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个性化教学和校园网建设

个性化教学和校园网建设

稍微懂得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最早的教学是个体教学(一对一教学),所以能受教育的只是极少数贵族,后来逐渐演变为班级教学(一对多,也就是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正是由于有了班级教学,才大大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但是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我们发现:班级教学虽不象卢梭所说:是学生心灵的屠宰场,可它那一刀切的模式让越来越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忍受,也越来越不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与之相随的“应试教育”因此声名狼籍,一直靠“应试教育”为生的题海、题库亦“反戈一击”贴上了“素质教育”的标签,但放眼我们的国土,有多少间学校所进行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只不过名字改成了“素质教育”。清末督军谭延闓“捅两片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我们是作为笑话讲给学生听的。

而今天“应试教育”则连“捅两片瓦”也省了,干脆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幽默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谭督军。但我们再也笑不出来,因为主角是我们自己。

人们并不是有意和“素质教育”开玩笑,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因为班级教学的模式是为“应试教育”度身定做的,而“素质教育”的模式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而班级教学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可能取消班级教育,又不能逆潮流而行,在两难之中,只好“挂羊头卖狗肉”。这恐怕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特色”,行将就木的旧观念总能借新名词还魂。

个性化的教学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问题是如何去实现它?就如下面一则寓言:一群老鼠“苦猫久矣”,一天,所有老鼠集中开会,鼠辈们在愤怒声讨猫的“丑恶行径”后,商议怎么样排除猫对鼠辈们“求生存、求发展”的干扰,因为每次鼠辈们外出找吃的,半路上总会神不知、鬼不觉杀出一只猫,反应快还能捡回一条命,而反应慢则等于给猫送午餐。

鼠辈反复讨论都没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所谓“骂猫容易,治猫难”!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一只见多识广的老鼠想出了好主意:在猫脖子上挂一只铃铛,猫只要一走动铃铛就会响,鼠辈们便可安然无恙。群鼠一听高声叫好,只是谁去完成这个“光荣而又伟大”的任务──把铃铛挂在猫脖子上。

班级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完全是一场教学法模式转变的革命,就象老鼠把铃铛拴在猫脖子上,不可能没有一点风险。当然这个不是被猫吃掉,而是我们必须要承受改革所带来的阵痛。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传统的教育有这么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事实上师生之间的差别仅是水多水少的问题,而且学生的那一杯水必须在教师桶里取。所以老师只需把把自己的桶做大、装多多的水,并能把学生的杯灌满,便是一个优秀的老师。问题是如果学生的杯子不想装老师桶里的水,而是想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因为对学生个人来说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对他更重要,而且老师桶里的水并不是他需要的,就象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并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一样。商店遇到这样的顾客肯定是:你到别的商店看看。而我们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否也能这样:去别的学校呢?

班级教学更象一条生产标准化产品的流水线,只有符合“标准”的学生才被视为“人才”。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只能“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

因此班级教学必须强调纪律,否则课无法上。整齐划一,则必须取高补低,这么做的结果自然是以牺牲“两头”为代价。中国的学生缺乏创新,不敢创新,严格的课堂纪律“功不可没”。但把课堂变成市场是否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当然不是,情况更糟,连“中间”层也牺牲了。因为个性化教学不是“放羊”。

这又绕回了开头所说的:怎么把铃铛挂在猫脖子上而又不会把被猫吃掉。也就是不因泼掉脏水,连孩子也泼掉。

虽说班级教学弊病很多,但还远未到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步。同时个性化教学的模式是“多对一”,就是多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是多个优秀老师对一个学生。这对某一小部分学生来说也许有可能,就象当年的大寨,今天毕其功于一役的“优秀课例”。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即不现实、也无可能。相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已是少数,而优秀教师更属“极少数极少数”了。

事实上个性化教学,也不是今天的新名词。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尔》就充满了个性化教学思想。囿于当时的科学技术,人们并没有把他的个性化教学观当真。

个性化教学更象高科技产品,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有生命力,它必须能转化成商品。卢梭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尽管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但在当时人们并不敢认同。正如《唐诘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所说:两种愿望一样痴愚:一种是让过去回到现在;一种是让未来马上在目前实现。卢梭的个性化教育思想便属后一种。

致力于个性化教学者便仿佛走进了长长的隧道。

但Internet的出现,就象隧道尽头的亮光,为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带来了希望。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他的论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有这么一段描述: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限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各资料……

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计算机终端),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举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今天作为Internet网子网的校园网热一浪接一浪,作为致力于个性化教学者本应感到欣慰,但这又容易使人们回忆起“”那一段“发高烧”的日子。不少学校建设校园网、初衷并不是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他们的观念里恐怕还没有“个性化教学”这个名词,他们建设校园网倒是和阿Q对革命的“神往”相似: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并不很清楚校园网是用来干什么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大部分设备闲置,大量资金、物力、人力浪费。或者是投资不到位,类似于“烂尾楼”。

这是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建设校园网必须负出的代价。建校园网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总想以新的技术延续旧的模式。

素质教育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原因是它生长在班级教学的土壤上,所谓“枳生在淮南而为枳,生在淮北而为橘”。

我们前面说过: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但个性化教学必须植根在资讯科技非常发达的信息社会,植根在人们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意识理论上。一些学校建校园网之所以失败、原因是校领导本身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当然老师们也没有。建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实现符合社会进程的个性化教学,而是要延续他们驾轻就熟的传统教学。结果当然如人们所发现的:投资大、建效少。

北大教授辜鸿蒙曾讲过一段名言:我头上的辨子一把剪刀就可以剪掉,你们思想深处的辨子是否可以用一把剪刀剪掉呢?

实现个性化教学,校园网是一个前题,但最多是一个潜在的前题。建一个名符其实的校园网确实要花不少钱,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充足的资金,长则一年、短则半载便可投入使用。但在校园网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一、首先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亦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建设校园网便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已不是记忆多少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在这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充满残酷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世界;而对于那些缺乏这些能力的人来说,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前景。

二、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和专家”逐渐变为“协作人员,帮助者,有时是学习者”,同时学生的角色已不在是“听从者和学习者”而是“协作人员,有时是专家”。

总之只要人们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心态来理解和迎接校园网乃至国际互联网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挑战”,个性化教学就能在校园网上实现。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