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哲学家的数字媒介诗学思考

小议哲学家的数字媒介诗学思考

内容提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数字时代和电子传媒领域,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思想的影响日益凸显。作为当代西方“赛博空间的哲学家与预言家”、“哲学中的毕加索”,德勒兹作为“创造概念的大师”,以他的一系列关键性概念为理解电子数字媒介构造的赛博空间以及视觉文化艺术提供了具有启迪性的理论阐释。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学术名著《千高原》被视为“游牧”星球——赛博空间的“哲学圣经”,其中关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游牧美学思想,尤其是充满差异哲学意蕴的“块茎”论,构成了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的核心。本文侧重从德勒兹关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游牧美学、块茎思维与树状模式之关系的哲理运思,试图探讨德勒兹数字媒介诗学的内蕴、特质与美学意义。

关键词德勒兹光滑空间块茎思维游牧美学数字媒介诗学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全球化数字时代。电子媒介和电脑网络渗透乃至占据了我们的生活,虚拟现实与日常经验互相交叠缠绕,变动不居,无限膨胀。数字化的电子媒介挟蓬勃发展之势,压倒或糅合各种传统媒介,后来居上,渐成数字化时代的主导传媒。

作为当代西方“一流哲学家”①,德勒兹(GillesDeleuze,1925—1995)的哲学美学思想对今日电子媒介研究的影响日益凸显。他们合作的名著《千高原》(),尤其是开篇的“块茎”论,被视为“游牧”星球——赛博空间的“哲学圣经”②。2006年11月,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曾举行“德勒兹研讨会:论媒介与运动”(DeleuzeConference:onMediaandMovement),主办者在阐发研讨会论旨时提出:媒介(涵盖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多媒体广告、光驱、数字图书馆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刻录的境遇、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正在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边缘移到中心③。而作为“哲学中的毕加索”,德勒兹以差异哲学和游牧美学观照赛博空间和电子媒介,已经引发不同领域(美学、实践、观念、技术等)的一系列共振④,成为赛博空间的哲学家与预言家。德勒兹与加塔利所创造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千高原、块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晶体影像、褶子、无器官身体、欲望机器、游牧美学、生成论、多元符号论等,对探讨数字媒介诗学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理论价值。齐泽克曾化用詹明信关于跨国资本主义的观点和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概念,在其著作《无身体的器官》(2004)中把德勒兹称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想家”,并认为“赛博空间的诺斯替幻想”(Gnosticfantasiesofcyberspace)是晚期“数字”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⑤。

本文拟侧重从德勒兹关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游牧美学、块茎思维与树状模式的哲学构想来探讨德勒兹数字媒介诗学的内蕴、特质与美学意义。

一、空间与赛博空间:

德勒兹的游牧美学旨趣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空间哲学家”,德勒兹的空间思想广泛渗透和影响了形而上学玄思、文化传媒理论、电影研究、城市规划、政治技术等领域。其中,光滑空间(smoothspace)和条纹空间(striatedspace)是一对颇为重要的概念,对研究赛博空间和电子传媒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概念主要出自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千高原》一书。《千高原》不依常规结构的写作给人留下独到而奇崛的印象,被认为是“摇篮版超文本”。它借用地理学上的“原”(高原或平原)概念取代传统书籍中的“章节”概念,虽然每一“原”都标明日期,但不同“原”的时空互相交叠、巧合、分支延展,构成了多元互联、流转多变的共振域。高低不同的千面高原之间隐伏着纵横交错的指涉(参照)性话语,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序列进入阅读。

德勒兹与加塔利指出:空间混杂着光滑与条纹的力量,涵盖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传媒诸多领域,可以根据光滑和条纹的程度加以测度。这是一种地理哲学意义上的游牧美学的特殊表达。光滑空间意味着无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无高潮,无终点,处于变化和生成状态。块茎、火、中亚游牧族的大平原、沙漠、大海、极地冰雪、空气、风景、思想、音乐等等,皆属光滑空间;传媒、娱乐工业、资本主义皆可创造新的光滑空间。光滑空间没有长期记忆,没有宏大理论和堂皇叙事,只有微观历史、微观社会学⑥。光滑空间还指一种无拘无束、浩如烟海的空间,没有等级制的边界或分野,没有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特权制和区域,因此更多地与无意识相关。它由欲望机器和力量流所充盈,更多地为事件所占据而不是为既定的事物所占据。而条纹空间则与此对应,以等级制、科层化、封闭结构和静态系统为特征,纵横交错着已设定的路线与轨迹,有判然而分的区域与边界。德勒兹关于空间的论旨,可以在法国历史学家德·赛都1984年的一篇论日常生活的文章中获得极佳的阐释:空间是一种“处境”(place)的话语实践,一种处境就是一种特定的辖域,可以对它命名、测度与绘图。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积蓄的力量——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的冲突不断地对空间命名、测量、占有和分配。虽然人类主体生活在社会文化的条纹空间,但同时又由此不断地孕生着新的光滑空间⑦。

