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工作思路

学生工作思路范文精选

学生工作思路

学生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高职学院在我国属于高等教育,这类学校为我国的发展,培养全方位复合型技术人才,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是,高职学校在我国目前的发展中,由于发展里程比较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办学体制和发展机制等方面,这个问题不仅在我国的名办高职院校中存在,同时在公办的高职院校中也普遍存在。发展不成熟,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在以后高校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都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在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方法、形式和体系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素质水平各不相同,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再加上高校中的招生渠道只有两种,一种是高考后录取高中生的最后一批,另一种是从中专、技校和职高中选拔的技能型高考生,此外还包括一些五年制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等。每个时展的情况不同,所具备的时代特点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所以在不同时代中,会产生不同的代表者,同理,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在教育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当前这一时代典型的大学生代表就是90后,这不仅是由于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生长在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中,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容易受丰富的物质产品吸引。此外,还由于当前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涌现出了大批复杂多变的新鲜事物,使90后再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有小的提升了他们的知识面,因此,90后比较偏好攀比,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面对精彩的世界,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压力,此外对于他们的承压能力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重视社会实践

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让他们能够对社会和生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此外也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比如说,杭州一所高校举办的三下乡活动,就属于社会实践类的活动,为高校进行社会实践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下乡村体验生活,深入的了解社会,通过实践活动,向社会展示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接受社会各界的考研,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学到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只是,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关爱特殊群体

通常情况下,高校比较重视对特殊群体的教育,当前,针对特殊群体,主要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经济困难生、心理素质困难生和学业困难生等,学校的思想教育的中心也是放在这里类学生的身上,并针对这类学生,制定了帮教活动,加大对他们的教育力度。同时还采取一对一教学活动,安排优秀学生,有针对性的每人负责一个帮助他们积极学习,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

针对毕业生,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不仅切实未灭一个毕业生考虑,同时也是为高校的长远发展考虑,因此,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加强对他们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每一个毕业生,找到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签订详细的合约,切实保障每一个毕业生的基本利益。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工作就是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责大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大学生素质和修养的重点工作,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国以后的发展和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在近年来,随着加大教育力度,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为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放,2013(1).

[2]陈小艺.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J].大学教育,2013(2).

学生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管理;交流沟通

高校辅导员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树立责任感意识;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人本管理思想;掌握学生信息,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必须贯彻实施的几个方面。下面就结合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经验,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探讨。

1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树立强烈的责任感

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核心力量,首先应该具备强大的责任意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工作方法,提升自身素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各种社会风气和思潮的影响。加之,大学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学习的困惑与迷茫,人生目标的缺失,个人发展前途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辅导员就要承担起引导,督促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迷茫的路上找到方向,找到合适的自我定位。而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可能需要辅导员与之进行单独对话,这些工作的成效和坚持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着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同时,辅导员思想进步,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知识渊博,要求严格而又平易近人,尊重学生人格,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样,才能有威信,所做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2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看似轻松,实则繁琐。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日常生活动态,家庭变故,奖助评的推选都需要班主任带领班干部逐一展开并作出有效对策。这些纷杂的工作或许有时候会集中到同一个时间段进行,能否用清晰的工作思路和高效的方法去准备和执行,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排忧解难,能否做到公平公正等跟学生息息相关的利益。比如:在推选助学金获得者的时候,家庭出现变故但之前并不在贫困库里的同学,辅导员需要及时了解家庭情况,确定突发事故的等级,来决定能否为该生争取到相应的国家资助。而对于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等等荣誉推选的流程方法上更需要制定一个稳妥有效的方法,保证让优秀的同学得到相应的荣誉,同时又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3走进学生生活,增加感情交流

与人为善,和睦共处,平等交流,这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和完成工作的有效沟通技巧。而在辅导员和学生的相处之上也颇有良效。所有工作开展都应该建立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而高质量的工作效果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也要求着辅导员极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很好地帮助辅导员管理班级。大学生普遍是离开家,独自在外求学,因此难免会对新的环境产生不适应,那么,作为辅导员,就要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新的环境,尽快适应环境。新的学习要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大学生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方面难免会有差异,辅导员在处理这方面事务时,就要引导学生求大同,存小异,允许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辅导员要善于倾听,真正了解事情的缘由前后,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辅导员,要经常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促膝谈心,了解学生课内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另外,辅导员需要经常到教室去检查到课情况和听课质量,因为这不仅能督促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更能让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走得更近,让学生看到班主任在时刻关注着自己,并不是有些学生认为的那样,一个学期见不到辅导员几面。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辅导员由领导者变成了指导者、朋友和知己。

