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科单位财务监管问题分析

农科单位财务监管问题分析

本文作者:孙伟作者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确保单位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制定农业科研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考虑具体的行业和经济发展状况,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也要与国内外的主流框架保持一致,充分借鉴先进理论,更要增强风险意识,以风险管理为内部会计控制的核心。内部会计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手段,是农业科研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农业科研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一、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单位多为财政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不同于企业,存在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少、分工不明确、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强、缺乏绩效预算管理、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科研经费支出管理手段滞后、预算执行过程缺乏约束力和严肃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致使内部会计控制不能有效运行,造成内部管理混乱,财务决策和财务收支失控,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农业科研单位重科研、轻管理的思想依然存在,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习惯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用经验代替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有一定随意性,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理由而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已经建立的内部会计制度成了一种形式,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即使少数农业科研单位制定了“内部财务管理规定”,也不符合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甚至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二)监督制度不完善

农业科研单位的成本以科研课题、项目等为会计核算对象,科研项目经费大多是财政资金,应保证专款专用。但在课题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课题项目经费开支混乱现象,如将一些本不属课题项目直接列支的支出也列入其中、本可按比例分摊的费用全都列入课题项目支出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课题项目开支的真实性、准确性,目前很多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绩效意识,主要是由项目主持人凭经验估计,没有利用财务信息编制,未考虑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需要遵循的专项经费管理和财务规章制度了解少,与财务部门沟通不够,认为预算编制就是要钱,只要经费到位,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财务部门没有按科研项目预算和使用进度进行监督,最终导致决算与预算差距较大,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差。

(三)审计机构不健全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在实际内部审计工作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内部审计人员是从农业科研单位内部产生或兼任的,受本单位直接领导,大都没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内部审计部门职能定位不明确,没有定期向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内部审计报告的职能要求,仅仅为设岗而已;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总之,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科研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监督与信息反馈作用,使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处于监督机制严重缺失的状态。

(四)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一些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的职责界定不清,分块管理造成管理目标不清,使得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长期不受关注。有些农业科研单位只重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忽视其他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普遍存在账实不符、资产流失、资产利用率低、使用与管理脱节的现象。加之没有指定专人管理,很多农业科研单位还停留在手工登记固定资产卡片、手工统计数据的水平,无法实现实时在线信息共享。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改革的实行,原有的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和适应新的要求。另外,农业科研单位为了提升经济能力,通常采取资金、资产、技术入股等形式进行对外投资。但农业科研单位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缺乏成熟的立项、评估、决策、实施、审批及处置等对外投资管理体系,对外投资管理失控,投资风险增大。

(五)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会计工作不仅是技术性很强的业务工作,还是要求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的管理控制工作。如果农业科研单位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全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没有熟练运用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控制和会计决策的能力,又缺乏科研行业专业知识,加之有些人诚信度不高,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缺乏,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二、农业科研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对策

(一)做好财务预算和科研经费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必须制定并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办法,明确科研经费和部门预算编制原则和办法、预算内容、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的申报核定与监督执行。预算信息收集、管理权要集中在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要对日常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及时为管理部门提供财务数据。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时,财务部门要协助项目负责人共同编制,使预算既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增强可操作性,又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要实行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模式。科研项目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要建立科研项目专项资金跟踪问责制度,对专项资金的实施过程及完成结果进行综合性考核和评价,强力推行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机制。实行奖惩兑现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加强农业科研单位领导及其他所有人员对内控制度作用的认识,引起各级人员的重视,做到全员参与。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分不同对象举办相关财政法规、规章制度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培训,通过培训可在农业科研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三)加强内部牵制制度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应当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建立严谨的岗位责任制,从而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秩序。在通常情况下,任何经济业务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主办、批准、执行和记录。任何职员或部门都不能在未经其他职员或部门核准、复核或记录的情况下进行一项业务,从而减少差错或舞弊的发生。不相容职务分离,防止差错,控制财务风险,农业科研单位财务内部会计控制也应做到如下分离:授权批准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业科研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大多是为应付检查所制定,没有实际发挥作用,有的甚至没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仍然存在,迫切需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以制约。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认识到国有资产流失是一种失职行为,农业科研单位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要完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购建、使用、保管、维护、处置等方面的权限、责任及程序。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对所有财产、设备都要设置卡片进行管理,对闲置、毁损等资产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处置,从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再次,对一些不经常使用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可实行一定区域内的共享共用,避免资产重复购置,造成闲置浪费。

(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农业科研单位领导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部门无法代替的。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必须从“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强化服务职能,突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内向性”,立足于为科研管理和发展服务,成为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器”。只有配备精明能干的内审人员,全面、深入、规范地开展内审工作,加大内部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有效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

(六)坚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中心是内部会计控制,承担内部会计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务人员,因此,财务人员要真正担当起内部会计控制的重任,主动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内部会计控制是对科研经费管理各个环节实施的有效监控,超越了财务会计知识领域,要求掌握投资、金融、法律、信息以及科研专业知识。所以,要建立健全并应用好农业科研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加强财务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抓好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改善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