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思维训练和技能练习类的学习活动;“任务驱动”学习法可使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便于发挥主体的综合能力。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吸收了目标激励教学法的目标引导学习和活动驱动型课堂教学法的学生活动为主体等成果,并引入了新的教育理论,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任务”完成中探究方法、拓宽思路、掌握知识,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形成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任务驱动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的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目前,我国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探讨比较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等;部分地方的语文教学也开始引入此教学模式,并开始有了新的模式建构;而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本来是最适合任务驱动教学的,可一直还没有规模化的研究。笔者承担着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研究》,于是大胆将任务驱动教学引入语文课堂,不仅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初步构建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和认识陈说于下:

一、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

1.从宏观上看,这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突破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限,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观念,改革教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多是适应教师的教学,被动地吸收间接经验;在面临问题情景时,往往凭间接经验去解决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这也是导致我国下一代缺乏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新课程标准就是要从教育的观念和实施上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主张将学习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教学对象个体化、教学过程非线性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原则主动化等。可见,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素质,教师必须创造新的课堂教学环境,采用新的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重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各种素质得到综合的协调发展。

2.从微观上看,这是语文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尽管“扬弃“应试教育”,纳新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标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应试教育仍束缚着学生的思想,语文学科“费力而见效慢”的认识仍植根在学生的大脑中。于是,一股“狠抓数理化,语文添平旺”之风狂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语文课成了学生休息和“操练”作业的“阵地”,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着。此种情况使多少语文老师陷入深深的苦痛啊!痛定之后,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因势利导,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那么,语文教学的状况就会大为改观。再者,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能力体现的听、说、读、写,无一不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反映,它们包括了:A知识(学科知识、学习知识、身心知识等)B技能(单一的、复杂的)C策略(学科间的、学科内的)D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动机、意志、情感、性格、个性等)E一般综合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等)F特殊综合能力(自学能力、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等)。而这些素养,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习得和操练的,是需要有目的的活动去培养的。由此,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构建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特别指出,语文课的基本理念是(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他们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上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布洛非(J.Brophhy,1989)认为,知识是由围绕着关键概念的网络结构所组成,学习可以从网络的任何部分进入或开始。这一观点与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是呈非线性的网络结构是相一致的,因此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成人的引导下才逐渐走向独立,这一理论使人们看到学生发展的空间及可能性。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认识与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吻合的。

3.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另外一种是学习。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习”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将任务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习得语言的机会,可使学和用统一起来,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