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省域农垦优势产业建设观察

省域农垦优势产业建设观察

本文作者:符继军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农垦创建于1953年,在近60年的发展与建设历程中,立足于农业,培育了啤酒原料、酿造葡萄、马铃薯、地道中药材、食品加工、有机果蔬、草畜产品、作物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创建了3个部级、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个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个部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同时,年带动周边农村20多万农户和近200万亩产业基地发展,促农增收近10亿元,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以上。

一、产业现状

甘肃农垦特色优势产业,是立足于区域资源禀赋,依照特色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综合考虑市场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产业要素的重组配置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垦区啤酒原料、酿造葡萄、马铃薯、中药材、食品加工、有机果蔬、草畜产品、作物制种等产业已成为甘肃农垦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莫高、亚盛、条山、下河清、黄羊河、亚兰等一批全国驰名和省级著名商标。

(一)主导产业

1.啤酒原料产业。甘肃农垦啤酒原料生产基地是全省最大的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形成了种植—颗粒酒花加工—研发为主的产业格局,主要产品有啤酒大麦芽和啤酒花。目前,甘肃农垦啤酒花种植基地有3万多亩,年产啤酒花5000~7000吨,产销量占甘肃总产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是华润、青啤、燕京、哈啤、重啤等大型啤酒厂的原料供应商。农垦啤酒花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酒泉玉门地区,该地日照充足,环境资源良好,无污染,适合啤酒花种植,再加上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模式,保证了产品质量全国最优,其甲酸含量远高于别的地区。当前种植的主要品种为亚金1号,其产量、质量和劳动产出率,远高于当地农村种植基地。

2.酿造葡萄酒产业。甘肃农垦酿造葡萄产业基地分布在石羊河流域,现有种植基地2.5万亩,“十二五”末酿造葡萄基地达到4万亩。该产业由甘肃农垦旗下的莫高股份公司来经营,莫高牌葡萄酒被指定为国宴专用酒和荣获全国质量金奖产品。该产业是农垦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培育、扶植、发展起来的,目前酿造葡萄产业已形成了“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全国专营店”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3.马铃薯产业。甘肃是马铃薯生产大省,马铃薯产业列入甘肃“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之一。甘肃农垦与省农牧厅合作建立了天润薯业公司,分别在秦王川、山丹、临洮、金昌八一农场等地建立脱毒种薯基地,2011年农垦脱毒种薯产量达到1亿粒,成为甘肃省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2011年,农垦马铃薯原种种植面积达6000亩,商品薯种植基地分布在内蒙、山丹等地,达到了2万多亩,基地产品专供辛普劳、百事等公司。与此同时,甘肃农垦促进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发展,从“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商品薯—全粉加工—薯条加工”,逐步打造产业链条全覆盖产业。

4.中药材产业。甘肃农垦顺应全省中药大省发展趋势,积极抓住中药材种植、加工的政策机遇,重点以发展地道中药材为主,在陇西、张掖和哈萨克斯坦国发展地道中药材种植基地。分别在陇西建立黄芪、党参、红芪等品种的种植基地,在张掖、酒泉、哈萨克斯坦等地区,建立地道甘草的种植生产基地。同时,延伸产业链,建立了甘草酸、黄芪、党参等天然提取物的生产线,形成了“地道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天然产物提取—中药成药—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产业格局。甘肃农垦拥有天然产物提取和饮片加工企业一家,拥有中药成药企业2家,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甘草酸单盐生产基地。

5.食品果蔬产业。近年来,甘肃农垦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重点,培育黄羊河牌糯玉米和玉米榛、豆腐干、脱水蔬菜等产品,培育了条山牌大接杏、杏脯、黄冠梨、阿斯苹果等四大名优果品。农垦杂粮、高原夏菜等产品均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黄羊河农场的甜糯玉米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玉米真空包装企业,其产品远销东南亚。甘肃农垦果品蔬菜基地建立了标准化栽培和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可追溯,年产各类果蔬产品40万吨以上,已成为全省绿色有机食品果蔬的重要基地。

6.草畜产品产业。甘肃农垦拥有天然牧草地330多万亩,商品苜蓿生产也有20多年的历史,在苜蓿病虫害防治、丰产措施等方面经验丰富;节水设施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种植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机械化装备能力高。农垦现有5个商品苜蓿示范基地农场,拥有农业机械700多台(件),农机总动力3万千瓦;农垦农业生产和商品苜蓿基地建设采取苜蓿生产基地专业化生产管理和加工一体化专业公司管理,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在商品苜蓿生产中,制定了统一的生产管理规范,做到了统一施肥,统一灌水,统一收割,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使技术管理贯穿于生产管理全过程,有效地保证了商品苜蓿质量;用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生产,把田间生产作为苜蓿生产加工的一个生产环节和第一车间,使田间生产、收获和加工有效衔接,实现质量关口前移。把商品苜蓿质量要求,落实于田间生产管理各环节之中,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确保产品质量。农垦苜蓿草未来三年将新增12万亩种植基地。

