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有声语言艺术意境塑造

有声语言艺术意境塑造

摘要:同样一篇《春》,任志宏老师和方明老师的表达仍是各有千秋;同样是春晚的开场词,董卿和周涛的韵味尽然不同;同样是《舌尖上的中国》,李立宏老师的两次配音感觉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的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在大的语境和内容理解下,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想象、情感、和对美的追求,而诵读出不同的感觉和神韵,塑造不同的意境并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无论是千百年前文人墨客对诗词的诵读,还是如今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创作,都需要设身处地的投入到那文字所描绘的景中,从而调动起自己对美的感知的情愫。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特殊的有声语言艺术,它的身上必定拥有“艺术特征”的烙印。本文正是立足于此,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有声语言艺术的意境塑造。

关键词:有声语言艺术美学意境

所谓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二者相互交融相互贯通。然而对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来说,它不仅仅是我们常提到的“内部技巧———情景再现”,它更加注重的是一种意蕴,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景,正如王国维所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声语言的表达也是艺术的创作过程,播音员主持人对文学作品的诵读,其实就是播音主持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作品最注重的就是那种诗情或神韵,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感和模糊性。这就离不开对“意”“、境”“、美”的三者追求。

一“、境”是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基础

(一)首先,理解稿件方能理解“境”

任何一篇稿件对于一个播音员主持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先理解稿件本身的内容是什么,再深入的了解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神韵是怎样的一种境地,才能为营造意境做好铺垫。例如都是写爱情,苏轼笔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对亡妻无限悼念和追溯的情怀,在诵读时要有深沉的爱与无限的回忆;而“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对爱的追求以及一种拨开迷雾后的豁然之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经深思后对爱的感慨。以上三宗情况,在我们理解稿件时,就要感受出大致的情感,以及抓住细小的情感分析和差别。正如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播音员主持人在诵读时也应如此,只有深入其中,方可在口出的时候能够运用技巧融入情感,做到情声气的完美结合。例如,纪录片《林徽因和梁思成》是由央视主持人董倩所配。董倩自身并非播音主持专业毕业,也非天籁之音,她出色的配出了这样的文学稿件,最关键的就是她深入到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那段历史当中。她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两人作为当时的学者伉俪,是怎样一对的爱情夫妇,怎样向世人传达着他们的爱情和他们的学识。对文学作品的诵读,原本就是对文学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创作中,董倩用理解用内心丰厚了整个配音,博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二)再现稿件描绘的“形象”,是对境的展现

我们从罗中立的《父亲》中看到朴实又伟岸的父亲形象,从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看到了似水柔情的黛玉,从齐越对开国大典的广播中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无论任何一个艺术种类,它要把内容把情感传递给大家,就必定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而在对文学作品的诵读中,一样要通过自己一系列理解-想象-再现形象,这一过程。在播音主持中,我们常常会提到“内心有,嘴上却出不来”的情况,我们内心的想象是充足的,但到了再现稿件中的形象时,总是差些火候。这些归根究底,还是在对景的想象上不够透彻,还不能够完全把一景一物再现,还没有全身心的融入到所要表达的形象当中去。例如朗诵艺术家方明在诵读《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赋的一砖一瓦似乎都能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也把因骄奢而亡国的统治者的形象用声音和语言告知我们,传达给我们,表现给我们。又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的播讲人孙静修爷爷,一生用他的声音不知道为孩子们再现了多少个活灵活现的动物、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和场景,用音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二、意是文学稿件播读的核心

(一)用情传递意蕴

在“理解稿件的境”中我们就谈到了要有情感,然而这里的情感是我们作为播读者给予稿件的情感。如果说“境”是播读文学稿件的肢体,那么“意”就是血肉,而情感就是流动在血管里鲜活的血液。每一个优秀的播读作品,必定都会有生动丰富的情感,这情感囊括着稿件院作者的和播读者的缕缕情丝。在古代的绘画六论中就提出“气韵生动”,这无非说的就是情感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我们在播音过程中,需要我们以情带声,播读出情感并营造“意”,在自己欣赏感慨同时也起到感化他人,传递情感的作用。然而情感的投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领会到的,它需要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大量的稿件练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相信每一个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人都练习过《军礼》这篇文章,在读到“举起那根鲜红的辣椒”时,大家会因情感不同,而营造的意境不同。如果是对军需处长缅怀的情感,那么这个“意”就只是对人物形象的树立。如果是因痛而坚强的情感,那么整个“意”就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既表达了对牺牲的处长缅怀悼念,又传达出长征精神,和那鲜红辣椒带来的希望。它是一个“大场面”而非“小地方”的意念的体现。

