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长应急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应急管理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刚才,*同志作了传达发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局的领导作了经验介绍,我感觉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第一,各单位很重视,来参会的大部分是单位一把手。第二、会议秩序很好,会风和整个会场纪律都很好,同志们听得很认真。第三,意义重大,今天的会议既是全市第一次全市应急工作会议,也是市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首次会议。第四、传达全国、全省会议精神很简要到点。第五、三个单位介绍经验很有特色,对在座各单位很有启迪,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三个单位的经验发言,其实是给我们上了三堂应急知识辅导课。大家都知道,我市是一个洪涝、干旱、台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较多的山区农业大市,加上公共卫生和社会治安等新情况不断出现,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谈谈几点意见:

一、从全局的角度,深入分析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

近几年,我市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和领域的安全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情况不容乐观。自然灾害频发,损失惨重。此外,煤矿虽已关闭,但其他非煤矿山、部分企业、无证作坊、娱乐场所等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对人民的健康存在较大威胁;入屋盗窃、飞车抢夺、斗殴凶杀等治安刑事案件和重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因关闭煤矿、征地拆迁、矿山开采、历史遗留问题、宗族祭祀活动等引发的群众上访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特别是到省、进京越级上访事件仍时有出现等等。如20*年我市先后遭受“珍珠"、“碧利斯"、“格美"等三次强台风袭击并带来几十年一遇的洪水灾害,造成30人死亡,23人受伤,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20*年1─12月,我市境内共发生交通事故434宗,死亡人数255人;工矿事故14起,死亡19人;发生火灾事故39起,死亡5人,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97万元;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宗,中毒53人,死亡4人;全市治安刑事案件总体趋势稳中有降。

针对当前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和部署我市应急工作,把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应急预案的制订与实施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并专门成立了市应急委员会,专门设置了协调指挥机构市应急办。全市各级各部门能够按照部署抓好各项应急工作的落实,着力加强预案体系、应急机制和体制建设,全面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到20*年12月31日止,全市共制订了市级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16个、部门应急预案91个;各县(市、区)共制订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71个、部门应急预案299个,各街道(乡镇)共制订各类应急预案610个,社区(村)共制订各类应急预案964个;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制订应急预案488个,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制订应急预案108个,全市各类学校共制订各类应急预案3246个。其中,我市于20*年11月制订印发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指导和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今后全市的应急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体应急预案来开展。二是加强了应急机构建设。我市于20*年6月正式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市委常委和市政府副市长任副主任,市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并于今年3月对部分成员进行了调整。应急委员会下设市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部、市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市突发环境与民用核辐射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管理委员会、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等6个应急指挥机构。市政府办公室内设应急管理办公室,为市应急委员会日常工作和办事机构。三是开展了应急宣传和应急演练。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各新闻媒体开展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救灾抢险先进事迹等宣传报道共600条次;各级各部门举办应急培训及讲座1200多期次,培训26万多人次;发放应急手册12万多册,印发资料、挂图50多万份;开展各类应急安全咨询活动165场次;开展各种应急演习演练90多次,参加人数6.9万多人次。四是提高了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如去年我市遭受三次台风和暴雨袭击,兴宁市、*县、大埔县、五华县、丰顺县等大面积严重受灾。市三防指挥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县(市、区)领导靠前指挥,科学决策,沉着应对,水利、民政、财政、国土、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驻*部队积极支援,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勇抗灾,恢复生产,取得了全面胜利,得到了省领导和省工作组的高度肯定。再如今年我们比较平和地处置了*县松口因抓赌引发的3·10事件。这些都说明我们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要深刻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我市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应急各项工作还不够系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公共安全形势需要。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市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框架已搭建,但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尚未形成,预案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内容还需进一步补充、细化,可操作性还不够强。如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的24个专项预案还有9个需要制订,就是原已制订的也有部分需要作相应修改。二是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我市的应急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市与县(市、区)两级应急管理机构、市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应急委员会下设的6个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还需进一步整合完善;县级除丰顺县、平远县外其他六个县(市、区)还没有成立应急委员会,暂时都没有设置专职的应急办。三是应急队伍建设需大力加强。目前我市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比较缺乏,大多为半专业或兼职队伍。四是应急技术支撑体系仍较薄弱。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专业部门的数字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应急装备投入滞后。五是宣传动员工作有待加强。总体来说,主要是对市民公共安全知识、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普及不够;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不强;社会动员机制有待完善。以上这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勇于面对,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我市目前应急工作实际,为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四个*"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意义。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应急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害,这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人民的利益重于泰山,我们的责任也重于泰山。“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应急就是“应"广大人民群众之“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这是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应急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营造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加快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才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不断增进社会和谐。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应急管理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而应急管理又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不仅要善于抓好经济工作,更要能够妥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有效管理危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之,加强应急管理,关系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务必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把这件安国利民的大事做好。

三、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做好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

