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士素质论文

护士素质论文范文精选

护士素质论文

护士素质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现行撤诉制度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疏漏

(一)不准撤诉制度有违处分权原则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以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或者撤诉可能损害国家、集体、社会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为由限制当事人的撤诉权,这一方面违背了处分权原则,造成了对当事人自由处分权的损害,同时在法理上也毫无道理。法院以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需要处理或者损害国家、集体、社会或他人的合法利益等情形为依据,断然否决当事人的撤诉权,显然混淆了审判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应该是中立、消极和被动的。在违法行为的受害者或者控告者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要求司法途径解决前,法院不能过于主动干涉当事人的撤诉权,否则法院的审判权将取代积极的行政权和检察权。

(二)非自愿撤诉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真实原则

撤诉权是当事人诉权的一种,当事人撤诉是处分自己程序权利的行为,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志。然而司法实践中,有些法官为了使得案件尽快结案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强行动员原告撤诉,附条件动员原告撤诉,或者采取欺骗、强迫的方法迫使当事人撤诉,这些做法是对当事人撤诉权的任意践踏,违背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真实原则。它不仅损害诉讼程序的实践功能,更为严重的是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社会成员通过诉讼途径寻求公正的信心,造成司法机构受信任度下降,导致诉讼的低社会收益。

(三)无撤诉异议制度有违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我国民诉法将诉讼权利平等定义为一项基本原则,因此整个民事诉讼程序都要体现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精神。而在撤诉制度中,当事人双方的权利有失平等。主要体现在被告对原告撤诉没有防御进攻手段,没有建立撤诉异议制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撤诉只需经过法院审查批准即可,被告只能消极地接受撤诉带来的一切后果。从原告撤诉受法院制约的角度看,我国民事撤诉制度是典型的原告和法院之间的“单边游戏”,因为现行的撤诉制度没有考虑被告的程序利益,对于被告程序利益而言没有丝毫程序保障。[3]从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角度出发,被告一旦花费资源进行应诉,无视他已经付出的成本而允许原告在可能重新起诉的前提下自由撤诉有悖于公正。如果原告的撤诉过于自由,没有对立方制约,被告的程序利益极有可能受到原告任意行为的侵害。

撤诉制度中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改革构想

(一)保障当事人的撤诉权,取消法院对撤诉行使的实质否决权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民事主体对民事权利的自由处分是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这种处分既包括在实体权利上的处分,也体现在程序权利的处分上。撤诉仅仅是程序性问题,为了充分保证当事人在诉讼的自由意志,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就应当取消法院对等当事人撤诉的实质否决权。《民诉法若干意见》第161条和第190条明确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时,如果法院认为当事人的申请有违反法律的行为或者可能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时,法院就应当不准予当事人撤回起诉。而判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的行为或者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完全属于实质性审查的内容,而且法官还要依据自己的知识和自由裁量权进行判断,这完全属于实质性的审查权。法律的这种制度设计,不但增加了法院的工作负担,而且导致对当事人撤诉权的旁置,说通俗点这是费力不讨好的规定。笔者认为,法院对撤诉的实质性审查,容易剥夺当事人的撤诉权,也容易导致个别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因此要充分保证当事人的撤诉权,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立法制度,将法院实质审查权改为形式审查权。

(二)充分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意思自治,确保原告撤诉意思表示真实

撤诉意思表示真实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撤诉必须由当事人所为,二是撤诉必须出于当事人的自愿。撤诉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诉讼行为,当然必须是他们的自愿,这一点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撤诉权是当事人重要的诉讼权利,撤诉生效将导致诉讼终结,对于已宣告的判决或上诉撤诉后,可能出现不能重新起诉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同时,实践中也常出现迫于被告或他人的压力而非自愿撤诉的情况,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自愿原则。因此,在一方当事人提出撤诉申请时,法院应当告知其撤诉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且不能以职权干预当事人的撤诉行为。笔者认为,民诉法应当对受强制或压迫而为的撤诉的效力做出规定。

护士素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完善

一、刑事诉讼证人保护法理分析

在刑事诉讼中,国家为什么要保护证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自然法和自然法延伸的宪法中找到理论基础。

