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党校教学改革交流

乡党校教学改革交流

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是广西自治区党委着眼于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今年初全区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后,全州县认真谋划,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初步形成了“县委领导,组织部牵头,党校负责,部门参与,基地带动”的“大党校、大培训、大效益”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全州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如下特点:

培训格局力求“宽”。在培训格局上,全州县乡党校力求突破原有党校“小课堂”教学的局限,构建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和各类人才的新型教育培训体系。即纵向建立由“县委党校-乡镇党校-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构成的四级培训体系;横向形成部门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联动发展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即形成“大党校”的格局。目前,该县正积极完善以县委党校为中心,18个乡镇党校,1921个培训示范基地,28**户党员示范户(农家课堂)互相补充的新型党校培训体系,以构建起“大党校“适应“大市场”的格局。

培训面力求“广”。在重点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包括县乡党政部门的党员干部、村干部)的基础上,县乡党校力求把教育培训对象拓展到县域范围内的全体党员以及各类人才,营造人人皆可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材的良好环境。对县委党校培训的主要对象、乡镇党校培训的主要对象、农村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培训的主要对象、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培训的主要对象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拓宽培训面。县、乡党校、农家课堂、专业协会已成功举办了各类技术人才、文明守法标兵、经济能人、农产品营销经纪人等26期培训班,培训人员67**多人次。

培训内容力求“实”。在加强政治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县乡党校统筹安排管理知识、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

班次设置力求“新”。在培训班次的设置,全州县乡党校有所创新。县委党校的班次设置,增设了村(居委)“两委”主要干部、党员致富能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专业协会骨干、农村中介组织负责人等专题培训班。乡镇党校培训班次设置,要求办好乡镇机关党员及干部职工培训班、村(居委会)干部培训班、农村基层党员致富能手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农村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专业协会骨干人员培训班等。同时,要求依托本地专业协会、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开展各种农村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班,重点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以及青年农民的培训。

培训方式力求“活”。在培训方式方法,力求做到“六个结合”:即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基地示范相结合,老师面授与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相结合,统一安排培训内容与“菜单”自选相结合,长期常规培训与短期专项培训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单一培训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推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专题讲座、学员论坛、现场教学、情景模拟、问答辩论等多种培训方法。目前,该县正积极推行党校固定课堂、流动课堂、专业协会的基地课堂、农户家中的农家课堂、有线电视传输的《荧屏课堂》和电视电话相结合的《科技点播课堂》等“六种课堂”的教学,为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类别的学员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深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青睐。

培训资源力求“丰”。一是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二是完善办学基础设施;三是加强师资库、教材库、案例库和实习基地“三库一地”建设。

自县乡党校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全州县初步构建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格局,实现了党建、人才、农村经济工作良性互动的“大效益”:一是积累了新形势下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农村党员干部全员培训的新经验。赋予了党校新的职能,延伸了县乡党校的教育培训功能,整合了优良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二是广大农村党员的“双带”(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1-4月,该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2多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7244人次,其中举办党员村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406人,增强了党员带头致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