4定期举办联谊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互相交流

在过去的几个学年当中,我们班级定期举办一些有助于提升学生间感情和默契的活动,比如:集体春游,野营,滑雪等等。还曾举办过金融知识有奖精彩大赛,拔河比赛等等活动。这些看似简单轻松的活动,实则给学生提供了很宽广的平台,使得学生的特长都有地方施展。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历让学生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团队凝聚力更强。在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劳逸结合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另外,我们还经常同兄弟班级举办联谊活动,比如元旦晚会,歌唱比赛等等,这些也让同学们有更多机会同其他班级的同学接触交流,结实更多的朋友。

5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学生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辅导员的引导,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通过电话、微信、QQ等聊天工具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与联系、与家长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通过交流沟通更能了解学生,从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结合平时发现的问题及时和家长联系,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介绍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经验。比如:进入大学后学生对学习有了一定的放松,把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打游戏、谈恋爱上及社交方面,有些同学成谜于网络游戏当中,放松了学习。发现这类错误不要直接指出,而要引导同学自己发现他的危害,必要时可以缩小范围,这样可以养成学生发现问题习惯。在生活上也要多关心他们,求家长不要太宠着他们,培养他们进入社会的能力,要让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锻炼。因为一个孩子缺少了因有的生存能力和应急能力这将影响到他们的将来。将一个班从大一带到大四,对辅导员的工作总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总的来说,一个优秀的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能让班级凝聚在一起,学生都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好的安排和计划的能力。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多为他们着想,兢兢业业完成院校安排的各项学生工作,总能让自己更加有成就感,让学生能在大学生活中不留遗憾。

[参考文献]

[1]郑向光.当代90后大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2,(12):178~179.

学生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首先.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园地,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堡垒。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与学风。真正尽快地把学生培养成“四有”人才,需要全校各项工作互相配合与“综合治理”.需要全体教职员工都围绕学校综合治理的目标,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是同龄青年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但如何把他们这种优势保持下去.要依靠大学管理教育的系统性、严密的计划性、学校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生活规律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符合培养目标的程序状态下进行。人才的培养是依靠教育去实现的.但是教育有它的局限性.它并不是万能的.环境或其它因素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教育只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这种环境条件的造成,在大学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实现的。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属于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可以也应当通过教育的方式解决.而属于纪律行为表现和集体生活准则方面的问题。则应当以教育与管理的结合即管理教育的方式去解决“管而不教则死.教而不管则散”这已为多年的实践所充分证明其次.加强管理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和智力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性发育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心理因素具有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知识不足.缺乏生活经验,识别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多变等特点。所以,大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亚文化的特点.加强行为管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加强管理教育有利于学校和社百的安定加强管理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学风和校风良好的校风可以净化学生的思想.激励勤奋好学的精神,使学生的心理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反之,不好的校风则是一种腐蚀剂、离心力、破坏力。所以说加强管理教育,不仅对学生自身有利.而且有利于良好的校风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而学校又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因此.校风的好坏也将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经济、文化等领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就是一句空话。所以.高等学校要把抓好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提高到保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

2实施管理教育的措施

大学学生管理与其他一般管理不同.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重合.即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被管理者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的科学管理.必然是与思想教育结合的管理,即管理教育。大学学生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集体管理、德育管理等等。几年来.笔者在管理教育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体会到加强管理.树立良好的校风与学风,既能搞活教育,又能保证学生健康发展,有效的管理教育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意义上的管理教育.不只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大学里,对学生的各种教育必须依靠对学生的科学管理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对学生的一切管理必须依靠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落实与提高。在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管理教育工作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其科学意义并进行实践的。

(一)加强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实现由为德育而德育.向为创新而德育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牢牢把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灵魂.必须把政治合格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标准。但是.仅仅巩固和加强已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是不够的,高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校的一切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必须实现由为德育而德育,向为创新而德育的转变。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鼓励和启发大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不断追求新知。包括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其次建立新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认为思想好、学习好、表现好、听老师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观念,将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作为评价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再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途径都要不断创新,紧跟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紧跟世界新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背景下、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

