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政为企业排忧除困活动方案

县政为企业排忧除困活动方案

为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扎实做好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县委、县政府确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第党代会、县人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按照紧扣“一个主题”、突出“两条主线”、推进“三大战略”、突破“六大板块”、打造“九大产业”的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工业发展“四项机制”,坚持领导包保、分级负责,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土地、资金等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企一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赶超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用地问题。把企业发展用地作为紧迫任务,全力解决和保障企业发展用地需求,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安排企业发展用地。一是对重点企业技改扩能、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包括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情况在前期集中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责任单位一览表》责任分工开展具体对接,摸清企业用地缺口,建立企业用地台账。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用地点供政策,加大对上争取用地指标力度,努力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三是大力实施土地集约利用,制定加强节约用地的办法措施,深入挖潜闲置低效用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骨干企业、拟上市企业建设用地。四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土地指标置换力度,把土地指标集中到园区,优先解决园区大项目土地指标。(县国土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规划局、各乡镇街道、各园区配合)

(二)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和借款成本较高问题。

多渠道筹融资金,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一是积极推动银企合作,召开银企合作洽谈会、重点项目推介会、重点企业资金需求对接会,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缺口调查活动,并区别不同性质用项和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分类与银行对接,努力扩大县内外金融机构对我县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二是银监部门和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要树立银企共赢、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理念,开展一次检查活动,对企业使用银行借款利息执行情况摸底,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控制企业贷款利息上浮幅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助保金办公室等融资信贷服务机构建设,丰富融资手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组建政府控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四是积极争取资金和开展委托贷款,扩大投资融资规模,充分发挥其融资、担保、委托贷款等功能作用。加强对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的研究,加大对国家和省、市各类专项资金的争取支持工作力度。五是鼓励和帮助企业上市融资,认真落实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和服务协调,多举措、多形式推进企业上市。(县金融办牵头,县人行、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工商局、县经信局、县中小企业局配合)

(三)积极解决企业人才和用工问题。一是开展人才服务进企业活动,在人力资源招聘、员工技能培训、人事档案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二是建立企业人才及用工需求资源库,组织企业赴名校招聘人才,为62家成长型、提升型和培育型企业引进200名本科以上急需人才;同时建立职业学校、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沟通渠道,形成稳定供求机制,确保企业用工需求。三是深化校企人才智力合作,拓展与知名高校人才合作领域,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创办高层次研发机构,壮大高端人才队伍。四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从重点企业选拔一批人员到国内知名高校和企业学习培训。份,组织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赴浙江大学举办高级经理培训班;份,组织企业营销及管理人员举办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应用培训班;份,组织中小企业部门经理、财务总监等举办企业经理管理提高班;份,组织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各乡镇分管人员举办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培训班。(县人社局牵头,县经信局、县中小企业局、县财政局、县科技局配合)

(四)为企业搞好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完善煤电油运专项应急预案,加强部门协作,协调生产要素供应,优先保证重点企业生产需求,制定不同时段、不同企业的能源、运输需求优化配置和紧急调度方案,缓解局部性、阶段性要素供应紧张的局面。特别是抓好煤炭等大宗原材料的供需对接,组织好夏季、冬季用电高峰的电力运行,争取并全面实行峰谷电价改革,引导可错峰生产的企业利用好峰谷电价政策,降低用电成本。供电部门要加强对电网的运行维护,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良好运行态势,科学调度,有序供电;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上项目建设、企业技改扩能供电设施问题。加大成品油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成品油市场的管理和整顿,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县经信局牵头,县物价局、县发改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供电公司及各园区配合)

(五)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有关部门要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创业中心,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开发高、精、深产品。特别对今年计划的部级科技研发中心、省级技术研发中心,要确保申报、建设各环节的落实。支持企业申报专利,凡申请成功的企业,严格落实奖励政策。同时,引导骨干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切实做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带动产业和技术装备的换代升级。二是推进品牌创建。鼓励现有名牌企业采用国际化品牌营销手段,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与我县企业嫁接,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等,推动中小企业之间以品牌为纽带开展联合,共同打造品牌。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8-10个部级名牌产品、20个省名牌产品。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对外联合。对凡具有对外联合意向或取得初步进展的企业,进行逐一梳理排队,包保领导跟踪推进,确保一批对外合作项目尽快实施。(县经信局牵头,县科技局、县中小企业局、县知识产权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县发改局配合)

