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岗位需求的实习护生核心能力框架研究

岗位需求的实习护生核心能力框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构架初步框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采用自设问卷,针对满足岗位需求的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要素问题对120名临床护理管理者、护理教育者、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调研和访谈。[结果]80.0%临床护理管理者、83.3%护理教育者和75.0%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高职实习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岗位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了由临床护理能力、专业素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3项一级指标和9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的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初级框架。[结论]基于岗位需求构建了由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初级框架。

关键词: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岗位需求;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构成要素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范畴的扩大,护理岗位的细化,优质护理服务的进一步开展,强化护士的核心能力迫在眉睫。组织层面的核心能力最早是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正式提出[1],2003年国际护士会(ICN)首次提出护士核心能力是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2]。核心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一种能力可能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也可能影响其他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学校环境,也需要后续医院环境的共同努力,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将成为满足日益高涨的岗位需求、护理行业高质量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高职护生的核心能力尚没有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旨在探讨构成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初级框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宝鸡市3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护理管理者30名和临床骨干带教老师60名、宝鸡市高职护理教育管理者30名,共120人,年龄35岁~60岁,平均45.2岁;男48人,女72人;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护师32人,主管护师28人,副主任护师10人,主任护师5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9人,带教老师分布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1.2研究方法

1.2.1高职实习护生实际能力是否满足岗位需求的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将问卷发放给120名调查对象,通过填写问卷方式进行,当场收回。问卷收回率为100%,收回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1.2.2核心能力要素的汇编

通过文献检索,根据泰勒的教育评价理论,参照Liu等[3]对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的要求,北美护理学会对护理毕业生核心能力的要求[4],胡晓林等[5]经3轮专家咨询分析论证后构建的“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杨玉美等[6]采用德尔斐法构建本科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指标及评价标准,并结合高职实习护生的特点,通过筛选拟定出了高职实习护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框架,该框架由10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组成,以此为基础制成问卷,发给120名调查对象,根据被调查者的意愿进行选择,可以多选,最后统计每个项目被选的总人次数,选取一致率在50%以上的要素。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最终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核心能力构成要素。

1.2.3行为事件访谈法

访谈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主要研究人员组成,并配备1名记录员。在明确一级、二级指标后,设计访谈提纲,比如:“您认为二级指标下设的三级指标条目可以有哪些?您为什么会提出 这几条?在日常工作中,您觉得提出的这几条能力指标是如何很好地帮助护理工作的?有没有与这有关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等,通过和120名调查者面对面的访谈,讨论下设的三级指标的条目。汇总后将重复率高(超过50%)的条目最终保留。

1.2.4统计学处理所

有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为描述性分析、χ2 检验。

2结果

2.1高职实习护生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满意程度的调查临床护理管理者、护理教育者、临床带教老师认为高职实习护生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满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3%的临床带教老师和6.7%的护理教育者认为高职实习护生实际能力满足岗位需求;20.0%的临床护理管理者和21.7%临床带教老师以及10.0%护理教育者认为高职实习护生实际能力完全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2.2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一级指标要素在拟定的护生核心能力一级指标中,临床护理能力、专业素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选择率

2.3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二级指标要素在拟定的护生核心能力二级指标中,最终被保留下的要素分别是心理素质、沟通能力、临床实践、协作能力、人文素质、评判思维、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自主学习

2.4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三级指标条目通过与120名调查人员之间的访谈、记录,集中汇总,保留重复率超过50%的条目,最终确定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三级条目共30条。

2.5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初步框架

3讨论

3.1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护生实际能力有待提高通过调研临床护理管理者、临床带 教老师、护理教育者,发现高职实习护生的实际能力不能满足竞争激烈的岗位需求,带教老师普遍反映高职护生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不扎实、心理素质欠佳等,而高职护生大多数也感到自己在临床工作中适应能力差,力不从心,很难施展拳脚,这样将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同时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护生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核心能力便成为制胜的法宝。那么什么是核心能力,基本要素包括哪些,是高职护理教育者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风向标。所以,明确高职护生能力要求,分析核心能力要素,构建符合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关注的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高质量的高职护理学生。

3.2构建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初级框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针对高职护生核心能力的相关研究甚少,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实 用的核心能力评 价标准。所以构建出一套符合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标准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指导高职教育者更好地输送高标准的高职实习生,不仅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也能增强病人、临床老师对高职学生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本研究立足于现有的国内外护生核心能力指标的文献研究,通过一系列问卷调查、访谈、归纳总结,初步形成了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初级框架(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0个条目)。但本研究由于时间有限,经验不足,尚存在很多问题,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标准体系,还应不断修订和完善,所以后续还需进一步的反复征求专家意见,不断探讨、论证、修订,最终争取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高职实习护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佟术艳.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J].护理研究,2000,14(4):183-184.

[2]胡晓林,王世平,游桂英,等.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评价指标品质检验[J].华西医学,2010,25(7):1349-1351.

[3]杨玉美,王丽波,李艳双,等.层次分析法构建本科实习护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护理学杂志,2015,30(2):63-67

作者:胡敏 房兆 马晓飞 邵红英 张娟芝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