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既分且合、既历时又共时,不停地互相转化与调适。光滑空间是“强度”的,条纹空间是“广度”的。光滑空间可以通过条纹空间来感知,从而对大千世界进行生活体验和审美感悟,以便对既定的处境(辖域)“解辖域化”。建立新的联系可以创造或打开一个新的空间。而赛博空间的电子网络链接的无限开放性可谓佳例。传统空间概念是一个同质的、总体化的概念。德勒兹从其游牧美学的光滑空间概念出发,强调光滑空间可以干扰传统空间的条纹辖域,通过无限链接展开的空间化,从不同性质的处境的阻隔中创造运动变化的时空马赛克。由此,德勒兹启迪了空间诗学与电子传媒相结合的思路,为光滑空间与赛博空间之间的逻辑与学理联系奠定了研究的基础。

赛博空间是以新型电子传媒为标志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千高原”,是思想交流、碰撞的多元性平台,其中既有条纹空间,也有光滑空间,虽然也有定居空间,但更多地是游牧空间。由数字媒介开启的赛博空间主要是一种光滑空间,其中充盈着自由流变的游牧美学旨趣。虽然条纹化、辖域化的现象在电脑网络上无处不在,在某种意义上,各种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个人网页、博客……都在建设属于自己的辖域,设置自己独特处境的话语实践,但是,电子传媒的数字化链接所具有的瞬息同步性、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虚拟性、互动性等⑧,却无时不刻在对这些条纹空间进行解辖域化,从而创造新的开放式的光滑空间与游牧空间。深受德勒兹和加塔利影响的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列维(PierreLevy)把赛博空间界说为由新的传播媒介构成的电子网络空间,认为全球电脑互联和电子网络“海量信息”(流转不息的“新洪水”)的积极潜力使信息闭锁的条纹空间(信息诺亚方舟)解辖域化,成为无法焚毁的图书馆和巴别塔。列维宣称:“赛博空间是我们所居住的不断扩展的‘游牧’星球的一个重要构成。”⑨

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千高原》第14原以“1440:光滑与条纹”为题,以恣肆的风格,专门从技术、音乐、海上、数学、物理、美学及游牧艺术等层面对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问题加以天马行空般的精微阐发。他们认为,资本主义运作的复杂过程带动符号系统——交通模式、都市模式、传媒与娱乐工业,以及感知方式等的运作,条纹资本与光滑资本都在生成与发挥作用。“作为条纹化的结果,资本主义带来了完美的非平衡点,而循环资本有必要重新创造,重新建构一种光滑空间,人类命运在其中将会重铸……在新的光滑空间的生成中,资本主义达到了‘绝对’速度”,这是一种“解辖域化的光滑空间”⑩。“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以及“逃逸线”是德勒兹经常使用的一组关键概念,可以借此从哲学美学的维度思考和看待世界万物,包括赛博空间与电子数字传媒。例如,网页建设是一种辖域化或者条纹化的过程,它在电脑网络世界里圈定了属于自己的空间,但是电子数字媒介的超文本、超媒体、超链接的特质使之能够轻而易举地解除其封闭性,促使它呈现开放性,通过超链接打开一个个“窗口”,让条纹空间转化为光滑空间,亦即解辖域化,实现快乐的逃逸线功能,并且由此与形形色色的网页链接起来,形成新的辖域即再辖域化。这个过程永恒流转,充满差异,恰如尼采的“永恒回归”。只不过,尼采谈的是时间,而德勒兹关注的是空间而已。光滑空间和解辖域化与赛博空间特质契合,具有游牧美学的特质。从隐喻层面说,可以把赛博空间比喻为气象万千、重重叠叠的“千面高原”,网民犹如这些高低不一的高原或平原的“游牧者”,电子数字媒介则好像他们的神骏,供他们尽情地驱策和游牧,饱览数字文化艺术无限风光,进入各种话语实践的处境。

