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培育红岩精神

培育红岩精神

摘要:红岩精神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培育起来的一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它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培育红岩精神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培育;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重庆红岩村这个环境下,以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培育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时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中华民族走向新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培育红岩精神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今天学习、研究、总结、弘扬红岩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作者写作该文的现实意义。

一、红岩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在武汉失守后转入相持阶段,抗战形势巨变,日本由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转为重视共产党。采取军事、政治两手政策调集大部兵力对付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则采取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以分化瓦解中国内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英美劝说国民党向日本投降。集团公开叛国投敌。国民党于1939年1月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其政策,重点从对外转向对内,制定了不“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日益走向投降,反共独裁方向倒退。武汉失守,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定重庆为中国战时的陪都,重庆一跃而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指挥中心。重庆成为国民党、各派、民主人士的汇集地,成为全国各民族、海内外一切抗日力量的汇集地。一切要求抗日的人们都纷纷汇集到重庆。面对这种新变化新形势,共产党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扩大阵地,发展自己,从农村进入城市。到重庆建立阵地。这既是坚持抗战的需要,也是共产党发展自己的需要。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另一方面,战时重庆又是一个大染缸。国民党上层社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社会腐败污浊,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既是个虎穴之地、又是政治腐朽、思想颓废之地。共产党员随时有被捕、被杀之危险。任书记的中共南方局作为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面对这一形势,其主要任务是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在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下,认为必须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就是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产党人才有立足之地,抗战才能取得胜利。因此,政治路线必须依托思想路线,把政治路线与思想路线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一种精神力量,即我们现在所称的红岩精神,才能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抗战胜利。

二、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关系,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井冈山精神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抛弃了“城市中心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得到农民的拥护,最先敏感到红四军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路线妨碍极大。其来源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份所构成,若不彻底纠正,中国革命是不可能发展和胜利的。为此在党内开展思想上的革命,对党员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肃清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这种发展起来的内在的无产阶级精神力量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根本保证。

2.长征精神

人们称之为走的精神。长征精神历经了二万五千多里的行军,走了12个省,穿越了地球上最险恶的峰峦沟壑,翻越了一千余座大山,“天上有飞机,地下有追兵,围追堵截,夜里行军,吃的是草根树皮,穿的是梭衣草鞋。一心想把红军消灭的梦想彻底破灭了。红军长征是一曲工农红军求生存,求发展的凯歌,是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和力量,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抗争。长征在艰苦斗争中,在生死拼搏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意识,弥补了许多世纪中国人民所缺乏的精神与团结,却在长征生存抗争中培育起了精神与团结,红军长征正是依靠精神与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长征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深化与发展。长征精神的形成又使中华民族精神的潜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使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精神发生了跨时代的质的飞跃。

3.延安精神

中央工农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长征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的失败而告终。从1942年起,中国共产党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目的是为了端正党的思想路线,从认识上清算党内的“左”的错误,在全党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了克服物质上的困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曾作了高度评价。他说:“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曾分别地在精神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起了和正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了精神和物质、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彻底的辩证法。井冈山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说明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的科学概括,是对井冈山、长征取得胜利的科学结论。抗日战争要取得胜利,必须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伟大精神。红岩精神对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由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起来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三、在红岩精神鼓舞下的重庆人民对抗战胜利的重大贡献

在红岩精神的鼓舞下,经过等人的努力,在重庆形成了一条以爱国、团结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国统区人民的大团结,并与敌后中共抗日武装斗争相互配合,在两条战线夹击下,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在红岩精神的鼓舞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重庆对抗战的贡献居全国之首。重庆工人生产了大批枪支弹药送到前方,制作了3亿米布匹的军服,生产皮靴10万多双,制作军用皮件80万套。每月生产柴油3万吨,机油三、四万加仑,供应文化用品28470吨。每日生产面粉7万袋。生产军粮是重庆农民所承担的一个艰巨而重大的任务,青壮年农民都上前线了,只剩下老弱妇孺参加生产劳动。重庆农民共捐粮食84438748石,占国统区的1/3。重庆人民不仅保证了军粮的供应,还保证了内地厂矿职工、大中小学校的师生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口粮。

在红岩精神的鼓舞下,重庆人民还从人力、财力上支援抗战。川军几十万人上前线。据不完全统计:川军战死者263991人;负伤者356267人;失踪者24025人;总计646283人。以财力论,据粗略统计,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共担负了4400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1/3。重庆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承担着东南沿海一带内迁重庆的人民住、吃、穿、用等一系列问题。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如果没有重庆人民的重大贡献,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四、培育“红岩精神”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精神一旦掌握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以他深邃的哲学素养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的精神因素对人的力量的发挥的极端重要性,十分重视对人民群众精神的培育。

