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范文第1篇

1.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海伦的哪些事?

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近海伦,了解海伦。

二、 精读品味

1. 轻声读第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海伦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2.那么她盲到什么程度,聋到什么程度呢?(出示句子:(1)她面对着的是黑暗和沉寂。(2)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3.加了“无边无际”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你能找到一个和“沉寂”相近的词语吗?比较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再加上“死一般”的感受到什么?

4.(出示:“从此,小海伦与……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从此”指什么时候?(一岁半)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体现了她的什么?

5.这段话除了体现了她既盲又聋,还有什么残疾?

6.教师引读:“她不能――,也不能――,如果把“一声”去掉好不好?有了“一声”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两个关键词,初步了解海伦的残疾状态。通过句子对比推敲、换词比较,感受海伦残疾、痛苦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细腻。通过这样的咬文嚼字,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情感发生了变化。

7.连自己心中最起码的希望和要求都不能倾诉,对于一个娃娃来说,是多么残酷!如果你是小海伦,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对未来、对生活会是怎样的态度?

8.谁能把这种痛苦、绝望之情和你的怜惜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9.那小海伦是怎样的呢?(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10.可以看出,此时的她还是一般的孩子,她的感受与普通小孩相同。

11.面对这样一个惨遭不幸的小女孩,人们发出怎样的感慨?(出示句子:天哪……)指名读一读这个句子。从她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字词体会到的?(“天哪 谁 才 呀!”,都从份量和程度上说明了灾难的沉重和巨大)指导朗读这句话。

12.谁能用充满同情、怜惜的语调来呼喊她的名字:不幸的――小海伦(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换位思考,让学生充分体会海伦的悲观,绝望。同时让学生明白,当时的小海伦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寻常女孩。通过多人次的呼喊海伦的名字,从一声一声的呼喊中爆发出对她的同情,为后来对她的敬佩造成强烈的对比。

13.我们刚才读到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小海伦,但是后面的课文里,又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小海伦。她不再暴躁,也不再发脾气,是一件事转变了她,什么事呢?谁主导了这件事呢?

1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提出要求:从这两个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海伦是个怎么样的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用“”画出来。

15.从第3自然段可以看出海伦跟原来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从原来的悲观绝望――有信心充满希望)是什么事使她对生活改变了态度?(沙利文引导她对水的认识)

16.(出示:“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呀!”“猛然醒悟”是什么意思?)

17.海伦是一位失聪失明的孩子,水对于常人来说看得见它流动的样子,听得见水流动的声音,但这一切与海伦无缘,她欣喜的是什么?醒悟过来的又是什么?而这一刻,她内心有什么感受呢?

18.“她心中充满了……,感到……开始。”“前所未有”指的是什么?“新的开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从此有了与以前不同的对待生活与生命的态度)

19.而这一切都是沙利文老师教拼写“水”这个教学细节引起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猛然醒悟”“前所未有”和“新的开始”等词语的挖掘探究,了解到沙利文教学“水”这一单词的细节对海伦的人生所起的重要意义。

20.默读第4自然段,这时看出海伦是一个怎样的人?(渴求知识勤奋的人)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来?(1)出示句子:“她不分昼夜……摸出了血。”“不分昼夜”说明了什么?(学习时间之长)(板书:不分昼夜)(2)海绵有什么特点?那“干燥的”海绵?(吸水又快又多)“甘霖”指什么?对于海伦来说,知识就是――甜美的甘露。那为什么要把海伦比作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呢?这样比喻有什么妙处?(因为她是一个盲聋哑的人,原先没有掌握知识)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哪些词体现了这个意思?(板书:拼命不停、摸出了血)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咬文嚼字,体会海伦的学习精神。咬文嚼字,不仅要咬嚼写什么,更要咬嚼怎么写的,妙处在哪里?

21.师引读:就这样,海伦学会了――(生接)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生接)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就这样,海伦学会了――(生接)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生接)用手指“说话”。

22.语段中“泥土”“种子”为什么要加引号?(海伦心目中的这些物体,不同于一般人的认识)

23.“就这样”是指怎么样?再次齐读这个句子。

24.对于海伦来说,学会这些容易吗?学到这里,你想用哪些成语来赞美海伦的学习精神呢?(不屈不挠、废寝忘食、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板书:不屈不挠)

25.读一读第5自然段中海伦的想象,说说为什么她的想象这样独特?