在微观论析层面,德勒兹与加塔利在《千高原》14原的“美学模式:游牧艺术”论题中,结合绘画、音乐、动物撕咬、欧洲北部的日尔曼、凯尔特移居与东方帝国之间的游牧民族,以及埃及、亚述、希腊、中国等“帝国之线”等等,对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加以诠释。例如,他们认为光滑空间在艺术上是一种近景和短期记忆,融艺术的视、听、触觉为一体;而条纹空间的艺术是一种远景和长期记忆,主要是一种视觉空间。绘画是近距离的、通过多种感官功能完成的,但是要从远距离观赏它。描画麦田时光滑空间太近,不见标志,需要条纹空间的呈现:画线、分层、严格的几何学构图,等等。类此,作曲家近听,而听众远听;作家以短期记忆写作,而读者以长期记忆接受。光滑空间是一种游牧空间,如动物撕咬扭打之际,它们脚下的土地不断地变向,空间不断地流转;条纹空间是远景视野,有固定不动的参照系,建构中心视角,带有想象性的普遍价值和视界。光滑空间没有背景、平台或者轮廓,各部分之间的方向、标记、链接不断变异,如荒漠、陡坡、冰雪、海洋……;条纹空间会消失,打开通向新的光滑空间和另一个条纹空间的道路(11)。因此,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游牧空间与定居空间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垒,我们的日常现实生活空间与网络的虚拟现实空间、传统文化艺术与数字媒介新型艺术之间也不是简单的真实/虚拟、原本/摹本的二元论关系。按照德勒兹和加塔利的观点,各种空间的属性不同,但是可以混合并存,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也是如此。“一旦简单地指出了两者的分别,就必须讲清楚它们更复杂的差异。我们必须提醒自己,这两个空间实际上是糅合共存的:光滑空间不断地转化为条纹空间,条纹空间不断地修正、返回光滑空间。两者可共时发生。但共生并不妨碍对它们的抽象、区分。两个空间并不以同样地的方式交流”(12)。从逻辑关系来说,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关系可归纳为:两者简单的二元对应关系,两者的复杂关系,两者糅合的事实以及互通的途径,糅合的原则与非对称糅合关系等。

游牧美学在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关系的理论图式中是极为重要的审美取向和诗学内核。游牧美学具有破除既有状态,在差异与重复中不断逃逸或生成新状态的性质。德勒兹常被视为“游牧思想家”,这并非空穴来风或者单纯的文学隐喻。游牧这一概念几乎贯穿德勒兹全部重要的著述。游牧论(nomadism)集中体现为生成状态,发挥着挣脱严谨、固定、独裁、等级制的符号体系藩篱的逃逸线的功能。德勒兹认为游牧“没有历史”,“只有地理学”(13),因为历史是极权主义和权威叙事的产物,历史总是拒斥游牧者。在他的《差异与重复》中,游牧意味着由差异与重复的运动构成的、未科层化的自由装配状态。在游牧美学意义上,赛博空间充满着非确定性和可能性,其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千差万别的结果,因而是一种具有游牧韵味的魅力十足的光滑空间。网民、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游牧者一样,能够通过他们的网上“冲浪”或者探索轨迹不断地链接或创造新的空间,从一个辖域到另一个辖域,从给定世界的条纹空间走向光滑空间和强度的领域。德勒兹和加塔利由此建构了一种审美的诗学叙事。

二.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

德勒兹数字媒介的哲学内蕴

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块茎”论具有赛博空间的“哲学圣经”之誉。块茎通常被视为德勒兹数字媒介诗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日常生活的块茎概念令人想起马铃薯或红薯之类的植物块茎和鳞茎,块茎的生态学特征呈现出开放性、非中心、无规则、多元化的形态,它们斜逸横出。在德勒兹的差异哲学意义上,块茎意味着一种复杂的文化隐喻和游牧论的思维模式。块茎导向一种无限开放的光滑空间。德勒兹和加塔利认为,柏拉图以来主导西方思想形态的是一种树状模式或树状逻辑。树状模式具有原点论、基要论、中心论、规范化和等级制的特征,指涉辖域化和归属关系,因此与条纹空间密切相关。在此意义上,块茎呈现出一种德勒兹式的哲学图式和空间诗学。它不再是植物学概念或文学隐喻,而是一种思想挑战和诗学实践。