领导中共南方局在抗日的革命实践中精心培育了适合抗战需要的时代精神-“红岩精神”。“红岩精神”与的精神分不开,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展现。

(一)培育“红岩精神”的内容

培育“红岩精神”的内容是根据抗战局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而定的。只有从时代的需要、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因为“需要产生动力”。

1.坚持抗战爱国、反对投降主义

爱国主义是祖国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在人民群众中是一种凝聚力与向心力,任何时候,爱国主义都是人民群众抗敌御侮的力量源泉。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只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才能号召全国人民筑起抗击日寇的钢铁长城,才能够形成驱逐日本侵略者的巨大力量,才能与卖国势力作斗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就成为坚持抗战的第一必需。

为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坚定人们持久抗战的信念,写了许多文章,到处讲演,向人民群众指出,只有在持久抗战中才能实现爱国报国之志。“中国抗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持久战的方针是确定的。”反复教育人民“继续坚持长期抗战的方针,不断增加敌人的困难,努力克服自己的困难。”“中国人民为谋其民族解放的彻底成功,只有将战争进行到底。”因此,中国抗战是持久战,只有持久抗战,才能救中国。

2.坚持团结进步,反对分裂倒退

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保证长期抗战的决定条件”,中华民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形成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力量。说:“团结则存,分裂则亡,团结则胜,独霸则败。”指出了团结是抗战的铁则,是打败日寇的关键所在。抗战时期的团结,不是少数人的团结,而是全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强调说“就是要在观念上,把党外凡是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划一个最大的圈子……团结在一起。”强调指出:抗战需要集合一切可能集合的力量。

通过广泛的教育与自身的躬行实践,把各党派各界人士都团结到了抗日民主的进步旗帜之下,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全国各方面的团结,使中国人民空前地团结了起来,以全民族团结的排山倒海之势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

3.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在任何时候,无论是北伐战争、土地革命、还是二万五千里长征,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南方局共产党人在国统区领导抗战坚持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建立在依靠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指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进行抗战的基本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不是就不要外援呢?对于外援,中共一贯主张借助外援而不是依赖外援,不能以外援代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指出:“世界上没有不依靠自力更生,专靠外援而能战胜强寇收复失地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抗战的基本国策,运用友邦对日矛盾及争取外援,是服从于基本国策的对外政策。”

4.发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抗日战争中中国面对的是汲血成性,残暴至极的日本帝国主义,是极富武士精神的日本民族。战争一爆发,侵略者残暴的本质就暴露无遗,仅在一九三七年的南京大屠杀中,无辜的三十万中华儿女就惨死于侵略者的屠刀下,使一时的南京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战争的对象与性质决定了抗战的胜利需要中华民族做出巨大的牺牲,甚至无数生命的付出。

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实践中深谙牺牲对革命的意义,牺牲精神对于革命的重要。在抗日战争中教育人民: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个人利益,党派利益,都应该服从总的民族利益。”要勇于为全民族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无私奉献,为争取抗战的胜利而奋斗到底。”

(二)培育“红岩精神”的原则和方法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密切联系抗日战争的实践活动,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从加强党的建设入手,广交朋友,树立榜样等途径影响、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了千秋“红岩精神”。

1.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倡导纠正各种错误思想,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要求广大党员自我反省,加强自我修养。他号召党员学习古人,象曾子说的那样:“吾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还指出:“一个人或一个政党如果不愿意做反省功夫而自满自傲,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和缺点,或者不善于看出力量之所在而害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敢正视错误和改正错误,那么这个人或这个政党就一定不免于失败。”

在党的建设中,还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条件:(一)要有确定的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有坚持原则精神;(三)要相信群众力量;(四)要有学习精神;(五)要有坚韧的奋斗精神;(六)要有高度的纪律性。要求各级干部坚持上述原则,他自己也“躬行实践”,为自己制定了《我的修养要则》,为广大党的干部树立了培养无产阶级作风的光辉榜样。在他的教育下,广大党的干部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2.“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言教”以“身教”为依托

是第一个代表中国共产党,走出根据地,进入国统区,面向全中国、全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精神风貌的共产党人,他的形象就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深明自己的身份,注重自我修养,塑造自己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以自己的形象与精神风貌去影响人、团结人、教育人,在教育中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