首先,国家是人民为保护个人的天赋权利而创设的。使公民免受不法侵害是国家履行职责的一部分,证人的安全保护也应当是自然而然之事。

其次,从德国学者所创设的“国家保护义务”理论来说,证人保护是证人应当享有的宪法权利。

再次,从人的主体性观点出发,证人是具有主体资格的人,他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因此不能为了到达发现真实的目的而损害或忽视证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利。如果国家需要证人作证时可以命令或强制证人出庭作证,而在证人作证时或作证后又不顾证人的安危,证人就沦为一种诉讼工具,与物证、书证无异。

二、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保护的现状及法律制度的不足

(一)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保护的现状

在我国,证人证言作为直接证据,在揭露案件事实,查获犯罪分子,改变传统的庭审方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目前刑事审判中,证人保护的情况却令人非常担忧,有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证人出庭作证难、证人出庭率已经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实际出庭作证的证人占全部提供证人证言的证人比例不会超过10%。比如上海,刑事案件证人出庭率5%左右。极少数出庭的证人也是经过办案人员的再三说服才勉强到庭的。而在很多正常的法庭审判中,还会经常出现证人没有一人出庭作证,而全部以书面证言方式提供证言的情况。

(二)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

我国关于证人保护的法律并不是空白,我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都有关于保护证人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过于笼统、抽象,在实践中对证人的保护作用很有限,我国关于刑事诉讼证人保护的法律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

1.证人保护机构不明确。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该法条虽然对证人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却过于原则、笼统,在实践中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由于分工不明,导致三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均不能有效地履行保护证人的职责,甚至发生互相推委的现象。

2.证人经济补偿制度未确立。

我国的证人作证补偿制度极其不完善,立法中至今没有明确确立。证人因为基本的经济补偿无从落实,故缺乏出庭作证的积极性。

3.对证人的事前保护不足。

我国目前对证人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为一种时候保护,即往往是发生了危害后果之后才予以责任追究、事后赔偿补偿等。

4.不同法律的保护不够衔接。

5.保护手段和措施有限。

三、国外刑事诉讼证人保护法律制度的考察

我们观察一下世界主要法治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就会发现,他们在规定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一项义务的同时,也为刑事诉讼证人提供了完善的保护机制。

纵观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有几点做法值得我们启迪:一是建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如美国证人保护机构是检察官执法办公室,捷克共和国是在刑事警察处下成立专门的证人保护特别组。二是注重事后保护与事前保护相结合,三是保护对象范围比较广泛。证人保护基本涵盖了证人可能遭受的三方面损失:人身安全、名誉和财产利益;保护的对象除证人外,还包括其家属。四是保护手段或方式多样性。

四、制定我国未来的刑事诉讼证人保护法律的基本内容所需构建

我国未来刑事诉讼证人保护法律基本内容的构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证人保护法律制度,笔者认为制定我国未来的刑事诉讼证人保护法律的基本内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构建:

(一)证人保护对象

从国外立法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证人保护的范围和对象都比较宽泛,证人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证人,而且包括证人的近亲属和有关人员、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出于人权和效率的考虑,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的保护对象应包括证人本人、证人的近亲属、可能影响到证人出庭作证的其他利害关系人。

(二)证人保护机构

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成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考虑具体国情,笔者认为,检察院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构,可以作为证人保护的审批机构,对证人保护的等级、期限等措施作出审查,批准实施证人保护方案。我国的公安机关可以作为保护证人的执行机构,因为公安机关作为我国刑事案件的侦查机关,具有明显的人力、物力和先进技术设备等优势。

(三)证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制度

1.建立并完善庭前保护制度。

第一,证人保密措施,即对于有必要保密的证人及其他受保护人姓名、身份、住址等情况,应当予以保密。比如,对于某些证人,其真实姓名及身份资料,司法人员在制作笔录或法律文书时,应代之以代号,不得记载足以识别其身份的内容。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证人姓名的保密权仅适用于立案和侦查阶段,这对证人的保护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对证人保密制度的适用扩及到庭审中和庭审后。第二,随身保护措施,我国应当考虑建立这一制度,尤其在审判那些极具人身危险性的刑事犯罪如杀人、抢劫、爆炸等的场合。此外,庭前证人保护措施还包括提供紧急通讯联系措施,即提供给证人一个临时电话号码,以保证证人随时同证人保护机构联系。

