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点管理论文

特点管理论文

特点管理论文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并联机床(ParallelMachineTools),又称并联结构机床(ParallelStructuredMachineTools)、虚拟轴机床(VirtualAxisMachineTools),也曾被称为六条腿机床、六足虫(Hexapods)。并联机床是基于空间并联机构Stewart平台原理开发的,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新概念机床,它是并联机器人机构与机床结合的产物,是空间机构学、机械制造、数控技术、计算机软硬技术和CAD/CAM技术高度结合的高科技产品。它克服了传统机床串联机构刀具只能沿固定导轨进给、刀具作业自由度偏低、设备加工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够等固有缺陷,可实现多坐标联动数控加工、装配和测量多种功能,更能满足复杂特种零件的加工。自其1994年在美国芝加哥机床展上首次面世即被誉为是“21世纪的机床”,成为机床家族中最有生命力的新成员。

图1并联机床的运动仿真模拟图

1并联机床的特点

整体而言,传统的串联机构机床,是属于数学简单而机构复杂的机床,而相对的,并联机构机床则机构简单而数学复杂,整个平台的运动牵涉到相当庞大的数学运算,因此虚拟轴并联机床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机构。这种新型机床完全打破了传统机床结构的概念,抛弃了固定导轨的刀具导向方式,采用了多杆并联机构驱动,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刚度,使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都有较大的改进。另外,由于其进给速度的提高,从而使高速、超高速加工更容易实现。由于这种机床具有高刚度、高承载能力、高速度、高精度以及重量轻、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并联、串联同时组成的混联式数控机床,不但具有并联机床的优点,而且在使用上更具实用价值。

随着高速切削的不断发展,传统串联式机构构造平台的结构刚性与移动台高速化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的瓶颈,而并联式平台便成为最佳的候选对象,而相对于串联式机床来说,并联式工作平台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

(1)结构简单、价格低

机床机械零部件数目较串联构造平台大幅减少,主要由滚珠丝杠、虎克铰、球铰、伺服电机等通用组件组成,这些通用组件可由专门厂家生产,因而本机床的制造和库存成本比相同功能的传统机床低得多,容易组装和搬运。

(2)结构刚度高

由于采用了封闭性的结构(closed-loopstructure)使其具有高刚性和高速化的优点,其结构负荷流线短,而负荷分解的拉、压力由六只连杆同时承受,以材料力学的观点来说,在外力一定时,悬臂量的应力与变形都最大,两端插入(build-in)次之,再来是两端简支撑(simply-supported),其次是受压的二力结构,应力与变形都最小的是受张力的二力结构,故其拥有高刚性。其刚度重量比高于传统的数控机床。

(3)加工速度高,惯性低

如果结构所承受的力会改变方向,(介于张力与压力之间),两力构件将会是最节省材料的结构,而它的移动件重量减至最低且同时由六个致动器驱动,因此机器很容易高速化,且拥有低惯性。

(4)加工精度高

由于其为多轴并联机构组成,六个可伸缩杆杆长都单独对刀具的位置和姿态起作用,因而不存在传统机床(即串联机床)的几何误差累积和放大的现象,甚至还有平均化效果(averagingeffect);其拥有热对称性结构设计,因此热变形较小;故它具有高精度的优点。

(5)多功能灵活性强

由于该机床机构简单控制方便,较容易根据加工对象而将其设计成专用机床,同时也可以将之开发成通用机床,用以实现铣削、镗削、磨削等加工,还可以配备必要的测量工具把它组成测量机,以实现机床的多功能。这将会带来很大的应用和市场前景,在国防和民用方面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6)使用寿命长

由于受力结构合理,运动部件磨损小,且没有导轨,不存在铁屑或冷却液进入导轨内部而导致其划伤、磨损或锈蚀现象。

(7)Stewart平台适合于模块化生产

对于不同的机器加工范围,只需改变连杆长度和接点位置,维护也容易,无须进行机件的再制和调整,只需将新的机构参数输入。

(8)变换座标系方便

由于没有实体座标系,机床座标系与工件座标系的转换全部靠软件完成,非常方便。

Stewart平台应用于机床与机器人时,可以降低静态误差(因为高刚性),以及动态误差(因为低惯量)。而Stewart平台的劣势在于其工作空间较小,且其在工作空间上有着奇异点的限制,而串联工作平台,控制器遇到奇异点时,将会计算出驱动装置无法达成的驱动命令而造成控制误差,但Stewart平台在奇异位置会失去支撑部分方向的力或力矩的能力,无法完成固定负载对象。

