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以体育人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以体育人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人”驱动思政教育的建设。研究得出,体育教育可以强化办学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志,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的。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强身健体,成就健康生活方式;立德树人,体育塑造高品质人才;益人神智,促进文化知识学习;以体育美,塑造“三美”人才。研究提出四条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建设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促进;在“实践思政”中凸显体育元素。

关键词:思政教育;“以体育人”;协同促进

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贯彻新时代教育思想的主要阵地,而体育教育中涵盖了伟大爱国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体育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深入落实。

1体育教育强化办学政治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立志,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1.1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在世界大型比赛中,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扮演培养爱国情怀教育的题材,像奥运会、世界杯比赛中,会吸引众多人民观看,会和自己国家队员同呼吸共命运,当队员取得比赛胜利的时候会欢欣鼓舞,失利的时候又会失落难过。学生在观看比赛中,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并会养成为国争光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化信念为行动,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己。体育教育起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1.2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要有争第一的斗志,敢为人先的勇气,对于运动员尤其是为国参赛的,要刻苦训练,立鸿鹄之志,勇夺金牌。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决定了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进行竞争、拼搏,而这正是当前大学生需要养成的品质,当前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更要具有竞争意识,学会立鸿鹄之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建设者。

1.3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体育运动中的胜利不是唾手可得的,除了要有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的斗志,还需要有硬实力,专业运动员更是如此,比的不仅仅是精神,更多的还是专业的技术,核心技能。体育教育告诉学生,在日常训练中,要告诉运动员,成绩的取得要靠每天的刻苦训练,踏踏实实的努力。唯有真才实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在学习生活中,要脚踏实地,求真学问,连真本领,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能力铸就辉煌。

1.4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踏实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大学校园的体育运动比赛,像迎新杯篮球赛、足球赛,是很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大学生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行动力,真正感受比赛的氛围,走出教室,走出网络,在实战中培养品质、锤炼意志、凝聚精神。对于大学生,养成力行的品质非常重要,在学生生活中有利于改掉懒惰、拖延的习惯,培养执行力,做实干家。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契合国家办学政治方向,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力。

2体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1强身健体,成就健康生活方式

曾经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寓到这之舍也”。明确了体育运动的重要地位,体育运动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更是基础。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能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教会如何做人。”也强调了体育运动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根本在于“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1]人才的内在素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而身体素质是基础。正所谓体育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会促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体的健康,精神的饱满,为持续学习积蓄身体资本。

2.2立德树人,体育塑造高品质人才

德是立身之本,我们致力倡导发展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其实都在强调“德”的重要性。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总书记更是强调“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2]在我国德的概念比较大,包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体育运动对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独到的作用。首先,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其竞技规则,要尊重每项运动项目的规则,也要尊重裁判的公正执法,尊重对手、队友、教练和观众等,这个过程会让学生敬畏规则,学会遵纪守法,心存敬畏,在学校生活中,尊敬师长,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学生能够很好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学会良性竞争,在比赛胜利中提升自信心,在比赛失利感受失败,提升抗压抗挫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得到释放和放松,有利于学习生活压力的释放,缓解并改善紧张情绪,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疏导方式。由中学阶段进入大学生活,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习不再是生活的唯一,有条件和时间去丰富自己的人生,可以更好地追求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可以参加诸多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公共体育课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同学们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丰富大学生活。另外,由于中学阶段的体育运动短缺,造成的身体素质下降,在大学期间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锻炼习惯。

2.3益人神智,促进文化知识学习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副教授约翰•瑞迪(JohnRatey)在《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通过真实的案例与亲身经历、上百项科学研究证实,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锻炼肌肉,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与智商,会让人更聪明、更快乐、更幸福。体育运动能刺激脑干,提供能量、热情和动机,还能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改变既定的自我概念,有利于稳定情绪,促进学习。相关研究表明,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塑造大脑,脑部的动作区域能带动整个区域的联动,大脑皮层下的运动中枢受到刺激,释放相应的神经传导,带动运动系统实现整个运动的完成。孩子运动时,大脑区域在不断地刺激发育下,神经传导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大脑运转加快,思维更灵敏,有益于学习效率的提高。高校的大学生活,既是学知识,强本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需要强健的体魄,更需要饱满的精神状态。体育运动不仅能从生理上让人变得健康,促进学习,还能调节情绪,在运动中释放负面情绪,结交良朋挚友,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活的平衡利器,以此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习。2019年7月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3],国家进一步凸显人民健康对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大价值,更是将体育运动的价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2.4以体育美,塑造“三美”人才