2.建立并完善庭中保护制度。

首先,在正式开庭审判前,在法院应设立独立的证人候审区域,防止证人在此时受到侵害。

其次,当证人表示作证时不愿有被告人在场或被告人在场会使证人作证产生压力或担心事后遭到打击报复时,法庭应让被告人退庭。

最后,可以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使证人不必亲自出庭也可以作证而且还可以接受对方的质询。即采用同步视频连线的方式(liveline),类似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的时空连线。

此外,还可以采用庭外作证的方式。即在开庭前,控辩双方均在场,在法官主持下,控辩双方对证人进行询问质证等。

3.建立并完善庭后保护制度。

对于面临高度长期风险确实无法居住在原住所地的证人,应规定由公安机关秘密地为其迁移户口、提供必要的身份证件,使其移居别的地区(必要时包括移居海外)。并给证人调动工作或重新就业尽可能提供方便,另外还要给予一定的安置费。对于某些特殊案件和特殊情况,可以根据证人的要求,动用国家证人保护专项资金,采取整容手段,为证人秘密改换面容,不会被认出真实身份。

(四)证人的经济补偿制度

应支付给证人费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补偿性的费用,如证人因作证支付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及误工费(无固定单位的证人因作证而减少正常收入等;另一部分则是因证人的作证行为而支付给他的奖励。公诉案件应由国家专项资金支付,该专项资金由国家财政专款拨付,由法院负责管理,专款专用;自诉案件由提出证人的一方承担证人费用。另外,所在单位应为证人出庭提供方便,不得因作证扣发证人的工资。

(五)证人拒证权制度

所谓“证人拒证”是指在特殊的情况下,负有作证义务的证人,享有法律规定的拒绝作证的特权。西方法治国家大都有关于证人拒证权的规定,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对此却没有相应的规定。

鉴于现行立法中的缺陷,应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免证规则。赋予证人在特定情形下享有免除作证义务的权利。最好采用证据法的立法例,对证人免证制度作出规定。证人免证规则包括下列内容:证人免证的定义,证人免证的程序规定,证人免证的范围等。

(六)污点证人的刑事豁免制度

污点证人刑事豁免制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诉讼中都得到运用。我国却尚未确立这一制度。

构建“污点证人”刑事豁免制度应当从作证豁免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类型选择、适用程序、后果等方面着手构建。

法律的公正不在于个案的极端正义,而在于诉讼程序上的充分救济,一个缺乏程序正义或者说丧失诉讼权利的裁判必然是一个不公正的裁判。证人保护制度的设立即是为了达于合理的诉讼结果而作出的制度安排,是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制度设计,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不论从国外立法、司法实践,还是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都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证人保护制度。我国诉讼法的修改必须注意到这一点,从而适应于我国的司法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光中.诉讼法学新探[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2]何家弘.证人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

[3]丹宁(英).法律的正当程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吴丹红.证人保护制度探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3).

护士素质论文范文第3篇

1.对象

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对象为在校大三年级本科护生,随机抽1个班为实验组(52人),另抽1个班为对照组(50人),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分为三个实践小组,每组15~18名学生。以上学生均已完成部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操作的学习,对本次实践项目的内容有较明确的认识;同时系统学习过《统计学》、《护理研究》课程,具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的基本能力;大一学年已完成《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具备自学查新能力。

2.实践内容及实施方法

(1)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根据学生现有专业知识储备,经仔细筛选,最终分别选以“珠海市自闭症儿童受教育现状(第一组)”、“珠海市40岁以上人群吸烟状况的调查(第二组)”、“留守老人的健康知识需求调查及健康宣教(第三组)”为实践活动的主题。各小组指定1~2名指导老师。在完成策划后,由我系教师进行综合评审,采取学生答辩形式进行汇报,仔细分析各个项目的可行性、实际意义及主要问题,并根据活动设置给予相应经费资助。(2)知识准备:活动开始前要求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对所开展活动的背景形成文字材料。本次社会实践安排两周时间,以自行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和与活动对象互动为主要形式,提前一周分组讨论,确定活动策划、明确本组活动目的、安排活动流程、并进行明确的组员分工。(3)活动实施:通过材料审核后,学校统一发放单位介绍信。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社会实践开展中除涉及专业问题可以咨询指导老师外,其他活动环节均由各组同学自行实施开展完成。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评价方法

