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通过素质教育舞蹈来传承民族文化

通过素质教育舞蹈来传承民族文化

【摘 要】素质教育舞蹈班是由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教授倡导的普及教育舞蹈课程体系。这种新型舞蹈课程不仅研究普通学校舞蹈课程的教材,而且从根本上扭转了舞蹈教学方法。目前,在我国大部分普通学校中,大多数大学都没有舞蹈教育,即使个别学校有舞蹈教育也是按照专业舞蹈练习训练模式进行的。本文将结合作者自己的实践,结合相关资料,围绕甘肃本土文化的特点,将肃州传统民间的社火舞蹈“跑旱船”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教案,以研究性学习为契机,组织学生了解当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类型、特点和保护状况,体验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提高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传承世界优秀国家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解决如何在素质教育舞蹈中继承民族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义务教育阶段;舞蹈课程;传统艺术;文化传承

与现代舞蹈教学相比,素质教育舞蹈教学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不断融合,民族文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目前,素质教育舞蹈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美学,提高体质,培养协作能力等方面。很少有人研究过素质教育舞蹈与民族文化遗产的关系。本文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素质教育舞蹈的现存状况予以描述,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记录了素质教育舞蹈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实际情况,在通过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同时,发现素质教育舞蹈在传承民族文化当中的问题。在素质教育舞蹈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上作出探索。

一、素质教育舞蹈的课程标准与理念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舞蹈

素质是后天形成的生活习惯。素质水平不是由人类划分的。相比之下,人的质量素质水平是一个人出生的生理要素和思维要素的数量,以及获得的生理性的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是指旨在提高受过教育的人素质的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有三条基本规律:一是“素质”是一个整体结构。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它是人类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的有机统一。其次,“素质”是一种不平衡发展的结构。“素质”具有个体发展的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素质”结构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最后,“素质”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①唐赟,吴建兰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自发形成具有创新人才特色的完善人才教育。这是一种思想教育,务实的人,关心人的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全面发展。这是健全人格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道德、知识和能力的个人素质的形成,并最终以其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来。②吴立保等认为:价值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在智力、职业、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伦理、创造力、精神等方面个体的和谐发展,强调教育者与他人的自然关联,寻求个人与意义背景的联系,强调多样性的统一”。③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民族思想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普通教育是专业基础上的一般知识。它不同于常识。文科教育旨在培养纯粹的投机气质,是培养“上流社会”的道德责任。素质教育的目的则是“做人”。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素质教育舞蹈,打破传统舞蹈教育模式,创建真正“为所有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舞蹈新课程体系。其中,学生的观察与模仿,即兴表演,交流合作,创造与新奇,综合融合在这些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上,融合不同元素和学科知识,结果将是一个新的学习结构,这是一个发现、发明创造、创新的过程。学生在舞蹈动作的排练和构图中提高创造性思维,体验创意的乐趣,积累创造性的经验。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整合过程,不同的知识被全面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二)素质教育舞蹈的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舞蹈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不仅要教舞蹈,还要与其他学科一起学习,而且更全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积极。课程的目的是释放自然并激发兴趣。其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课程特点,主要指人文,娱乐,融合和创造力;二级是三大课程理念,主要指教育对象(全体学生),教育内容(以培训质量为基础),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第三个层面是舞蹈课程如何达到上述特征和概念。本课程结合了反专业知识和平面教学的传统。它着重于集成内部沟通和整合的三维教学。通过三维高度整合的学习,课程获得了主观和主动意识状态下所有人所需的品质。这里的舞蹈不再是孤立纯粹的专业技能,而是一种有效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该课程的创始人吕艺生先生曾经提出:“时代的发展迫使舞蹈教育不再适用。现在是时候跳舞并教育大众了。”

(三)素质教育舞蹈课程的设计理念

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上,教师可以在最少540节课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潜能,并通过观察和模仿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身体即兴表达。课程基于不同年龄段的对象而设计。理解教学主体的学习习惯,身体和心理特点等。课堂内容设计新颖,结合不同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通过语言指导,示范演示,道具使用和游戏介绍,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舞蹈课质量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1.激发学生对学习跳舞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第一次接触舞蹈时,任何班级的教学内容都不应该让学生感到困难。学生应该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要放弃任何来学习的孩子,这样学生和老师就会开心。素质教育舞蹈课应从学生的生活中吸取教训。简单的舞蹈动作与强劲的节奏音乐相结合,容易被初学者所喜爱和接受。

