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党委教育局工作计划

教育党委教育局工作计划

一、全面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面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任务日益迫切的发展态势,各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教师必须切实增强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牢固树立学习研究、真抓实干、联系群众、清廉高效“四个新风”,为打造现代化教育名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要坚持把强化理论学习作为服务发展的“第一根本”。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各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组织生活、政治学习等平台载体,通过自主学习与网络学习、集体学习与专题学习,党日活动、领导上党课、专家面对面理论辅导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重点的教育活动,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内涵,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建设“现代化教育名区”为目标,来凝聚全区党员干部教师的智慧力量。

(二)要坚持把谋划教育活动作为服务发展的“第一举措”。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区教育党委将具体部署“八个一”举措,即成立一个工作机构、出台一个工作意见、形成一个实施方案、召开一次动员大会、建立一批活动联系点、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建立一个实践教育活动主题网页、派出一批督导组,利用多种场合、多个平台、多条途径、多项活动、多次交流向广大党员干部教师传递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及实施过程。各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教育党委的部署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意见,落实好活动的步骤环节,明确责任分工,配好人员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做到规定动作落实到位、自选动作特色鲜明。

(三)要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服务发展的“第一标准”。一是创新服务载体。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组团化服务、特色化运行、常态化考核”创建服务型党组织。2014年要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整合群团、统战等资源,扩大服务主体,增大服务“半径”,放大服务效应。在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建立名师教育服务基地,构建名师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长效机制。继续提升“一支部一品牌”特色创新项目成效。二是建强服务队伍。以开展“学党章、用党章”活动为重点,切实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并严格各项党员管理制度,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行业骨干、服务先锋。深入开展“三解三促”、“四带四进”、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构建服务机制。广大党员干部要建立直接联系群众点,经常性地深入基层,与师生谈心交心,与师生打成一片,倾听家长呼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完善党组织、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师生、家长检验制度,通过师生、家长“点评”促提高,“点头”验成效,切实推动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家长满意。

(四)要坚持把培养优秀干部作为服务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及“五好两争当”目标要求,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从严管理。要更加突出德才兼备选用干部、一线岗位培养干部、基层群众评价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分层次举办干部培训班,完善三年一轮的中层干部民主推荐和选拔聘用工作,开展两年一轮的学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活动,推进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和挂职工作,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进一步改进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学习、坚决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4-2017年工作计划》,坚持对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规范议事决策机制,确保重大问题的集体讨论、科学决策。

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开启教育发展新篇章

2014年,我们要以内涵建设和水平提升为核心,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攻坚克难,协调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

(一)改革任务

1.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小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质,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意识、文明礼仪、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多措并举破解择校难题,连元街、崇宁路等热门学校全面缩减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条件。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大督查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实行责任追究。深化课程改革,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改进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师生互动、学教结合、全面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推进网络精品课程共享。强化体育、美育、科技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改进美育教学,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推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中华优秀文明传承学校建设,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高度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研究,因校制宜开展心理辅导与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改革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开展由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有关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尝试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坚持素质与能力的人才评价导向,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转变机关管理职能。简政放权,强化服务意识,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减少各类工程、计划、项目等的申报评审,减少创建达标检查评比表彰活动,更多运用法规政策、规划标准、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支持学校发展。完善教育决策机制,健全教育决策听证公示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和项目实施中的作用,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支部领导、校长治校、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的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理事会)、校行政和监事会,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

3.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创新公办学校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参与举办公办非义务教育学校。探索让部分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校长、园长及团队管理多所学校,促进薄弱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支持公办学校之间、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联合组建教育集团。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对从事学前教育等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视情况奖补部分生均经费。建立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公共财政支持政策。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健全民办学校办学质量监控体系。

4.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施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持续推进“双名”工程,制订各类教师分层培训计划。建立与高等学校、专业机构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立区、片、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建立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开展教师教育质量评价。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全面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改革学校用人制度,对教师实施分类聘任、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健全县域范围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机制,建立“县管校用”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制度,提高用人质量和效益。

5.深化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

确保教育经费增长的法定要求和拓宽教育经费渠道的相关措施落实到位。积极对上争取各种专项资金。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基于需求的基础拨款与基于绩效的专项拨款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

