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正确把握物理教学提问艺术论文

正确把握物理教学提问艺术论文

1如何把握提问时机

教学活动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课堂.一种是教师很少提问,从头到尾平铺直叙.这样的课堂无论讲的多精彩,都会让人感到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的思维没有问题来激发,不需要动脑筋,当然听不进去了;还有一种类型是喋喋不休地提问,仔细一听,都是“对不对啊?”“是不是啊?”这类问题.学生的思维层次很浅,学习效果很差.在多数教师看来,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提问的数量.问题是,这是提问数量的问题吗?笔者认为,这两个特例应该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即什么时候才应该提问?

1.1引入新课时在引入新课环节,会通过故事和实验之类创设一定的物理情境.往往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实验结束之后,情绪高涨的学生会突然松懈下来,让你感觉他们是来看热闹的.或者是当你已经开始下一环节了,还看到一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沉迷”于刚才的感官刺激中.如何将学生顺利带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且保持合适的思维兴奋度呢?笔者认为,恰当而及时的问题跟进是一个好方法.一个紧扣背景的问题提出来,可以迅速地使学生从“陶醉”状态清醒过来,转而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比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在两个玻璃杯中倒满雪碧,然后把一个青葡萄投入一杯雪碧中,大家都看到葡萄是沉底的.这个现象很平常,生活中会沉底的物体太多了.这时候,教师又出示一个青葡萄,说这个葡萄是有灵性的,能听我指挥.然后把它投入另一杯雪碧中,结果发生了令人感到惊奇的现象,葡萄在教师的口令下一会儿上浮,一会儿下沉,学生们都快看傻眼了.稍作停顿,教师发话了:“这颗神奇的葡萄真能听懂我的话吗?它的上浮下沉肯定另有原因,到底为什么呢?大家想不想一探究竟?”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一定会积极思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后续问题的探索中.如果没有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结果会怎样?我们也不妨来预想一下,实验做完了,学生也看呆了.这时教师发话了:“好神奇的现象,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浮沉.”接下来他的课堂会呈现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应该能想象得出,有的继续盯着葡萄欣赏,还有的在想我回家也做做看,太好玩了.总之,学生的思维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这样的引入可以说是功败垂成.当然,在引入环节设置问题也要注意方式.提问的目的是统一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所以不要单独提问某个学生,也不要急于找出答案,问题要点到但不要点透.

1.2进行探究时提问这时的学生已经冷静下来了,问题摆在面前,要做的就是动脑筋分析背后的原因,寻找理论支撑.这时就涉及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问题.比如,猜想和实验的设计,选择什么样的器材,要采集什么数据等等.如果教师不提供任何帮助,想让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是不现实的.为什么呢?初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决定了他们很难独立完成科学探究.那么学生能不能求助于课本呢?现行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其实是一种模拟的探究过程,整个过程甚至结果在教材中都有安排或提示.学生如果提前预习,那么课堂上的探究就会失去价值,但不预习,学生往往又会束手无策.怎么办?他们必须要得到教师的帮助.这时的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而这种引导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你的意见是什么?你能想到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怎么证明这个想法?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样的器材能给你提供帮助?你想看到什么现象?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在“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中,通过生活实例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已经发现了压力大小和受压面积会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但具体怎么影响,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才是学生认知的重点.而此时,大多数学生感到谜底已经解开了.教师这时候就要及时地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哪个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更大呢?你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显然会引发争论或疑惑.而接下来就是在你的“煽动”和一个个问题启发下,学生开始了各显身手的探究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包办什么,也没有插手学生的探究,要做的就是“场外指导”,一个类似于“先知”的角色.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思维的过度发散,也避免了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3得出结论时提问任何探究都应该有结论,可以是定性的描绘,也可以是定量的数据.学生在得到结果以后就会认为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其实,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绝佳时机.一组数据能说明什么?你的结论有没有片面性?多做几次会怎么样?比如,在“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将圆柱状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悬吊着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到随着金属块浸入水中的深度的增加(未完全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断减小.学生由此分析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实验设计没有问题,数据也没有问题,你怎么否定它?有的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是错的,其实在刚才的过程中V排也在变化,是V排的变化导致了浮力的变化.这样的处理方法怎么样?这简直就是否定学生的努力,推翻学生的探究实验.还有的教师会灵活一些,告诉学生刚才的实验金属块都有一部分露出水面,再试试看,完全浸没会怎样?这样的启发很明确,学生按图索骥找到答案是很容易的.但这样的处理还是浪费了一个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机会.那怎么处理才够精彩呢?有经验的教师会先肯定学生的发现,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深度越深浮力越大,如果是这样的话,把金属块放到很深的水里会怎样?会不会浮力大到足以和重力相等?这样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可能会有重大发现的心理驱动足以让学生开始新的尝试———金属块慢慢浸没到水下.学生会有什么发现?他们的思维会产生怎样强烈的波动?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2把握提问的策略

