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全球化下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浅析

全球化下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浅析

摘要:分析20年间英美文学相关领域的发展所呈现出差强人意的状态以及各种问题和症结。一方面是体现在全球化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选读比重不一。现行的很多教材也是好差难辨,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该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寻存在的问题,思考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此提升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全球化;素质教育

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的主要必修课之一本是毋庸置疑的,早在20世纪初,清华和北大的外语系均创立过此课程,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关课程被取消,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又重新恢复英美文学教育。通过多年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证明,开设英美文学课程能够显著增强学生们的文学涵养和英文素养,有效扩充受教者的英语知识面。但在现实的外语院校或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客观问题或者教学障碍。正是因为此类因素,本文以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对现有教学进行尝试性的探索。

1全球化、市场经济与文学课的边缘化

伴随着世界经贸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共同关注的课题。若以广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缩短距离和时空的差异,打造新时代下的地球村。它涵盖着很多的种类,包括经济类型、文化类型等。其中后者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融合,能够对人类的艺术、文化和文明产生难以估量的显著改变。与此同时也是需要了解它对文学带来的边缘化后果,极大限度地影响着文学的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展现。依托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经济的完善发展,近些年来文学课程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国内一流名校,如北大、北外、南大、复旦等英语系享誉海内外,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视英美文学的教学。有资料表明在1995年以前相关学校以及相关专业的考研中,有很多考生填报的研究方向是英美文学。但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学生专业的选择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报考英语翻译、语言学、英美问题的考生人数明显超过报考英美文学的专业,且逐步不断拉开差距。实际上语言学和英美文学是有着共性体现,也是同属一个大的方向。但现在学科划分非常细致,这就呈现出英美文学“衰落”的不争事实。以高校英语系语言文学研究为探讨内容,在以前观念中认为语言是文学媒介,现在其价值和作用已经完全显现出来。在不少的高校英语专业大学教纲中,英美文学的内容和课时均被大幅度的删减,就连相关课程的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上岗压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文学课程的生存困境。国内各大院校的外语系教学方向由原先的文学内涵体现在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们掌握英语交流的能力,而忽略文化对语言学习的深层次影响。由此产生出划分细致的经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旅游英语等,客观上让文化课程遭遇非常尴尬的境况。