26.请你观察插图,为海伦多想象一下美好的画面。(出示: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感觉到了 ,她“看”到了 和 ,“听”到了和 。)这里的“看”和“听”加引号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去掉引号,可以用什么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27.引读:“这些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敢于(生:林中漫步),敢于(生:泛舟湖上),敢于(生:大胆想象未知的世界),感觉生活就像(生:玫瑰园一样美丽)。由此可见,她对生活充满了无比的热爱。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熏陶,同时培养语感,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

28.作为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来说,海伦能学得那么好,除了自身的刻苦努力之外,还有谁功不可没?是呀,海伦不幸中的大幸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是她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你觉得沙利文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耐心,有爱心,教学有方,有奉献精神……)

29.学到这里,让我们怀着崇敬、折服的情感再次呼喊她的名字――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忘渗透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学会感恩。教学环节上与第1自然段的教学形成一个呼应。情感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由原来对小海伦的同情,转变到现在对她由衷的折服!

30.海伦又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后来又有哪些成就,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作者单位: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

课例展台

【片段一】

师:此处的“重担”还是指扁担和两头挑着的东西吗?(生沉默)想一想:生活中,母亲还要做哪些事?

生:烧饭、洗衣、织毛衣、打扫卫生。

师:想一想,农村的母亲还要做什么?

生:挑水、喂猪、种田、割稻子……

师:是呀,这所有的生活重担都靠母亲一个人来承受。这儿的“担子”指什么?

生:生活负担。

师:母亲的担子重不重啊?(板书:担子重)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的方式,激活了学生前期积累的生活经验,不仅使他们深刻地理解了“重担”一词的意思,还充分地体悟到了“重担”一词的情感意味和语言意象。

【片段二】

师:(板书:泪水)生活中,你流过泪吗?因什么而流泪?

生:我伤心时流泪,我激动时会流泪,幸福时也会流泪……

师:联系实际,读读课文,文中的母亲此时是什么样的泪水呢?

生:这是激动的泪水。

生:这是幸福的泪水。

生:这是感动的泪水。

师:为什么激动、幸福、感动呢?

生:因为母亲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生:母亲发现儿子特别孝顺,竟然抱着自己入睡。

师:是呀,母亲激动、幸福地流泪了。(板书:激动、幸福)

【评析】教师凭借教材中母亲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品味“泪水”的内涵,让学生和母亲产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满怀和“我”同样的感情读懂文本,从而走出文本,得到了良好的人格熏陶。“泪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立足于文本,链接生活,解读才会无限精彩!

【片段三】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我被文中的这对母子情深打动了,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老母亲。于是,我学着作者的样子(屏显第2自然段关键句子),写下了我记忆中的母亲。你们想听吗?

生:想听。

师:(屏显文字,师读)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一大早就起床,很晚很晚才睡觉。早晨,母亲总是先煮早饭,然后帮我穿衣、梳头,即使是寒冬,也常常忙得十分疲惫。中午,我回家时,母亲还是在厨房辛苦地忙碌着,而屋外,早已晾出了一家人的衣服。看看母亲的手,不是因泡在水里太久发红,就是肿胀粗糙得令人心疼。晚上,收拾好碗筷之后,母亲总会坐在我的身旁,一边缝缝补补,一边提醒我认真写作业,不要发呆。夜深了,我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忙碌着,因为她爱给我变着花样织毛衣。我一直以为母亲的家务活做得很轻松,可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母亲一定也是很累很累的。她只是怕儿女担忧,没有说出口而已。以后,我一定像文中的“我”一样好好孝顺母亲,让母亲安康、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和母亲相处,母亲每天都做些什么,你总能看到吧。下面,就请大家也以“在我记忆中”开头,写写自己的母亲,好吗?(生写后交流)

生: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早晨会给我做鸡蛋饼。在我上学时,母亲帮我扎上红领巾,理齐衣服,系上鞋带,看着我走上台阶,才把门轻轻关上。有时,我的东西忘带了,母亲不顾风雨,不在乎烈日,把我需要的东西送到学校。晚上,母亲很晚才回来。回来后,她第一件事就是看我作业,然后要把我们一家三人的衣服洗掉,做我喜欢吃的面包。以前,我觉得母亲很轻松,但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我想对母亲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的母亲和文中的母亲一样,也是那样辛苦,也在为家庭、为儿女无数次地付出着。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范文第2篇

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7、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狐假虎威教学案例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借鉴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尝试表演。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

2、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

3、抓住重点词句,读议结合,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及其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认识一个多音字。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挂图,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师出谜语:尖嘴尖耳尖下巴,狡猾多疑托大尾。

问:“狐”指什么?(狐狸)“虎”指什么?(老虎)

问: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狐狸和老虎?

