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示语翻译下的宏观生态环境论文

公示语翻译下的宏观生态环境论文

一、公示语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几乎随处可见的公示语的翻译质量也关注了起来,对于公示语翻译的研究也更加全面、深入。公示语,顾名思义,其目的是为了把某类信息以简洁、有效的方式传达给公众,因而具有易于理解性、普遍接受性、广泛应用性等其自身的特点。公示语,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与标识语、标志语、标示语有某些相同的应用特点,但公示语应用更为广泛。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中国公民等,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公示语几乎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所熟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则更是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或是城市的名片,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否恰当、贴切就会直接影响其形象。

二、公示语翻译的宏观生态环境

生态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自然科学的领域。近年来,全球都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追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对于生态学的各种关注也逐步渗入到其他的领域,包括医药、食品、健康、科技、经济等。而与此同时,生态学对于人文学科的影响和渗透越来越大,其中就包括对于翻译学的影响。在胡庚申教授的主导下,翻译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者叫做翻译学的生态观,正在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引起了大家普遍的关注。“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翻译是译者不断自我适应、优化选择的循环过程。这一循环过程的内在机制是:适应的目的是求存、长存,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汰弱留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由此可见,翻译的生态环境,就和普遍意义上的生态环境相似,是指对翻译的过程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的总和,包括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就宏观生态环境而言,又包括很多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翻译的宏观生态环境,互动、共生,制约着译者的翻译活动,也对翻译活动产生着影响。

(一)政治环境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环境对翻译的内容、质量、趋势、倾向、侧重点、语言选择等方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例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政治环境是否稳定,各项政治政策是否公正、公开、合理、透明,领导层是否重视教育及翻译事业,对于翻译等学术行为是否有支持、奖励或限制政策,是否允许或鼓励学术自由等。以上列举的这些因素都会对翻译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也间接地影响着译者的翻译喜好和倾向。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稳定,政策公正、合理、透明,对于学术研究支持力度较大,那么这种政治环境下的翻译研究必会蓬勃发展,广大译者也能够客观、积极地开展翻译活动,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翻译成果,并促进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文化的大繁荣。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战乱频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那么各项学术研究也根本无法有效进行,翻译者更无法安心从事翻译研究,翻译的内容会随之发生变化,翻译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例如,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各地战火不断,人民的生活无比艰苦,很多艰苦地区的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很多有志之士投身于抗日救国的行列中,翻译了很多苏俄、欧美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学和政治作品,目的在于用这些文字和思想来改变现状,保家卫国。而此时期的翻译作品除了纯文学的作品外,还有很多翻译作品也都具有政治色彩,或为拯救人民于水火的肺腑之作,或为介绍先进政治制度的宣传之文,或为号召人民自立自强的觉醒之谈。而这些翻译作品让中国人民了解了世界,同时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也确实发挥了其精神导向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做出贡献。到了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国家的重点工作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那么这个时期的翻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有介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作品,有引进先进技术的文章,有传播文明、文化的作品,更有很多的教育、医疗、环境等其他方面的翻译,这些翻译也是顺应政治形势发展的需求在不断地改变着、更新着。除了翻译国外的作品,我国的译者也更多地把我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译介出去,包括我国的四大名著,以及很多的其他文学作品。可见,政治环境因素对于翻译研究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其作为翻译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影响着系统中的其他因子,同时也受其他因子的影响,而其本身也将一直对于翻译活动产生影响。

(二)经济环境因素影响翻译研究的经济环境因素也极其重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翻译研究的方方面面。如果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从事翻译研究的学者会增多,翻译的内容会更加丰富,翻译的研究也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例如,一些企业寻求更大规模的发展,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海外聘请资深的行业专家,而这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等内容往往都是原版的外文,和专家的交流和沟通也需要借助翻译来实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的翻译就会很好地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如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成果也需要广大的译者把它们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国家、地区和个人了解,从而吸引更多的经济投资和发展机遇,并进一步促进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就从我国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我国的经济落后于西方国家,闭关锁国,不了解自身也不了解世界。这时期我们的翻译也致力于引进西方的一些思想和发展成果以拯救当时落后的王朝,也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口号来谋求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美好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我国人民也因此经受了无尽的苦难。现在,随着新中国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重新站立了起来,翻译的研究也开始寻求如何更好地为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服务。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项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也需要为世界上更多的人所了解,这样,翻译研究就可以来完成这一使命,把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先进成功推介出去,为世界人民服务,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助力。不难看出,经济环境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其影响也将不断延续下去。

(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文化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广泛的概念,根据网络字典的解释,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不同的文化因素会对翻译产生影响,反过来,翻译也是对文化的翻译。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都会对翻译产生影响,从而产出不同的翻译结果。因此,不同的文化对于翻译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翻译研究和活动也在不断的影响和促进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为文化的传播和繁衍提供了可能性。

(四)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同样是一个复杂和广泛的范畴,包括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森林、矿藏及其他无生命物质。自然环境是生物的生存环境,而自然环境中作为主体的生物,则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当然也包括人类。而很多自然环境因素,其本身也是自然资源,人类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要合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虽然有些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绝大部分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无节制地浪费和使用,终有一天这些资源会枯竭,后代子孙将一无所有。这些自然环境的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翻译研究和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在英语表达中,形容非常饿,可以说Icaneatahorse.而在汉语中,这种表达是不能接受的。由于我国的自然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以农业为主要的产业,同时都以马为运输、耕作的主要助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吃马肉,尤其是草原上的人们,更是重视马的作用,把马看做是人类的伙伴,是有灵性的动物,而成语里也有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龙马精神等来寄托情感,所以汉语的表达是“我饿得可以吃下一头牛”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三、结语

不难看出,在翻译过程中,维持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关注翻译的宏观生态环境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广大译者和研究者在从事翻译的过程中,要保持翻译生态环境动态的平衡,使翻译相关的各因子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实现最有效的翻译。

作者:张艳艳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