2并联机床的研究现状

自从1965年Stewart提出著名的Stewart平台机构,从此开始了基于Stewart并联机构的虚拟机床研究。但开始,人们还只是对这种机构停留在理论分析上。1994年,在美国芝加哥IMTS博览会上首次展出并引起世界轰动的并联6条腿机床(又称并联机床),在经过随后持续三年的全球跟进浪潮后,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降温。这是因为并联机床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一系列的难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DCB510并联机床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公司和研究单位在研究虚拟轴机床。我国的并联机床研究起步较晚,但成果显著。其中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始进行虚拟轴机床研究的单位之一,对虚拟轴机床以及多个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997年12月25日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镗铣类虚拟轴机床原型样机-VAMT1Y。在虚拟轴机床设计理论与样机建造等关键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理论成果属国际首创。目前正在进行虚拟轴机床系列化、实用化的研究,与多家机床骨干厂家进行了新型虚拟轴机床商品化样机的研制工作,以期实现虚拟轴机床的产业化。其中与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江东机床厂和大连机床厂联合研制的三种不同构型的机床已经问世,并与2001年在CIMT上展出,有望在近期实现商品化。与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XNZ63虚拟轴机床,可实现多坐标联动数控加工、装配和测量多种功能,更能满足复杂特种零件的加工,其综合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江东机床厂联合开发的一台龙门式虚拟轴机床,结构采用双柱龙门工作台移动式,可完成4坐标联动。与大连机床厂联合研制的DCB-510五轴联动串并联机床,能够通过并联机构实现X、Y和Z方向的移动,采用传统的串联方式实现主轴头的A和C方向的转动。另外由天津大学设计并与天津市第一机床厂联合研制的并联机床也获得成功并达到实用化水平。

哈工大与齐齐哈尔第二机床企业集团联合研制的BJ-1并联机床,现有机型技术参数为:①加工范围:f400×250;②主轴转速:0~8000r/min;③电主轴功率:9kW;④杆系伺服电机功率:0.75kW;⑤重复性精度:0.002mm(静态);⑥定位精度:0.015mm;⑦体积:1800×1500×2300;⑧数控系统:研华工控机+六轴联动卡。

东北大学最新研制的DSX5-70型三杆虚拟轴机床是由三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和两自由度的串联机构混联组成的五自由度虚拟轴机床。其中,两自由度串联机构置于运动平台上,整个机构通过三杆的伸缩和两驱动轴可实现五轴联动,用以完成多种作业任务。

由国防科技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银河——2000虚拟轴机床是一种并联式六自由度机床,是由传统并联机床发展而来的,在保持原并联机构的诸多优点,如高刚度,高精度和高的运动速度外,用变异机构扩大了机床的运动范围。

瑞典NeosRobotics公司由于采用了并联加串联的方案,从低层次应用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和财力,向高层次应用发展,以及采用了三杆中央的中心管等正确的措施,其并联机床产品早已进入实用,至今已创200余台的惊世销售业绩。该公司展出的Tricept845加工中心,其体积定位精度达到±50µm,重复定位精度达±10µm,这两个指标距离传统机床虽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对并联机床已属重大的突破,具有实用价值。其进给速度已达90m/min,加速度已达2g,主轴功率为30~45kW,24,000~30,000r/min,采用瑞士IBAG公司电主轴、Siemens840D数控系统和Heidenhain的测量系统。该加工中心采用模块化结构。三杆结构组件有0°、45°、90°三种布局可任选(即分别组成卧式、倾斜45°和立式加工中心)。

德国Fraunhofer机床和成型技术研究所开发的6x型机床适于模具的高速加工,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台:630×630,X,Y,Z行程均为630mm,两个转动自由度范围为30°,主轴最高速度为3000r/min,功率为16kW,腿的最大进给速度为30m/min,加速度为10m/s。