狐狸:狡猾、机智。老虎:凶猛、威风,被称为“百兽”。

2、让我们查查字典吧。“假”读jiǎ,有三个意思:①不真实,不是本来的,跟“真”相反。②借用,利用。③拒理推断,有待验证。按照规定或经请求时离开工作学习的场所。想一想,

“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借用,利用”的意思。)

3、这个题目什么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

师问: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它是怎么借到的?结果怎样?

二、诵读课文并学习生字词。

师问:“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各自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

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

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

(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

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3)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3、读通课文。

(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

(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

4、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

(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

(4)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2、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呢?

3、小结: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上述新问题,不能解决的呀,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究。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借鉴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2、会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老虎、狐狸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课题

师:在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出示插图一)

想一想,狐狸会被老虎吃了吗?(指名说)

书上是怎样写的,请小朋友读读课文2—5小节。(生自由读2—5小节)

二、学习课文2—5小节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

(卡片出示词和句子)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

(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卡片出示:为什么不敢?)

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

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2)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出示卡片: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

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三、学习课文6—8小节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读: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示小黑板: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学生读书,划词)

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别贴在狐狸和老虎的图下)

3、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4、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5、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做动作。

6、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7、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这句话:睁大眼睛,显出害怕的样子。)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插图)

8、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

9、第八小节怎样读?(指名读)

10、师引读7—8小节

11、表演7—8小节

12、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

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齐读

3、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假虎威”,(板书)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五、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完了这一课,你想对狐狸说什么?想对老虎说什么?

六、作业:

1、选用黑板上的成语造句。

2、回家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借鉴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读文中2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头饰、生字卡片、课件

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词卡片认读生词卡片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狐狸、老虎的图片)。质疑:它们是谁?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1、自由发言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你听明白了什么?1、汇报听后的收获

(2)理解“窜”字的意思。2、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图画。

(4)指导朗读。问: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大家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3、指读、比赛读、齐读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结果怎么样呢?

2、学习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转”1、学生上台做动作

(2)质疑: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

说明了什么?

(3)理解:扯着嗓子

(4)指导朗读2、尝试读

(5)师做“一愣”的动作,3、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质疑:老虎为什么一愣?4、联系生活实际,陈述原因。

(7)(课件展示图画)师:第四自然段比较难读,你用什么语气来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呢?

(8)指导朗读5、加上动作朗读,

6、指名上台读。

(9)师松开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3、学习6—8自然段

(1)这时,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1、自由发言、交流,加动作朗读。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师:走吧!我们到森林里地看看!2、自由读课文马上,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3、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4)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

(5)问狐狸,你什么要这样做?

4、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6)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其余学生齐读

(7)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些什么?7、8自然段。5、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8)问百兽:你们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你们有什么感想?

(9)理解“纳闷”一词的意思

(10)你们为什么跑?你们怕谁?

(11)师小结:所以,我们说狐狸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它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2)指导朗读6、尝试读

7、齐读

4、学习第9自然段齐读第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

四、师生共同总结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范文第3篇

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练”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一、以读为本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一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二、读中感悟

感悟,感知而领悟。在读中领悟,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小学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点拔,诱导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描述“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在雨雾中欢笑。”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中,创设情景播放有关杨梅树吮吸甘露的图景,启发学生由其意景美,下雨的声音,吮吸的样子,山林的景象,联想语言文字再进行描述。学生描述道: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轻轻地下,山蒙蒙,树也蒙蒙,杨梅树醒了,它伸伸腰,笑容满面抖擞精神,咕咚咕咚,多甜美啊!你看它那贪婪的样子,像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吸得多欢啊!那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它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那些嫩叶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这真是“春雨绵绵润杨梅啊”!多好的再造想象,感受到物的美,景的美,语言也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不仅能读出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也就通过领悟储存在学生脑中。

三、多形式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要避免单调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如教《火烧云》这篇课文的4、5、6自然段时,由于这三段的构段方法是相同的,我把读思、读说、读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引读:

1.师: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生读有关的句子(下用“生读”表示)。师:什么样子的?生读。师:后来怎么变化的?生读。

2.师:忽然又来了什么?生读。师:什么样子的?生读。师:后来怎么变化的?生读。

3.师:接着又来了什么?生读。师:什么样子的?生读。师:后来怎么变化的?生读。老师引着大家这么一读,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启发学生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然后设计读写结合训练:天空里还会变些什么来?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几句话。(①天空里出现或来了什么?②是什么样子的?③后来如何变化、消失的?)

