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英汉翻译形似误导

英汉翻译形似误导

1.前言

如果说“望文生义”属于一种直觉认知的话,最容易被这种“直觉”所左右的肯定是中国人。理由不言自明,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象形表义文字,而汉语又是缺乏形态标记的意合型语言。正由于象形汉字自身图像性、会意性和联想性的特点,中国人在语言认知上要比西方人更倚重视觉识别和心领神会。英汉翻译中出现的许多失误,其实都出于源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形似”误导和意合心理暗示。这种基于“形似”和“意合”的语言认知往往又跟直觉联系在一起,而直觉“是一种脱离意识的逻辑活动”(《现代汉语词典》,2005:1748),所以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本文拟从英汉翻译的角度探讨由语言“形似”引发的语义误读、文化误读和误导性心理图式。

2.“形似”导致语义误读

由于长期受母语认知方式的影响,中国学生看到sea-elephant,第一个反应大多是“海象”。至于到底是不是“海象”,世界上有没有“海象”,那是第二步的考虑。笔者曾让学生随口翻译这样一个句子:Thisisastopwatch.,结果超过60%的受试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一只停了的表。”而正确的汉译却是“这是一只跑表”。

“形似”导致语义误读是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这种毛病的直接根源乃是汉字的象形性和汉语的意合性。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汉字的象形特征使汉民族思维的直观表象得到极大的保留,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汉字往往就是留存在汉族先民意识中的原始表象,比如‘脊’和‘家’。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从文字直达概念的汉字中看不出语音的真正面貌,但却富含造字的理据。这就为汉字读者的理解和想象创造了富有张力的施展空间。”因此,中国学生和非英语母语的西方学生同样面对以下三个英文句子,产生的理解反应大相径庭:

1)Hegotsomesweetbreadforhisdog.

2)Thischeeseisabithigh.

3)Asoldierwouldhaveacteddifferently.

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对这三句话的理解大同小异,也即:1)A.他买了些甜面包给狗吃。2)A.这奶酪有点高级。3)A.一个士兵将行动得不一样。而同样这三个句子,一位希腊旅游者的理解却大异其趣。他虽然也不清楚sweetbread的确切含义,却一眼看出sweetbread不等于sweetbread,也就是说,前者是一个单词,后者则是两个单词,二者不可能是同一个意思;第二句的high也被他排除掉所谓“高级”的含义,因为,“‘Somethingisabithigh.’跟‘Somethingisofhighquality.’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如是说。至于第三句,他非常肯定地指出属于虚拟语气,应该理解为“如果是一个士兵的话,他的行动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位希腊青年虽然没能正确翻译出全部三个句子,却能在第一眼就排除了两处导致中国学生误读的“陷阱”。这三个句子的正确汉译分别是:1)B.他买了些牛杂碎给狗吃。2)B.这奶酪有点变质了。3)B.如果是一个士兵的话,他的行动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真正让笔者感兴趣的是,这位西方青年的英语并不很好,可为什么英语水平与之相当,甚至还略高于他的中国大学生却没能像他那样发现导致误读的“玄机”?原来,中西方人阅读同一种外语时,所调动起来的心理词汇与心理语法结构并不相同。中国学生在读“sweetbread”和“Thischeeseisabithigh.”时,从小养成的语言认知习惯就已经不知不觉地参与进来了。于是,sweetbread就被潜意识地“分解”成sweet(甜)和bread(面包),并顺理成章地糅合进对全句的理解中。对于“Thischeeseisabithigh.”的解读,则带有汉语意合式完形感知的味道。在中国学生的心理词汇中,英语单词cheese是跟汉语“奶酪”排列在一起的,而high则是跟所有与“高”有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与“高”有关的汉语形容词跟“奶酪”最经常搭配的无疑就是“高级”了。所以,选择“这奶酪有点高级”的语意命题不足为怪。至于他们未能像希腊青年那样,一眼就看出句3)的虚拟语气本质,那是因为汉语是非形态型语言,汉语母语者不像西方人那样对语法标记有与生俱来的敏感性。

其实,被“形似”误导的并不只是普通大学生,不少双语词典和专业论著也都难以幸免。江苏教育出版社《英语搭配大词典》对英语成语“washone''''shandsof”的汉译就是个典型例子:

◇washone''''shandsof:洗手不干某事(《英语搭配大词典》,p.817)

何谓“洗手不干”?《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①比喻盗贼等改邪归正;②比喻不再干某项职业。(p.1460)而英语成语washone''''shandsof的含义则是:towithdrawfromorrefusetoberesponsiblefor(ADictionaryofAmericanIdioms,p.372)。该英语成语典出《新约?马太福音》第27章24节。原文是:WhenPilatesawthathewasgettingnowhere,butthatinsteadanuproarwasstarting,hetookwater,andwashedhishandsinfrontofthecrowd.襂aminnocentofthisman’sblood,?hesaid,襂tisyourresponsibility!(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担吧!”)从这段引文就可以清楚看出,该成语的真正本意是“脱掉干系,不管,不再负责”。ADictionaryofAmericanIdioms(《美国成语词典》)在该词条下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句:

◇Theschoolwasheditshandsofthestudents?behaviorduringspringrecess.(学校不会为学生在春假期间的行为负责。)(汉语系笔者所译)

《英语搭配大词典》对washone’shandsof的汉译失误,应该不是编纂者们对这个英语成语的无知所致,造成误译的根本原因恐怕还在washone’shandsof与“洗手不干”的形似误导。该词典中类似语义误译另外还有一处,而这个误译更属于常识性错误:

4)根据我的意见:accordingtomyopinion(《英语搭配大词典》,p.1164)

“形似”导致的语义误读误译在《汉英大辞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也不罕见,只是这种“形似”误导的方向颠倒过来了——以英语的“形似”表达去对应汉语源语的表达。兹略举数例如下:

5)社区服务:communityservice(《汉英大辞典》,p.2239)

6)食言:eatone’sownwords(《汉英大辞典》,p.2300)

7)男婴/女婴:boybaby/girlbaby(《汉英大辞典》,p.3072)

而上述误译的正确译法分别应该是:4)inmyopinion;5)(community)publicservice;6)breakone’spromise;7)babyboy/babygirl。

精通外语者莫过于编纂词典的专家们。如果连这些精通外语的词典编纂者们都难逃阅读和表达中的“形似”误导,那么汉字象形性和汉语意合性对普通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影响就更可想而知了。这让我们想起伽达默尔说过的一句话:“语言具有一种自我遗忘性。在活语言中,语言学家运用巨大抽象能力所研究出的法则完全消失了。”大概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摘要:翻译的过程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不同特征的文化的转换。汉英两个民族连同它们的语言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审美取向、哲学传统、民族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揭示这些引起误会和文化冲突的因素,是克服英汉误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形似;文化差异;英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