学生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摘要: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代社会,如何让大学生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并论述了高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相对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指导;服务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分析

二十一世纪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标志,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国家对综合型创新人才的不断需求,很多高校都为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断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很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如人意,为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夯实基础,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对自己的就业缺乏客观的认识。很多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价值,比如,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地理位置、薪酬福利、带薪假期以及工作的发展空间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往往脱离自身的实际,一味盲目地追求高薪职业和经济发达的地区,造成很多学生涌向同一种单位过独木桥,导致一些单位之间人才的分布不均,就业压力增大。

第二,一些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意识。面临毕业的有些大学生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能力缺乏客观的认识,同时也不了解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状态,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就考了找工作,而很少思考如何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创业。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率非常低,而创业成功的几率更低,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的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意识,另一方面体现出高校对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方面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必要性

首先,通过就业与创业教育可以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态度。由于很多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状况,不切实际的就业思想无法在就业过程中获得适合自己的职位,因此,通过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就可以缓解这一状况,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比如,很多大学生非常向往去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待遇高的地方就业,而忽视了去中西部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的现状,从而造成人才的分布不均衡,形成恶性循环。各个高校应该意识到这种就业意识给大学生的就业以及给国家人才需求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还可以为中西部引进更多的高级人才,使全国人才分布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

其次,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高校应该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举行创业方面的比赛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并且为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帮助与服务,在全校毕业班级发动创业教育,唤起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技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与锻炼。最后,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部分大学生在即将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对感到迷茫,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方向,更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然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对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可以帮助迷茫的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得到及时专业的指导和相应的服务,从而能够顺利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制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主要措施

第一,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与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这地,应该将职业发展规划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科学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对自我能力的充分、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的,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客观地评价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帮助大学生制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发展策略。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或者举行模拟现场招聘等第二课堂的形式来为学生的发展构建平台,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意识及能力,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第二,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创业的观念、方向与心态。很多大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将就业的方向投向了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致使东南地区人才济济,造成就业竞争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就业岗位却无人问津,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就业是存在观念上的误区,高校首先应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的观念,调整就业的心态,鼓励大学生将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区,深入到基层工作岗位和农村第一线的工作岗位中,这样既可以弥补中西部地区职位的空缺,还可以降低就业的竞争压力,为推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做出干贡献,只有经过一线岗位的实践锻炼,青年大学生才有可能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有更多的机会。针对很多大学生过于看重单位的福利待遇和单位的性质等问题,这与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相脱离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先就业再择业才是最佳的选择。再者,针对一些拔高就业条件的大学生,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从自身、就业单位等从整体上把握是否可以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高校应该将就业创业教育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让学生时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让学生可以在就业与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

第三,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的实训基地。为了加快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步伐、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效果,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建立有关就业创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完善创业基地,或者是借助企业的帮助实现良好的校企合作,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实训与指导。可以通过与高校专业结合度高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甚至挂牌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可以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熟悉就业环境,了解创业的环节,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模拟训练与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与社会应变能力,以此来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终目的。

第四,积极探索和开发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模式。一个高校的就业率代表着这个高校的教育质量,在当前的就业创业教育背景下,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道路,才对高校、学生和社会三者都有意义。比如,转变传统的就业教育为创新型的就业教育,主要体现在高校要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符合型的人才为主,尤其是培养出具有综合型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再者,对就业创业课程的建设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训经验的师资队伍,可以将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除此之外,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而非智商教育,高校在加强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等智商教育的同时,更加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人文素质等情商教育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与就业观等,这也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要具备高于普通人的智商,能够掌握现代科技,很多单位更加看重大学生是否具备高于普通人的情商,可以轻松适应当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压力,情商的高低已经成为很多单位招聘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朱璟,张薇薇.大学生就业及创业问题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01).

[2]王瑜希.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和意义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6(11).

[3]李芳,张彦军,李春佳.多途径高效率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5).

[4]王海燕.浅析在就业新形势下探索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6).