目前我市正处于实施“四个*”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时期。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及最近印发的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市府〔2007〕6号),结合*实际,确定今后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成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市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根据这一总体目标要求,面对我市目前应急工作实际,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机构是做好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今年我市就要在建立健全机构上下功夫,为下来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应急平台打下基础。一是加快市应急办建设。市应急办虽已组建起来了,但各项管理和工作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职能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因此要加快应急办建设步伐,按照所赋予的职能,加紧制订完善的工作计划,完善各项制度,建立起分工协作,规范管理,运作高效科学管理制度。二是整合和组建好应急委员会下设的6个应急指挥机构。目前,省里也正在整合和组建省应急委员会下设的7个(原为6个,后增加了1个农业方面的)应急指挥机构,等广东省政府完成后,我市将参照省的做法,对我市应急指挥机构进行整合和组建;要进一步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协调体系,建立在市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各应急指挥机构分类负责的工作格局。三是推进县级应急指挥协调机构建设。根据20*年10月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要推动县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为此,为便于市县两级应急工作的顺利对接,建立全市统一的应急工作体系,实现机构、人员、工作“三到位”。各县(市、区)还没有成立应急委员会的,应参照市的做法抓紧成立,在未成立前要确定专人负责抓好应急工作。是否设置专职的应急办,市应急办已专门到各县(市、区)开展了调研,并即将在市长办公会上进行研究。未成立专职应急办前,各县(市、区)政府办应承担起应急管理工作职责,接受由市应急办传达的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下达的指令。

(二)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编制和完善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是加强应急工作管理,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依据,是依法依规做好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打好应急有准备之仗并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按照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市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1+6+X应急预案体系。即:1个总体应急预案、6类共24个专项应急预案、若干个部门应急预案。目前,市县两级预案修订任务还相当繁重,全市预案的修编工作要在总体预案的指导下,在全面清理原有预案的基础上,先易后难,有计划地分级逐步推进,最后全面完善,从而实现建立一个覆盖全市、配套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我市实际,今年我市编制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的重点和步骤是:一是做好清理原有各类应急预案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市总体应急预案,认真进行查漏补缺,并加强动态管理,做好建档备案工作。同时,结合开展各类预案的演练,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目前,市应急办正在负责收集和整理全市已制订的各类预案,并对预案进行备案,请相关单位做好配合工作。二是做好编制规划。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召开相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会议,商讨和布置各类预案的制订完善工作。三是抓好各类应急预案组织督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县(市、区)、镇逐级编制的思路,抓好预案修订的组织和督促工作。今年编制市级预案的重点就是在原有预案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好6类共24个专项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需要修订部门预案。县级以下各类预案的修编工作也要同时跟紧步骤抓紧着手进行,主动把编制工作想在前,做在前,才不致于被动,特别是各县(市、区)还没有制订总体预案的要尽快制订。由市直各部门制订印发的各类预案和各县(市、区)印发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应报市应急办备案。当前,省政府应急办也正在收集整理和补充完善已制订的各类应急预案,已完成了总体预案和7个专项预案的制订及其他部门预案。为此,我市将参照省各类应急预案进展情况编制我市相应的预案,具体编制进度与省保持一致。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编制各类预案要实事求是,增强针对性,体现可操作性,注重实用性,不能照抄照搬,马虎应付,确保本地区和行业特点,并按照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同级相互协调的原则搞好衔接。

(三)加强信息报告、监测预防工作。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工作是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一是要加强信息报告工作。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制度,按粤府办〔20*〕71号文要求,凡我市范围内发生的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事发地政府要及时如实向市委、市政府和市应急办报告,以确保两小时内上报至省政府。其中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向市级报告的同时,要直接向省政府报告。对于个别情况特殊难以在发生后两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的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市政府主管部门、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接到事件报告后1小时内将原因报省政府。重大紧急情况要简化程序,特事特办,灵活处置。对重要紧急情况迟报、漏报、瞒报、误报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二是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按照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的要求,各县(市、区)、市各有关单位要尽快组织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市风险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对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等进行调查摸底、分析评估、统计汇总,并登记建档,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动态监控,落实防范措施。同时,要加强分类动态管理,并认真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因素,及时提出预警报告,并迅速采取处置措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三是要加强各类风险隐患的预测预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水利、气象、*、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地震、环保、金融等重点领域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建成覆盖全市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加快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体系,提高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各县(市、区)、市各有关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送,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四是要加强统计分析工作。各级民政、安监、卫生和*等部门,分别负责及时全面准确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按月度、季度和年度形成统计信息报告,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四)推进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工作联络网、预案法规库、典型案例库、专家库、专业队伍库、物资库等“一网五库”,是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一是要加快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现有的指挥系统的作用,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这项工作还需一段时间准备,但现有各平台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和服务水平,争取年底前与省对接,实现互联互通。二是要抓好应急管理队伍和应急专家组建设。重点是加强抗洪抢险、森林防火、医疗救护、矿山救护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都要建立专业或半专业应急队伍,企事业单位也应组建与其生产服务相关联的应急抢险队伍。各县(市、区)以及重点乡镇应在各自行政区域内组建具有一定人数、配备必要器材的应急救援组织。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战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消防特勤力量建设,作为全市事故应急、人员搜救、险情排除的突击力量。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应急资源管理。各县(市、区)及市各有关单位要对应急物资的基本情况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及调配方案。市发展和改革局、经济贸易等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各县(市、区)及市各有关单位要统筹规划布局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整合实物储备资源,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方式和数量,加强实物储备、市场储备、生产和技术储备。四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把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要由政府负担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市财政自2007年起增设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项资金,各县(市、区)也要将需要政府负担的应急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险场所建设。要根据市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市、县(市、区)、镇人民政府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应急避险所场,完善紧急疏散有关管理和程序,确保在发生地震、洪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公众安全、有序转移或疏散。