通过块茎和树状关系之阐发,德勒兹和加塔利试图揭示“一切事物变动不居的复杂互联性”(14)。他们的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的对比涉及三种类型的书:第一种是树根之书(rootbook),这种书摹仿世界,犹如艺术摹仿自然(德勒兹认为摹仿是一个极为糟糕的概念),其律则是反映论和一分为二论,“是最经典、反映最佳、最古老、最软弱的思想形式,但是大自然却并不以这种方式运转”(15),自然的方法则是直接从一生发出三、四或五。第二种是胚根系统或簇根(radiclesystem,orfascicularroot)之书,这是现代性所服膺的形式,在现代,树根原则夭折了,但是根的单元存活下来,簇根体系并未真正地与二元论决裂,世界由此进入更高的统一性,即含混的或多元决定论的统一。第三种是块茎(rhizome)之书,其中蕴含了德勒兹数字媒介诗学的哲理内核,也是德勒兹和加塔利集中讨论的内容。块茎在地下匍匐衍生,既不同于树根也不同于簇根。块茎是无法用树根一分为二的“辩证逻辑”分析的,也无法用簇根的多元决定论加以界定,它本质上是不规则的、非决定性的、无法预料的。

德勒兹通常被视为西方后结构主义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其块茎论具有联系性原则、异质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反意指裂变的原则、制图学与贴花原则等基本特征,(16)它在思考电子传媒所引发的图像时代、阐释赛博空间的视觉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理论上的契合意义,可被视为理解当代数字文化艺术的一种理论图式。

块茎的第一和第二特征表达了“联系性原则和异质性原则”(principlesofconnectionandhetrogeneity)。块茎与仅仅立足于一点并且固定于秩序的树木极为不同。树根类型有系谱或中心论的蕴含,而块茎类型则把中心去掉并且置入其他维度,这两个特征的核心是“多元异质链接”,而电子媒介的特质与块茎的这些特征颇为吻合。德勒兹的媒介思想,包括他的电影哲学和美学思想,扬弃索绪尔语言学和西方结构主义的框架,更多地从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所代表的多元符号论中汲取丰富营养。皮尔斯的符号论具有超越语言而重视形象的多元性质。块茎论则认为,应当将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学文本与视频、声频等进行符号链的链接,并与形形色色的符码模式(生物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模式)建立联系,块茎持续不断地在符号链、权力的组构(这一点显然还与福柯的“话语权力”概念有某种关联)与关涉艺术、科学、社会斗争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17)。而电子传媒的赛博空间正是这样一个“多元异质链接”、充满复杂权力关系的当代处境。

块茎的第三个特征是“多元性原则”(principleofmultiplicity)。块茎的多元性不再作为与“惟一性”(theOne)相关的主体或客体、自然现实或精神现实、图像与世界的关系而存在。多元性的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簇根模式的伪多元性不同,它既非主体,亦非客体,只是决定、量值、运动与维度。块茎联系的拓展必然带来其性质的改变。“多元性原则”的要旨是反对树状的二元对立原则的思想传统。德勒兹块茎论与柏拉图洞穴神话的一个根本不同的特征,就是他主张块茎的多元生成原则,否弃真实/虚拟的二元对立理论图式。德勒兹认为西方传统思想倾向于看重真实,忽视拟像(或摹本、类像),忽视生成(意味潜在性或尚未完成的状态)的虚拟力量。虚拟的力量是一种亟待生成的、强大的力量,不是走向某种既定目的或以某种已然存在的东西(真实或实在)作为基础。虚拟拥有丰富的差异性,它以无法预料的方式进行创新。由此出发来观察,文艺作品的独特性不在于描述这个世界“是”什么,而在于通过亦真亦幻的艺术形象转化这个世界。只有当虚拟的潜在性现实化之后,我们才能意识到它。文学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迥异于现实,超越停滞与静态的生活,生产出新的拟像,生成对生活的一种新的表达式。概言之,虚拟与现实之间,德勒兹认为是一种动力学的、充满着生成际遇的联系。

“块茎”的第四个特征是“反意指裂变的原则”(principleofasignifyingrupture)。块茎可以碎裂、散播开来,但它无论在新旧环境中都仍然能够生长繁衍。人们永远无法清除蚂蚁,因为蚂蚁构成动物的块茎。即使大多数蚂蚁遭到灭顶之灾,它们也能够一次次地重新聚集起来。组织化给万物分层、赋形,把权力还给能指。块茎是反系谱学的。(18)这个反科层化、解辖域化、反组织化、反固定意义、反系谱学的特征,与前述的光滑空间和游牧美学具有精神上的共通性。块茎式的电脑网络是诠释“反意指裂变的原则”的一个佳例。电子传媒可以十分便捷地、随心所欲地进行各种复制、剪贴与数码合成,用于各种目的,包括网络犯罪与创造新型的多媒体文艺形式。其意义生生不已、其形态瞬息万变,文学艺术经典的续写、改写、逆写、戏仿乃至恶搞,在电子网络世界已经司空见惯。网络与受众具有无限可能性进行多元互动。赛博世界动态地交织着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

