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浅析我国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社区的模式

浅析我国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社区的模式

摘要: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社区模式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探索,其不乏现实意义,但是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走出困境的根本方法就是改革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重视社区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一、引言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从上世纪就开始了,它是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产生的。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历史史境来看是属于“内生外发型”的,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多多少少的带有这样一个特点。从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社区模式,促进城市化进程就可以很显然地看到我国对城市化自然进程施与的外力。安置型社区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建设,有对“城中村”改造的建设,也有对旧城改造的建设,在此,笔者仅仅对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安置型社区模式进行探析。笔者相信,对于城市不同部位的安置型社区自有其共同点,但城乡结合部的该类社区该更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和典型性。

二、城乡结合部安置型社区模式建立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合理、集中统一地进行城市规划。

我国的城乡结合部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即乡村向城市的过渡,相对靠近城市的地区城市特征已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已纳入城市规划,而靠近乡村的地区仍以比较落后的土地耕作方式为特征。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辐射的范围将越来越大,城市特征也将向乡村地区复制,从而形成一个趋势,城乡结合部日益外扩。因此,城乡结合部短期内是无法消除的,甚至它相对于城市的外移也只是长期自然城市化的结果。顾朝林认为,城乡结合部实质上是城市内缘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地带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表现为速度快、规模大的特点。正是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可以人为地加快城市化过程,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社区就是一个很积极的尝试。此外,乡村土地比较分散,管理困难,而利用率又很低,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城市部位建立安置型社区有利于更有效地将乡村土地、人口纳入城市规划的范围,进行合理、集中统一的管理。因此,建立安置型社区可以同时加快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的效率,这也是安置型社区红火起来的战略要素。

(二)扩大市政服务范围,将城乡结合部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我国的经济政策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亏农业,扶城市的。辛辛苦苦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一辈子的农民交足了各种税收,换来的是城市的兴旺,而自己却享受不到城市服务的各种便利,甚至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是何等的心寒。而现在国家的政策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所以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社区,将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体系,扩大市政服务范围,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为城市建设提供稀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经济效益。

城乡结合部是典型的农业用地向工业建筑用地的转变地带。随着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的土地资源严重稀缺,可谓“寸土寸金”。而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住房,可以将人口有效地集中起来,降低人均占用土地量,转移出整片土地用于城市建设,从而使大量闲置的土地得到了利用。通过政府的规划和房产开发商的投资,土地将实现大幅度增值,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三、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社区实践的面临问题及原因初探

建立安置型社区有一个拆迁、过渡、回迁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可能引发许多社会矛盾,这是政府研究相关政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笔者将按这样一个顺利分别阐述每个阶段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拆迁前:

1.村民对拆迁补偿安置期望过高。

由于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很多村民不满足于辛辛苦苦耕作赚来的钱,想借机增加收入,因此对拆迁补偿安置的期望值很大,甚至不惜建造无证房屋以取得更多补偿款,容易与政府和开发商因协议不一致发生争议。而互相之间对取得补偿款数量的攀比也会激化人民内部的矛盾。

2.协议改造提高了拆迁成本。

由于目前大多数城市对拆迁安置的操作尚不规范,多以协议改造为主,而为了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和开发商有一定的妥协,从而使安置补偿标准人为地被抬高了。这样的不规范操作使得拆迁成本被大幅度地提高,无形中增加了政府和开发商的负担,容易形成炒房的恶性循环。甚至为权钱交易、私下买卖等不正之风提供了温床。

(二)过渡中:

3.开发商重拆轻建,回迁遥遥无期。

某些开发商在拆迁中,重拆轻建,不守信誉,无法将工程按期完成,造成被拆迁人长期过渡在外,生活没有保障,影响社会安定。由于政府也参与其中,无法按时回迁会致使村民将怨气发泄到政府身上,严重损坏政府形象。

4.安置房建设带有强制性,有失公平。

安置房的设计比较简单,因为它无需通过豪华的外表和完善的内部设施吸引买家,很多村民担心房价继续上涨难以承受,多数选择回迁,因此对安置房的设计和地点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无奈地接受,而这样的强制性对他们有失公平。

(三)回迁后:

5.公共设施滞后,配套服务不完善。

安置型住房为了减少成本,往往既没有美丽的户型,也没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花园、社区活动室、公共厕所等极不健全。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供外来人口使用的设施缺乏。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现代化形象。[2]很多村民的反映是:“自从搬进了这小区,没有地方去了。”由于村民的消费水平普遍比较低,社区商业不发达,没有足够的商家愿意投资开店,也影响住户的生活质量。

6.物业管理无序,增加业主负担。

由于管理安置型社区不象豪华住宅区那样有可观的利润,入主安置型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一般都规模比较小,业绩比较差。再加上服务、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极易引起业主不满情绪。

7.安置型社区失业率居高不下。

城乡结合部的安置型社区,由于入住人员多为离了地的农民,农民没有地就丧失了经济来源。再者,他们的文化层次偏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所以失业率居高不下。

8.房屋质量存在隐患,生态环境比较差。

偷工减料是某些开发商降低安置型住房建设成本的惯用伎俩。很多安置型住房仅经过几年时间,各种安全隐患日渐凸显,比如防火设施不完善,房屋开裂渗水,下水道堵塞等。同时,这种安置型社区生态环境也往往恶劣。

9.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流动人口增加,安全系数低。

在城乡结合部建造的安置型社区,住户多为各村落的村民,除了因房租低外来人口多搬入居住外,很少有买家愿意购买,长此以往,本籍住户人口因老龄化日益减少,而外来流动人口增加,进进出出,使得社区安全系数大大降低。

10.保留农民心理和生活方式,排斥在城市文化之外。

本来将城乡结合部的村民纳入安置型社区,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会使得情况适得其反。很多村民虽然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但是他们仍保留了农民淳朴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加之,社区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心理差距也会让社区村民们倍感孤独,排斥在城市文化之外。

四、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及该模式的前景

在城乡结合部建立安置型社区模式本来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种大胆尝试和改革,但是这种改革未免有些不深刻了。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有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规定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我国的城乡二元分割管理体制从此形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城乡人民的心中。笔者认为,要真正将乡村纳入城市,必须从根本上改革这城乡二元体制,彻底打破城乡界限,才能让城乡人民毫无隔阂地生活在一起,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当然,这样一种模式本身是没有错的,符合全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大环境,应该继续进行更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美国的新社区模式和英国的新城模式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社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我们要切实搞好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