德国Index的美国分公司将并联机床用于车床,生产出了V100型三杆并联机构的“倒立车”(即主轴和工件在上作X、Z轴运动,而刀具在下不动,可回转换刀,但不作任何直线运动的立式车床,我国习称为“倒立车”)。它具有如下优点:①外形紧凑。车床不象加工中心,工件相对刀具的移动范围较小,克服了并联机构空间有效利用率低的弱点。②车床一般只需两个自由度(X和Z轴),现用三杆几何机构,可以获得X、Y、Z三个自由度,冗余的一个自由度可用作自由上下料用。另外,为了增加刚度,Index采用两根杆起一根杆作用的双杆机构,与我国天津第一机床总厂结构类似。V100安装5英寸卡盘,其主要技术参数为:电主轴转速为8000r/min,功率为26.48kW。X、Y、Z行程分别为1450mm、150mm、175mm,可自动上下料。

美国Hexel公司将6杆并联结构作成独立部件应用于转塔铣床。这可将低价的普通铣床升级为5轴联动铣床。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台直径710mm,X、Y行程范围为直径305mm的圆,Z轴178mm,A轴±25µm,最大进给速度为5.1m/min,重91kg。

瑞士技术院(ETH)、机床与制造技术院(IWF)和机器人院(IFR)也联合研制出了名为IWF的Hexaglide虚拟轴机床。

迄今为止,我们了解的虚拟轴并联机床有二自由度、三自由度、法面三自由度、纯移动三自由度四自由度、对称五自由度和六自由度等类型。虚拟轴数控并联机床多用于虚拟轴六自由度数控机床。

3并联机床的研究方向

并联机床组成原理的研究。研究并联机床自由度计算、运动副类型、支铰类型以及运动学分析、建模与仿真等问题。

并联机床运动空间的研究。包括运动空间分析及仿真、可达工作空间求解(如数值求解法、球坐标搜索法等)、机床干涉计算及位置分析等。

并联机床结构设计的研究。并联机床的结构设计包括很多内容,如机床的总体布局、安全机构设计、数控系统设计(包括数控平台建造、数控系统编程、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等)。

并联机床刚度、精度、柔度、灵巧度的研究。并联机构封闭回路的特性,使并联机床较传统串联结构机床具有更高的刚度,但这个特性引起的耦合问题,相对的形成在动力分析上很大的困扰,因此对其研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关于并联机床精度的研究仍是国际难题,包括机床系统硬件研究(及机床制造前精度设计和精度描述)和系统输出精度研究(及机床制造后输出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价)。并联机床柔度的研究包括柔度分析、柔度评价指标及其在工作空间内的分布等方面。灵巧度主要研究灵巧度指标及其分布等。

并联机床误差研究。包括误差分析、建模及误差精度保证、测量系统设计等问题。

并联机床模块设计与创建。根据工件加工的空间型和平面型,相应地把并联机床分为空间型并联机床和平面型并联机床两大类。并联机床按功能和结构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①执行模块;②机座模块(静平台模块);③动平台模块;④机架模块;⑤定位模块;⑥驱动模块;⑦控制和显示模块;⑧与冷却模块。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新特点;管理难点;措施

一、引言

(一)提出研究的问题

学生社团是高校在校学生依照法律,遵循一定的宗旨和原则,按照一定的章程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范围的学生组织。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宽,而且学生参与也十分活跃。高校学生社团的本质是求索知识、开展研究、融合文化、拓展素质。当今大学高校社团各型各样,甚至出现十分专业的社团。对此如何把握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脉搏,拓展其发展空间,分析当前社团出现的新特点和管理上的难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研究的背景

在大学产生之初,学生的学习便以社团的形式出现,可以说,社团随着大学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大学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校园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青年大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综合素质,在参加正式群体活动之余,自发地结成了各类社团,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当今到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课堂教育的积极延伸、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学生所学所长、增长学生知识才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由于当前高校社团出现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社团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管理上的难点,本课题着重研究这两方面,以致于对各大高校社团提供一些建议。

(四)研究的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高校学生社团是经过学校批准的由本校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对开展了一系列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增强校园科研学术氛围,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使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就有机会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发挥个性,培养个人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高校社团加强社团管理,是促进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朝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中的强大作用。

二、研究过程

(一)高校社团发展的基本情况

1、学生社团的规模状况

经过对全国5所高校的抽样问卷调查,近年来学生社团以较快的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共有学生社团360个,参加社团学生总数34889人,占所调查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数(57008人)的61.2%。在大学期间,有78%以上的大学生曾先后参加过学生社团。(见表一)

