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十七大报告哲学

十七大报告哲学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辩证、客观地分析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特征,这也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回答和解决中国在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最新成果,不仅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Abstract:Thereportatthe17thPartyCongressdialecticallyandobjectivelysummarizestheworkinthepastfiveyears,scientificallyanalyzesthepresentstageandcharacteristicsofChina,whichreflectsthenewestoutcomethatourpartyrespondedandsolvedaseriestheoreticalandpracticalproblemsbyusingworldviewandmethodologyofdialecticalandhistoricalmaterialismsuccessfully.Thereportnotonlyhas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ofthephilosophyofMarxismbutalsohasagreatsignificanceoflong-termstrategiesandreality.

Keywords:theReportatthe17thPartyCongress;dialecticalmaterialism;historicalmaterialism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一部充满着辩证法思想,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辉的历史文献。《报告》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客观地尊重历史,全面地认识历史,辩证地总结经验,寻求发展的规律,部署今后的工作,展望美好的未来,励精图治,催人奋进,可以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本文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报告》中的体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认识路线

《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概括,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抉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一切从基本国情和本国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外,只唯实。重实践,不争论,从“摸着石头过河”,“一切经过试验”,创办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及全民创业热潮,党在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开辟了一条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党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历史课题中,坚持了实践出真知,用实践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不断解放思想,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理论和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报告》所论述的一系列新论点、新归纳、新概括、新论断,都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和理论升华,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取得顺利进展和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二、深化了对以人为本的内涵的理解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揭示的最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从根本意义上说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的最高坚持。

1.以人为本的前提:确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深刻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指明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又是作为生产过程中基本力量的劳动群众的历史,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同志明确指出:“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得最为充分的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为了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必须确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确立和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就不可能实现。

2.以人为本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其“主体人”素质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的,也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性的认识,必须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着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以人为本的基础意义重大。同时切实维护好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以人为本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并存又相统一,普遍性包含于一切特殊性之中,这是哲学的基本命题。《报告》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社会矛盾和社会结构,分析成绩问题和面临任务,论述我党执政治国方略,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时,都科学地把握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从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推进既适应国际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市场经济、新型民主政治、新型社会文明的整体建构,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规模与结构、发展与环保、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地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迈进。《报告》深刻地分析了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突出强调了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对策,还强调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注意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文化建设上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所有这些精辟论断和英明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继承,又是与时俱进的创新。

四、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论原则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指导工作,发展事业的方法论原则。《报告》始终贯穿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报告》把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起来”,使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等“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新境界,是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论的宝贵经验。《报告》在论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突出坚持兼顾全局,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强调了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为经济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在论述加强社会建设时又强调以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领域、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为重点,着力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论述党的建设上,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思路,并在对党情一分为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坚持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五个点”、“四个更加”不仅包含深刻的哲理,而且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4]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前言.

[5]庞元正.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历史、理论与前沿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44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