在“红岩村”写下了自己的七条修养要则,他首先要求自己“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多。”“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习作合一……”从思想上也严格要求自己:“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严于律己,勇于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开展思想意识领域的革命,使自己具备了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在革命斗争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自己“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谦虚谨慎,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具备劳动人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大公无私的美德。抗战时期,正是以如此伟大而光辉的形象战斗在重庆,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到。以他崇高的品格与无穷的魅力感染人,团结人,教育人。他就像一块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磁石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同盟者。许多人特别是一些不同信仰的外国人与非共产党人,正是通过的形象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从而给予了同情与支持。英国卡尔大使通过与的交往,得出“是重庆最有智慧的人”,并预言:“他和他代表的政党最终将在中国获胜……”党的一位亲密战友刘仲容也说:“很久以来,我一想到中国共产党,脑子里就出现的形象。”开创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以其高尚的人格进行“身教”外,还开展广泛深入的“言教”。“言教”不是说教,而是一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的“言教”依托于他的“身教”,使“身教”与“言教”有机地结合起来。“身教”“言教”的魅力令世人称道,有口皆碑,其无穷魅力源于他彻底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于他“身教”“言教”的完美结合。

3.广交朋友,以交友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把交朋友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民精神的重要方法,把革命工作寓于现实生活。他广交朋友,在交往中关心朋友、爱护朋友、帮助朋友,在交友中影响人、团结人、教育人,使深情厚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同步而行,进而借助朋友开展更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领导者,倡导并率先垂范与被领导的人民群众交朋友,从心理上消除领导与被领导的差别,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演变成为朋友关系,令人民群众倍感亲切。他说领导要“面向群众。不仅要教育群众,还要向群众学习……我们要求同志们:(1)与群众接近和联系群众,在某种程度上要与他们打成一片;(2)倾听群众意见;(3)向群众学习;(4)教育群众,不做群众的尾巴。”这实际上是他领导作风的体现,是他领导群众,与群众交朋友的经验之谈。他认为好的领导者“领导群众的方式要使他们不感觉到我们是在领导”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领导者在工作与生活中不要摆架子,不要以领导者自居,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由此,赢得了广大国统区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还特别重视与社会各界知识名人士交朋友。在交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教育、影响朋友,使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思想认识的转变。抗战时期,由于国民党的政治迫害,朋友之间难以聚会,便利用给朋友“做生日”、开纪念会的形式促成朋友团聚、进行革命教育。当时,对郭老创作5周年及50大寿,对洪深50大寿,对冯玉祥60大寿,对沈老70大寿都进行了聚会祝贺,对鲁迅逝世,“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也都开了数次纪念会。充分利用这种形式、这些场合,谈抗战、谈团结、谈精神,培育了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4.树立榜样,号召人们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抗战时期,在国统区也通过树立榜样,利用先进性、典型性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号召人们学习榜样人物的精神风范。

本人的光辉形象就是一个最伟大的榜样,是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楷模。如果说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一面最伟大的红色旗帜,那么,在他的带动、影响下,还有着数面同色的旗帜。如工作在他身边的大批共产党员,还有他号召人们学习的鲁迅、郭沫若、冯玉祥、左权、张冲等等。号召人们向这些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

通过树立榜样人物,实际上就树立了精神典范,举起了民族革命的精神旗帜。通过号召人们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的团结战斗精神,学习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从而在抗战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爱国、奋斗、团结为主要内容的民族革命精神。正是依靠这种民族革命精神的力量,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因此,“红岩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是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

综上所述,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精神力量的作用。在长征时期、延安时期他都十分强调精神力量对革命事业的重大意义。特别是他在领导南方局斗争中,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并具体地论述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精神有巨大的反作用。为此,他不仅强调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人格力量,并且还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培育精神力量的原则和方法,从而炼就了为后人所赞誉的红岩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并为我们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在新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仅要靠物质力量,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共产党人也必须十分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也要坚持贯彻以爱国、团结、奋斗、奉献、诚信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倘作如是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必然实现。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2]《新华日报》,1938年至1943年。

[3]《今年抗战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载《国讯》第196期,第197-198合期。

[4]《中国抗战的严重时期和目前任务》载《抗敌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

[5]《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

[6]王泓.与国际友人[M].重庆出版社.

[7]侯外庐.韧的追求[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8]古耕虞.回忆敬爱的对我的领导[M].回忆南方局(一).重庆出版社,1983.

[9]沈叔羊.爱国老人沈钧儒[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10]《在重庆文化界纪念鲁迅逝世九周年集会上的讲话》载《民主教育》创刊号1945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