表一:社团规模情况

规模(人)数量(个)比例(%)

大于100030.8

500—100061.6

300—50082.3

100—30010930.4

50—10011632.3

50人以下11832.6

总计360100

2、学生社团的组成状况

从学生社团成员的组成来看,因为只有部分高校社团有研究生,所以参加社团的以本科生居多,占89%。按本科生年级组成来看,社团成员以一、二年级的学生居多,占参加社团本科生人数的90.3%,三、四年级的成员仅占9.7%。(见表二)

表二:社团成员的年级组成情况

组成人数(人)占全部成员比例(%)

一年级1956263.0

二年级667621.5

三年级380412.25

四年级10093.25

31051100

3、学生社团的类别状况

根据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状况,学生社团大致可以分为八种类型: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社会实践类、文娱体育类、就业创业类、公益服务类、网络(虚拟)社团类和其他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文娱体育类社团,共有153个,占42.4%。这说明文娱体育类社团仍然是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类型。(见表三)

表三:高校学生社团类别状况表

社团类别数量(个)占社团总数比例(%)

理论学习类308.3

学术科技类5816.2

社会实践类339.3

文娱体育类15342.4

就业创业类205.5

公益服务类3810.6

网络(虚拟)类133.5

其他类154.2

合计360100

(二)不同类型高校社团在学生管理和成长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社团是指高校中由学生自发组织、自行活动,由团委进行领导、监督、协调和服务的社会团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每所高校都有学生社团四五十个,60%以上的在校学生属于一个或几个社团,而9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由社团举办的某种活动。综观全国高校,学生社团总数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学生社团的范围基本包括以下八种:文化型,娱乐型、体育型、专业型、研究型、实践型、新闻型和服务型社团。也有把社团类型作三种划分:文学协写作类、文体艺术类和专业学术类。学生社团通过自身的活动,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学术科研促进功能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学术研究。早期的大学生社团基本上依托于学校的专业力量,属于学术科研型。它们通常依托学校的强势专业,起普及知识、兴趣引导、辅助科学研究的功能,其会员对象主要是对学术科研有强烈兴趣的年轻学子。

以苏州大学医学院系为例,早期的校园协会主要有:心理卫生协会、皮纹学一美容学协会、传统医学协会、抗癌协会等,这些与医学知识普及、科学研究、健康心理咨询等密切相关的学术性团体都围绕医学专业,具有专业性质。北京大学的光电信息学会、宗教哲学研究会、法学社都具有这样的性质。

这些学术科研社团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适应未来职业的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对在学生中形成热爱科学文化、培养专业兴趣、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培养团队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

不仅如此,社团还能拓宽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式。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兼具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正是社团的长处所在。在社团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可以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可以优势互补,理工科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人际交往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文科学生可以参加如“计算机与网络协会”、“科创社团”等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社团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学生品德养成、激发学生爱国奉献、升华其思想境界方面具有了承载功能,体现了它对人的培养的重要意义,是培养品质优秀的国家建设生力军的“第二课堂”。

传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于多种原因,说教的特点鲜明。学生一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社团填补了当前课堂德育的“盲区”和“空白点”。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己动手等方式增强了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健全的性格。

学生社团数量多、种类全,许多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成员来源广,辐射面广。加之社团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吸引了社团成员,同时吸引了更多的非社团成员。这些灵活多样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大学生德育的舞台和载体。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利用社团开展德育,确保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拥有会员3000多人,不仅在本校发展会员,而且向在京其他高校发展,其辐射面广,社会影响大。

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它通过社会调查、影视欣赏、辩论、走访等活动,把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双向互动、服务社会具体实践,使学生在了解国情、选择人生道路、认识自己历史责任的基础上,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其内容健康、道德规范、崇尚文明、强调集体观念,涵盖了思想教育的本质目标。当然,这种思想教育相对于正式群体活动具有明确的教育灌输性和导向性而言,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自我教育的需求,其形式学生更乐意接受,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回报社会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探索。如清华大学博士生团联合北大、社科院、国家民政部发起了“百名博士百村行”,北大青年志愿者总队组织学生为第21届大运会提供志愿服务等,展示了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风采。

高校社团文化作为大学生精神财富的源头之一,它所倡导的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开拓精神等,丰富了学生德育养成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为该项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舞台。

