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略谈档案学形成及研究原则

略谈档案学形成及研究原则

档案学理论的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新技术为档案工作现代化创造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并且向传统档案学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电子档案的出现和增多以及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既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又强化了社会的档案意识,社会各方面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高层次的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使档案工作实践向传统的档案学理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运用,以及档案工作在社会不同时期的服务范围的扩大,因而对档案工作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使档案工作实践与传统档案学理论指导下的档案实践,需要进行跨越发展。在档案工作中,例如计算机、缩微照相、静电复印、光盘等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使统计、编目和档案检索等工作环节,不得不相应改变,并且也改变了档案载体的存贮手段和档案资源的提供利用方式。因此说,为了实现人类共存档案信息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和各种需要,所进行的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档案检索语言是利用者获得大量档案信息资源的媒介,又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的一个条件,为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分类主题一体化档案检索语言也是世界各国为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所需要研究的一种语言,所谓分类主题一体化检索语言,是分类语言与主题语言互相融合吸收,取长补短而形成的一种更先进、更高级的一种检索语言,这又是档案信息检索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档案信息化工作中,既要有先进的档案信息检索语言,又要有档案数字化作为支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展开,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档案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档案信息化使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以高密度的数字形式存储,因此说数字档案成为以“比特”的形式存在的档案,它既可以是传统载体形式的档案经过数字化处理的的档案,也可以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其运行过程当中形成的数字档案。可见作为“信息的DNA”“比特”成为人类社会信息的基本要素,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形成一个以“比特”作为储存形式而引发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模式,并将会推动档案学由描述阶段发展到职能阶段。也就是说,档案学理论己经从经验科学,解释科学向应用科学迈进。因此,档案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系的形成过程。

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原则

我国档案学理论有着自身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又有着一定的结构方式,这也是档案学客观存在的必然。档案工作者不仅要认识档案学知识体系的结构特征,而且要采取科学的结构思维方法,要遵循着从外向内,循序渐近地原则。一般来说,初步进行档案学研究,宜选择处于事实性方面的课题,而且还要把研究的重心较多地放在对现有的档案理论知识的肯定方面。相反,那些能够在档案学某一领域中,己取得了成就时,就可以选择向档案学知识结构深层次转移,可以把重点放在对现有档案理论的否定性方面。其实,我们在档案研究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选题的大小和程度的难易,这跟档案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有着关联,即与原理性知识的距离远近有关,离原理性知识较近的课题,其重要性相对要高,反之,其重要性相对低些。同时档案学研究的难度大小,也与在档案理论知识结构中的研究指向有关,如果以维护现有档案学理论体系为目的研究,其方向与原有的理论是相一致的,而对现有的档案理论采取否定的态度,用新理论代替旧理论,即“离经叛逆”的研究,则会存在两种形式:一方面是由于原理论使用范围有限,需要更新,另一方面是新的理论取代原有的理论,即创新。档案学理论在档案工作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档案学理论自身的变革和发展的先导。更新知识,创新理论,是档案学自身研究的发展方向。对新理论知识的探求,也是在继承前人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和创新的。如果档案学研究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么档案学自身的发展就不会前进。尤其是对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提出新的理论,所以说,不但要体现创新的特点,还要体现出科学性和实践性,这对我们解决档案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实现档案工作的跨越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郭文娟1苏建功2作者单位:1广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广灵县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