(二)重点工作任务

坚持深化“小机关、大学校”理念,改进机关作风,简政放权,尊重首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根据“三清理”文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成为学校的“护城河”“防火墙”,屏蔽对学校不必要的干扰,使校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坚决纠正“四风”,不断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定期组织开展基层评议机关、基层评议部门、基层评议个人活动,将机关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各校要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作用,丰富和拓展议事监督功能,引导社会以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及人才观评价教育,并为学校自主办学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组织全体校级领导认真学习提出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严于律己、服务学校、廉洁从政。鼓励校长立足校情,乐于首创,善于思想引领,精于科学管理,能于文化建设,勤于学习实践,争做教育改革“领跑人”。权力运行内控机制全面延伸,扩大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推进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加强各级各类招生考试的信息公开与服务工作。加强幼儿园、小学、初中招生入学信息公开制度,严格中考中招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热门四星级高中分配生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市区小学招生学区、市区公办初中招生对口方案信息公开。加强国家各类教育资助补助政策信息公开公示。加大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学校公开预算决算信息。对招生工作、报刊订阅等制订规范性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党政工团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力弘扬爱生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一批典型,成立师德巡回宣讲团。强化法律法规学习,编印《教育法律法规资料汇编》,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教育,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学习成效,知可为、知不可为,守住底线,远离红线。严肃查处有偿家教、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办学机构的各类培训,乱象用重典,严格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年内正式启用新修订的《骨干教师考核方案》,增加积累,增添厚度,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采取扎实措施,培养领军人才,建立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库,邀请教科院专家“会诊”,查漏补缺,汇聚资源量身打造,年内确保新增1名特级教师,力争新增2名特级教师。召开全区教学工作会议,《区各学科行动指南》白皮书。各校要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全面分析近五年学科教学现状与未来五年发展愿景,改造课堂,改进教学。深化拓展“主动发展日”,各校要制订教学计划,教师要认真备课,确保活动质量。要组织编写校本教材,积极建立校外人才库和校外实践基地。连元街长短课新模式完成立项申报。广丰“差异教学”要着力“一个不能少、一门不能缺、一环不能弱”思路,全面总结经验。加强对书法课的教学管理。召开现场会,推广连元街、东林在学业评价方面的经验成果。前瞻研究“单独两孩”政策、流动人口规模变化趋势,调整义务教育施教区及对口中学。启动九年一贯制学校探索。启动集团化办学试点。细化流动儿童入学政策,不超市民待遇,享受同城待遇。统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关爱贫困学生。按照教师发展中心要求,推进教研室建设。教研部、理论研究部、培训部要各司其职,有所侧重,定好规划。教研部要打破中小学壁垒,实行中小学教研一体化管理,成为教学改革攻坚战的构想者、指导者、实践者。理论研究部要抓实科研,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培训部要成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双提升”的永动机。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全面实施局校经费预算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区委和教育党委“十项规定”,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探索建立以强化经费使用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问责制和奖惩制度。组织学习《无锡市校园安全隐患自查标准》,切实将此标准与我区学校自查、片区互查等检查工作有机结合。狠抓安保队伍建设,协同保安公司进行保安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强化技能练兵,提升安保水平。加强学校技防设施建设,试点开展校园一卡通与校园门禁系统建设,对进出校园人员实行身份识别、认证与记录。丰富安全宣传教育形式,编撰安全教育用书,组织应急演练活动,开展“四个文明”交通建设,完善“安全感知”网数据系统上报。重视学校安稳工作前瞻性研判,及时排查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坚持开展行风建设“回头看”活动,巩固行风建设成果。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辅用书的征订及使用。组织教师开展进家庭、进社区活动,了解并解决群众所需所难。认真听取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建议,促进行风建设持续推进。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可贵合力。深入挖掘、提炼总结身边具有鲜明特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先进教师典型,让其感人事迹、高尚品格激励、鼓舞、引领更多师生。不断提高“教育微博”影响力,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的搜集、研判、引导及处置能力。加强基础建设。启动金海里小学易地新建工程。与南师大、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完成区级心理健康体验馆建设,开通全天候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为全区学生提供咨询、治疗一体的体验场所。完成塔中、靖海一体设计的创新创意体验馆建设,以上千项发明专利为基础,用身边的人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同时,邀请企业家参与,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按时保质完成商业幼儿园老大楼改造工程。确保辅读、社区培训学院秋季投入使用。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确保年生均添置图书一册。以集中学习的方式加强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增加图书流通率。举行教师书屋展示活动。在学生中积极倡导建设家庭书屋、家庭书架。采用校际结对的方式帮助流动儿童建设家庭书架。定期举办读书征文活动。为校长、教师指定并提供指定书目。举行经典诵读讲、诗歌吟诵会等活动展示读书活动成果。进一步调整学前教育资源布局,放大公办教育资源。启用“银仁御墅”配套幼儿园。继续试行服务区制度。年内至少启动3所分园的一类园创建。深入推进“园所文化”建设。加大对民办园的业务管理、质量管理力度,提高民办园办园水平。增强后勤管理能级。开源节流,深挖潜力,加强现有设备的管理维护与服务效益。开展教学仪器质量跟踪,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校园。创新服务模式,在现有部分学校采用设备服务外包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全区统一服务平台,降低服务资费。继续探索学生快餐、学生校服等服务项目招标,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教师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模式。试行食材公开招标,试行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参与食堂管理。定期进行快餐、食堂满意度测评。启动中小学、公办幼儿园直饮水工程建设,办好、办实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手机支付全面推开。树立“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全区数字化校园建设。再建两个“全自动录播教室”,采集更多优秀教学实录,建设具有特质的精品资源库。试点建设“未来教室”,使基于PAD终端的教学得以实现,同时积累经验,为大面积推广做好准备。逐步更换教室电脑。升级中学投影设备。强化体卫科艺工作。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提高阳光体育活动实效,有效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招聘专职卫生教师,加强对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督查。以二胡特色教育、乐队训练、主动发展日活动等为抓手,不断优化艺术教育平台,丰富其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长,提升学校艺术教育品位。认真做好青少年科技发明工作,力争数量与质量双突破。加强实验室、自然教室、科学教室的建设,培养专职科学教师队伍,提高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启用辅读学校新校舍,试行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探索“教育、医疗、康复、就业”四位一体特教新模式。与中小学结对开展融合活动,让特需儿童感受同伴的关爱,培育正常儿童的社会责任感,营造新亮点。为每一位特殊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制订个别化培养计划。特教工作成为全省标杆。坚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不动摇。少年宫、社区培训学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思路、合作模式,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成为终身教育的平台。社区培训学院要与无锡地方高校加强协作,依托“终身学习在线”网站,探索建立市民学分认证、积累及转换制度,推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与衔接。少年宫要积极开展科技培训,不少于500人次。成人教育增长20%。办好公益大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