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浅议行政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

浅议行政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国家对于基层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项目预算绩效可直接体现出项目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合理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策略可推进项目资金合理的分配,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然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上还存在管理认知、预算编制、执行力不足及监控机制缺乏等薄弱环节。本文通过简述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提出改善策略,提高项目资金配比合理性,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

前言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下属行政部门项目财政支出的经济性与效率性,同时要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预算绩效是对资金支出的预算,及对于资金支出后对项目整体完成情况的评价。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是通过对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跟踪管理、绩效评价管理方面进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过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特殊的机构,项目资金来源多数属于政府拨款。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项目资金支出的透明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一、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现况与存在的薄弱环节

1.工作人员对于项目预算绩效管理认知上的偏差

部分基层行政人员对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理念的认知有所偏颇,没有建立绩效管理思维理念,在申报项目的过程将资金的运用情况做到了详实的规划,在主观思维上认为在计划的落实过程中不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和项目无法落实的问题。因此,这就造成预算绩效管理方法只停在理论上,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得到合理的运用。其次,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由会计完成,会计人员对于项目指标与实施情况等信息没有深入了解,尽管在填写信息之前已经对于预算管理有了理论上的认识,然而在填写绩效信息时仍然出现填写不规范、填写内容含糊不清的现象。同时,预算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与各个部门的项目业务内容有所交流,加大了工作的难度。各个部门提供的项目信息局限性较大,预算工作人员无法与项目人员进行顺畅的沟通。员工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淡薄,容易产生对绩效管理工作产生懈怠。

2.预算支出项目绩效文本编制的局限性

目前,基层项目预算绩效编制涉及的业务人员大部分由财务人员组成,业务人员较少。项目申报的结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实行项目人员,项目绩效文本编辑是项目申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编辑项目申请书的人员侧重于对文本的编写,对于实际项目的资金支出、计划完成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于绩效目标制定不够科学。由于没有对项目整体的实施意义深入了解,因此,无法在宏观上合理计划资金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所制定的绩效指标容易在项目运行时降低项目实施效率,甚至出现资金使用情况不明的重大纰漏问题。尽管,在项目的申请上我国已经有明确的项目分级规定,但是具体的指标与评判项目级别的标准依旧没有建立成熟的指标体系。一般情况下,编制人员会通过主观经验判断填写级别。此外,基层单位都有项目完成指标的规划,项目编制人员为了争取基层单位预算资金,会将项目指标的完成效果降低,完成结果的评价方法含糊不清,造成后续的预算绩效指标没有监管效果,增加了绩效考核的难度。项目的完成结果没有客观的评价方式,也就没有办法保证项目的完成质量。

3.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执行力下降

预算部门人员多数是财务人员,预算能力侧重对文本数据的把控上,对资金数据与项目的可行性问题的把控能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算执行力与预算计划的可操作性。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出现超出预算问题。如在预算过程中,有必须执行的项目在编写预算时没有纳入预算范围内,该项目可能由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必须执行的替补项目。预算中没有涉及该项目的资金,造成项目无法施展。预算人员在此刻必须根据实际问题对预算方案做好调整。超出预算的项目需要工作人员针对项目实际问题进行跨部门的交流,涉及跨部门预算资金问题在原则上是不允许的,这也造成了预算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4.项目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

在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中,没有成体系的预算绩效监管制度。预算人员没有对实际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实际的跟踪与调查,资金的使用情况与项目进展情况只能通过项目财务会计的文本表格进行核实,这并不能深入了解资金的实际应用情况。其次,预算管理制度容易流于形式化,在监管制度中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过于简单化,有部分项目的评价指标以项目资金全部用完为指标,这显然缺乏科学性的依据。对于项目完成质量,由于预算人员对项目知识和所涉及的重要问题都不甚了解,造成无法科学评价项目完成的质量的优良。

二、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率的建议

1.提高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知,提高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要提高预算人员的工作业务能力,提倡预算人员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了解,重视责任制度。做到项目申报后,改变原来的工作思维方式,在填写报表、申报项目中积极与各个部门交流,多方面了解项目实际的情况,合理制定出项目预算绩效指标。其次,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为预算工作人员开展实地项目考察机会,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的重大意义,不要让预算人员在心理上形成消极怠工的心理。项目预算绩效指标的科学制定离不开项目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这也为工作人员在工作上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要做好动员与部署工作,提高预算人员工作效率。

2.加强预算支出项目绩效文本编制制度

加强预算支出项目绩效文本编制的制度是对项目申请、保证项目顺畅运行、保证资金有效使用的重要举措。首先,合理的设置绩效目标。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考核绩效指标。以往的项目预算部分有“套用模板”的预算方法,这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降低对项目实际完成质量的考察,提高对不可评价指标的可评价性,如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完成率规定的指标,但是项目在完成后使用效率不高,群众意见较大。如何制定该情况下的项目绩效指标是实际项目预算绩效指标重要环节。其次,提高事业单位与基层行政单位预算工作人员的相互交流,基层单位情况复杂,在预算设定的内容中往往会出现超出预算,项目不对等的情况。基层财务人员在填写项目时要制定出使用性强、执行力高的项目预算内容,既要做到“接地气”又要做到将实际所填写的内容能够落实到具体部门职能、项目规划等,要广泛的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综合的对项目的产出、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效益指标,制定出合理的项目预算绩效指标。

3.加强预算人员的执行能力

加强预算人员的执行能力。首先明确填报主体,建立问责机制。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预算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它关系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加强预算管理意识。其次,对于超出预算的项目要加以核对与落实。预算绩效人员要跨部门做好人员沟通,充分了解项目超出的具体内容以及项目资金的具体情况,准备好解决问题的备案,以防止由于核对流程繁琐,耽误项目开展时间的问题。最后,根据规定: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各部门既要做好本职工作,遵守好各部门的机密问题,在原则上要制定出预防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案。如:某个项目资金使用周转出问题,在保证其他项目周转畅通的情况下,能否使用其他项目的资金问题,需要手续与文件如何制定。

4.加强项目绩效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

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若仅仅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同步实施的做法,让预算与绩效缺少了严格区分。编制预算的初衷是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在编制预算进行前要进行周密的准备,要提供有效的实施策略。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监督考核机制,这也有效降低了策略制度的失误概率。为了公平公正,财政部门已经设立了政府投资评审之类的科室或部门,并且在项目制定过程中引入第三方评审公司对大型项目、特定项目进行事前评审。这些评审报告具有公正性与公开性,在项目指标设定时可作为基础的参考资料实现客观的标准的制定。其次,在预算部门引入绩效考核政策,制度的考核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起到监督的作用。可引入第三方外部评价,外部监督可引入专家团、社会公众、媒体等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评价,形成内外部共同监督的有效监督机制。通过单位对项目预算人员的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针对预算人员制定的错误绩效指标提出合理的改善意见,并且给予业务上的警告。单位应严格预算执行的流程,预算按既定的资金支出用途和时间执行,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通过事中监督,充分控制风险,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项目的顺畅运行。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预算指标制定的合理性。其次,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保证项目最终的落实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1]陈晓谦.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38(09):70-71.

[2]任会领.新形势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和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20,000(005):51-52.

[3]吴亚强.浅析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J].财经界,2020,565(30):57-58.

[4]赵筱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356(12):77-78.

[5]谢艳华.浅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管理[J].经贸实践,2019,000(002):186-187.

作者:刘燕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