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村党支部干部为民办事交流

村党支部干部为民办事交流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支部书记工作经验的人大代表,他怀着一颗“倾情为民”的赤子之心,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着想,心系群众,为百姓排扰解难,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该村经济发展和各项工作推进付出了巨大心血。他就是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元疃镇杨祠村党支部书记杨清玉。

履行职责解民忧

人民代表代表的是人民利益,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他在任县十四届人大代表期间,多次提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出行难问题等议案和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他的积极督促下,经过镇党委、政府向县交通部门争取立项,年修通了本村15公里的砂石路和12公里的水泥路,实现了各村民组路路通的目标。在任十五届人大代表期间,他经过实地调研,提出了“关于改建扩建当家塘坝”的建议。为使这一建议早日能够得到落实,他又多次到县有关部门、单位,协调、联系帮扶资金。最终,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争取和他的积极联系下,争取了资金20万元,修建了大中小塘坝20余口,打抗旱井8口,彻底解决了杨祠村人畜饮用水及农业生产用水问题,获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杨祠村土地多,人口少,群众的居住条件差,生活水平不高,适合建设新农村。为此,他多次展开调研,深入走访群众,召开党员群众会倾听群众对新农村的意见和建议,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材料及时向镇人大提交《杨祠村新农村增减挂项目》议案。经过多方争取以及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重视,经专家评审,杨祠村作为新农村建设项目立项,于年7月正式动工。

倾情为民办实事

杨祠村新农村增减挂项目涉及草郢、瓦郢、上桥、下桥四个村民组共140户,拆迁平整难度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项目区拆迁过程中,他对先期拆迁户的生产、生活尤其关注,主动上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为完成有争议的14户拆迁,他不惜跑断腿、磨破嘴,苦口婆心的上门做工作。经过15天的努力,14户拆迁全部结束,建设如期开工,两个星期内群众主动上缴了补差款150万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共100多起,其中调解重大突出纠纷有:拆迁补偿纠纷14件;杆线迁移纠纷2件,土地纠纷3件,邻居纠纷6件,无一例去镇到县信访事件。同时在项目建设中他以身作则,倾情为民,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人大代表代言作用,严格监督,严把质量,让群众真正感受和体会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心系群众不言悔

有人说,杨清玉为群众办得好事数都数不清,他是最忙的人大代表。这一点不假。他自从当上了人大代表后,除了不懈的多渠道跑资金、修公路、挖水渠外,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为民办实事上。去年,杨祠村汤郢等几个村民组用电,不仅电压低,连电视都无法开启。他经过多次的奔走,并与供电所的相关人员经过多次现场踏勘,促成电力部门投资20万元改建了标准化台区,新增了变压器2台,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群众的用电问题。杨祠村是由红旗和洪塘两个村合并而成的,不仅经济基础差,而且群众比较贫穷,尤其是红旗群众当时的人均年经济收入还不足4千元。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他心没少操,路没少跑。他带头发展养殖业,投资2万多元,购买鸡苗5000只,在自家搞起大棚养鸡,当年纯收入达1万多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其他村民也逐渐搞起了养殖业。这些年,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对特困户的救助,通过扶贫帮困等多种方式解决了近60户群众的生活困难。

这些年,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日,每天都奔波在为民办事的岗位上,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人变瘦了,脸晒黑了,但他心里甜滋滋的。

这些年,杨清玉默默的为杨祠村民奉献着。在他的带领下,年杨祠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320元,杨祠村连年被元疃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他本人连续三年被中共肥东县委授予“全县优秀共产党员”,还被县人大授予“优秀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