块茎的第五个和第六个特征是“制图学与贴花的原则”(principlesofcartographyanddecalcomania)。这个特征使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思想与任何关于发生轴和深层结构的思想观念区分开来。德勒兹提供了异质事物之间互相生成的图式和具有后结构主义意味的多元流变拼贴模式,这主要是通过对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的思辨来加以阐发的。他们的著名例子是兰花与蜜蜂(动物与植物)的互相生成的块茎图式:两者是异质因素,却构成了一种共生的块茎图式。蜜蜂采蜜时为兰花授粉,双方由此延续了生息繁衍的生命链。块茎图式与总是企图回到“同一”树状追溯不同,在兰花生命中无法追溯蜜蜂的系谱学轨迹。块茎图式具有开放性,可以与多种维度相关联(兰花可以与蜜蜂、蝴蝶、甚至其他小昆虫相关联,同样形成图式)。同样,长期记忆或有组织的记忆(家庭、种族、社会和文明)是树状的,具有中心化特征,激发起摹仿等级制和主体化的令人悲哀的思想形象。短期记忆则是块茎或几何图式,不归连续性规律所管辖,可以远距离、长时间之后出现或回归,具有非连续性、断裂、多元、创造的特征(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著名的“不由自主的记忆”就是这种记忆,它使得“椴花茶”、玛德莱纳甜点心与叙事者关于故乡索多姆的鲜活回忆刹那间融合,从而生成一种新的创造性体验)。

上述关于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的多重思辨,凸显了德勒兹差异哲学的基本特征,启迪我们从哲学角度思考赛博空间和数字电子传媒问题。

三.赛博空间与数字艺术:

德勒兹的媒介诗学

从数字媒介诗学的维度来看,电子传媒作为信息时代功能最强大的媒介,创造了块茎式的光滑空间——赛博空间,块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总有“多元性的入口、出口和自己的逃逸线”,这与赛博空间的形态及特质密切相关。本雅明强调的艺术作品生产的“独一无二、此时此地”性质的经典艺术的“光韵”,在电子媒介网络世界只能由“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游牧体验所取代。万维网由多维度或多方向的运动构成,而普遍存于世界、也存于赛博空间的块茎恰在某种意义上构成阐释指南:“老鼠是块茎,洞穴也是块茎,它们表现出隐蔽、运用、侵入、外突等功能。块茎本身设定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从分叉的层面向四面八方衍生,结出大小不等的鳞茎和球茎。群鼠奔突之际亦是互相挤压冲撞。块茎包括了最好和最差的东西:土豆和野草”(19)。网页是块茎,网聊、网恋是块茎,博客、黑客、威客皆是块茎。块茎图式永远可以分离、联系、颠倒、修改,是具有多种入口和出口及其逃逸线的图式。块茎由“原”构成,而网页何尝不是大千世界或者“千面高原”。鼠标的点击也犹如块茎,激活极为不同的符号体系,激发信息内爆和点击经济。它通过变异、拓展、征服、捕获、分衍而运作。

N.斯皮勒主编的《赛博读本:数字时代的批判著述》(2002)是探讨电子传媒赛博文化的基础读本,精选和收集了1964年至新世纪西方学术界论述赛博科技文化的重要文献。其序言指出:在对赛博空间思想探索中,“德勒兹和加塔利以他们的‘块茎’概念在哲学家中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众多性质迥然不同的学科都攫住这个概念,用来描绘我们新千年的变迁。块茎是一个非等级制的系统,它没有中心,无法确切地掌控;当它破碎时,它会重新生成不同的形式。这种模式被赛博文化用作一种方式,去构想互联网和其他非等级制系统互相联系却又难以预测的特质。一旦电脑被链接在一起,信息的流动渠道可以以任何方式出现——创造一种‘块茎’式的系统,它没有中心,持续不断地运动,变化莫测,不断地链接和重新排列组合。(20)”块茎作为“反中心系统”的象征,是一种“无器官身体”,是理解“无结构”之结构的后现代文化观念的重要路径。