实践证明:通过引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发现课文构段的规律,可以启迪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自主阅读,放飞心灵

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的训练,学生与语言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读为本,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之目的。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范文第4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同学们还记得这里的“破”是什么意思?(破除、废除 )“陋习”呢?(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孙中山破除的是什么陋习?(缠足的陋习)

2. 指名读第8自然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要废除的陋习有很多,为什么他首先废除的是缠足这一陋习呢?这可是沿袭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啊!

【设计意图】疑能生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孩子较为遥远,所以,教学伊始,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以赋予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探疑欲望,激励学生走上主动探究之路。

二、 释疑,通体感受缠足陋习之害

1. 这跟孙中山幼年时,亲眼目睹姐姐缠足是分不开的。默读课文,用“ ”画出写缠足前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时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后姐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巨大变化。

2. 缠足前,姐姐是什么样儿?

3. 缠足前的姐姐是那么能干、活泼。喜欢这样的姐姐吗?就请大家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读一读写缠足前的姐姐的句子吧!(自读、指名读)

4. 缠足时,姐姐是什么样儿呢?你能想象到姐姐的痛苦吗?姐姐稚嫩的小脚,被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紧紧地……

5. 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缠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观看课件,学生感受缠足之残忍)

6. 缠足后,姐姐又是什么样儿呢?(板书:没有歌声,没有笑脸)

7. 看板书提出疑问:缠足为什么让能干、活泼的姐姐那么痛苦,没有了歌声、没有了笑脸?

【设计意图】疑能生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悟词语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学生整体模糊的原生态感知下,教师用插图来吸引他们解开“陋习”迷雾,这无疑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让这种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千年陋习立体了、鲜活了,学生会对所学内容进行了主动地探索、建构。

三、 析疑,深入体会缠足陋习之痛

1. 老师想请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其余同学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这让你感受到什么?

2. 缠足是那么可怕,那么残忍,那么让人痛苦,那么让人憎恨,真是撕心裂肺,让人痛不欲生啊!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第2自然段吧。

3. 真是“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呀!看到姐姐被缠足,孙中山是怎样的表现?妈妈又是怎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读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

4. 圈出“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生气”的是 ?“心疼”的是 ?缠足时的痛就如同在受罪、受刑一样啊!孙中山能不生气、能不心疼吗?谁来读好这句话?

5. (出示第5自然段)你还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孙中山?

6. 妈妈真的残忍吗? 你能读出妈妈那既心疼又无奈的复杂心情吗?

7. 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含着眼泪”读懂了什么?

8.“娶妻要娶小脚妻。”这是在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女儿缠足,疼在女儿身,痛在母亲心哪!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婆家,妈妈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真是无可奈何之举啊!

9. 同桌分角色读3~6自然段,可以辅以自己的动作。

【设计意图】疑能生情。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或者说是“物化”。让学生从文本中的对话去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积极与文本对话。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积极主动地去读、去思、去想,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 破疑,切身感受陋习破除之必要

1.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 ,再也没有 ,这件事深深地、深深地 。

2. 此时的孙中山可能会想到什么呢?缠足这件事不仅给姐姐带来了痛苦和打击,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这就坚定了他破除缠足陋习的信心和决心。他当了临时大总统,首先废除的就是――(生齐读)缠足陋习。

3. 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让我们带着对孙爷爷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课题。

人为什么活着读后感范文第5篇

师:同学们,一起看屏幕(展示中山陵图片),这是我们南京的一个著名的景点,它叫――

生:中山陵。

师: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有很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因为这里安葬着一位曾经领导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并且当了临时大总统的一个人。他叫――

生:孙中山。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发生在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谁来读课题?

生:《孙中山破陋习》。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当中哪个字或者是哪个词语的意思?