2文学的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

文学的内涵丰富,也包括很多社会学科内容。若用传统文学的理解方式分析,文学可以看作历史和哲学的交叉领域。这也就意味着文学能够让人从历史中了解事实,同时也是可以在哲学中获得感悟和心得。现代文学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突破原有的传统领域,也呈现出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以后现代艺术进行分析,它是相对于现代艺术产生的革新理念和创作形式,同时也是对原有艺术体系和格式进行摒弃和否定,这是属于新旧范式的整合和更替,其所展示的特征体现出摧毁和重建的流程。对此美国作家莱斯利·非德莱阐述,在1955年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欣赏者都认识到这样的现象,这就是文学的发展呈现出现代派的殊死搏斗和后现代派的新生开拓。现代派文学在一战前产生,在二战后衰败。如果以小说的层面来讲,以普鲁斯特、德曼、乔伊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走向终结。很多人对莱斯利的观念感到震惊,没想到文学发展中经历如此惊心动魄的过程,有种危言耸听的意蕴。但是她的观念中确实存在着前卫性思想,也体现出文学发展的历程。后现代文学无论从精神、内涵、格式和创作等很多层面分析,它与传统文学相比的确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文学的内容涵盖着各种信息内容、思想绽放,这也是体现出时展的文明趋向。在很多作家的作品中体现出后现代文学的风格,也由此诞生很多知名作家,包括雷蒙德·菲德曼、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沃尔克·佩尔西等。在探讨文学的进程中,其中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体现在文学所具有的包容性,这也是文化本质的文学展现。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对文学进行两种类型划分,分别是悲哀型文学与抱怨型文学。前者体现出人类对生存的永恒性思考,并和大众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后者是反映出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区的文化特征,通过文学的媒体进行文化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进行探讨,20世纪中下叶以来的世界文学呈现出抱怨型文学的特征,其中也深刻地反映出对人类现有的生存环境的关心,其内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文化融合中存在着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这也成为20世纪文学发展的新趋向,以此产生出很多的文学发展和艺术繁荣。美国学术界在近些年来产生重要的政治变化,其主要体现在关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分析和探讨,其目的是要发掘并展示出对美洲黑人、亚裔人和土著人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将其中的内涵充分地展示出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中的传统和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文学链接,需要探讨群体和文字间的各方面联系,突出其特有的文化特征,进行文化多元层面的延拓,由此诞生“多元文化主义”理念,在诸多自由课题中找寻分析的论据。在新编版本的《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对美国二战后小说描述时进行阐述,美国当代小说呈现出种族冲突、多元文化、性别差异以及地域差异等特征,这也成为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文学文化在形式上包含着人类非常丰富的心理活动,并具有积累的特征效果,可以通过小说了解过去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生存状态,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所以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但是在工业时展的后期,由于学科划分的细致性和独立性,使得文化整合的难度提升,也出现在多元文化的“入侵”现象。建立在科学发展之上的社会生活形态,客观上对小说的创作、叙事等产生非常强烈的冲击,也使得很多读者找寻其他的休闲方式,这也是小说现阶段发展乏力的重要因素。人们更愿意通过影视作品或者声音文学等形式来了解小说的内容,另一方面文学中文字的创作又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所以需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发扬文学的特有性,另一方面要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小说创作的内在革新。正是由于小说发展的现实性因素,这也就在客观层面上要求创作者积极尝试着小说叙事功能的改进。当代小说中有着内心独白、时空穿越、象征联想、寓意暗示等特征,同时也融合了讽刺的写作技法,能借此对诸多古典文学名著进行现代化的改写,其中也是融合夸张嘲弄、变形拼接等方式,并融入时代元素和流行时尚用语。在此种方法的运作下,能够突破传统文学创作的束缚和限制,让读者可以重塑文学审美意识,也深化常规叙述方式。另一个特点则是体现在蒙太奇方法的运用,这是将很多形式和内容无联系的,时空层次巨大的描绘整合在一起,其中也是包含着文体、风格、语言和内容的有机组合,从而可以突出小说中的创作意境和思想内涵。由于新科技和读者阅读需求的增加,传统文学的叙事能力受到巨大的冲击,也改变着文学批评的走向。20世纪文学批评的方式由对内容的分析,逐渐过渡到对各种文学主义的探讨,由此也显得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单一和不全面,以此促生出很多新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方式。传统文学批评关注分析主题、人物、社会等,可以将其归纳为苏联文学研究方式。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也产生很多与众不同、风格各异的批评领域,其中包括着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新式主义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式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在用历史、哲学、语言学等学科角度进行批评的同时,还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计算机学和统计学等方式进行研讨。譬如,有的西方文学批评学者利用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分析阐释欧·亨利创作的《麦琪的礼物》。他们认为作品中深刻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在商品生产、交换、销售和消费中存在着大众化的社会问题。还有西方文学批评学者用女权主义思想探讨勃朗蒂创作的《简·爱》,他们认为作品中深刻地解释出女性主义思想,并具有妇女解放运动的先进理念。还有很多的例子表明现在批评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巨变,传统文学批评方式渐渐退出文学历史舞台。通过上面的分析,能够深刻地察觉到文学批评的发展明显地滞后于文学的创作革新,从客观层面上分析,传统文学批评将会阻碍现代文学的后续发展。这也就意味着现在高校在讲授英美文化时,需要及时更新并转变现有的文学观念,其中也是包括文学批评内容的新概念理解。需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述20世纪外国文学观念发生的重要改变,并介绍相关的文学批评更新。这样既可以增加作品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在此环节中把握重点内容。