在近一二十年里,信息与传播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互联网与(移动)电讯、视听传媒日益融为一体。在全世界亿万用户的鼠标点击中,互联网处于一个最重要的传媒过程。作为超媒体的万维网(WWW)几乎熔铸了传统媒介的所有类型与特征。“比如报纸(在线报纸)和杂志(电子杂志),收音机(MP3),电影与电视(流动视频)——皆为万维网所吸纳,并且以无数不同的配置构型综合起来。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万维网模糊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区别,还抹掉了五花八门的传统媒介类型如广告、新闻、娱乐和艺术之间的边界……万维网边界消弭的品质却使得它成为了卓越的后现代媒介……万维网不同于更为旧式的多媒体如电影和电视,它所用的一切媒介都共享着数字编码。数字特性不仅使得这些媒介可以互相转换(一台多媒体电脑能够使声音可视,或者把图像转变成为声音),而且还可以使它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拷贝下来,插入其他的表现方式中。在这种意义上……万维网可以视为20世纪艺术,尤其是学院中的先锋派运动的延续,以及造型艺术的蒙太奇和音乐中的先锋派的延续,只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万维网吸引了更多的受众……互联网是一种媒介,它的广袤无垠与异质丛生是并行不悖的。(21)”而这正体现出当代西方后结构主义媒介文化的特征。

以超文本(超媒体)问题为例。从口耳相传的口头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当代电子传媒,媒介的更替促使文本阅读从传统的文字时代走向以视觉为核心的图像时代,超文本与超媒体摆上阅读的议程。超文本是由纳尔逊(TheadorH.Nelson)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术语,指文本之间的相互链接;超媒体(hypermedia)也是由他创造,是超文本的拓展性术语,指链接不限于传统的文字文本,还包括图表、影像、声音等。这两个术语都指向全新的信息技术——电子传媒所创造的多媒体文本形式。根据纳尔逊的说法:超文本是一种“无序写作的文本,它横生枝节,让读者可以选择,最好是在互动的屏幕上阅读”(22)。当代许多文艺美学理论家都曾经从不同角度思考与论述过超文本与超媒体问题。例如巴尔特和福柯关于文本的描述和思考都与超文本、超媒介有程度不同的暗合。巴尔特在其名著《S/Z》中曾描绘了一种理想的文本性,类似今天电子传媒的超文本概念——文本可以由大量的词语或图像构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链条或踪迹进行链接,呈现出开放的、未完成的文本性,可用链接、节点、网络和路径等术语加以描绘。巴尔特说:“在这种理想的文本中,网络是多元而互动的,谁也无法凌驾于他人之上;这种文本是能指的星系,没有所指的结构;它没有开端,它是可逆的;我们通过多个入口进入它,没有哪一个入口可以钦定为主要入口;它动态地进行编码,延展无限,穷目难尽。这些编码都是不确定的……基于语言的无限性之上。”(23)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也曾从网络与链接的维度来思考文本问题:“一部司汤达的小说或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各自差异不同于《人间喜剧》的诸篇的各自不同,而《人间喜剧》中各不相同的诸篇又相异于《奥德赛》、《尤利西斯》之间的差异。这是因为书的界线从来模糊不清,从未被严格地划分。”“书还被置于一个参照其他书籍、其他文本和其他句子的系统中,成为网络的核心……它只能建立在话语复杂的范围基础上”(24)。而德勒兹作为“赛博空间哲学家”,他身体力行其块茎思维。德勒兹的块茎理论图式更具阐释电子媒介特质的哲学力量。兰铎在《超文本2.0》(1997)中辟专节“作为块茎的超文本”,引证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媒介思想说,超文本和超媒体两词常常互相换用。电子链接包括视觉信息、声音、动画和其他资料形式,超文本将影像、图表、声音链接起来。在德勒兹和加塔利那里,即使是《千高原》一书本身也成为一个超文本的范本。读者可以从任何地方、任何顺序阅读它。这部块茎之书被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矩阵。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虚拟联系的网络,形成一种超文本链接的网络。确实,德勒兹和加塔利赋予块茎的许多属性都与超文本类似。文本簇构成网络,一个‘原(平台)’总是在中间,既非开端,亦非结尾。块茎由原构成。(25)”块茎、千高原、超文本(超媒体)和电子传媒空间,都如同块茎一样具有多种入口与出口,万维网就是一种的电子网络的超文本环境。