2.1问题与学生的匹配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提问时对照名单挨个来,师生交流就会显得磕磕碰碰.因为问题没有找到适合的学生来回答.有经验的教师会将问题分成几类,将学生也分成几类.像基础知识的提问以及引发兴趣的问题要找一些学困生来回答.比如,在“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拔河比赛: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用两根手指捏紧一把钢尺的两端,用力向后拔,通常男同学获胜.在经过必要的“煽动”后,两人都拚尽全力向后拔.结果男同学反而输掉了比赛,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因为没用标准答案,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学困生也能说出一两条(实际原因是男同学那端被涂了一层润滑油).这样不但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而中等难度、需要进行概括或引申的或灵活性较高的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学生来回答.比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这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对电路知识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而且题目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一些成绩优秀头脑灵活的学生来回答,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教学进度.还有些问题根本无需学生立刻作出回答,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时几个问题连珠炮式的提出,层层深入,足以让学生陷入沉思.就如同福尔摩斯探案一样,一个又一个问题在头脑中萦绕.能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2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有的教师为了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每一句话后面都跟着“对不对?”还有的教师会把每一个教学动作都用语言描绘一遍,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吗?这种没有思维空间的问题学生懒得回答.久而久之,思维惰性出现了.那我们应该怎么设计问题,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除了常规的知识性的问题以外,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调光灯电路设计”这个教学内容,要求灯泡分压范围在0~3V之间变化(电源电压为3V).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引,学生不太可能自主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调光灯电路.但怎么引导?点不到位的话学生莫名其妙,点透了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了.有位教师是这么设计问题的:“将一个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串联能不能解决问题?会不会是滑动变阻器规格不对?凭什么认定串联电路解决不了问题?并联就更不对了,为什么?大家想想看,对于滑动变阻器来讲,当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会怎么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利用这一点?”这样的几个研讨式的问题问完,学生的思路被统一了,既没有过分发散,也没有被习惯思维约束,解决问题显得水到渠成.

2.3注重回答后的处理学生的回答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有的教师会很“公正”地宣判:错!也有的教师会哄学生:虽然你回答错了,但你的勇气可嘉,老师照样要表扬你.这两种做法都是欠妥的.因为他并没有从你的评判中得到有意义的东西.成熟的教师会怎么处理呢?要实事求是,立足于问题本身,不要急着“贴标签”.要与学生共同探讨:你为什么这么想?我的意见是这样的,你看对不对?要给学生一个检验和反省自身回答的机会.有的学生很快就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哪怕想不出来,也可以通过师生间的探讨发现自己错在哪儿.不论是哪种情况,学生都有了新思考,这才是一次回答机会应该带给他们的收获.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回答,只是一种“判决”,无论用语多么华丽或委婉,都会浇灭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热情.要知道教学过程不是成果验收,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他们有所收获.对待正确的回答,也不能简单地处理.回答正确后要做什么?粗浅的认识是要表扬或鼓励:“太棒了”、“你都跟我想的一样了”、“看得出你动脑筋了”.其实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更多的是发生在回答后的交流中.光秃秃的“棒极了”不但让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而且会产生被敷衍的感觉.相同的答案往往有不同的思路,追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能使学生进一步梳理自己的思路,也能让其他同学明白他的思考过程,甚至能互相激发.特别是当学生的思路比预想的要简单或巧妙,更要用略显激动的语言深挖一下他的“心路历程”,这样处理不但让其他学生有所收获,对于他本人,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有时,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几位同学回答,故意对他们的回答不置可否,经过教师的“挑拨”,引发学生之间的争论,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在争论中学生不仅思路得到完善,而且还可以互相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相同规格的小灯泡为什么不同的小组得到了不一样的数据呢?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引发了极大的争论,而这种争论的原因,是教师故意示弱: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你们怎么看?显然,通过若干学生的争论,大部分学生都完善了对灯泡电功率的理解.试想,如果这个问题交由一个学生回答,然后由教师进行纠正或补充,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个效果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一定是出色的演说家,也不太可能是社交达人.但他一定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学生智慧之门的开启不一定全靠慷慨激昂的陈述,疑惑的表情、踌躇的目光也是一种睿智的伪装.在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我们不但能收获学生的成长,也让自己体会到一种荣光。

作者:戴国成单位: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