(1)实践活动结束后第二周组织召开社会实践报告会,总结实践活动经验。各小组上交社会实践书面总结(包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实践课题成果、团队总结报告、个人小结、社会实践鉴定表、具有代表性的照片、PPT或影音资料等),同时由各小组组长进行总结汇报。(2)问卷调查:活动结束后以调查问卷、学生访谈及小组书面报告及汇报方式评价活动效果。(3)数据统计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

二、结果

1.实验组各小组分别完成调查报告或论文

《珠海市香洲区城镇居民对自闭症认知程度的调查》、《珠海市40岁以上中老年人吸烟概况调查研究》、《珠海市三灶镇留守老人健康知识需求调查研究》一篇。

2.实验组成员对实践活动效果进行自评的结果

实验组同学认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发现并解决问题、适应社会、自主学习、科研能力等6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

3.两周内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主学习时间进行比较

实验组同学课外自主学习的总时间,以及利用网络、书籍、相互讨论学习的时间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三、讨论

社会实践是锻炼护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适应环境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通过不断探索更好的实践方式,可以让更多的护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本次组织的社会实践中,肯定了社会实践对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可行性。通过学生提交的社会材料及汇报总结情况,反映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上有了很大改变,在语言表达及人际沟通协调、增强社会责任感、组织与合作、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自我认可和自我成就感明显加强。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护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并且强化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社会化技能。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护生快速融入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在校期间大多以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分析步入社会后可能面临的问题,而学生由于缺乏切身体验而很难达到共鸣。社会实践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借助社会的大课堂培养学生的处事应变能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如本次实践活动第一小组,在调查本市自闭症患儿的家长对自闭症认知程度时,发现很难在短时间内召集和统计到足够数量的自闭症患儿家长,通过小组成员多次商讨后决定主动联系本市由自闭症患儿家长自发组织的自闭症互助协会,通过有效沟通,最终在其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调查统计,同时也得到了该组织和患儿家长的好评。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在社会责任感的指导下,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社会实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动前期知识准备过程中,护生参与积极性极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利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和拓展。比如第一组同学,为保证组员自身对自闭症有充分的认识,专门邀请医学遗传学老师和医学心理学老师进行了遗传学知识和相关疾病心理护理等知识的辅导学习,并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护理进行了角色扮演的训练。第二组同学,在活动之前针对吸烟引发的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等进行了系统的巩固复习,并进行相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支炎、肺气肿、COPD等疾病的健康宣教模拟训练,力求通过科学的论证来号召社会群众积极响应禁烟。第三组同学,在活动之前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进行针对学习和训练,并准备了丰富的PPT素材和直观的影音材料,希望为留守老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在护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精神非常重要。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主动发现问题所在和知识的欠缺,更让学生体会到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为经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社会实践有助于启发护生的科研思维。护理专业学生往往注重临床实用性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创新和科研,接触科研机会少是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护生在学习《护理研究》理论课程之后,能将具体的科研方法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联系,从选题、实施到结题,学生不仅掌握了科研知识的具体应用,更重要的是科研过程中蕴含的点滴创新思维对他们的启迪作用。不足之处。社会实践是团队活动,团队内分工常造成同学在某一方面得到很多锻炼但其它方面却参与不够,这在表1中也有所体现。如三组最终论文或调查报告均由提前分工的4~5名同学完成,其他同学在写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参与较少,而这几位同学在活动策划或汇报中也参与较少。此外活动中暴露出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强,总期待指导老师或组长指派分配任务,仅凭一时的兴趣和热情参与,目的不明确。如何设计实践活动方案使同学能在各方面都得到均衡锻炼,充分调动积极性,是需要进一步探讨改进的问题。

