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谐社会环境下高职休闲教育浅议

和谐社会环境下高职休闲教育浅议

摘要: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把人们日常的休闲教育提上了日程,高职学生休闲方式的单一化必须要从思想的角度引入、选择休闲内容、增加校内校外两种休闲实践场地四个方面着手进入,培养高职生的鉴赏力、兴趣、技能及创造休闲时间是高职休闲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休闲内容;休闲实践;户外

休闲这一话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程度的丰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卡尔·马克思认为,休闲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①社会中的人群采纳的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和方式,大部分由其受教育程度来决定,休闲质量的保障即为学习。和谐社会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高职作为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休闲教育也必然是和谐社会环境下的研究对象之一。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是指事物配合得适当、匀称。和谐社会的内涵表现为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即为全方位和谐。从宏观层面来看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等;从微观层面来看,包括了家庭和谐、个体身心和谐等,涵盖了人、财、物、生理、心理等诸多层级。

二、高职休闲教育的内涵

我国古代就有《诗·商颂·长发》载云:“何天之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杜预注:“休,福禄也。”闲有范围、限制、约束的意思。《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闲”又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之意。20世纪美国联邦教育局明确提出休闲教育:“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他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合理使用休闲将会扩大力量,更好地履职。”②高职休闲教育是在知识和技能教育基础上的拔高教育形式,属于对高职学生精神世界的探索。在休闲教育的过程中,高职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现状、学习现状、思想现状剖析出发,教会学生认知自我、感知世界、探知需求,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理解休闲的意义和价值,并能从中体会到压力释放的乐趣,进而提升高职学生的鉴美能力、增强休闲的兴致、提高休闲的技巧、安排合理的休闲时间等,达到实现高职休闲教育的目的。在和谐社会环境下,高职休闲教育讲求以人为本,核心内容在于优化高职生的素养和个性。

三、高职休闲教育现状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相关报告中明确要求,完整的教育应当是包括工作教育和休闲教育在内的、两者不偏废的、塑造人的品行的一种方式。③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为了适应世界性的高等教育需求,数量持续大幅度上升,学生数量也随着增多。但是如何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培育的高职学生更好地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员也成为面临的研究焦点之一。高职休闲教育观念的正确引入在高职学生的业余活动的丰富和兴趣爱好的培养方面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休闲教育是人类学会创造性生活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观念的加强,高职学生如何选择自己有益的休闲方式也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共同探讨的课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加之当前普通教育观念的影响,高等职业文凭的社会信誉度明显低于普通大学,学生群体也可能素质较差一些,其休闲现状主要表现为:

(一)休闲意义不明确

正如前面所言,休闲的意义在于能够培养高职生的鉴赏力、兴趣、技能及创造休闲时间。而现今的大多数高职学生对于休闲的意义概念模糊,认为休闲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目的都只是让自己开心和快乐,极度崇拜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没有真正从自身的修养方面考虑休闲的意义,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初衷是背离的。

(二)休闲时间日益增多

现在的高等教育都讲究自我学习为主,高等职业教育留给高职生的自学时间、自由安排时间也很多。这种时间上的大量留白就给了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发挥余地,对于自律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时间充裕就意味着能够依据自我爱好自行选择学习、生活及休闲方式;但对于懒散型的高职生而言,就意味着放空自我、彻底沉沦、荒废学业、在吃喝玩乐中虚度年华。

(三)休闲方式偏于单一

如今这个时达的传播媒体、遍布的网络,似乎已经把学生传统的休闲方式通通都给淘汰掉了。可就是这些应该可以被高职学生所广泛利用的先进工具,却在某些学生的休闲方式中被简化为跟着媒体追娱乐明星、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形式。其正面的传播先进理念、树立各方榜样、搜查多种信息等功能却被远远抛诸脑后,形成休闲方式的严重单一。

(四)休闲效果适得其反

在这些奢靡主义、拜金主义、享乐思潮的严重带偏之下,高职学生之间发生的个人纠纷、彻夜游戏、校园霸凌、校园诈骗等现象也屡屡出现。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情,以应付的心态去对待平日的学习,以放纵的心态去选择休闲的方式,这样的休闲效果必然是与休闲的初衷截然相反的。所以说,高职学院开展休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学生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受到了日益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影响。在全方位大和谐的环境背景下,高职教师需要正确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理性看待周遭发生的人和事。学会抵制诱惑、自律自强、适当放松又保持节制、适度高雅拒绝低俗,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才能从人才的培养、社会的稳定、环境的塑造等各个方面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④