作者:韩戴骏 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论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并探究了在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期切实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

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它涉及到收入,又直接影响到消费,因此就业问题广为关注,近几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中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聚焦点。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想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求职过程中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从容面对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古人有对弈棋之道的经验总结:“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意思就是:高明的棋手与人对弈总是顾全大局,统筹兼顾,这样就可以稳操胜券,然而不擅长与人对弈的棋手,只能看到一时的胜败而忽略整个大局的变化,这样很容易将自己置于绝地。大学生就业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绝不是短期工程,而是长期的战略,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

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持续扩招以来,大学生人群在逐年增多,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有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份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0%。2002年的大学毕业生上升至145万人,而6月的初次就业率仅仅只有64.7%。一直到现在,每年的高校毕业生都在逐年增加,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转型压力都在加大,这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地区看,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因追逐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将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作为就业地点的第一选择,然而这些城市也存在着竞争压力过大,升职空间较小的劣势。同时有较大用人需求的我国中西部城市因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招收人才的难度相对更大,甚至在我国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还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就业。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人才的流向不平衡,继而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从专业看,许多热门专业出现了人才过剩的状况,例如现在的土木专业,计算机专业等,都是由于刚开这些专业时报考的人数少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也少,无法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使得之后大量考生报考这些专业,造成专业人数饱和,而此时的市场所能提供的岗位已经满足不了暴增的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冷热专业的不断更换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总的来说,高校扩招、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冷热专业更替等客观因素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唯一原因,大学生就业困难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的主观因素,比如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择业观和就业观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近几年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一直都为我国各界所重视,然而大学生的自身问题也需要得到根本解决,所以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上日程,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面对就业,实现就业。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而调整就业的期望值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就业政策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现在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好高骛远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过高,很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更多的是热衷于选择简单且收益较好的工作,然而能够达到这些工作要求的大学生往往只占少数,这就注定了一大部分大学生无法得到这份工作,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既浪费了精力也浪费了时间,再从头寻求一份新的工作为时已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从而调整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能够为他们之后求得一份好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形成恰当的就业观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进而形成正确的就业观的基本途径。现今,许多大学生并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很大一部分人都将就业目标放在了大城市、大企业等,大部分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然而在那些大企业中人才趋于饱和,就业竞争激烈,升职空间也小,但是优质的生活环境使得许多大学生趋之若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让大学生将就业的期待值放平放稳,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去正确的选择就业岗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自身,逐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无论是在哪个岗位,无论职位、学历的高低,只要努力工作,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句话说的好:“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同样适合大学生,不仅仅是在大城市大企业中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自身素质过硬,在哪里都能获得成功。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管理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人说:“乐观的人能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则在机会中看到灾祸”,心理素质有好有坏,在我们的生活中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困难和挫折。现今,我们经常在各种报道上看到很多有关大学生因压力过大做出的极端行为,例如之前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还有马加爵事件,大学生作为在幼稚与成熟的边缘线上的一个群体,他们即将步入社会但却还没有拥有能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很多大学生会在这段走上社会的道路上迷茫无助,还有的会屡屡碰壁,作为人才资源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能够快速的接受新的知识,能够快速的适应新的环境,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对于即将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认识不足,或者是对于工作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在面临期望落空的同时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过低。他们往往会在这个时候产生心理误区,进而影响他们的就业。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正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管理,形成健全的品格,主动适应社会,才能更加从容的应对困难和挑战。

三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促进大学生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它涉及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各个方面的共同协作,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有所不同,如今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相比之前的中国,现在我国的经济更加发达,人民素质普遍提升,各个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靠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专业辅导老师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整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加入,共同重视,需要学校的各个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联系和协调配合,为了更好的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发展潜力做出适当的分析和对于之后的发展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就业新形势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加强高校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通过政策宣传引领大学生正确分析

当前就业形势促进就业面对新时期的社会转型还有就业方式的转变,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过了那个只靠死读书就能获得一个好未来的时期,特别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死读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想要实现就业就必须时时刻刻将自己与国家时政联系在一起,通过政策宣传帮助大学生们认识、了解和分析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以促成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通过政策宣传引领大学生正确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理想,并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的职业理想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大学生在之后的求职过程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促进就业就业,对于学生个人,对于其家长,对于学校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是整个国家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它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分配以及我国新政策的与实施都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就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如此关键的存在,使得许多大学生将毕业后是否能够顺利就业看的至关重要,这在无形中又给他们施加了压力,所以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误区,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过于乐观,期望值过高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好高骛远,盲目的从众选择工作,如果得到失败的结果往往会一蹶不振,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即将到来的毕业浑然不觉,依然沉溺于大一大二时期的放松玩乐,不能及时做好毕业的准备,导致之后的求职之路屡屡碰壁,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主动寻求工作的积极性,往往靠等待机会去获得一份工作,这些思想问题都是大学生成功实现就业的绊脚石,所以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中,思想政治教育充当着一个关键突破口的存在。古罗马哲学家西尼加说到心态的作用有这么一句话“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只有拥有了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形成主动出击寻求工作机会的习惯,才能更好的为之后的求职之路铺垫,才能更好的应对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挫折。