3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之争

依托于现有教育学的相关原则进行教学分析,决定教学质量优劣需要参考三个方面的要素,分别是师资力量、学生素质以及教材内容。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常会出现两种教育理念,其一是很多人重视历史性研究,让学生们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进行学习,掌握更多的英美文化知识。其二是很多研究者认为要采取中庸的学习方式,历史和文学相结合。前者的观点太过于宽泛,后者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妥协的态势。但是理论的完善是需要通过实践体现,现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人员缺少,课时安排的限制等问题。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需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编制文学教材时最大的观点争论体现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比例调配,这在不同作者的教材中表现非常突出。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前提下,对国内1980年以来高校英美文学教材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内容见下表。在表中所展示的教材,具备着不同时期的特点,并展现出作者的编制风格。这些教材为我国外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也对英语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过去教学中,这些教材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教学功效,客观上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和能力素养的提升,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在上述很多教材中也是存在着若干的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发挥。现在的相关教材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也继续改变。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体现在其课本篇幅超长,由于英美文学课时短,会影响教学的延拓。在大三和大四时开设英美文学,总共80课时且周课时为2节,若以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的三卷本和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两卷本作为授课内容,会发现内容繁多,授课时间短,基本上教授到文艺复兴时,课程就结束了,后续的很多课程让学生们无法通过课堂的形式了解。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之二体现在课本重视传统理论的学习,忽略现在观念的了解。目前流行的教材中探讨英美文学时,很少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譬如愤怒青年一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垮掉派文学等。所以,现在的教材内容很陈旧,既脱离于英美文学发展的现实,又阻碍着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之三体现在对文学批评方法教学的漠视,现在还是以传统批评理念为主进行教育。在阅读教材的同时会发现,教材中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作者介绍、背景介绍和语言难点分析,几乎是没有对作品进行阅读分析。开设英美文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自己能够构建出独立、全面且丰富的阅读赏析能力。笔者在此建议,需要以史料作为历史的研究材料,以认识方式作为哲学思考的动力,并将这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实际上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时,更是需要借助于此方式,找寻精准恰当的阅读方式,并了解评判作品的价值规律。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个人教学的完善。以现代阅读实践作为研究的基础,可以发现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们有目的地掌握当代西方文论知识,这会对欧美文学的研究和赏析带来很多的好处。笔者有着多年外语院校英美文学教学经历,在课堂上发现很多学生常以传统阅读理念学习欧美文学作品,但是对后现代的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很困惑。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根源正是体现在学生们缺乏当代西方文论知识。所以,需要根据现实性问题找寻更佳的解决方法。或者可以从这个角度分析,现在进行教学时,也是需要完善阅读的训练,在课堂上依托于文论教学理念让学生们掌握文学鉴赏的方式,并以此作为英美文学学习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体现出教学的重要内涵,简单的阐释就是教授学生们知识,不如传授学生们学习知识的能力。也是需要学习国外欧美相关课程教学方式,通过经典作品的多样化学习和探讨,达到教学的目的。譬如选择迈阿密大学罗斯·C.莫非教授《黑暗中心》等课本,作为教学的内容。这些具有时尚性的课本不仅能够满足对现有教学的引导,同时能够更好地丰富相关的知识理论,也是对传统教学的有效演托,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有效技能,并和自身的思维理念相融合,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促进英美文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4结束语

我国现在高等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教育存在着若干的问题,其中也是包括很多的因素,有文化的差异,有理念的落后,有教育改革的侧重点等。之前在我国畅行的英美文学教育方法是体现在对语言、文本的深入分析,但是却在此过程中脱离了语境环境和文化氛围。客观上世界化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大众观念的改变均严重地冲击着文学的发展,也在客观层面上体现出文学批评方面的差异化理解。从中也是可以看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定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在此过程中要重视技能的发展,同时也是需要发展文化的引导性,这也是体现出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这样能够深入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掌握的能力,体现出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参考文献:

[1]陈明明.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2):21-23.

[2]谷启楠.英语文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三个问题[J].外语教学,2003,24(3):57-59.

[3]程爱民,徐劲,柯可,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14-18,80.

[4]孟育凤.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2):81-83.

作者:钟伟轩 单位:河池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