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产品与品牌的设施培植联系

小议产品与品牌的设施培植联系

1.注重源头创建夯实

品牌基础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生产基地是牌优质水产品的持久竞争力所在,我们认真汲取外地其他品牌蟹受资源约束及环境污染等因素遭遇的基地不牢、品牌动摇、市场消费可信度震荡不稳,特别是假知名品牌蟹事件的经验教训。注重从养殖生产基地源头呼应品牌建设。立足发挥我县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全国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等得天独厚的水面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加快生态高效渔业规模化发展。园区带动。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一批渔业高效园区,是全县发展现代高效渔业规模化工程的重要载体、重要平台,也是重要抓手,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园区的实实在在的高效典型吸引广大渔农民自觉主动地发展高效渔业,往往会起到榜样的力量。在推进园区发展中,我们坚持因镇制宜,因水制宜,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植高效渔业示范户,建设各具特色优势渔业示范园,切实调动高效渔业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重点立足渔业产业长期、宏观发展需求,着力打造优质苗种基地、现代高效基地和精品养殖基地等三大基地,努力构建有基础、有配套、有保障的品牌渔业基地发展优势。通过几年的连续推进,至目前全县主导特色品种大闸蟹、中华鳖已建成5000多亩优质良种繁育基地,10万多亩的精品养殖基地和10个水产特色园区,高效渔业园区总数28个、8万多亩,特别是江苏宝应现代渔业产业园已成为省级渔业重点园区,市、县两级亮点园区。“四改”联动。“四改”(即大改小、粗改精、普改特、洼改水)是发展现代高效渔业的基础配套工程,没有“四改”作保障,高效渔业就成为无源之水。近几年我县每年都坚持大力引导各地加快“四改”步伐,提升渔业基础设施标准化水平。创新“四改”机制,积极探索相关政策,结合水面承包期,加快水面资源流转,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改变我县水产养殖业中“大户多、大款少”的现象,对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较多、较大的养殖户,通过适当降低、缓交承包金,延长承包期或优先承包等优惠政策措施引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构建一批比较稳固的供应基地,拉长产业链,夯实对外贸易基础,引导和推动水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要积极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策略,重点发展系列化的水产加工品,提高加工的精深化程度。今后,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仍将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因此,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应瞄准国际市场,兼顾国内市场。要围绕国际市场的消费需求趋势,研制开发一批市场需求大、增值潜力大、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系列化加工品,千方百计稳定出口。三要引导企业加强技改,增加可以替代人力的机械设备,逐步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生产率;加强管理,节能降耗,挖潜升值;坚持和增加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采用灵活结算方式,规避汇率风险。四是加大培植龙头企业和品牌力度。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企业,整合现有相关政策,提供一切便利条件,鼓励其做大做强,并引导企业加大力度创立、培植自己的产品品牌,逐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多渠道争取市场订单,争取直接与终端消费市场进行交易。导养殖户进行基础设施的大胆投入、改造。结合申报项目和招商引资等途径,多渠道增加国资、民间资本和外地资本的注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灵活投入机制,化解资金压力,破解发展难题。近几年,我县渔业每年保持标准化池塘改造1万多亩,清淤改造10万多亩的动态增幅,并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设施渔业,渔业“四改”提升了渔业标准化建设水平,为现代渔业、品牌渔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注重科技创建

提升产业层次渔业科技是推进现代高效渔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提高品牌水产品的品质、口感、市场综合竞争力及经济效益十分关键。

一是在培养创业型新型渔农民上下工夫。通过拓展培训内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把渔农民由传统养殖型向现代产销复合型转变,着力增强养殖户的创业创新技能,以养殖者素质的提升促进水产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提升渔业的发展层次。近几年,通过轮番培训、拉网式培训,全县每年培训咨询人数上万人次,大部分养殖户已能建立养殖塘口生产、记录管理档案,关注水产新品种、新模式和新技术等渔业“三新”工程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在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创新上下工夫。积极探索完善我县作为全国4个水产基层服务体系改革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县的方式方法,在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优化服务质量,确保发挥公益性服务网络职能的同时,通过改革创新,加强渔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县、镇、村各级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的联系合作,借助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公益性服务力量不足,服务针对性、灵活性不够的问题,同时也通过与其联手,发挥公益性机构专业性、权威性及信息渠道多的优势,帮助渔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水产品种、知识、技术更新能力,增强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协会+渔农民的新型渔业技术推广应用有效运行机制。

三是在培植推广宝应生态高效实用模式上下工夫。近年来,我县结合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渔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切实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大力引导养殖户转变养殖理念,调整养殖结构,推广高效模式。全国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武教授多次对我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进行实地指导,认为宝应水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宝应模式”,他高度称赞“宝应模式”有特色、很实用,进一步完善可在全国推广。全县各地突出围绕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到塘的要求,加大完善推广力度,进一步彰显宝应地方渔业特色。大闸蟹“稀、大、高”生态养殖模式广泛应用。全县到2012年“稀、大、高”模式推广已达10万亩以上,平均亩效益3000多元,高的亩效益已达5000~8000元。中华鳖野生养殖成为投资发展重点。特别是菱角塘套养中华鳖品质好、卖点高,养殖效益持续稳定。多次被央视七套作为典型的生态高效模式推广。2012年优质中华鳖价格同比上涨30%以上,平均亩效益4000~5000元,高的达8000~10000元,目前全县中华鳖混套养面积已突破10万亩。龙虾养殖迅猛增量。我县鱼虾混养、蟹虾混养等新模式已成为渔业增产增效的新亮点,低成本、低风险和较高价位而稳定收益的龙虾养殖业特别适合我县许多大水面的养殖。