(四)通过创业教育以知促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

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重点之一是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这就要求各大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教育,通过创业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也有利于扩宽学生就业的道路,使实现学生就业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奥康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说过“思路决定出路”,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条巷子走到底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想要获得成功,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许多大学生都抱着毕业之后去大城市找一份工作,而很少有大学生愿意在毕业之后去往农村或者小城市,其实在大城市中人才处于饱和状态,竞争相对激烈,相比之下,农村和一些小城市更加适合大学生进行创业。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应仅仅教授课本的知识,更应注重教学的实践,陶行知先生说过的“知行合一”便是如此,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通过创业教育以知促行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转型压力都在加大,在此之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发严峻,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面对失败和挫折也能够坦然面对;在这个盲目跟风的社会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正视自我保持自我,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认清楚就业形势以便根据社会的要求时刻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 李迪.浅议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创业就业论坛,2015,(01):180-181.

[2] 王文杰,董静,李振兴.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01):70-72.

[3] 毛越华.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毕节学院学报,2009(07):84-89.

[4] 彭拴莲,曲佳文,王冠利.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2008(03):162-164.

[5] 陈娜娜.浅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02):01-03.

作者:彭媛媛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第三篇: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对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重视不够、力量薄弱、方式单一等问题的分析,分析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开展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实效性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预计2016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70万人,高校就业工作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无疑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职业指导在大学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越来越得到高校重视,就业工作部门的设立、职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校园招聘会的举办以及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等形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发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职业指导重视不够

大部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向学生讲授就业工作经常碰到的常规问题,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安置应届毕业生就业上,过度地追求就业率,没有把大学生职业指导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等到临近毕业时才开始进行临急抱佛脚式的职业指导,仅将毕业生工作当成任务,没有考虑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难以保证毕业生就业的质量。

(二)职业指导力量薄弱

高校就业部门常陷于就业信息的、就业政策的宣传、组织用人单位招聘等日常事务中,较少涉及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职业指导的职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人员普遍存在校内教师多,社会专业人士少的现象。而校内老师也多为辅导员或总支书记等政工人员,一方面,他们并不完全具备开展职业指导所必需的系统知识与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由于承担其他的工作,他们也很难有充沛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职业指导的效果不尽人意。

(三)职业指导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均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但多为讲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择业技巧和收集需求信息等方面,忽视个性化指导,学生的个性塑造、潜能开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较少,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影响了参与职业指导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无法实现职业指导的功能。

二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作用

(一)促进就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部分毕业生因为不了解就业政策,在就业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地域、工作经验等就业歧视;毕业生按用人单位要求签订就业协议书,学生违约得赔付高额违约金;用人单位不兑现或不完全兑现毕业生入职前的承诺;用人单位提供的应聘岗位与实际岗位不符,甚至以招聘为名,获得应聘者的个人资料,从事非法活动等。开展职业指导,能有效促进毕业生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劳动关系和就业权益保护政策等,帮助毕业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证就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二)帮助大学生做好入职前的准备

大学生职业准备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主张从入学开始就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顺利就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和认识自我,了解市场需求状况和所期待的职业相关素质要求,积累和掌握求职经验和技巧,锻炼和提高自各项能力,培养独立、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合理定位,在心理上、知识结构上和求职技巧上做好学生向社会工作人员角色转换的准备。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帮助大学生提升其就业能力,提高就业层次和质量,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指导应该紧紧围绕大学生的专业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以事业为目标,统筹兼顾、协调一致,使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通过职业指导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我,转变观念,提高求职技巧,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充实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三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高校增强就业服务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就业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如果大学生的就业行情好,就会给学校带来更高的社会声誉,带来更多的优质生源,从而影响学校的学费、经费、社会认可程度及捐助等,大学生就业情况也被纳入学校评估的指标体系中,这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从而促进学校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树立“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才与就业为落脚点,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职业指导。