四、总结

护士素质论文范文第4篇

1撰写护理论文存在的难点

起点低、累积少:尽管近十年普及不同形式的护理大专及以上教育,但目前我国护理队伍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即使在比较发达的上海市,在职护士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1%[2,3],造成文化水平的局限;目前,临床护士在业时间短,流失多,尤其是现在聘用合同制人数日趋增多,人员年轻、流动快、文化素质不高,使临床护士整体的知识、经验累积少,难以在理论上进行总结。

提高慢、更新难:护理学科的相对弱势和对工作“简单重复性”的误解,护士外派学习机会相对较少,且自身也满足于简单重复性工作,因而获取知识的途径、能力受限,知识难以更新。

主动性差、创新难: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平凡、琐碎,多呈被动性,限制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缺乏写作技巧:对初学者来说,由于缺乏写作经验,第一道难关便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其次是有了素材,又找不到写作的灵感、方法和技巧。尽管不同论文的撰写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但面对不同的写作方法、形式,写作者的写作水平、经验也各不相同,有好的素材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2提高撰写质量的对策

2.1改善自身薄弱的知识基础

2.1.1加强“三基”学习、强化“三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完成医疗、护理任务的前提,也是写好护理论文的基础。如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三新)层出不穷,要把“三新”学习融入到工作中,带着问题学、向专家请教,勤看书、多动脑;同时,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了解专科发展前沿,获得新信息,掌握新方法,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和确定写作主攻方向。

2.1.2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实践是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文章素材来源的基础。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难点的过程中找到写作题目和素材。例如,1名膀胱肿瘤女病人因尿流改道手术后产生了轻生念头,作者在为其实施心理疏导时萌生了研究并制定可控膀胱病人心身护理模式,其经验总结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并获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立足本职还意味着护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历对待护理论文写作。如低年资护士主要抓好“三基”,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高年资护士可进行“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写作,积累必要的写作技巧和经验;主管护士应进行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方面的实践和写作;高级职称护士可对护理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完成有创意的、高质量的护理论文。

2.1.3勤于思考、促发“灵感”:灵感来自于对从事工作的投入和追求,当自己置身于复杂的矛盾中,勤于思考常会有解决方法的“一闪念”出现。这种“一闪念”常包含有创新内涵,应抓紧相关资料的检索、查新,在此基础上付诸实施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总结出的文章才有特点和新意,并争取早日成文和获得首先发表的机会。例如尿道下裂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分泌物排泄不畅导致的尿瘘,解决分泌物引流的关键是做好管道护理。作者通过设计与众不同的冲洗、抽吸、挤压三步清理法,有效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的2篇文章顺利发表并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2.2增强知识累积技能

2.2.1个案病例的护理分析:主要针对某些特殊、复杂、意外、重大抢救等少见或罕见病例,当前又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和护理经验,及时报道这类病例诊疗或护理的经验、教训,分析病因、机理,提出注意事项等。这种回顾性总结是护理论文撰写的初级阶段,但个案护理所积累的经验,不仅丰富了护理理论和实践,也可促进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2.2.2护理方法、器具的改进或创新: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新的护理问题或科室开展新技术等医疗性问题,需进行方法改进或器具创新。在护理实践中,面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去引发对解决问题的联想和切入点。对于医疗所带来的护理问题,可以通过参加病历讨论、医疗查房,了解和查找解决医疗工作中面临的护理配合问题。例如,小口径引流管的连接问题,由于引流管口径小、引流袋连接头大导致衔接费力、不易套牢,在连接时造成漏液、污染。对此,作者选择一次性输血器上的连接头作为桥梁,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总结的“一次性输血器的妙用”已在杂志上发表。对新的护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介绍,可达到知识共享,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2.2.3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指的是某些尚未发生但可预见存在问题的探索性立题研究。它既可以通过工作调研,找出对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实际护理问题,也可以依托医疗进展、尤其是专科特色技术和主攻方向所带来的护理问题而确立护理研究方向与课题。例如尿道下裂的处理是我院泌尿科的特色技术,由于新尿道分泌物的淤积,手术的一期成功率低,因而,它是值得研究的护理课题,作者根据此进行了前瞻性立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完成系列护理论文。

