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管窥信息技术课的课堂引入

管窥信息技术课的课堂引入

一、承前启后

对于一节课堂来讲,较简单的导入方式是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从中找出知识继续挖掘或者延伸的方向,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这种方式比较明了,对前面知识的回顾也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也能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所在。如在“动态网页的制作”一章中,课堂导入时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下前面学过的网页制作知识,然后对比常见的网页如学生经常会上的QQ空间,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后,学生自然会发现我们以前所做的网页最大的不足在于无法交互,只能纯手工制作,不能自动生成,有了这个印象,老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本课节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动态网页。有了这样的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就显得非常的自然,学生不会有突兀感。在承前启后的导入方式中,所承接的知识不仅可以是上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比较久远时间前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在“文本的信息化”一节中,要讲如何将文本变成数字存储在计算机中,这时候可以先从数字本身是如何存储入手,而这部分内容是在初一的时候学习的。课堂导入时回顾下初中的知识,之后再把这种数字的思想搬到文本的信息化过程中来,找到两者的异同以及文本信息化相对于数字的为难之处,于是这节课的目标、难点等也就呈现了。

二、源于生活,归于课堂

源于生活的课堂往往让学生印象深刻,至今依然记得初中的一节数学课,老师要讲全等三角形,说“:昨天我路过有个鱼塘,有两个人想测量鱼塘的长度,但是卷尺的长度不够,尺的长度比鱼塘长度的一般半多很多,但是没有鱼塘长,如果这时候你这个初中生到了哪,人家请你帮帮忙,你觉得该怎么做呢?”有了这个导入,学生的好奇心全都被提了起来,都想知道该怎么办,然后老师开始讲如果构建全等三角形,如何测量,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信息技术课中适合用这种导入的课很多,尤其是很多技能操作课。例如“文本信息的加工”一课中,可以结合最近的节日,导入时问问学生有没有想给朋友同学送什么礼物,很显然,贺卡会是一个选项,老师可以结合环保因势利导导入本课的主题,如何利用文字加工软件去制作一张电子贺卡。再如在“表格的多元化加工”中,在抛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课本上的从不同角度看待工资的增长后就可以很自然进入技能操作,再如“图片信息的加工”处理中,可以创建一个情境,如修补旅游照片,这样与生活联系的课堂导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的也容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需要注意的事,导入时所营造的情境不能只用在导入时,最好能贯穿课堂,应该让学生明白技术是为了表现主题服务的。

三、活动引领

对于信息技术课中的一些理论课来讲,使用上面的方法可能有些苦难,这时候可以把理论知识活动化,用一些活动来进行课堂的导入,也能使枯燥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如在“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一课中,学生对于机器的智能化、人工智能的词的理解比较模糊,单靠讲会使得课堂陷入枯燥,对月这节课,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安排学生和老师联机下盘五子棋,而事实上老师并不自己走棋,是电脑自动走的(这里需要一个可以联机的五子棋软件),学生对此会非常感兴趣,下完后,老师可以问问学生老师下得怎么样,得到回答后告诉学生其实学生是和电脑在下棋,而学生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时候可以很自然引入人工智能的概念,顺带说说图灵测试,这比老师直接去讲要好一些,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直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的导入,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完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了课堂中。再如,在信息技术的革命一课中,老师可以先和学生用身体语言做一些互动,让学生去猜测老师像表达什么,然后转而使用语言,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伟大意义,同时对于信息技术感念本身也有初步的理解,这比开篇就直接去讲什么叫信息技术要好得多。总之,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导入,只要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是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那么,这样的导入就是成功的。

作者:朱友东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