(二)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

甘肃农垦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主要有番茄种植与加工、甜叶菊的种植与加工、金盏菊的种植与加工、辣椒及辣椒红素的种植与加工;以及茴香、孜然、黄河蜜、洋葱、食葵、枸杞等产品制种及种植。目前这些产业的集约化程度、科技化和机械化水平正在提高,垦区正在按照“做优、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培育、扶植壮大,使之成为集约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辐射作用大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二、特点和问题

(一)农垦特色优势产业的特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垦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产业格局,为甘肃现代农业建设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产业的特点是:一是经济增速较快,产业种植基地及龙头企业贡献了75%的营业收入。二是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三是科学技术在产业中广泛应用。包括农业种植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工艺改进等方面,广泛应用了新技术。四是已经形成了一批自主品牌和龙头企业。农垦积极扶持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在积极做大产业的同时,实施名牌战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五是农业的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基地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水平较高,劳动产出率较高。

(二)农垦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

农垦产业尽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层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产业规模亟需扩大,集约化的程度需要加强。随着甘肃农垦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产业规模、集约化程度、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和释放,但由于产业分布点多线长,统一经营的面积还不大,一些企业依然采取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模式,小农场和农户在生产中投入的资金、技术不足,特色产业投入滞后,科技投入不足,导致新产品引种示范后,科技服务还跟不上,产能不能得到正比增长。在产品销售方面的信息与市场信息还不对称,存在较大的差异,效益明显低于统一经营,生产经营的风险较大。同时在种植茬口的安排、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优良品种的选育、市场化经营等方面差别很大,规模效益不强。

2.科技创新水平亟待提高,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尽管甘肃农垦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完善的农机农技推广机制,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械喷药、机械收割、等方面的消化吸收能力还比较弱,引进和吸收的专业人才还比较少,这为农垦现代农业大发展形成了制约因素。

3.市场营销能力弱,营销能力亟待提高。甘肃农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产业培育和发展,解决了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的问题。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和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专业的营销团队欠缺,营销能力不足,导致农产品销售有时处在困境,这为生产基地产业化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因素。

三、对策建议

甘肃农垦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是紧扣甘肃农业发展的脉搏和全省“四抓三支撑”战略的,发挥了区位优势,以现代耕作管理方法经营管理大农业,彰显了农垦在现代农业方面的优势和对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辐射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农垦特色优势产业,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和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1.继续加强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顺势而为,紧跟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冷链物流、节水滴灌、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支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应积极扩大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通过定向增发、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手段,募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产业-资本循环支持的可持续发展链条。

2.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甘肃农垦现有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要充分抓住甘肃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力争将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列入省级示范区建设规划范围内,争取相应的配套资金,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规模档次和水平。继续扩大以敦煌、条山、黄羊河、八一等农场为主的有机果蔬和食品示范区规模;以山丹、临洮为主的全省马铃薯良种繁育示范区基地规模;以张掖、武威、玉门、酒泉、金昌等地单位为主的农垦节水设施农业示范区规模;以平凉万宝川、宝瓶河牧场、鱼儿红牧场为主的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使示范区的功能主体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使农垦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突出,成为引领全省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和标准工程。与此同时,通过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使农垦现代农业横向成群,纵向成链,形成产业大基地、大集团经营、市场领域大、科技支撑力量强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3.全面加强科技支撑能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农垦要在现代农业中大有作为,就必须加强农业创新能力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力推测土配方、农田水利化、节水灌溉、精量播种、机械收割、机械抽薹、良种繁育等方面的工作,使农垦集成创新能力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时快捷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管理之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4.加强管理模式创新,提高盈利能力。甘肃农垦上世纪80年代初期推行双层经营机制的改革,使家庭农场在农场生产经营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要进一步扩大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向统一集中经营转变,提高集约化经营的幅度,使管理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得以体现,使特色优势产业在规模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5.完善质量安全和现代物流业。甘肃农垦应继续推行标准化种植,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基地规模,继续强化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绿色有机、循环农业体系和餐桌经济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此同时,应着力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农垦农超对接、冷链物流、分季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现代农业经营水平。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中国农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农垦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新疆农垦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