当我们把光滑空间与赛博空间、把块茎思维与媒介诗学结合起来时,可以发现赛博空间显然是一个不断地拓展的开放式的光滑空间,超媒体、超文本、超链接实际上是一种块茎链接,网民在国际互联网上遨游可说是一种万花筒般虚拟现实的游牧。其中充满着身份、年龄、性别、种族、主体的戏仿和互动;电子传媒的剪贴、数码合成导致传统文化艺术边界消失,新旧文类、媒介杂交,并不断生成新的文艺形态,多媒体文本、视频、音频的综合使得人们能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审美效应。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把“经典文学录制在光盘只读存储器里,放在互联网上,以链接(超级链接)的方式提供文本。读者能够看到专家的评论、参考文献、同一作家或其他作家的相关文本、各式各样的音像文件……超文本使得互文性进入压缩的时空,从而把量的差异转变为质的差异。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读者并不需要跑图书馆查询资料,此时超级链接的(强迫症似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超级链接的结构不仅改变了阅读过程,而且还可能把现存的文化形式转化成为新的类型,甚至转化成全新的艺术形式。最近数十年来,我们看到了新旧媒介的混合,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复杂如迷宫的新艺术类型。的确,超媒体性的原则,不仅能够用来把传统文本与其他文本、形象或声音链接起来,而且还变成了内在于文本、作品或形象的结构原则。譬如,当作家、作曲家和导演利用电脑所提供的机遇,把超级链接与传统艺术品嫁接起来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样创造出来的新类型被称为‘互动小说’、‘互动音乐’和‘互动电影’(26)。”当我们阅读传统文学文本和电子版的超文本、获取文学艺术的知识与资料之时,两者的分野与特征颇为明显:前者是人们熟悉的、线性时间的、条纹化的、有序发展的阅读体验,后者是不断激发新异感的、块茎思维的、光滑空间的、主体与身份隐匿的、千高原式的游牧美学感受,例如点击“微软英卡特大百科全书”光盘版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可以很便捷地找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伊丽莎白戏剧与莎士比亚的介绍,其中有不少重要词语、作家作品名字都是具有超链接功能的蓝色字体,如“universitywits”(大学才子)、“Macbeth”(麦克白)等等,还可以打开旁边的窗口(sidebar),看到莎翁肖像画,欣赏《麦克白》一剧著名独白的英语朗诵。甚至还可与电子网络实时链接,秘响旁通,进入“海量”的信息空间。

阿·帕尔主编的《德勒兹词典》(2005)专门设置了“空间与数字艺术”(Space+DigitalArt)辞条,(27)讨论德勒兹哲学、美学思想与电子传媒艺术之间的关联性。文字不多,不妨把要旨译介如下:开放式空间、光滑空间、边界缺席、速度、性别或种族边界含混、块茎链接和杂交式的创造,这一切描述萦绕着德勒兹的著述,并使得德勒兹成为数字艺术家的最爱。德勒兹质疑传统文化空间概念,因为这种空间观把空间作为被动的背景,人类依其为舞台表演戏剧情节。当树状思维让位于块茎思维时,空间就不再与人类表演者相分离了。空间承载了虚拟品质,存在于块茎簇丛之间,强度比广度更为突出。块茎思维能够进入电脑与数字艺术的虚拟空间。它摧毁限度,破坏二元对垒——自然与人文、人类与机器、人类与动物,或者人类与赛博人(电子智能人)——并且创造了新空间。网络数字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电脑上体验着不同类别的链接,去创造杂糅体和新生体。宛如哲学家一样,众多数字艺术家质疑限度以解开对自我的锁定……数字艺术家通过消解身体的具象,通过生产“无器官身体”(BwO)和欲望机器而质疑打上了印记的、确定的身体。可无限感知的电子网络链接,向新的空间和其他空间开放。这种网络取代了稳固的、确定的自我,增加了人类“生成”的可能性。数字艺术强调永恒的流变和动态的欲望。在虚拟空间,(审美)体验是通过媒介形成而不是自然形成的,数字艺术创造了杂糅体并向生成开放。拟像取代了再现。人们强调的是建构性而不是终极性。网络不停地流转,使得虚拟诸空间的艺术创造成为可能。德勒兹和加塔利站在数字化时代的门槛上思考与写作,创造了来自哲学、控制论和电脑屏幕的虚拟空间理论,数字艺术家常常可以被视为他们在信息理论和生物学语境中所倡导的那些概念的拓展者。这两位哲学家把世界视为一种充满差异的循环运动,而电脑网络则承载了这种功能。德勒兹和加塔利反复提到,要通过电子媒介去生成新的主体性和文化艺术。倘若他们能够看到人类与机器、信息与控制技术的新的(条纹)空间与创造发展,那么,他们也会直率地斥责经由数字媒介和互联网世界而来的政治弊端。他们认为,科学技术可以是解放性的,能够帮助我们创造和再造一个不再存在的世界并且把它表现出来。它可以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藩篱。它能够开辟新的虚拟空间和进行无限的生成。但是,他们也警告我们,人类不要愚弄自己:信息科学像其他科学一样,也是一种“序词”(orderword)。它抽绎出恒定,打击真正的生成。电脑与互联网目前是在金融资本主义魔咒之中,资本主义运用其序词去建立藩篱和掌控其运动,以避免它们脱离轨道,偏离目的。它抽绎永恒,帮助巩固控制社会。空间则失去其虚拟品质。然而,艺术具有逃逸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潜力(资本主义通过控制巩固自身),而数字艺术则在靠虚拟空间而获得体验,富于变化,消解边界,持续不断地通过杂糅式的链接,创造与再造新的虚拟空间。

