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是针对城管工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以行政管理的长期效益为评判指标,由城管部门通过发挥行政管理各要素及各环节的综合作用,最终实现行政管理效率的一种工作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是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事关城管事业能否迈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基础环节。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影响城管工作长效管理的主要问题

城管工作效率,是衡量城市管理行政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它是我们城管部门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城管工作效率主要包括短期效率和长期效率两个方面,它的体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我市的情况来看,严重影响长效管理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效率观念淡薄,城管执法缺乏内在动力。城市管理关键靠人。当前,我们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错,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思想上不求进步,充“阿混”。有的队员认为城管工作地位低待遇差,干不出什么花头。这些同志没有长远观念,思想不稳定,态度不端正,混一天算一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天和尚撞天钟,得过且过。二是工作上不肯主动,当“跟班”。一些队员认为城管工作是一项得罪人的苦差使,小地方人面熟,抬头不见低头见,管理少种刺遇事多栽花,故对违法违规问题熟视无睹、敷衍了事,在工作上不主动、不热情、不负责。三是学习上不下功夫,学“南郭”。个别队员把城管工作看成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认为只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动动手腕子、跑跑脚板子”,干这种粗活是没有必要进行学习的,或者说是学与不学一个样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严重地影响着城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建立城管长效工作机制,所必需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2.管理模式陈旧,城管执法缺乏社会基础。许多同志都感到城管工作不好做,广大市民似乎与我们隔着一堵墙,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奇缺乏真心,要么是过于“热心”。我们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一,管理的重点还停留于面上,群众性不强。管理工作以面上为主,严防严控,反映的仅仅是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志,没有把群众的意愿结合到城管执法工作中来,特别是一些阶段性的环境整治活动,声势大回潮快,极为市民所反感。第二,管理的力量还立足于专业队伍,参与性不广。没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热情,将城管执法置身于群众之外,失去了与群众必要的沟通和联系,使城管工作处于一种“单打独斗、孤军作战”的尴尬境地。第三,管理方式还倚重于管罚,亲和力不足。由于我们的管理对象以弱势群体为主,对这些特殊群体,稍有不注意方式方法和不讲究工作策略的疏忽,就易引起对抗和冲突,给群众留下不好的映象。应该说,这些年通过我们的自身建设,城管队伍的社会形象有所提升,但“开口训人、伸手夺秤”的问题,还是时有发生。这是建立城管长效工作机制,所必需解决的一个基础问题。

3.工作方法简单,城管执法凸显重复低效。认为城管工作无非是纠纠章、罚罚款,对城市管理调查研究不够,缺乏治本的办法和措施。特别是对城市管理中暴露出来的一些“老、大、难”问题,缺乏正确对待的态度、深入研究的耐心、彻底根治的决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工作尚侧重于治标,追求的仅仅是当前效益,这对长远来讲,作用不大。首先,不利于城管工作的良性发展。城市管理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如果不能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考虑和统筹安排,就容易产生只顾当前效益而忽视长远效益的问题,这无益于整个城管事业的发展。其次,不利于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常规的工作方法,只能使用我们浮于面上管理。这种治标的“疗法”,触及不了管理领域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以致我们的工作重复低效,起色不大,效果不佳。这是建立城管长效工作机制,所必需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二、建立城市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的一些肤浅想法

任何一项行政管理活动,都必需追求行政效率,这是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要求。为此,我们应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以建立城市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为目标,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充分发挥行政各要素及各环节的作用,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城管事业逐步跨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重点放到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机制

城市管理要获得成功的关键环节,是要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这就是所谓的“人本原理”。因此,我们必须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城管队伍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环节,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严格的人事录用制度。城管人员肩负着管理城市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决不能允许有砸城管牌子、损政府声誉的问题出现。必须严把城管人员的“入口关”,切实做到“凡进必考”,尽可能地把一些作风正、文化高、素质好,能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人才,充入到我们的这支队伍中来。其次,要加强严格的岗位培训管理。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因人施教,坚持不懈地开展城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城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具体可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一是要把岗位培训与日常的管理和执法工作结合起来。执法人员不仅要知法懂法,更要善于用法,要通过岗位培训,把学到的法律和业务知识应用到本职岗位的实践中来,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自觉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各类行政事务和违法行为;二是要把岗位培训与解决城管疑难问题结合起来。在城市管理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如跨门营业、流动摊贩、乱停乱放、乱贴乱写等城市六乱问题,长期来禁而不止、治而不绝,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根治对策,严重影响着城市管理的效果。我们可在岗位培训中,引导城管人员边工作边调查边研究,集思广益,深挖根源,巧治“顽症”;三是要把岗位培训与鼓励工作创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是一门新的课题,它没有理论可指导,也没有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城市管理施行综合执法这一新体制后,更要求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想城管、用创新的观点看城管、用创新的精神干城管”。这是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管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其三,要进一步加强城管人员的考核、监督、奖惩、升降等配套制度建设。以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和合理使用人为出发点,逐步完善城管队伍的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制度的落实和调节,充分发挥城管队员的积极性及他们的特长、能力和个性,使他们在城市管理的岗位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特别是对热爱岗位、主动负责、乐于奉献、敢抓敢管的优秀人员,要敢于打破用人的身份界限,大胆提拔大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