(二)促进高校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大学生就业需要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指导,而职业指导的效果又与职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密不可分。为保证职业指导的效果,必须加强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培训和人员扩展。一方面要组织专业力量教育培训现有的职业指导人员,组织开展工作交流和理论探讨,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职业指导人员大胆实践,不断积淀,逐步改进自己的职业指导行为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校外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针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定期开设讲座或咨询,推动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三)促进高校推进教育改革

高校是培养社会需求专业人才的摇篮,职业指导是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学生通过职业指导教育,能够了解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在校期间练好内功,以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通过职业指导,能够分析预测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各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前景,坚持需求导向,调整办学理念,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四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措施

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的生命线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更好地实现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作用,现提出以下措施:

(一)坚持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指导理念

坚持职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在大一时,利用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职业,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在大二、大三时期,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校园活动、专题讲座等着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踏入社会做准备。在大四阶段,重点关注于就业形势和政策、技巧、心理等方面的指导,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理性择业。构建职业指导全员参与机制,专业课教师在授课同时帮助学生做好专业分析;而由于辅导员比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和工作需求,主要负责为学生解惑,督促他们完成各个阶段职业指导的学习实践任务,将职业指导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

(二)加强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选拔从业时间长,职业指导经验较丰富,热心就业指导课程教研,有一定相关理论基础的任课老师,组建教学骨干队伍;聘请社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如企业高管、人力资源总监、政府官员、资深学者等,组建有实践经验的教学兼职队伍。组织、推荐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鉴定,借鉴和吸取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就业指导课程老师计酬标准的“同工同酬”,确保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组织专家为任课老师集体备课,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拓展职业指导的形式与内容

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和高级专业人才举办专题讲座、沙龙、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指导;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平台,方便用人单位和学生在平台上相互寻找;建立就业论坛,组织供需见面会,组织专人搜集就业信息,多渠道及时向学生。举办各类学术活动、社团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基本职业素养的锻炼;积极开展职业素养拓展活动,如职业生涯设计比赛、简历制作比赛、模拟招聘会等;积极开展培养特定的职业素质,如营销能力、公关能力、策划能力、应变能力等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叶颖瑜.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高教学刊,2015(06):93-94.

[2] 秦承宽.论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科教导刊,2015(11):78-79.

[3] 张珍瑜.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作用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3):243-244.

[4] 周继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问题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10):174,191.

学生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路

一、引言

赋予高职院校党委组织来说,做好学生党员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加强对学生党员建设工作的改进,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一步。高职院校可以为社会直接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最快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其自身需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紧跟党的步伐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一)学生党员数量较少,比例较低,分布不平衡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中党员人数的比例只有8%,高职院校中党员学生的人数比例仅为2%。不仅如此,高职院校中各个年级的学生党员人数分布也不平衡,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党员人数较多,一年级的学生党员基本没有。分析其原因,高职院校中学生学习周期和党员的考察周期存在矛盾,学生在校时间为三年,三年级最后一学期需要进入社会企业实习,这与本科学习相比在校时间短。党员考察时期长,各项指标十分严格,很多优秀学生虽然满足入党需求,但是都无法成功进入党组织队伍。高职院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教师队伍大多数为年轻教师,兼职教师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基层党组织内教师党员不多,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党员无法满足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需求[1]。

(二)学生党建工作观念落后

现代化教育改革下,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也在增加,但学生党建工作观念较为落后。针对党建工作观念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高职院校内学制较短,课时较少。学生在学校内只需要学习三年,但实践应用能力却要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人们普遍认为学生人数和学校资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但是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确实漫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影响学生,推动学生党建工作观念的改进。(2)学生党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无法形成完善的党建工作体系,党员数量和党员工作之间存在差距。

(三)组织建设薄弱

针对学生党建工作体制,其现状如下:(1)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时间不长,办学历史不深厚,很多学校处于合并过程。学生党建工作体制不够完善,缺乏组织系统,基层组织没有经过发育,学生党支部未建立,学生工作职能和创新力不足,党建工作整体缺乏活力。(2)部分学生对自身党务工作缺乏热情,不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没有责任意识。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进修的机会,导致党务工作者无法认清自身地位,工作能力也无法提升。(3)高职院校内很多党支部人员都是兼职工作人员,随着党员申请数量增加,人们对申请书审核与培育对象考察不够严谨,很多流程付诸于形式,导致党员缺乏先进性实现,学生党建工作氛围也不理想。