生:“破”的意思就是废除。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最后一自然段中写了:“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师: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理解题目当中关键字的意思,这是一个好的方法。

生:“陋习”在这篇课文中指的是缠足。

师: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目的意思是,孙中山废除缠足陋习。

二、引导质疑,确立话题

师:题目就非常好地概括了这个故事所要写的内容。关于这个故事,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生:孙中山为什么首先废除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生:为什么破除这个陋习?

生:缠足到底有多痛苦呢?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事重点描写的内容正是孙中山为什么决心破除缠足陋习。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标画出你的发现。(出示阅读提示:孙中山为什么要破缠足陋习?边读边思考,标画出你的发现。)

三、感受情节,聚焦表达

师:谁愿意第一个先来分享?

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自己的姐姐。”因为他很喜欢,不想让姐姐受到痛苦和伤害,所以要破这个陋习。

师:孙中山喜欢姐姐什么?

生:他最喜欢听姐姐唱歌。因为“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师:你读到这样的场景就仿佛看了姐弟俩说话唱歌的场景,是不是呀?谁愿意读出这样一个温暖的快乐的画面?

生: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师:这是多么好的一对姐弟啊!还有谁想说孙中山喜欢姐姐什么?

生:孙中山还喜欢姐姐不怕吃苦。“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这么多劳累的事情应该是大人做的,可孙中山的姐姐却不怕吃苦,把家务活都做了。

师:姐姐不怕吃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具体表现在姐姐做的各种事情上,她会洗衣、烧饭、插秧、挑柴,而且样样活儿都干。

师:还可以说她平时会干什么事,也能看出她不怕吃苦?

生:她应该还会砍柴、挑水……

生:她一定还会种菜、打扫卫生、喂猪……

师:想象着姐姐在干这些活的时候她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

生:“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

师:她刚才朗读时,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觉?

生:我发现她读的时候,嘴角还弯弯地翘着,仿佛姐姐是面带着笑容、每天快快乐乐地在做这件事。

师:你的发言表明你听懂了她的朗读,真好!我们一起来读――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么好的一个姐姐要被缠足受折磨,所以孙中山因为喜欢姐姐要――

生:破陋习!

师:接着聊,有没有找到第二个原因?

生:我找到的是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我从这一句话看出了姐姐非常痛苦,眼泪直往下流。

师:读到这样一句话,很多同学在预习作业中就写下了自己的疑问,谁来说说自己的疑问?

生:姐姐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不怕吃苦,为什么一缠足就疼得眼泪直往下流?

师:有没有女孩子和她的疑问是一样的?

生:我的疑问和她一样。

师:有没有男生和她的疑问一样?

生:我的问题和她的比较接近,我想知道缠足究竟有多疼,让姐姐疼得眼泪直往下流呢?

师:关于这个问题,不仅女孩子关心,男孩子也关心。老师相信同学们读了下面这段资料,会对缠足之痛有更深切的体会!

配乐朗读资料《最残忍的刑罚》:缠足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时间最长、迫害人最多的“刑罚”。女子缠足从小时候开始。缠足时,先用白矾洒在脚缝,五个脚指紧靠一起,脚面用力弯成弓状,然后用白绫缠裹。缠上两层,用针线密缝,一面狠缠,一面密缝。缠完后,脚如炭火炙烧,疼痛难挨。随后日子还要他人搀扶走动,以活络筋骨。如此日复一日紧紧纠缠,并用药水薰洗,不到半月,脚面弯曲,折作四段,十指腐烂,鲜血淋漓。久而久之,腐烂的血肉变成脓水,流尽后只剩几根枯骨……“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真切地反映了女子缠足被摧残的痛苦。

师:资料读完了,作为一个女孩子,当你看到这段文字,看到这些缠足的图片时,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好好感谢孙中山破掉这个陋习,要不然现在我们女孩子的脚也要变成这样了。

生:缠足实在是太残忍了!那种疼痛一定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师:见到此情此景,男孩子们想说些什么?

生:这个刑罚太残忍了!要是我也一定会疼得哇哇大哭的。

生:以前做女孩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师:同学们,老师将文中的句子作了一点删改,请你们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出示原句及修改的句子:

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姐姐痛苦极了!

