强调,要聚精会神地办几件使人民满意、高兴的事情。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是要为群众谋利,给群众办事。群众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对他们指手划脚的政治集团,也不需要对他们的疾苦漠不关心、对他们的事情扯皮推脱的大大小小的官僚。其二执政党要主动把自己的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无论从我们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还是从我国社会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要做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切实主动地将自己的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当前,既要加快推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无缝覆盖,又要尽快落实哪里有党的工作哪里就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还要注重建立在各类媒体上开展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增强人民群众的监督合力。其三要注意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既能实现将群众中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路线、方针和政策,又能实现将政策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是一种恰当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和做好各项工作的领导智慧。

3、从重大使命看,群众工作现实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给执政党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因为我们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难点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取闹相互叠加,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相互纠集,各种矛盾集中呈现、错综复杂,涉及面之广,处理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所以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平衡点的重点就是群众工作,我们不能离开群众工作来谈改革发展稳定。

4、从目前情况看,群众工作十分紧要

为什么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矛盾增加了呢?问题不是出在政策上,不是出在经济实力上,而是出在群众工作薄弱上。因为脱离人民群众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最大危险。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讲的就是要重民爱民安民。古希腊神话中有安泰的传说。宙斯的儿子在与大力神安泰的搏斗中发现,安泰每次被打倒在地,便能立刻站起来投入战斗,是因为安泰倒地时可从地母那里重新获取能量,于是他想办法把安泰举到空中,割断安泰与大地的联系,在空中把安泰打败。安泰离开了大地,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就能轻易被人打倒,这个故事的道理我们应该奥深刻记取。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到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再到最近的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倒台,这些国家原来的执政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是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基础都是最本质、最关键的一条。只有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二、我们要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

1、人本意识的不断深入,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全局性:群众工作是关系全局、影响全局、决定全局的工作,如果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

2、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转型加快推进,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焦躁疑虑、迷茫失落、愤青思维、异质思维、拜金主义等社会心态和社会现象集中呈现。

3、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创新性。主要是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适应新变化,创新新体制,采取新方法。

4、社会阶层的日趋多样,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层次性。随着新农民工、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群众主体多样、阶层不一、类型多元,思维和行为方式呈现差异性、多变性、独立性、选择性等特点。

5、党员干部的自身变化,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艰巨性。一方面,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来自多少利益群体。另一方面,党的干部队伍经历几次代际更替,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

正因为群众工作的重要和这些特点,所以我们在这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五个观点”:牢固树立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观点。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集中和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事业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观点。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只有扎根群众,党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牢固树立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真正做到“在大与小面前,群众的事最大,小事要当大事办;在急与缓面前,群众的事最急,急事要当特事办”。牢固树立坚持发展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的观点。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工作重点:理清思路,突出群众工作重点

1、察民情。加强乡镇“五小设施”建设。率先开展乡镇机关“五小设施”(小食堂、小澡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建设,为乡镇干部创造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条件。成立群众工作部。市、县两级成立群众工作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群众工作站(室),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创新“三有两评”工作法。“三有”是:群众有干部联系卡,方便群众找干部;干部有民情日记,随时掌握社情民意;乡镇有民情台账,为民办实事有据可查。“两评”是:乡镇每月召开一次驻村工作点评会,让工作落地;群众每半年评议一次驻村干部,让群众满意。“三有两评”把干部倒逼到群众中去,让干部接“地气”、群众接“天线”。

2、重民生。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抓背街小巷改造,“四场一厕”建设,公共卫生、公共文体、终身教育、公共管理、劳动保障、综合治理等“六进社区”,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广播电视等农村“五通”。关心群众就业方面的问题,时刻统计新增数据,重点把握民生问题。

3、解民难。抓好大排查。从市到县、乡每月排查一次热点问题,研究应对措施。抓好大接访。领导干部带头接访,市县两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的领导干部随时接访。同时,从群众问题相对集中的部门抽调班子成员长期到信访局接访,组成“专家门诊”,当场“会诊”、当场“开处方”,力求案结事了。抓好大调解。层层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整合力量构建“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4、释民惑。做好“五员”,即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思想工作的教导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推进工作的组织员,加大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

四、近实际、抓住群总工作要点

1、加快科学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优先、“两型”建设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优先,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落实到民生实事上,落实到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上。

2、健全体制机制。树立“大群工”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格局。建立以市县群众工作部为龙头,市直部门和乡镇、街道群众工作办公室为纽带,村(居)群众工作站为平台,村组居民小组群众工作员为前哨的无缝覆盖的群众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市县领导接访制度、群众工作定期走访制度和重大信访集中会审制度等,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大力推行阳光政务,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网上审批监管。

3、建立劳动制度。制定干部参加劳动八条规定,市、县机关干部参加劳动每年不少于天,乡镇、街道干部不少于天。市、县党校把劳动作为必修课。同时把参加劳动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述职、述廉、述劳。

4、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时代资源”。包括日益丰富的“物质资源”,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包括前所未有的“网络资源”,让群众与干部更便捷地沟通交流;包括更加完善的“制度资源”,推动群众工作由“情感政治”向“理性政治”转型。大力推进“阳光党务”。大力推进决策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让群众参与到党委、政府的工作中来,减少“神秘化”。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把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等“三懂四会”作为基层干部的基本功。从政策、制度、机制上建立“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流、干部从基层出”的导向。

5、完善考评体系。重视群众工作,就是德的具体体现;善于做群众工作,就是才的重要标志。一方面完善“德”的考评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意见》,考核干部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德选人、以德服人”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风向标”。另一方面完善“三民”考评体系。在干部考核中注重民生、扩大民主、体现民意,增加群众在选拔任用干部时的话语权、选择权、评价权,倒逼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倒逼各级组织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群众路线大家并不陌生,概括起来讲,就是四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一个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的内容非常简单,表述非常简洁,但内涵却不简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立足理论视角,运用科学思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它的精神脉络、理论精髓和实践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