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浅谈

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浅谈

摘要:纵观历史的长河,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欲望随之迅猛增长,错误的、片面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促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类正在为自己对生活的极致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过分统治付出代价。大规模地、全球性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态危机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绊脚石。和谐不应该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更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以现在我们不但要审视过去的不足还要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自21世纪中叶以来,温室效应、水土流失、人口剧增、物种灭绝、能源危机等问题层出不穷,使我们与真正的和谐社会渐行渐远,从长远、整体和全球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最深刻的问题。没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就很难走出当前的困境,更不用说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关键词。我们应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小康、生态文明的社会。但如今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使我们不得不作出反思:曾经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是如何被打破?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何走向了对立?未来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怎么去处理?本文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回顾人类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早期的唯心主义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的,面对变化莫测的自然界,古人显得弱小无比,只能采用简易的工具勉强维持生活,受强有力的自然支配,人们只得屈服、顺从,将自然比作“神话”。工业革命以后,人的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人类认知不断发展,对自然界曾经的“神话”进行认知、破译,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也逐渐萌生,人们开始逐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利用自然。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人们意识到被忽视的生态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时,人类开始陷入沉思,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重新定义“神话”。从历史的进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农业文明的顺应且依赖关系走向人与自然异化而对立的关系,现在正在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过渡。

1本然:彼此需要,相互依存

人与自然互为本质。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具有自然的属性。人只有依靠外部自然界的存在才能体现出人本身的存在,人才是真正存在的人。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相互存在。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那么二者之间就必然存在某种作用,人与自然就是互为彼用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需要,相互作用。人一旦脱离了自然,便很难生存,而自然离开了人类,也失去了接近全部的色彩。人与自然本是一个整体,不应可以疏离,而应始终保持连接,并彼此和谐共存。我们不难发现,如今越是科技现代化,越发达的城市,这种人与自然的疏离就体现得更为明显。高楼林立的城市,夜间也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一般,虽然看似繁华,实则却是由钢筋水泥所构建的“城市森林”,把人与大自然的连接生生地隔离开来。

2实然:矛盾激化,异化对立

2.1个人意识为先,全局意识为后

笔者曾经就在校内的垃圾桶里发现了烟头,在这干冷的天气真的着了火我们该怎么办?仅仅近几年发生的火灾还少吗?凉山火灾,澳洲山火,韩国仓库大火等……在景区的河流里,在街区的马路上,在小区的花坛中,无不是一个个随手乱扔的“产物”,他们只会觉得,反正扔了也会有人打扫,但他们不会想到,他们吃的猪牛羊生产的肉类、奶产品可能正是以他们随手一扔的垃圾为食;他们走在路上无厘头的摔倒可能正是他们的亲人朋友孩子随手一扔的香蕉皮;他们吃的蔬菜水果正是在他们随处乱扔的垃圾土壤中生长起来。如今人们连乱扔垃圾都无法控制,垃圾分类要如何贯彻实施?

2.2个人效率为先,环保效率意识为后

方便筷、方便袋、方便盒、塑料吸管几乎每天都毫无例外的出现在我们视野里,在日常生活中像买菜、购物、外卖,方便产品都被方便地应用着,为我们繁杂琐碎的消费中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那么便利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大量树木被砍伐,导致树木不能涵养水源,造成水土流失。聚乙烯以及聚氯乙烯的利用,生产时人的皮肤接触聚乙烯会出现皮肤浮肿、硬化的表现;利用时人们食用装在泡沫塑料餐具盛装的高温食物,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一起进入身体中,对人的肝脏有所伤害;分解时,由于塑料包装材料不易降解,如果采用燃烧方式,那么燃烧产生的气体会产生致癌因子也会污染大气,如果采用填埋的方式,那么两百年后土地将会腐化,土壤环境恶化,就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产。于此可见,方便产品可谓是百害而只有便利,得与失也是完全不成正比。