体育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两者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中的美要从身体美,思想美,言行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首先,大学生活中,有足够的自主时间可以保证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在运动中追求动作美、力量美,感受身体的姿态,刻画身体的美感,这是身体美,尤其是很多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在之前缺乏运动,导致身体肥胖、身体素质下降、运动能力不足,可以利用这段宝贵时间改善身体素质,提升健康生活品质。另外,体育运动塑造精神美,体育运动是可以锤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尤其是体育竞赛中,品荣誉,尝挫折,懂得人生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会在胜利中收获,并懂得为小的成就感到自豪并且不断为长远目标努力,在失利中成长,培育坚强的意志品质;集体运动项目教会学生遵守规则,敬畏法律,尊重对手,团结队友,培养社会规则意识;体育运动可以陶冶情操,培育积极情绪,让自己成为一名正能量的新时代青年。言行美指的是言谈文明举止得体,体育规则会让学生懂得约束自己,按照比赛规则公平竞争,与队友、对手、教练、裁判和谐交流,这些运动习惯的养成,会让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张弛有度,维护自身形象。

3体育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3.1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2019年11月26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要紧紧围绕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优化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结果运用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育督导质量和水平,推动各类主体切实履行教育职责。”[4]进一步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为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切实推动中央思想,各高校要重视校园体育工作,坚决不折扣落实的精神,做好校园体育教育这一基础工作,专款专用,保障基本的活动和赛事经费,做好后勤保障,全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3.2建设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5]首先,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学习,不断提升又红又专的政治素质,扎根中国教育事业,明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既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6]只有教师明确自身的重要价值和首要责任,才能为培养新时代青年指引方向。其次,高校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老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高校体育老师面对全校的学生,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在上课以及跟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更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展现。体育老师的性格开朗豁达,体育课程丰富有趣,运动形式多种多样,都会促使学生愿意和体育老师交流,成为人生的良师益友,因为高校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修养,作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另外,高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艰苦奋斗,不搞拜金主义,不崇媚洋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辱使命,做坚定培育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领路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动力之源,高校体育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教会学生强身健体的运动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健全的人格,切实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切实做到“六个下功夫”,为培育时代新人做护航者。

3.3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促进

体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和“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双向贯通”局面,从而培养出一大批身心健康、热爱祖国、精力充沛、服务人民群众的优秀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体育元素。体育教育要坚持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体育元素,深入挖掘体育运动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具有体育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比如,在《体育社会学》课中注入热爱祖国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和思想洗礼,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注入女排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注入体育史上众多为国争光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注入刻苦训练和永不放弃的职业态度等体育精神元素。同时,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力度,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使体育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4在“实践思政”中凸显体育元素

体育学院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论的规律要求,推动体育学生在专业实习环节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实践思政”,立足地方体育运动项目特色和体育文化资源优势,建立以专业体育教师为主导的体育人才培育模式,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思想政治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此外,体育院校要大力拓展社会实践领域,借助校外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竞赛志愿服务以及体育社会指导等专项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体育专业的认知,同时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培养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

4结论

4.1体育教育可以强化办学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诸多体育元素与思政教育内容相辅相成: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志,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的。

4.2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强身健体,成就健康生活方式,让学生养成科学运动的习惯;立德树人,体育塑造高品质人才;益人神智,促进文化知识学习;以体育美,培养学生成为身体美,思想美,言行美的“三美”人才。

4.3研究提出四条建议,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切实保障经费支出和后勤工作;第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第三,体育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促进;第四,在“实践思政”中凸显体育元素,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平语”近人———如何关心人才工[EB/OL].

[2]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_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EB/OL].

[3]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EB/OL].

[4]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EB/OL].

[5]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_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EB/OL].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EB/OL].

作者:陈伟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