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以学生为本教育

以学生为本教育

一、“两课”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必要性

(一)“以学生为本”是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由于“两课”的教学目的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只需要授之以一些相关的公式、原理及相关技术就可以了,“两课”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课程,使学生们懂得怎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冯友兰先生曾说过,高等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高校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开设了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另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所谓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使学生具有做人的基本素养,成为有用的人,这在我国就成为“两课”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课所讲授的学问。这其中没有现成的公式、原理可以套用,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原理阐述就能做到的,更不是靠外界的力量所能强加的。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还是道德评判力的形成都必须依赖学生主体本质力量的发挥,需要一个反思、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最好途径就是在“两课”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因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学习、发展潜能。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从死板的教条中跳出来,由被动、盲目地接受教育转为主动、自觉地接受教育;才能使他们摆脱机械的记忆和应付考试,促使学生对现有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反思、批评性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选择,实现自我的教育,从而使“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二)“以学生为本”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教授也曾说,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知识很优秀,但动手动脑能力差,创新精神不足。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而“两课”由于其特定的性质,它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即自主、自强、自信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产生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和精神的需要。学生对知识创造的内驱力,源于他们对探索未来寻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和不懈追求,源于他们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主体的责任感越强,责任范围和责任强度越大,其求知欲和创造的内驱力就越强,所创造的范围就越强。在“两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一方面加强了对大学生社会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动力。

(三)“以学生为本”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身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两课”教学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因此,它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大学生的价值和地位的极大关注,二是让大学生的个性有充分的发挥。“两课”教学中的“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质的基础上,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个性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寻求真理、完善人格,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从而能更好地去面对社会,适应社会,创造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虽然很多高校在“两课”教学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个性缺乏应有的尊重,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没有给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留下多少余地,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开动脑筋质疑问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主体性教育则强调,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学习、发展潜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方法结构。主体性教育认为师生关系应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是教育爱与教育责任感的有机统一。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与信赖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价值被充分肯定和认可,从而焕发积极进取的精神活力。

笔者在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课时就有意识地实施了主体性教育的原则。《纲要》的大部分内容,学生在中学时代都学过,很多老师感叹这门课不好教。笔者认为,凡事需要辩证看待。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人最感兴趣、最喜欢去学习倾听的往往是自己有点懂,但又不是太懂的东西。如果教师能够提供一些新知识、新的看问题角度,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正因为学生学过、了解,所以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所以每学期开始,笔者都会在班级分组讨论“中国近现代史上你印象最深刻的人/事”这一主题。学习中课堂上的互动讨论也会多次进行。到目前为止,效果出奇的好。同学们非常积极地参与,他们一起去查资料,分工合作:小组中有的成员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有的负责演讲。通过这一活动,笔者感觉有三大好处:一是让笔者了解了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观点,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从而有利于日后教学中的有的放矢。二是引导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历史知识,使青年学生爱竞争、喜欢表现自我的心理得到充分的释放。这一主题讨论是让学生成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教师只在学生讲完后,给以精彩扼要的评论,而且以鼓励肯定为主,语言尽量轻松幽默。每次主题讨论都让笔者感叹学生潜力之巨大。他们制作的课件之精美让笔者自叹不如,深感M·米德的“后喻文明”的正确性;他们采用的形式之多样也让人惊喜,如有个5人小组采取按“衣食住行娱”5个方面来介绍30年代的中国社会生活情况,每人一个方面。有的采取辩论赛的方式,有的采取主持人采访的形式。有的学生知识面之广、观点之深刻让人印象深刻。课堂上经常是气氛热烈、精彩纷呈。每次讨论都让笔者更加确信:每个人都有其巨大的潜能,关键是我们教师是否懂得去挖掘,是否给他们机会。三是通过共同去完成这样的主题作业,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笔者认为这对这些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大一新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二)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求实求新求活

所谓“实”,就是要求“两课”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两课”教学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是人们接受正确价值观和形成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信念的基础。大学生正处于成人的关键时期,必然会经历一些“成长之痛”。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诸方面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问题、就业成才问题和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由于笔者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的特殊身份,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其中。大一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大二大三的学生比较多的是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等,有的甚至担心就业问题。笔者就会用一些心理小故事、典型案例,尤其是历史人物如孙中山、等人面对挫折坚持不懈的事例来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认知,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景作积极的评价和反应,帮助他们更好地接纳自我,同时正确认识他人,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技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笔者也会向他们提供学校心理咨询的相关信息,以备他们需要咨询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所谓“新”,主要是指“两课”教育的思想要新,要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时代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视野空前开阔,他们固有的观念、思想更新异常迅速。这时,如果“两课”教育不能跟上时代,还是重复那些陈旧过时的老话,就会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冲突和矛盾,使他们难以接受。“两课”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只有和时代同步,和青年同步,吸收新思想,解决新问题,才能人脑人心。所谓“活”,主要是指“两课”教育的方法要灵活,要不断创新。良言不必逆耳,良药未必苦口,“两课”教育也可以有鲜活、生动的形式。为此,笔者在平时会向身边的青少年请教并从媒体了解现在的青少年最关心的话题,最热衷的音乐、影视、体育等节目,他们中最流行的东西,包括俚语等。学生们在课堂上发现笔者能说出他们的流行密码,马上就拉近了距离。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是与电脑等信息技术产品密不可分的,因此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了制作出精美、能够吸引学生的多媒体课件,笔者平时注意收集各种与本课有关的多媒体资料、各种音像资料等,虚心向青少年或其他电脑专家请教技术问题。有耕耘就有收获,学生对笔者所教授课程的喜爱及优秀评价让笔者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以学生为本,还要注意在教授时因材施教,使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实际情况和需要的提高。例如,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适当考虑他们的专业特点,统筹考虑和解决学生“两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关系,可以结合不同专业课内容的实际,使之相互促进,达到学习上的双赢、多赢效果,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两课”教学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

(一)以学生为本,就需要实施主体性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主体性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的类型,而是源远流长的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对主体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没有停止过。如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教学法,就是运用对话,列举出机智巧妙的问题进行教学,其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探索新的知识。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问题教学法,主张“从做中学”,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从情境中发现疑难,从疑难中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即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被称作“五步教学法”。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如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近代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等等。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主体性教育再一次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摘要]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实践“以学生为本”是非常必要的,而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是要实施主体性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要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求实求新求活。

[关键词]“两课”;以学生为本;主体性教育;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