2.3强化护理论文撰写技巧

2.3.1临摹法:有了素材以后,走捷径的方法可以是在护理杂志上找一篇类似的文章格式作参照,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葫芦画瓢”完成。这种模仿他人文章格式的写作既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又是及时了解杂志对书写格式、表达方式要求的途径。

2.3.2经验法:当有一定写作经验,作者可针对不同内容和题材,选择不同的写作方法,在遵循不同论文撰写的相对固定格式的前提下,自成一派。这类文章主要来自临床工作的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体会等,是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临床护士常采用的写作方法。

2.3.3选题法:它是护理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通过选题、立题论证、方案设计、工作实施、资料整理和总结后所发表的论文形式。虽然这种论文形式较单一,但由于着重创新或新理论探讨,论文内容和格式有严格要求,这类文章写作难度相对大,对作者综合能力要求高,为护理论文的高级阶段。

护士素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科护士;科研能力;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最初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战略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别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缩写[1-2],又称态势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并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结论。该方法被一些组织、机构广泛应用于战略制定中,基本原则是扩大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利用机会,克服威胁,最终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但该分析法罕见应用于儿科护士科研能力的分析[3-4],目前儿科护士科研能力的整体水平比较低[5],而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我国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6]。相对于综合性医院,儿童医院的科研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7-8]。因此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儿科护士科研能力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及主要威胁,并探索相关对策,为进一步提升其科研能力提供参考与借鉴。

1儿科护士科研能力的SWOT分析

1.1优势(S)

(1)医院层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拥有完善的儿科临床研究院、部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7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承担多项部级、省部级和市级课题,医院开放床位1300张,拥有研究生导师67人,年招收研究生110余人,具有充足的病例资源以及医、教、研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拔尖的人才队伍。医院职工可通过院图书馆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科研资源,也可借助文献助手获取相关中英文文献,可随时掌握国内外护理研究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院领导认识到护理科研对于医院护理发展的重要性,出台了相关科研论文管理规定等文件,逐渐加大对护理科研的投入,鼓励护士在从事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科研活动。

(2)护理部层面:我院是江苏省儿科危重症专科护士和苏州市儿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同时也是苏州市重点专科,护理硕士生导师6名,近3年课题17项,专利106项,2020年设立院级护理科研项目30项,护理部具有丰富的科研培训经验和较强的护理科研能力。护理部搭建了护理助手、护理科研小组等良好的科研培训平台,营造了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护理部管理层在护士职称聘任细则和薪资管理环节均加入了科研方面的考核指标,要求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申报课题,护士长每年至少1篇;基层护理管理者也将科研工作纳入科室的绩效考核指标,正规期刊以上均有相应奖励,全员动员,分工合作,提高科研积极性,打破护士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投入精力即可得到职业生涯满足的局面。

1.2劣势(W)

(1)护士自身认识不足:低年资护士大部分精力放在获取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未能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部分中青年护士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科研环境,跟科研能力强的前辈相比,觉得自己没有实力和希望,主动性不强;部分已获得高级职称护士,再无意愿进行科学研究;另外,学历低、外语水平较差、科研基础薄弱的护士,长久以来只关注临床工作,忽视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对科研热情不高,短时间内很难培养其科研意识和兴趣。

(2)科研培训的局限性:医院护理科研培训目前主要由护理部主导,由于科研小组刚成立,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基本以理论授课为主;培训频率少,仅每季度1次;培训时间过短,每次仅2~3h;培训之前没有进行科学而针对性的科研培训需求及培训能力的调查,未深入了解儿科护士接受能力;针对科研小组成员制定了相应考核机制,但还未真正落地。

(3)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儿科服务对象特殊,其疾病复杂且变化快,琐碎、重复、繁杂,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性质,使得儿科护士时间精力不足,导致科研培训无暇顾及;中青年护士经济和家庭负担也较重,分身乏术,虽有意科研,却精力不够。

1.3机会(O)