(二)想象和联想对“意”的推动作用

阅读文学作品的本身就是我们展开想象和联想的一个过程,因为稿件中的人情景都不是我们可以像看电视听音乐那样直接展现出来的。是我们对文字的一个注意、感知、想象、联想的整体环节,要想表达出内在的“意”,那么对内容的想象和联想就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播音学》上提出的内部技巧是“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在笔者看来这三者都离不开播音员主持人的想象。要触景生情,再融入自己的想象,把自我感知渗透到稿件里;还可根据想象,引发联觉,调动播读的每一根神经;同时还要时刻想象自己的播读对象,想象自己播读的体验,展开联想扩充自己的知觉感。文学稿件播读的“意”,其实也可以形容为“由你及我,由此及彼”,最终目的是要有意念和意境。例如一首简单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抬一低,一望一思,这些动作的想象和自我感触的联想,是播读的核心。笔者能感受到才能读的出,先想象出诗中的场景,再联想到中秋佳节,独自游学在外,难免会抬头仰望那元月,低头四年家人。这样一来,意就可以顺其自然的显现出来了。

三、美的追求是升华

(一)自然美的意境

在我们做到了对文学稿件的深刻理解,将作者渗透在稿件里的情感与我们自身感受的情感相互融合,再形之以声,用声音创作形象。这些都只是完成了对意境营造的基础,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对美的追求上。古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不设不施的自然美,在我们播读文学稿件时,首当其冲的就是把稿件中原作者和主人公的情和景自然的流露出来。不要一味的追求语气该怎么样、停连重音对不对、口腔有没有打开,这样就会犯了张颂老师所提出的“偏移”的问题。扎耳一听貌似很美,但不用几句后就会发现全篇的诵读都在一个“调”上。没有起伏落差,更没有美可言。例如在播读《荷塘月色》时,通篇稿件更是一种自然下的美,文章中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要在上口时读出那种清香的嗅觉,悦耳的听觉,而不是一味地一直在找美的感觉,更不是自我陶醉其中。而是要读出花香听到歌声的感觉,这就是我们高境界所要追求的自然美的韵律。

(二)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古典美学中形容意境是要有:“观古今于须臾,揽四海于一瞬。”而在播音对文学稿件的播读中,不仅是要满足人们的听觉享受,播音的精髓就是要传递给人们信息,引起人们的共鸣,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求和对世态万物的感慨和通感。最早的延安广播电台播读的诗歌和文章,都是为了在人们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影响更大的更深。像人们听到香港澳门回归时《七子之歌》的播读,感受到的是超越了自我,超越了生命达到一种国家荣誉的无限美中;当听到《话说长江》的配音,内心不再局限于那滔滔江水;听到《南方和北方》感慨更多的是民族的昌盛和幸福感。林如在朗诵汶川大地震所写的稿件《天堂的孩子》时,整个基调是低沉的,但林如没有用深沉和低缓的处理方式,而是诵出了无数孩子失去父母,父母没有了孩子的那种伤痛,但更多的是有一种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在天堂的路上,再也没有忧愁”,林如在播读这一句话时,那种痛是让人如此的揪心如此的难忘。张颂老师提出的“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我们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都应谨记的,而且这也是文学稿件播读时做到无限超越美的理论依据。晋代王弼对《易传》所昭示的“言”、“象”、“意”之间的递联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语言的表达正是如此,意境的追求就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即自然美和人的情感达到一种由内而外,由外及内的和谐统一,这也正是我们有声语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结语

文学稿件播读对意境的营造,不是先去营造境,再融入意,最后落脚到美的加减法,而是要把这三个部分同时运用到文章中的每层意思,每个段落每个句子乃至每个字词当中。它不是抽象思维的按部就班、因为所以,而是符合播音创作的“形象思维”,将“境”和“意”还有美三者相互统一,在瞬间完成的,一气呵成。在表达技巧上就是我们常提到的“气随情动,以气托声”要情气传声,方能将稿件的内容和思想,以及意境的那种朦胧性、多意性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对于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来说,要想营造出播读的意境,除了要掌握播音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阅历,要有敏锐的感受和想象力。在深入文章的同时,播读者与稿件作者形成通感和引发听众共鸣,留下至深的印象,并成为诵读的佳作。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世界书局,1932.

4.林语堂.说话的艺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6.付程.语言表达[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何莉莉 单位: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