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便民直通车工程实施工作意见

便民直通车工程实施工作意见

一、建立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一设立党建工作室。为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和镇干部服务群众“便民直通车”工程实施,镇上设立党建工作室2间,配备电脑3台,抽调4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干部专门负责全镇党建工作的指导、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时,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入手,明确了工作室职能,制定了管理运行制度,确保工作室规范、高效运行。二是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镇上筹措资金2万多元对原政务大厅进行了维修改造,设立了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信访接待、司法综治、低保五保、救灾救济、婚姻登记、支农惠农、合作医疗、计划生育、残联、劳务等10个服务窗口。运行中,按照“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一口办结”要求,做到有事无事一样,熟人生人一样,来早来晚一样”畅通便民服务通道。并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方式,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改进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建立便民服务网络。为了使便民服务网络能够实现全覆盖,各村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立便民服务室14个,各村民小组利用人流相对聚集的商店、卫生室等设施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35个,并采取村干部去向明示和公布联系电话等形式,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广泛开展“一联百”1名干部联系约100户农户)民情大走访活动,重点对农村五保家庭、残疾人家庭、重点项目实施家庭、老党员和流动党员家庭、离退休老干部家庭等群体进行走访,征求群众共性和个性需求,及时汇报和衔接解决,做到民情信息准确、民意了解及时、民需解决迅速,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截止8月底,共发放意见征集表4000余份,征得涉及促进社会和谐、增加农民收入、关注民生问题、维护群众权益等意见350余条,建立“一帮三”结对帮扶128对,并结合民情大走访活动,建立农户人口、耕地、种养、务工情况等基本信息的百姓电子档案”4800份。让服务组织“强”起来。健全服务网络。镇上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零距离”目标。

二、建立责任体系,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靠实干部责任,确保便民服务取得实效。一是健全机制抓管理。结合机构改革机构设置,按照“精简、高效、统一”原则,建立了由分管领导任主任的一办六中心”服务机构,简化工作程序,完善了办事流程、首问负责、限期办结、集中办公、轮流值班、领带带班等制度,建立了一办”抓总协调、六中心”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及时高效地为群众提供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二是明确岗位定职责。按照“机构编制所属不变、人员统一调配使用”方式,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设置了创先争优示范岗、党建工作联络岗、弱势群体帮扶岗、政策法规宣传岗、计划生育落实岗、文体娱乐指导岗、公益活动服务岗、科技知识传授岗、环境卫生维护岗、社会治安管理岗等10个服务岗位,组织镇干部按照特长认领12个便民服务岗位,公开服务项目,明确岗位职责,接受群众监督,促进便民服务出实效。三是创新方式强服务。按照群众诉求难易程度和机构职责权限,坚持“谁管理、谁办理、谁解决”原则,采取“直接办—集中办—转办—引导办—协调办—上报办”等形式落实办理主体,形成“一主体四延伸”办理格局,规范办事程序,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服务过程中,加强对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明确答复制的落实,确保便民服务的高效运转。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手段,积极推行提示服务制、预约服务制、服务制等便民利民新举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镇上从健全机制入手。让服务实效“亮”起来。为了给群众带来真正实惠。

三、建立评价体系。让服务队伍“动”起来。为准确评价干部服务实绩。健全了镇村干部日常管理、考核、监督、奖惩“四位一体”考评体系,镇上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考核评估领导小组。科学考核评价干部。一是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各类日常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了干部服务群众实绩档案,按照签定的服务责任书,每月对服务项目落实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二是建立跟踪监督制度。对镇干部开展服务情况由分管领导分片包干进行跟踪监督,并每周通报进展情况,进行排名评比,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三是健全考评奖惩制度。实行干部年度考评结果与评先选优、推荐提拔相挂钩,对实绩突出、群众满意、考核积分高的干部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时重点推荐,对宗旨意识差、任务欠账大、考评积分低的干部实行责任追究和重点管理,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