生:老师把“眼泪直往下流”去掉了。

师:对比着读一读这两句话,想一想文中这样写更能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有了“眼泪直往下流”这句话,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姐姐缠足时的痛苦,疼得受不了!

师:联系生活想象一下,除此之外,姐姐疼得受不了还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

生:可以换成“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生:换成“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生:还可以换成“把身边的床单都抓破了。”

……

师:说得很好!加上这样的句子,就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让人感觉这一幕如同发生在眼前。谁来读一读姐姐痛苦的表现?

生:“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师:接着聊,有没有找到第三处原因的?

生:我找到的是第七自然段的内容,写的是姐姐被缠足几个月后的变化。

师:第一句话有31个字,一个“痛”字也没写。可是,我相信你们能从中读出姐姐的“痛”。

生:我从“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看出姐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就不像第一自然段中说的活泼开朗,不怕吃苦。这主要是因为缠足给姐姐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师:老师特别欣赏你用“姐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句话来表达你所感受到的姐姐的变化。更要表扬你通过前后对比的方法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人物的心情。

生:我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判若两人”,指的是明明是同一个人,前后给人的感觉就像两个人似的。都是因为“缠足”,让姐姐变了!原来是一个快乐的姐姐,现在是一个怎么也快乐不起来的姐姐。

师:你说得非常有道理。用这个词来形容姐姐的变化非常恰当!(音乐起)同学们,原来那么快乐开朗、那么勤劳的姐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谁来读这段话?

生:“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师:从你的朗读中传来一阵阵对往日欢声笑语的怀念!

生:“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师:我们听到的是满满的惋惜!看到姐姐如今的变化,孙中山告诉自己一定要去做一件事,这件事是――

生:废除缠足陋习!

师:同学们,你还从哪里读懂了孙中山要破除这个陋习?

生:第五自然段中孙中山对妈妈讲的那句话“别人笑话怕什么”,就是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想为姐姐求情。

生:孙中山很心疼姐姐,想保护姐姐,不让她受伤害。但他又没有办法,很生气。所以他对妈妈说:“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师:同学们,“言为心声”,认真读一读孙中山和妈妈的这段对话,文中在写这段对话时有什么不一样?

生:他们俩说的话三段有提示语,其中孙中山第二次的话没有提示语。

师:这个发现很重要!我们知道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心情或内心想法。那孙中山第二段话没有提示语了,你能读出他内心的心情或想法吗?

生:我感觉孙中山心里肯定特别心疼姐姐,特别气!

生:我还觉得他因为没有别的办法帮姐姐,一定特别着急!所以冲着妈妈嚷起来。

师:你们跟故事中的孙中山年龄差不多大,能通过这样一段语言就明白了孙中山内心复杂的心情和情感,了不起!如果让你来说,你可能会对妈妈说什么?

生:女孩子不缠小脚怎么就会被人笑话了?明朝的马娘娘就是大脚,有谁笑话她了?

生:你也知道是害人的!祖宗传下来的就不能改了吗?

师:从大家的话语中,我们同样听出了内心的气愤和急切!谁来读孙中山对妈妈说的话,读出他心中想法和情感。

(生读相关语句)

师:同学们,看着姐姐现在沉默寡言的样子,想着姐姐曾经幸福快乐的情景,假如你就是孙中山,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姐姐真可怜!真希望她能再回到从前快快乐乐的样子!

生:姐姐受到了这么大的伤害!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快乐起来了!

生:都是“缠足”把姐姐害成这样,我将来一定要破除这个陋习!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根据了解题目的意思,围绕着“孙中山为什么要破除缠足陋习”这一话题读故事,一起随着文字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内心,体会着文字表达的具体生动,感受着故事内容的扣人心弦。课后大家可以去阅读孙中山先生的故事,把你感兴趣的内容记下来,大家互相交流。

师: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回去以后问问周围的老人或者查找资料,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

(蒋崇勇,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211100)

【课例导读】

一直以来,在语文课上,我们究竟应该“教什么”?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或教研活动中经常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然而,在前的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这些现象:一部分教师在上语文课时不明确到底要教什么,于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结果是教师教得模糊不清,学生学得一头雾水;还有一些教师在语文课中这点要关注,那点也舍不得丢,意图面面俱到,却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语文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未能做到清晰地认识和准确地定位。蒋老师通过《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例,力图呈现对语文核心教学目标的思考与实践,并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真正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价值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核心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在教学中加以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