2.3个人利益为先,自然利益为后

2001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首次公布的我国食用野生动物调查报告表明,46.2%的人曾吃过野生动物,而且2.7%的人经常吃野生动物。如今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普通的饭菜,人们对“野味”产生深深的崇拜,野味既符合他们现在意识里的“营养”价值标准和功能,又符合菜品的高端和档次,因此把道道以野生动物作为原材料的饕鬄盛宴作为饭桌的最高礼仪和标准。现代生活的富裕使人们对事物有了更丰富的思考,而今年的疫情也使全人类陷入了沉思,再次向全人类敲响环境危机的警钟。人把自然当作满足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材料和生产工具,自然亦是如此;人类将自然存在的意义视为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也不会将人类放在多么重要的位置;人类片面的对待自然,一味地索取和破坏,最后接受惩罚的只能是人类自身;人类把自然作为满足自己但实际上远不够满足自己的材料,最终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的也是人类自身。人类是不能超越自然而存在的,人类要想继续在这个地球上完好、健康的生存,就必须维持生态平衡。

3应然:生态平衡,和谐共生

3.1规范和增强生态意识

人们之所以会有意无意的破坏环境是因为心里没有真正的生态意识,总觉得这些问题离自己很遥远,因此应该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通过现有的网络科技,如微博、抖音等APP的自媒体博主呼吁倡导正确的生态意识,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积极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念。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素质教育,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伦理道德意识,把维护生态平衡同尊老爱幼一样都当作我们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校内、社区、城区、乡镇等部门的监督,适当予以奖励和惩罚,使大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身体力行上将人与自然真真正正的看作一个整体。

3.2转变观念并步步落实

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变统治关系为平等关系,变索取为补偿,变利用为合作,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在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方面,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低于可再生资源的生长速度。内蒙古阿尔山白狼镇的村民世代靠砍伐树木来赚钱。后来为保护绿树青山,全村贯彻乡村振兴政策,开始养鹿,从而形成了鹿村。首先,鹿是森林的一部分,森林里有鹿,就有了生命;其次,鹿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在冬天,阿尔山非常寒冷,所以鹿很容易存活。最后,鹿是非常独特的,可用于旅游,带来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目前,起初养殖鹿是为了谋生。现在已经成规模性的养殖,让鹿回归大自然的养殖模式,变成了村中的一道景色,并形成了以特色养殖业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恒是以山为伴,依靠森林致富,变是人们不再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将绿水与青山与幸福生活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各项规划的实施对我们生态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口号喊得再响亮,规划做得再全面,不去实施也只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规划的生命力就在于实施,一个个试点的成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成功路上的点点脚印。

3.3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上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形成了初步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在依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取得初步成效。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法———《环境保护法(试行)》于1979年制定。目前,我国生效实施了16部环境法,还有众多的环境保护法、地方环境保护法和部门规章。我们应该不断从各个方面汲取经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使立法逐步完善、使执法逐步到位,让违法者无漏洞可钻,让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尊重自然,与自然连接,并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存。法律的实施看似束缚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反而会阻止经济前进的步伐,过于追求GDP的后果必然会带来对自然负面价值。国家以环境法律法规要求我们履行义务,正是为了我们的小康梦,为了我们的高质量发展,为了给我们子孙后代一个放心依靠的家园。

4结语

在古代由于科技上的限制,原始居民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是非常有限的,完全不像今天这样拥有高精尖且同时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现代化设备,相比古代能以百倍甚至千倍的破坏力破坏大自然。试问,这根看不见的连接着人与大自然母亲的能量脐带被以人为的刻意方式切断了连接,当人类完全失去自然界能量的滋养,后果将会怎样?如果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不给予自然自由,自然就不会给予人类自由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在痛苦的教训下,人类需要反思自己对自然的行为,正视与自然的矛盾,重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再也不能以傲慢的主人的角度看世界了。在修复自然的过程中也不能再走竭泽而渔,顾此失彼的老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从本质上建立人与自然平等的关系,与自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邓永青.野生动物保护刻不容缓[J].广西林业,2002,(1):19-20.

[2]李明华.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J].学术研究,2004,(11):5-9.

[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2.

[4]方敏,尹婕.绿水青山在,金山银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8-18.

[5]吴若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重构的当代意义[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6]彭理强.生态环境数据治理及其伦理规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2):21-26.

作者:张睿萱 单位: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