(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难度较大

当前招生体制下,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素质较差。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没有考入本科院校而丧失了信息,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政治信仰,只从实际出发,以自身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只关注未来的岗位就业。学生入党考察期需要一年,实际上这些学生缺乏社会阅历,政治理论修养也处于起步阶段,学生们没有工作经验,一年的时间入党比较仓促。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在非公有制企业内工作,学校流动党员较多,对其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三、高职院校学生的党建工作创新思路分析

(一)重视长期规划,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当前状态下,“拖、懒、宅”、已经成为部分青年学生身上的标签。不良心态在学生身上若隐若现,他们或多或少存在自我控制力弱化、学习动力不足、文化底蕴薄弱、协作精神缺失等问题。做好学生党建长期规划工作,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壮大学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校需要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需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建议严格遵循党的思想,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将学生党员的工作作为学校党委重要工作任务,为学生党建工作制定长期规划,提出相应的目标,明确安排学生党员培养计划、党建工作步骤以及进度等。建议从实际工作出发,健全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实现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将党员责任制与考核制度深入到党员队伍管理中,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实现学生党员的优胜劣汰,通过责任落实制度明确党员责任,提高责任意识。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安排和经费问题,建议以保证学生党员质量为基础,加大党员工作力度,经过几年的时间提高学生党员比例[2]。

(二)实现党建工作重心迁移,做好党建衔接工作

将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心迁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中学时期的衔接,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入党机会。高职院校普遍为三年制,学生党员数量在增加,大量毕业之前突击发展对象出现。要想实现高职院校党组织和中学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衔接,要求重视中学学生党建工作成果,加强对学生的继续教育,让学生入党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政治头脑,紧跟党的步伐,自觉服从党的领导,通过不断实践加强党性锻炼。2018年年底,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软件学院获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立项。在“四抓”工作法引领下,学院党总支打造了两项全国标杆:党员素质银行和KAB创业俱乐部。在“体商育人新模式”引领下,学院构建了体商、科技、人文三类社团“立交桥”,并尝试把党小组建在社团上。早起训练营、快乐减肥团、相约图书馆等特色社团,以及红色运动会、真人“跳一跳”等特色活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以丰富的活动为平台实现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心迁移,让各年级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中[3]。

(三)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党员队伍管理体制的先进性,建议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明确学生党支部目标管理,分层次制定建设目标,学生与学院辅导员对学生导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建议建立监督体系,监督学生党员的工作情况,推动党员履行自身义务。可以在学校中设立学生党员工作举报箱,也可以对学生党员所在寝室实施“挂牌”制度,引导该党员接受群众监督。在群众监督的影响下,学生党员会不断强化自身工作,推动自己的形象塑造,激发周围学生对加入党组织的向往。学生党员作为学生队伍核心,也是各项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党员与他人朝夕相处,在交流沟通中了解人们的思想,建议建立网络机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也让学生党员在工作中更快成长。

(四)实现党建工作向网络和学生宿舍延伸

建议将学生党建工作向网络方向延伸。对于学生来说,网络平台应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与他人交流的重要场所。党务工作者需要建立网络阵地意识,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生党建网站,拓展网站内容,将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植入到网络平台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网络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和讨论,实现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信息传播,党组织可以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获取学生对党建工作的支持,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生党建工作中来。宿舍是学生学习和休息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党建工作向学生宿舍的方向延伸。建议在学生宿舍区域建立党员责任区,学生党员需要在一定阶段开展党建实践活动,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学生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宿舍党员示范寝室的挂牌,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拓宽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其在学校内的影响力。为了实现学生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建议在学校内建立“党员之家”,以供学生党员进行活动,“党员之家”中需要配备学习资料和电教设备,方便学生在这里拓展党性理论知识基础。除了党员活动阵地,还需要建立校外活动基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活动为载体,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与锻炼。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思想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学生党建工作的改进与创新,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发挥学生党员模范作用,为广大在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孟家辉.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路探究[J].才智,2013(7):113.

[2]李金霞.创新思路积极实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J].求实,2016(S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