(1)医疗科研快速发展:我院每年均获得部级、省部级、市级等多项科研项目资助,并将护理人员纳入研究队伍,一定程度上带动和促进了护理科研的发展。

(2)医院政策大力支持:医院日益重视科研活动,重点扶持护理科研项目,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各种科研活动,比如加大护士期刊论文报销比例,半额甚至全额报销,发表SCI论文给予相应奖励,参加院内外科研活动费用全额报销等。(3)护士整体素质提升:我国的护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护理人员入职后及时完成在职本科教育,目前我院本科以上学历占全院护士76%;同时医院注重护理硕士、博士引进,招聘全日制护理本科,高学历人才引进将有利于护理科研的开展。

1.4威胁(T)

(1)科研领域:201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了科研不端行为的治理工作,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但科研领域的不正之风如、抄袭、剽窃、伪造等不端行为仍然存在,对护士科研能力提升造成不良影响及冲击。

(2)晋升方面:近年来职称晋升条件中逐渐重视临床能力的考量,对科研论文及成果的要求减少,导致护士对论文撰写与科研的关注减少,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临床护士的科研培训需求,导致科研能力停滞不前。

(3)工作方面:儿科护理工作存在压力大、环境差、安全系数低、工作收入低和晋升渠道少等工作特点[9],加上儿科护士的社会地位未得到患儿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这给儿科护士带来巨大的身体及心理压力,对从事护理科研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其科研能力低下[10]。

2儿科护士科研能力提升对策

2.1发挥优势,完善科研支持平台,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在医院政策的支持和激励下,护理管理者争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借助医院实验室,鼓励护士进行实验研究,加强与检验科、病理科等其他科室协作,为科研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支撑与保障。医院管理者应注重完善科研支持环境,如:开通主流医学数据库检索权限,建立科研交流共享网络平台,加强图书馆建设,增强文献信息保障功能,帮助护理人员了解国内外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开展科研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满足和强化,如偏向于专题讲座方式的护理人员,组织其进行专题培训;落实护理科研小组的职责,定期举办科研讲座、文献解读,组织科研项目申报、评审和实施,并指导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带领整体护士不断学习,形成浓厚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提高护士的科研热情,促进护理科研的长久持续发展[11]。

2.2抓住机会,克服劣势,完善科研培训体系

护理管理者要利用良好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结合儿科护士各方面情况,酌情安排一部分护士参与医院医疗科研活动进行学习,逐步建立专业的儿科护理科研团队,有效地凝聚和联合医院各学科的科研资源,拓展科研课题广度和深度,促进医院护理学科规模、水平及知名度的提高。针对科研意愿较弱的护士,护理管理者通过发挥科研骨干力量,形成互帮互助、互相探讨的科研氛围,使其养成科研习惯,提升其科研信心;加大激励力度,比如,在原有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单独额外设立科研发展奖金,使其获得科研成果满足感,补偿其为科研付出的时间和精力[12]。文献报道[13-14],发达国家较早对护士开展护理科研知识培训并形成教学模式,国内护士难以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缺少针对性的培养课程[15]。管理者应根据临床儿科护士的科研培训需求,完善科研培训体系,制定计划时应重视不同学历、层级、职称、职位、护龄、编制、专科护士科研培训需求的差异,根据具体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教程;可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科研培训班[16];创新培训方式,使用互联网+信息化教育手段进行,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新颖性与针对性,以提高护士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3克服威胁,提升儿科护士的尊严,加大科研政策倾斜度

目前医院护士执业前的第一学历普遍偏低,仍以大专学历为主,多为执业后继续教育完成本科学历。有研究发现[17],教育程度与科研水平成正比。医院管理者应加大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重视护士基础教育,鼓励护士脱岗学习,继续深造,尤其是攻读相应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以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医院管理者应结合儿科护士工作特点注意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环境,营造温馨人文氛围,舒缓和疏导其心里压力;提高其收入、待遇,提供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提升儿科护士价值来获得社会认同感、尊重感;同时政府应宣传引导,以增加社会对儿科护理专业的理解和尊重,降低儿科护士的身体及心理压力,激发其科研热情。由于儿科特殊的工作性质,管理者必须加大护理科研政策倾斜度,如每年给予一定的脱产科研时间[18],在职称晋升方面给其一定程度的倾斜,建立健全护理科研的专项经费,设置科研奖励制度,对于护理科研成果突出者加大奖励力度,调动护理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医院护理科研工作发展,从而提升医院护理研究的层次。

3小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