(五)强化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成效。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严格按照应急处置程序,切实抓好四个重点环节:一是迅速开展先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影响的单位要立即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处置,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先期处置及时有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二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标准,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有序展开抢险救助、医疗救护、交通管制、现场监控、人员疏散、安全防护、信息等工作,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要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工作。三是全力抓好恢复重建。要把群众利益作为头等大事来考虑,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因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家庭给予必要的救助,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得到及时救治。要及时组织受灾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四是切实落实整改措施。要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对事件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进行科学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四、以负责任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应着力抓好以下四方面: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各级各部门及各类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力度,切实把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从而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局面,促进各项工作和措施的落实。要根据预案,把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每个单位、每一个人;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五个到位”:即应急值守和接报到位,组织和指挥到位,资金和物资到位,培训和演练到位,监测和预报到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或部门一把手要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相关知识和各类预案的学习,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深入一线,坐镇指挥,沉着应对,及时有效化解险情。

(二)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要健全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为标准,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集中指挥和属地管理、日常办事和应急响应、专业抢险和群众自救互救、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有机结合、整体运作的制度体系。二是要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认真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特别是在重要时期,要由领导带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趋势,并及时报告情况,避免贻误避险抢险最佳时机。三是要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各级各部门遇到突发事件,要无条件服从应急委员会和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部署安排,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部门之间要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衔接配合。加快建立部门、军地、中央省属驻*单位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统一调配各类应急力量,共同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为此,市拟制订出台实施市突发公共事件各类应急预案有关补充规定,明确市应急委员会和市应急办及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在管理全市应急工作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各项职能、角色定位等,进一步完善全市应急工作管理和指挥协调机制。四是严格信息制度。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向社会公开权威信息,对涉及特别敏感的信息要严格把关,坚持及时、全面、客观原则,以防止社会谣传、误传,确保社会稳定。今天邀请了《*日报》、市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各县(市、区)新闻秘书来开会,特别要强调的是要严肃宣传纪律,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一定要按预案要求信息,不得我行我素,各自为政,造成工作被动。

(三)强化应急科普宣传教育。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认真做好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普及和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防护知识和能力,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形成全社会防范突发事件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社会宣传。要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向社会进行宣传。今年计划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发生的时间规律,在特定时间在市县广播电视台、*日报等媒体开辟应急科普知识公益宣传专栏,开展公众避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要围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日,通过发送公共安全手册,设立宣传栏,摆放展板,悬挂标语,制作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在抗击灾害期间要深入宣传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增强全民抗灾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特殊对象、特殊群体的宣传。要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和示范点作用开展宣传教育,认真开展好“安全进学校”活动,要让公共安全课程教材进入课堂,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防治传染病、防震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让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接受安全知识。抓好机关干部培训应急预案管理及应对公共安全事件教育工作。我市各级组织、人事等部门在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培训中,在年度培训计划中要列入应急管理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课程。加强安全人员职业培训,宣传普及安全应急知识。特别是劳动保障局、安全生产监管局等部门要认真组织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在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中增加相关内容。三是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习演练。各级各预案实施部门要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群体性事件、消防安全、防洪救援、突发环境事件、重大动物防疫、群体性食物中毒等各种应急预案的演习演练,以逼真的场面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并进一步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效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在演练后请专业人员进行点评,同时将有关演练情况和内容制成光盘,在全市学校、机关、大型工矿企业等单位进行普及。此外,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要研究开展一次总体预案的演练。

(四)加强应急工作督促检查。

为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要采取聘请应急管理督查员和组成督查组等方式,进行应急管理工作督查。对应急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后果严重、影响恶劣、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此外,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要多向党委报告,向人大和政协汇报,向当地驻军通报,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促进督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志们,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新工作,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大家开拓思路,深入研究情况,结合*实际和上级精神,共同把应急管理这件利国安民、关系全局的大事做好,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