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略说灯具与照明的关系

略说灯具与照明的关系

1设计观念的融会

在进行光效装置设计师,设计师首先要对整体的效果进行设计,要确定主体,选择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编排工作。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需掌握如何进行主体表达的程序。一般的主题表达是通过光照的意境来表达的,从开始到最后,光照都要参与,因此,光照对于主题的制作十分重要。在环境的设计上,对于光照的照度、量度和眩光的控制程度都要进行指标控制,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光照不仅仅是空间立体感的体现,也是人们心理感受的过程,同样的光照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表现不同的意义。工作人员在设计时,需要找到想要表达的内心世界,才能确定空间的主体和内涵,特别是对于实体的布置和设计方面,形成稳定统一的整体,才能够用艺术手法体现环境和人类的关系。

2实体设计的融会

所谓实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实体设计是指装配起来的设计,而不是雕刻或画上去的设计,这是实体设计的主要特点。第二,实体设计采用的材料均为实际的材料,天然或人造的材料均可,一些物体的碎片也可以作为设计材料,但不是艺术材料。在光效装置过程中,需要考虑照明情况,使各个部分都能有效的融合和装配,保证材料的有效性。对于光源和灯具方面,需要批量生产的灯具,这是体现空间光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环境照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艺术表现形式。塞茨对于光效装置的定义是最权威的,他强调光效装置的内涵是一种艺术的形式,而不仅仅指物质方面。塞茨只是强调了对“实物”的使用,而没有凸显装配“实物”的主导思想——主题观念的表达。而环境照明设计关于艺术美感的表现,则过多的关注视觉表面,如灯具的造型等,缺乏空间环境精神的塑造和表现,没有为人们更深入的感受和解读空间提供视觉线索。因此用光效装置的设计理念进行环境照明设计时,应超越物质符号本体,以光和实体为艺术媒介,取代个性化的技术因素,消解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展开对空间的体验、对审美的获取,包括对形态、意象的亲历和审美活动。例如,光对于重组物体间相互关系的光效装置实验研究。通过光效装置,我们发现光可以改变物体间的显像与隐像的关系。如果装置是接受来自装置外部光的照射,则装置的轮廓为显像,内部构造为隐像;如果装置是接受装置内部光的照射,则装置的内部构造转换为显像,装置的外部轮廓则隐匿在暗环境里成为隐像,至此对装置进行了重新的塑造,光与影的互换被不同的人感知,根据其自身的经验,产生不同的意义,甚至是对人生的思考。一个小小的装置能给人不同的感知和思考,那么我们天天置身的环境空间的环境照明设计难道只局限于满足人们视觉生理特性吗?显然,环境照明设计也应如同光效装置一样为艺术的观念化、社会化和生活化提供各种可能性,在进行设计时,应注重表达光与物体之间对应关系的微妙变化和艺术表达形式,因此对光源和灯具的选择需慎之又慎,尽量选择低能耗、高能效的光源和灯具,并且能够与物体之间产生具有艺术魅力的照明效果,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光的魅力,激发其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层内涵及意义的思考,甚至改变人们的活动模式。

3空间设计的融会

光效陈攀插大葱作为一种由物品、观念与空间共同构造出来的语言方式和表达系统,它的陈列方式必须与特定的空间环境相结合,将时间、过程、现场感、机遇性,自身与空间环境合并为同一个实体。并且将纯艺术的形态并置于空间的构思与设计中,消除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并赋予作品以对人类文化意义上的关怀和思考。如此,光效装置被放大为一个空间的环境照明设计时,其空间设计表现为光与实体在空间中布置的思路和方法,它承载着将空间内在精神与光和实体进行有效连接,营造的空间光环境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空间主题,很好的融入周围环境当中。简单地说,也就是空间中众多实物(不同的光和实体)如何排列组合才能紧紧围绕空间主题行事,即虚空间(空间内涵的营造)与实空间(不同的光和实体构成的空间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这种转换关系在光效装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设计效果,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由此,针对目前环境照明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在人居空间环境设计中,环境照明总是最后一个被考虑到,如同蛋糕上的糖霜浮于表面,缺乏与空间环境内涵及属性的联系,对其表达作用甚微,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亦或是只注重提升自身空间亮度,造成相邻空间之间亮度叠加,形成极亮的光环境,引起视觉不舒适感,造成能源浪费;死板的按照已有照度标准进行环境照明设计,缺乏艺术性,空间魅力被削弱等等问题,光效装置的设计理念融会到环境照明设计当中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环境照明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层次,使其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精神内涵且节能的空间光环境。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光效装置和照明环境的研究中,依然存在较大的潜力,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同时,能够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总结工作中出现的经验和教训,做好此项工作,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郑璇单位:伊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