2.充分发挥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舞蹈潜能。奥尔夫认为,语言,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行为。三者与一个来源密切相关。在素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的舞蹈动作,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跳舞时逐渐了解音乐世界。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机会给他们基本的音乐知识:比如节拍,乐速、乐段等,但又有别与音乐课堂教学。④

二、小学高班素质教育舞蹈《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课程设计

(一)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目标的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本课程主要讲解甘肃地方特色文化“跑船干”,让学生明白自己身边的一切都具有创造性和可开发性,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步骤,通过结合音乐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地学习和运用他们的各种能力。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热爱舞蹈运动,让学生们解放自己的身体,自由创造和学习。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根据生活中划船的自然形式,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舞蹈重心的控制,并简单理解舞蹈表演的形式。

2.设计过程:本阶段的学生学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所以会有学生听到课例名称后进行简单的哼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在音乐的情景中活动、放松身体,达到课前热身的目的。老师引入“陆地上有什么船”,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发学生思维,由老师引导学生观看有关肃州民间传统的社火舞蹈“跑旱船”的视频,然后开始讲授本节课的授课内容“跑旱船”,让大家了解基本内容“跑旱船”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活动。

3.课程的实施: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跑旱船”,首先需要搭建出船的造型。要求:第一需要有身体空间的变化,比如说高、中、低;第二需要给自己的小船起一个响亮的名字;第三需要有船的标志,也就是船徽。在学生做好之后,让每组学生进行展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指出每组造型的特点和不足,老师根据学生讲的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点评,融入学生,并对学生的完成进行肯定。引导学生将已经建好了的船动起来,通过介绍“跑旱船”里的表演形式,学习中国古典舞蹈中的基本舞步:圆场步和绕八字,让学生对中国古典舞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舞蹈步伐融入到自己小组的造型中,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老师给学生们一些情景、要求,如想象自己在海面上行走,小船在不停的左右摇摆、上下起伏,也可以加上自己知道或是喜欢的秧歌步伐,然后选出自己小组的女主角和男主角当乘船人和引船人,让大家分小组进行编创,以我们的“跑旱船”的动作为例,比如驾船,碎步,晃船步,圆场步等等。整个编创围绕“快,稳,漂,转”的风格,表现出“跑旱船”这一表演的独特的地域特色。突出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

(二)在素质教育舞蹈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

通过课例中肃州民间传统的社火舞蹈“跑旱船”的主题引入社火的概念,学生在其中深入的领会了民间社火“跑旱船”的主要动作要领,在寓教于乐中对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了学习,在素质教育舞蹈中,巧妙的将民族文化与舞蹈编创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课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南北方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形式的差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授课时老师应找到歌词中的核心关键词,设计情境比如:春游、秋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划船时的手臂动作延伸舞蹈中的手臂动作,比如: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民间舞蹈。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成就了许多极具艺术价值的民族瑰宝,例如傣族的三道弯,藏族民间舞蹈当中的颤膝,蒙族舞蹈中的柔臂以及萨乌尔登,维族舞蹈当中的赛乃姆,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自然的舞蹈动作在无数代的传承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通过舞蹈的表演,在素质教育舞蹈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舞蹈形式和舞蹈内容的多样化发展,艺术素质的实现有了更好的条件。素质教育舞蹈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积极的吸收和渗透优秀的民族文化内容,深入发掘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从而转化为教学实践成果,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实践。素质教育舞蹈应该以极具影响力和艺术品格的学科教学的内容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鼓励学生形成民族品格和民族责任,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舞蹈中的价值已经越来越不可忽视,这不仅给音乐与舞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需要在教育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素质教育舞蹈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也通过一定的技术指导让学生提升了自身对于美的享受以及对价值观念的更新,是真正的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舞蹈对于学生美育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应大力推广舞蹈素质教育走进校园。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作为一名青年舞蹈教师,笔者将努力这些经验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吸收精湛优秀的表演技巧,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27,234.

[2]李韵藏.原生态文化导向下的区域性民族舞蹈研究[J].四川戏剧,2015,(11):130-132.

[3]于景春.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的作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04):40-42.

[4]王军.开展舞蹈美育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5-7.

[5]何群.我国素质教育舞蹈的现状调查及理论构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37-43.

[6]罗雄岩.试论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1):29-35.

作者:陈琳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