四、高职休闲教育发展对策

高职教育以培养管理、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既要培养技能人才、增强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又要引导学生创业、指导生涯规划、提升精神境界。过往的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从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但面对多样化的未来社会,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思想,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力的高职学生。高职教育在注重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培养的基石上,也应开设一部分美育、劳育、德育等专项课程,熏陶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深刻理解、培育学生对德育的日常践行,用以丰富学生对休闲的真正领悟,教会高职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休闲质量,从而达到提高道德修养的目的。但休闲是情感、理智、意志、生理、价值、文化及组成行动感知领域的一切,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⑤并不能与生俱来,要靠后天的学习和教育获得。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要重新审视高职学生的教育内容,把休闲教育融合课堂。

(一)思想引入,树立正确的休闲观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休闲的价值会随着自我肯定和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首先认识到,高等职业学校从思想的高度认识到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必需性、精神世界丰富的重要性,唯有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下,高职学生才能做出休闲方式的正确选择。其次,重点教导学生理解工作与学习并存、生活与休闲并存、物质与精神并存、适度调节和转换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再者,尽量防止“书呆子”“工作狂”以及单纯消费心理和“反文化”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工作学习观,把劳动、学习和休闲统一起来,追求真正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信息采集,拓展丰富的休闲内容

网络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广泛运用,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海淘的执行力、迅速的理解力。高职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如何做到快速地去粗取精、取其精华正是高职教师要教授的内容之一。虚假信息的淘汰、真实信息的鉴别、适合自我的抉择、心灵放松的成效等都是要对高职生一一传授的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众人所向的,这才是正确的休闲选取方式。网络信息资源过于丰富,要学会海中淘金、知识利用有成效,既能达到放松自我的目的,又能达到学习实践的目的。再者,教会学生抵制伪科学、不健康的休闲方式。高职教师要把德育、美育、劳育带进课堂、融入日常,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授的同时,穿插德育、美育、劳育内容,正确看待网络道德、网络语言、网络责任、网络意识,确保高职生在网络世界里不迷失自我。

(三)活动释压,参加有价值的休闲实践

信息社会、科技社会、大数据社会,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增大、转岗换岗难度增加、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更需要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同时做好迎接的准备。健壮的身体才是学生学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巨大的生活、生存压力,如何学会自我缓解是高职学生的基础课,那么实践活动中的调剂型活动的开展必定成为发展的重心。此种类的休闲活动宗旨在于帮扶高职学生身体、心理双成长,既能锻炼健康的体魄,又能收获美好的心灵。在平时较多采用的有“心理诊疗释压”“团队集中营”“竞技娱乐一体化”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调剂型活动,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同学情谊的培育、自我情绪的调节、他人关系的处理等各个方面,真正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户外利用,增进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社会的价值、技术、法律和制度方面的反思,能帮助学生增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持续性联系。⑥户外教育的利用能补充学校内教育的不足,它可以给高职学生提供机会理解和谐的意义,它通过“户外拓展运动”“亲近大自然”“生存适应”等多种休闲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发现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原则,发现人存在的价值、寻求资源的合理利用等。诸多的有益之处不仅能让学生从网络的虚拟空间回到现实,还能让更多学生懂得珍惜生存的意义,更能让大部分学生学会自我觉醒、自我正确选择正确的休闲方式,最后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社会的每一次变革、科技的每一次迈步,都能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每个人存在的基本需求,高职学生也同样需要。看报纸、看电视等简单的休闲方式已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棋、运动、外出游玩、参观、上网等已成为当今学生的最爱。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如何教育学生选择正确的休闲方式,是时代的主题。从思想的角度引入、选择休闲内容、增加校内校外两种休闲实践场地是高职休闲教育的中心。

参考文献

[1]陆彦明.马惠娣.马克思休闲思想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44-48.

[2][美]杰弗瑞戈比著.田松等翻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P298.

[3]李宗耀.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张践.德性与功夫—中国人的修养观[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5]邓蕊.休闲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46-48.

[6]孙翠玲.休闲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对[J].绥化学院学报,2005(2)169-171.

作者:丁丹 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