四是地方“六小”品种及养殖新品养殖规模日益拓展。此外,水蛭养殖、鳜鱼高产精养以及全雄1号黄颡鱼、太湖1号青虾、黑鲫和泥鳅精养等新品种新模式得到有效推广,养殖效益十分明显。至目前全县水蛭养殖已拓展到3365亩,亩效益1万多元,柳堡的鳜鱼精养示范户首次实现亩效益2.4万元的高效记录,全雄1号黄颡鱼精养亩效益也在5000元,全县“六小”品种及新品种养殖混套规模已达10万多亩,为渔业经济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

3.注重品牌争创、推介和经营

提升品牌知名度坚持将品牌经营战略作为加快渔业产业化发展、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一以贯之地主攻品牌争创、推介与经营。品牌争创取得新突破。在大闸蟹两度蝉联中国十大名蟹、两度荣获“丰收杯”全国河蟹大赛金奖及最佳口感奖,中华鳖荣获首届“中国名鳖”,牌大闸蟹、中华鳖相继荣获第八、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全国水产参展企业唯一金奖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等有利因素基础上,2012年我局又集中人力、精力、财力主攻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创建,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目前“”牌中华鳖和大闸蟹的各项申报准备工作已全面结束,并上报国家审批部门,2012年年底最迟2013年年初,“”牌审批核准部门,可望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这是我县渔业品牌经营战略的又一重大突破,必将有效提升区域性渔业竞争力。品牌推介取得新进展。近几年,我县先后在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南京、徐州、扬州等地多次成功举办推介活动,广泛参加各类大型农展、大赛,经常与央视及部分省市电视台、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合作宣传,拓展“”品牌知名度,使“”逐步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流知名品牌。品牌经营取得新成效。依托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通过大力引导培植本地营销合作组织和壮大经纪人队伍,广泛吸纳合作伙伴加盟“”经营等方式,全县已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银川及东北等地成功开设“”牌系列水产品专卖店40多家,较上年新增7家,初步形成辐射全国主销区的市场网络,由“”连锁专营网络销售出去的水产精品比例达30%,年销售额累计10亿多元,有效地提升了“”牌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竞争力,全县仅“品牌效应”可为广大养殖户增加3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

4.注重质量安全创建

增强“”品牌的内在竞争优势尽管我县水面资源生态优良,养殖方式生态健康,但由于渔业投入品纷繁多样,各种污染因素无时不在,要持续保持“”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常抓不懈。一是牢固确定水产品安全意识,以“水产品质量人命关天和事关水产强县建设成败”的高度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引领各地和广大渔农民特别是水产养殖重点村场、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大户严格执行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操作规程,全程把牢质量安全关。二是加强渔药等投入品监管,以查处违禁药物经营使用为重点,通过渔药经营销售备案制、处方制等手段,对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严防死守”。三是有力组织配合水产品抽检工作。严格按照部、省检测抽检要求,选点采样,发现苗头及时处理。四是加强水产品检测体系建设。至目前对全县新建的6个速测室建设已完成省规定的500例样品快速检测,80个病害样本。五是大力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重点推广种草养鱼、种草投螺养蟹、菱角塘套养甲鱼、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防治病害等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做到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品质效益,既生态环保又可持续发展。六是加快构建质量监管体系,特别是水产品生产责任体系、可追溯体系和监管体系等三大体系,通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增强约束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使“”牌水产品始终和“优质、安全、生态、高效”概念紧密联系为一体。

要举全县之力,整合各相关部门和各镇的智慧和优势,全面研究制定解决落实“”品牌有效运营的机制、对策和重要举措。单靠水产部门既势单力薄,又力不从心。要重点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集中财力、人力、物力,重点解决品牌市场化运营的瓶颈制约因素,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培强优势,提升实际竞争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扩大品牌效应。二要强化龙头培植。龙头企业不仅是产业化的核心,也是开拓市场的主体。这几年宝应同阳澄湖、固城湖以及兴化等地相比,主要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经营主体,不能帮助广大渔农民实现多渠道、多环节、多形式的增收。要加大渔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企业的改制改组力度,加快培植集产加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提升组织化程度,健全产业链,带动渔业增收渔民增收。依托龙头企业的实力做响做大做强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要强化机制创新。我县镇村通过几年发展,相继组建了各类渔业经济合作组织,但从实际运行看,除天平仙柳牌龙虾合作社和柳堡批发市场外,能够规范发挥功能的协会组织屈指可数,一些大户单打独闯,虽有所收益,但始终未能形成合力。要大力引导培植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大户能人增强渔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竞争格局,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协会(大户)+渔农民、协会(组织)+渔农民、大户+渔农民等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必要时也可适时组织合作联社,进一步整合放大效应。四要强化品牌维护使用。创建“”中国驰名商标来之不易,维护品牌声誉难度更大。

5小结

要通过扩大品牌使用面,彰显品牌优势,使品牌优势转化成市场效益优势。对诚信度高,经济实力较强,有明显带动能力的企业、流通协会(组织)和营销大户,实行鼓励使用,优先使用,无偿或低门槛使用,促进品牌产品进入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要注重品牌文化资源开发,在人文历史、文化创意、餐饮休闲等文化背景上增加底蕴,包装打造提升品牌品位。要始终自觉地维护品牌,完善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授权使用对象的检查督查,严厉查处打击有损品牌声誉的产品和行为,着力提升品牌的诚信度、美誉度、知名度。放大品牌效应,提升产业化水平是我县渔业面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必须阶段,也是加快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转变跃升的必然选择,全县各地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鼓舞,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务实奋进,创新发展,共同开拓新阶段宝应现代渔业新局面.

作者:雷建维单位:中国水产学会陈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