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药学教学方法讨论

中药学教学方法讨论

寒凉、温热之间存在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讲,寒性的药物清热力强于凉性的药物,热性的药物散寒力强于温性的药物。另外,平性是指寒热不明显的药物,或平而偏温,或平而偏寒,即平性仍属于“四气”范畴。以上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揭示“四气”概念内容的本质,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反映该词语的全貌。另外,充分理解各论每章基本词语,有助于掌握每章具体药物作用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中医理论,结合本章内容,详细阐述本章药物的基本功效及临床适应证。如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理气药”概念:①理气药主要作用是疏理气机;②理气药主要治证是气滞、气逆证。也就是说理气药主要是通过疏理气机这个途径来治疗气机失调引起的病证。然而气机失调时可以出现气滞、气逆、气脱、气陷等许多病理变化,但是结合本章药物的功效及应用特点,可知本章主要治证是气滞、气逆证。需要给学生强调气脱证可以通过大补元气来治疗,气陷证则主要运用补中益气药物与升阳举陷的药物相配伍来解决。再如“清热药”,主要通过清泻里热,治疗里热证。应从以下几方面讲解“里热证”,首先从藏象辨证角度认识,里热证主要指心、肝、肺、肾及胆、胃、小肠、大肠等部位热证。其次从卫气营血辨证角度认识,主要指气分证、营分证及血分证。另外,从六经辨证角度认识,主要指阳明经热证。总之,阐明相关术语是中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学习者对具体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等关键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丰富相关内容,对课时分布予以适当倾斜。

恰当处理中药临床应用术语中抽象概括与具体描述之间关系

中药应用是各论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繁多、复杂。教材对具体药物临床应用常常以病因病机形式或以具体证、症或病等术语形式来描述。以病因病机形式概括药物的治证,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药物作用本质,临床能灵活准确地使用药物,但缺点是这种描述形式较为抽象,而且往往涵盖许多具体的证、症或病,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将抽象概括病证术语进行具体化描述。这样有利于初学者对治证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以温里药中的附子应用为例,该药有补火助阳作用,可以用于阳虚证的治疗。这种概括治证的形式能反应附子治疗的病证本质是阳气的不足,但是描述治证缺乏具体性,没有将阳气虚与具体病变部位联系起来,更没有临床症状的描述,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讲,很难把握其治证。这就要求我们结合该药物作用特点,围绕教材,明确指出其病变部位可以在肾、脾、心等许多部位,临床表现较复杂。肾阳虚,命门火衰者可见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等症状;脾阳虚或脾肾阳虚可见脘腹冷痛、大便溏泻等症状;心阳虚者,可见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又如解表药桂枝有温通经脉作用,能够治疗寒凝血滞诸痛证,其治证抽象概括了桂枝较适用于寒邪侵袭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的疼痛,应进一步向学生指明其能够用于寒邪客于不同部所致的疼痛,如经行腹痛、胃脘疼痛、胸痹疼痛及风湿痹痛等的治疗,属于异病同治范畴。

以具体证、症或病等术语形式来描述药物的应用较容易使初学者对具体应用产生较为直观的感性认识,但是缺点是有时涉及的内容过多,缺乏对一系列治证的本质概括,初学者常陷入死记硬背的困境中,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药物作用特点。以清热燥湿药中黄芩为例,本药具有清热燥湿作用,可以用于多种湿热证,若将其治证描述为湿温,暑湿,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胸闷呕恶等方面显得较为具体,也较容易理解。但是这些病证共同本质是什么,为何均可以运用黄芩来治疗等方面关系到学生对黄芩应用深层次理解的关键问题,必须结合中医有关理论给学生讲清讲透,让学生明白尽管这些病证的临床表现不同,由于它们发病共同本质都是湿热引起的,都属于湿热证的范畴,因此可以运用黄芩的清热燥湿的作用来治疗。可见,对中药临床应用术语讲解,应注意将抽象概括治证的术语进行具体描述,使学生从病、症或西医病名层面对治证进行理解。同时不能忽视将具体描述病症的术语进行抽象本质的概括,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本质。

运用药性理论从不同角度阐明中药功效及其作用特点

药物功效是对药物功能和作用效果的高度概括的专业术语。深刻理解药物的功效及功效之间的关系,对学习中药学尤其重要。药性理论是中药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对于理解药物的功效术语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结合药性理论及其他相关中医理论来详细讲解药物功效,才能使学生更加明白药物作用的真正内涵。有些药物某方面功效需要重点结合其四气理论来理解,例如平肝息风药中的羚羊角,功效为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其息风、明目功效应与其性寒、能够清热这个特点联系起来理解,因其入肝经,善清泄肝热而息风止痉,故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的痉挛抽搐,而对于血虚、阴虚等肝风内动虚证非其所宜。其明目的作用与其清泄肝经火热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等症较为适宜;有些药物侧重将五味理论与功效相联系,如人参、黄芪等味甘,善于补气,茯苓、泽泻等味淡,善于利水渗湿,海藻、昆布等味咸,善于软坚散结,川芎、元胡等味辛,善于活血化瘀;有些药物某方面功效必须与归经理论联系,才能使学习者准确把握其作用特点,如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其燥湿作用,应强调黄连善于祛中焦胃脘、大肠之湿邪,其泻火作用,应突出其善于清心、胃之火。黄芩善于祛上焦之湿热,清肺火。黄柏善于祛下焦湿热,清肾火等;有些药物需要与升降浮沉理论联系,才能使其某方面作用特点更加明确,如杏仁、紫苏子等善于降肺、止咳平喘,半夏、生姜善于降逆止呕,柴胡、升麻善于升阳举陷,川芎能够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等。可见,对中药功效术语的讲解应根据不同药物,有所侧重地运用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理论作为指导,尽最大程度的突出每味药物作用特点。当然,许多药物需要将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理论相结合,才能较全面地阐明药物的作用规律。因此,教学过程中须灵活运用药性理论对中药功效术语进行解释,决不能将药性理论教条化。

综上所述,对中药术语的解释是中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学生对具体知识内容理解与掌握,因此,围绕中药术语,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诠释相关术语科学内涵,对中药教学攸关重要。

作者:王辉张冰单位: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