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渔业生态安全会议上的发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渔业生态安全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维护渔业生态安全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前期工作回顾

几年来,我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等各项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规定,采取海洋伏季休渔、内陆禁渔、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增殖放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助、查处渔业污染事故、参与涉海建设项目环评、推进生态养殖等措施,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对维护我省的渔业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努力。在维护渔业生态安全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渔业资源养护

一是扎扎实实搞好海洋伏季休渔工作。我省的伏季休渔工作全省一盘棋,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真抓实管,做到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达到了预期的管理目标,落实了伏休制度,养护了渔业资源。

二是加强地方性重点保护品种的管理。我省主要开展了海蜇资源管理。加大了保护工作力度,和相邻省、市密切协作,严格执行统一开捕期,坚持持证生产制度。此外,对鲈鱼、鲅鱼实施了重点保护。对养殖用鲈鱼苗种实行捕捞特许制度,严格控制鲈鱼苗养殖用量。开展了鲅鱼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制定了鲅鱼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了非法捕捞行为。

三是开展内陆大水面禁渔管理工作。开展内陆大水面禁渔管理工作是保护内陆渔业资源的有益探索,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内陆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也使内陆地区群众保护渔业资源意识得到提高,提升了内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渔政执法队伍的社会影响力。

四是规范渔船管理,降低捕捞强度。严格落实了《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认真执行了国家转产转业政策,完成了工作任务。我省的海洋渔船总数和渔船总功率严格控制在了国家下达的双控指标之内,有效缓解了我省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

(二)大力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

自2003年以来,我省连续五年不间断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增殖放流资金数额不断加大,增殖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增殖效果日益显著,增殖工作的经验不断得到积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年来,省级以上财政和地方资金累计投入达到2690万元,经济上可实现产值4亿元;增殖放流有效地修复了渔业资源,增加了渔业资源蕴藏量,优化了品种结构,局部水域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带动了育苗、水产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渔民收入增加,渔区经济活跃,渔村社会稳定,深得渔民群众的欢迎,密切了渔业部门和渔民群众的关系,树立了渔业部门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也是维护渔业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结合执法行动,宣传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提高全社会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二是实行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特许制度。规范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行为,07年新发证件300份,持证率大幅度提高。三是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全省多次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要保护品种实施不定期检查,严格管理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行为;四是水生野生动物的救助机制不断完善,强化了报告制度,落实了救助协作单位,健全了救助程序。

(四)认真查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我省各级渔政机构通力协作,成功处理了抚宁洋河口、乐亭小河子、白洋淀等多起渔业污染事故,挽回直接渔业损失1000余万元。白洋淀2000年污染事故养殖渔民获得赔偿230万元;2006年白洋淀污染事故养殖渔民获得赔偿125万元,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赔偿700万元,第一年度天然渔业资源赔偿金150万元落实到位,全部用于白洋淀渔业资源的修复增殖。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维护了渔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五)渔业生态环境补偿落实工作逐步深入

多次参加了涉海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提出了维护渔业生态安全的相关意见。科学评估建设项目对渔业生态环境的损害,积极落实生态损害补偿资金,合理使用生态损害补偿资金,修复受到损害的渔业生态环境。仅2007年我们就向13个建设单位发出了《缴纳涉海工程项目渔业生态损害补偿金的通知》,签订了补偿协议6份,落实补偿资金110万元。

(六)规划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种质资源保护

我省珍稀特有物种保护区建设已纳入了《河北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河北省水产养(增)殖业发展规划》。在我省适宜海域规划了5个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内陆水域规划了6个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着重从发展时段和政策层面上,为保护我省特有水生生物物种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七)科学管理养殖生产,推进生态养殖

养殖生产科学管理方面:首先,按照农业部和我省养殖生产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创建活动,2007年新创建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7个,省级示范区(场)12个,新增健康养殖面积15.6万亩;其次,在优化养殖方式上积极推行现代和生态养殖模式,2007年成功推广养殖方式和技术6种;第三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推进建立“两项登记、五项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养殖生产自身对渔业水域生态安全的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渔业生态安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科研部门调查情况来看,我省的渔业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渔业资源养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由于市场需求加大,经济利益驱使等原因,捕捞强度居高不下,渔业资源衰退状况未能得到根本缓解,渔业资源小型化、低龄化、低值化现象严重。个别地方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落实还不到位,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二是渔业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随着经济发展,涉海建设项目的增加,陆源排污量增多,导致水域污染事故多发;涉海建设项目对渔业生态安全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渔业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补偿资金的落实存在困难。

三是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有待进一步加强。监测评估机构人员、经费不足,监测手段落后;渔业水域环境的常规监测不够到位,对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动态掌握不全面,制定维护渔业生态安全政策和措施的科学依据不够充分;同时,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对资源造成的损失和渔业污染事故损失的科学评估,造成生态补偿资金难落实,渔业污染事故难处理。

三、今后工作思路

当前,渔业生态安全工作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要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措施,把渔业生态安全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根据我省渔业生态安全形势,确定我省渔业生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国家对渔业生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以科研为支撑,以执法作保障,以增殖、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推进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为措施,扎实稳妥地推进渔业生态安全工作的开展。工作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真完善和落实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和内陆禁渔制度;认真实施捕捞许可制度,规范渔船管理,加强渔具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案件;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二是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工作。加强增殖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增殖工作的前期准备、过程监督和后期管理工作,实现渔业资源增殖的科学化、规范化,努力使增殖工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是采取措施维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应进一步加强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加大渔业污染事故查处力度,提高渔业水域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环评,做好渔业资源损失追偿工作。

四是强化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不断完善水生动植物保护制度,尽快建立我省重点保护水生动植物名录,积极申报部级重点保护水生动植物;继续严格执行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特许制度,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水生野生动物救助机制;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抓好《河北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贯彻落实,加快规划中保护区立项,推进保护区建设。

五是推行健康养殖、生态养殖。计划新增健康养殖示范区(场)7个;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争取在沧州等沿海首先取得突破;继续加强以养殖证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养殖业执法检查力度,把健康养殖落到实处。

六是继续开展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科研调查活动。开展海洋渔业资源监测、水域环境调查、伏季休渔效果、增殖放流效果和海域生物容量评估等一系列科研调查活动,为渔业生态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同志们,渔业生态安全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渔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的协调和整体平衡。维护渔业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了一项长期的、重要的、紧迫的任务。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做好渔业生态安全工作!

2008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