2.重力转到街段管理,建立高效务实的面上工作机制

城市管理的基础在街段。一定要根据街段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把街段管理列为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研究,并重新进行定位和布局。第一,认真贯彻《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面落实卫生责任区制度。把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这是城管工作管理模式转换的基础环节。我们可在原“门前三包”的基础上,与临街单位和个人签订《卫生责任状》,并责成街段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的执法监察。同时,要设计一些载体,如开展评比“一月一星”、“街段之星”等活动,适时表彰、奖励能自觉服从管理、履行卫生区责任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把卫生责任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城管工作体现出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第二,积极推进勤务制度改革,尽快健全街段管理岗位目标责任制。完善街段管理体制,关键要研究管理的方法、管理的内容、管理的要求以及考核的标准和奖惩的措施。一般可采取包路到人制,以徒步管理为主,辅之机动巡逻。城管部门要将街段管理的具体职责、内容和要求,以责任制的形式分解到人,同时建立督查考核机构,加大考查力度,及时兑现奖惩措施,将街段管理人员的经济收入与工作实绩挂起钩来,促使管理人员全面担负起街段管理的工作责任来,以改变过去那种“蜻蜓点水”式的管理方法。第三,仔细分析城管难点问题,牢牢把握城市管理的“主动权”。要从长效管理的高度出发,立足现状,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牵制我们精力的疑难问题。如车辆乱停放问题、占道设摊问题、城市“牛皮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将对城管工作能否摆脱目前的窘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各地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多方入手多管齐下,通过借助各方面的条件和资源,认真加以解决。如我市在处理流动摊贩这个棘手问题时,就强调一个“疏”字,通过设立“二场二城(建材市场、综合市场、夜宵城、洗车城)”以及鼓励服务性摊点进社区、开辟水果经营一条街等措施,合理分流流动摊点217只,有力地缓解了街段管理的压力;在治理城市“牛皮癣”中,我们推出了重奖措施(抓住1人奖200元),鼓励市民参与管理,使制癣者处于人民战争的大海之中,不敢再轻举妄动。总之,只有紧紧抓住了这些城市管理工作中和“牛鼻子”,才能使城管工作跳出被动作战、重复低效的“怪圈”,切实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并逐步实现管理正常化、工作效能化。

3.重心移到社区,建立广泛互动的基础网络机制

居民社区,是城管工作的基石和支点。把城管工作的重心移向社区,着眼于攻心,着力于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城管执法的刚性一面,在最大的程度上体现城管工作的服务性与亲和力,不断夯实城市管理的工作基础。把城管工作的重心移向社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要建好一个机制。把居民社区纳入城市管理的工作范畴,应切实加强与各方面的工作联络,并形成一种牢固的工作关系。要建立定期磋商制度,依靠街道、居委会、物业公司及广大居民的力量,并通过走访、座谈和多种渠道的沟通,想方设法与居民社区建立互信,实现“信息互补、力量互借和资源共享”。二是要建好一个网络。要尽快建立城管工作社区联络员队伍,完善城管工作的基础网络,布好城市管理的“根脚”。联络员一般由热心公益事业、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担任或居委会干部兼任,主要的职责是向居民宣传城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调查掌握社区内的城管“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及时反馈城管违法行为苗头以及协助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等。城管联络员队伍的建立,有利于上情下达,有利于把握主动。三是要建好一个阵地。充分利用社区的集聚功能,切实加强城管执法的宣传阵地建设。要按照“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思路,结合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群楼、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活动,将城管法规以及城市管理目的、作用、意义的宣传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市民十不规范》的教育结合起来。可把城管部门为民办实事、为民做好事和为民解难事等一些活生生的实例,通过社区这块阵地,进行及时地宣传,以此来增进市民对城管工作的了解,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总之,只有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城市观念和市民意识,才能与我们拧成一条绳,形成一股劲,自觉地参与到城市管理的工作中来。也只有把社区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真实地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掌握城市生活的动态,发现城市管理的难点,并正确调整城管工作的计划、方向及工作侧重点,才能将城管工作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广阔土壤之中,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促进城管事业正常、健康、有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