德勒兹和加塔利学术思想最具活力、最成熟的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互联网作为一种后现代文化传媒对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全面影响尚不彰显,他们对电脑也并不十分熟悉,但是,作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隐匿在电脑与互联网背后的那种强大的、异于传统思想定势的科技文化力量敏于感受,他们所描绘的理解这些力量对人类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的重大影响,以及他们对数字媒介和电子文化艺术可能的新的思考方向,都在今天越发地彰显出来。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勒兹诗学与跨语境理论意义》(07XWW002);广西软科学专项《文明冲突中的审美经验及其理论阐释》(K592)的阶段性成果。

①GaryGenosko曾经主编三卷本《德勒兹与加塔利:一流哲学家评价》(DeleuzeandGuattari:CriticalAssessmentofLeadingPhilosophers,London;NewYork:Routledge,2001),篇幅达1500余页。编者从西方浩如烟海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学术刊物中精选了关于德勒兹与加塔利的重要章节或论文,汇集成三卷本皇皇巨著。

②JohnMarks,“InformationandResistance:Deleuze,theVirtualandCybernetics”,inIanBuchananandAdrianParred.,DeleuzeandtheContemporaryWorld,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06,p.194.

③参阅彼斯特《媒介文化的微观政治学:解读德勒兹与加塔利的块茎》(PatriciaPisters,MicropoliticsofMediaCulture:ReadingtheRhizomesofDeleuzeandGuattari,2002.EditorialReviewsBookDescription,www.nicebooks.info/nicebooks067/089.html)。

④webcast.berkeley.edu:8080/ramgen/podcast/deleuze/trinh_minhha_opening_remarks.200756查阅。

⑤JohnMarks,“InformationandResistance:Deleuze,theVirtualandCybernetics”,inIanBuchananandAdrianParred.,DeleuzeandtheContemporaryWorld,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06,p.198.

⑥M.BontaandJ.Protevi,DeleuzeandGeophilosophy,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Ltd.,2004,p.143.

⑦(27)

⑧关于这些特征的讨论,可参阅拙文《赛博空间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

⑨JohnMarks,“InformationandResistance:Deleuze,theVirtualandCybernetics”,inIanBuchananandAdrianParred.,DeleuzeandtheContemporaryWorld,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06,p.203.

⑩(11)(12)(13)(15)(17)(18)(19)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Lond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2000,p.492.

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Lond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2000,p.493497.

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Lond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2000,p.474475.

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London,2000,p.393.

(14)(20)NeilSpiller(ed).,Cyber_Reader:CriticalWritingsfortheDigitalEra,London:Phaidon,2002,p.97.

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Lond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2000,p.5.

(16)拙文《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载《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曾经简单地列出“块茎”的这六个特征,但未展开论述。

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Lond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2000,p.7.

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Lond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2000,p.11.

DeleuzeandGuattari,AThousandPlateaus:CapitalismandSchizophrenia,Lond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2000,p.7.

NeilSpillered.,Cyber_Reader:CriticalWritingsfortheDigitalEra,London:Phaidon,2002,p.13.

(21)(26)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22)english.ttu.edu/kairos//2.2/features/reflections/concept4.htm

(23)G.P.Landow,Hypertext2.0,The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7,p.9.

(24)M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27页。

(25)SeeG.P.Landow,Hypertext2.0,the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7,pp.38—42.

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60页

A.Parred.,TheDeleuzeDictionary,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05,pp.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