(六)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引导企业按照“差异化”原则细分市场定位,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营销水平。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喀交会等大型展销会,以“鲁企赴疆寻商机”、“名品西北行”等市场开拓活动为载体,借助产业援疆机遇推动开发中西亚新兴市场,努力做到省内市场份额不降、省外市场占比增加、出口市场稳定提升。同时,确保企业稳固本地市场,宣传部门及各经济职能部门要注重宣传推介本地企业产品,提倡“人用产品”,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举办产品展销会及联谊活动,增进供需双方了解,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优先使用本地企业产品。(县商务局牵头,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中小企业局、县住建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等部门配合)

(七)帮助企业提升管理创新水平。针对企业管理水平低、制度不规范、不适应新型市场要求等问题,进一步推进企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程,对成长型、提升型、培育型企业实施企业管理分类、分阶段、分层次管理咨询计划:在成长型企业中实施“企业管理提升计划”;在提升型、培育型企业中实施“基础化管理创新计划”,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县中小企业局牵头,县经信局及各乡镇、街道、园区配合)

(八)开展企业发展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深入调研。摸清影响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大力度,集中整治。二是优化政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项目、减程序、减时限。大力实施“绿色通道”、“一站式”和“联合审批”,对增加审批环节、延长审批时限,不执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缺席默认等制度和各种“庸懒散”行为,严肃查处。三是强力解决涉企“三乱”问题。严禁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等加重企业负担行为的发生;坚决制止强制企业参加办班培训、评比发证、学术研究等问题;严格执行涉企收费“一费制”、涉企检查收费罚款登记备案等制度,对出现的“三乱”问题严肃查处。四是优化治安环境。优化地企关系,加大调处力度,认真解决地企矛盾纠纷,对强装强卸、敲诈勒索、堵门断路等行为严厉打击。五是建立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选择62家成长型、提升型、培育型企业以及28家重点在建工业项目建立发展环境监测点,发放服务企业联系卡,对发展环境进行监测。六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开企业发展环境问题投诉电话,建立快速反应查处机制,对企业投诉反映的问题,有诉必查、查实必究,公开曝光。(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县公安局、县法制办、县物价局、县纠风办、县财政局、县行政服务中心配合)

(九)建立服务企业发展长效机制。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环保、道路交通、税收、企业纠纷、企业合同纠纷、公共设施建设(水、电、气、通讯等)、公司上市、子女上学等困难和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及时予以解决。要广泛借鉴吸收外地的先进经验,认真总结我县实行例会、联席会、现场办公会等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好典型好做法,制定出台帮助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要建立健全服务企业发展的制度规定,形成措施具体、执行有力的长效机制,使为企业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县经信局牵头,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物价局、县金融办、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法院、县工商局、县监察局、县供电公司配合)

三、方法步骤

(一)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县工业项目会战和经济运行指挥部通过前期调研,根据企业所反映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结合“百项工程”确定帮扶单位、包保领导和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县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分工负责,解决问题。完善领导包保责任制。包保领导牵头组织帮扶单位及相关单位针对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个企业、一套班子、一包到底;帮扶单位要认真研究政策,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对情况复杂、涉及部门较多的问题,要协调其他部门配合解决;重大问题由县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提交县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三)检查验收,阶段总结。各包保领导组织帮扶单位对排忧解难活动开展情况、所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企业困难问题解决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工作报告,于12月5日报县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总体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后,形成《全县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工作情况报告》,报县委、县政府和市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业项目会战和经济运行指挥部,负责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统计汇总等工作。各乡镇(街道)、各园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把为企业排忧解难活动贯穿始终,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各帮扶单位一把手负总责,要亲自带领人员深入企业解决问题,同时明确1名工作人员为联络员;包保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三)加大督查力度。县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联系制度和反馈机制,加强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情况、办理进度及处理结果,要及时通报并向企业反馈。要广泛开展监督检查,对工作开展情况、企业困难问题处理解决情况等,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对工作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及时、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工作进展缓慢、推诿扯皮,致使企业问题得不到解决,给企业发展造成影响的,要严肃追究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