3、心理发展与辅导功能

青年人情绪不稳定,青年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大学生和其他青年一样,具有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同时面临青年期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就业、经济、恋爱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自我期望不时受到各种因素阻挠,自身生理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各高等院校都设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干预,但是这种干预的覆盖面远不如社团,而且主要针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往往容易错过最好的干预期。而社团能对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自我帮助,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社团是以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的群众性组织,其成员志趣爱好差不多,容易产生共同语言。容易在组织内找到知己和倾诉对象,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苦恼、焦虑、不满、困惑、压抑发泄出来,进而得到其他成员的鼓励、安慰和帮助,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和思想冲突。

②校园社团是一种管理相对松散的团体,不断吐故纳新是其特点,成员间无固定交往模式、无利益的冲突,心理压力相对缓和。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个体更容易在群体中受到接纳和帮助。尤其是常常游离于班级之外的学生,在社团环境中更易到归宿感。社团活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人对群体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功能,体现了马斯洛人类需求理论思想,即在基本需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最需要的就是爱、归属感和自我实现。

③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与人生履历不同、年龄相同的同辈交往,接受同辈帮助、了解和分享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反思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成为自助者,同时成为他人的帮助者。可见,通过集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忍让、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格,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随着社团成员的更迭而将这种精神和理念传递下去。马卡连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著名教育原则。他强调的集体作用在这里得到证明。

4、体育健身功能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具有相同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建立的体育团体。体育社团类型庞杂,根据对北京部分高校体育社团的调查,体育社团如各类球协、泳协、武协、舞美协会、登山协会、轮滑协会、定向越野协会等;大学社团也具有地域性,北方的高校还有冰协。

体育活动是展现大学生健康向上和青春活力的重要窗口,因而学生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在各类社团中占有重要地位。体育社团是以广大学生为主体,以健身和康乐为目标的大众体育形式。通过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有效地释放学习和成长的心理压力,充分体现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当代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这都有利于更加圆满地实现当代教育的育人目标。

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体育社团的直接作用是通过体育运动,宣传和展示强身健体的理念和实践。“积极运动,健康工作”成为大学教育的共识。其次,体育社团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极大地发扬了体育对人的教育和培训功能,是对现行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力补充。尤其在大学体育教育弱化的形势下,体育社团是大学体育教育有效而积极的补充,成为校园文化的不可缺少的补充。最后,各高校体育社团还代表学校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和竞技体育活动,相当的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体现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也给学生开拓了一个接触社会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全民办体育的体制下,通过体育社团积极探索体教结合,也能促进我国体育运动体制的转型。

5、职业导向功能

学生社团发挥着就业导向器和预备站的功能。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在解决学生就业压力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建立了学生职业生涯促进协会。职协围绕育人的宗旨,以就业指导与服务为核心,首先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素质、技能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团队素质、信仰素质、人文素质等。其中部分非课堂教育的素质则通过社团开展培养,进而完善和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职协还通过多个国际性学生组织和兄弟院校的社团建立了联系,举办了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工作坊、就业指导讲座、职场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开设免费课程、举办校友论坛、进行模拟面试、安排企业参观、进行“在校大学生职业意向调查”等内容。

以经验指导实践,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是职协的主要工作方法。除配有专职就业干部担任指导教师外,还通过聘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做讲座、杰出校友回校交流、各种职业应聘模拟等活动,指导学生就业。同时,根据对学生就业进行的实时调查和及时的跟踪与反馈,为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需求、职业规划提供真实的数据,为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搭建平台。

(三)新形势下高校社团发展新特点(趋势)及形成原因

1、向规模化和整体化发展

形成原因(主观):高校学生社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整合全体目标,形成目标合力,社团内部具有相同兴趣爱好、共同兴趣爱好的个体之间存在一种客观的亲和力,社团成员能够团结一致,努力进取,产生健康向上的群体意思,迸发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

形成原因(客观):学生社团数量与类型增多;学科覆盖面广泛;社团成员广泛;社团功能逐渐成熟;向规模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

2、范围和领域向专业性、多样性、科技型方向发展

形成原因(主观):社团成员集思广益,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活动内容日趋丰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化发展。社团在社团成员的努力下逐渐由“个体户”转化为“横向面”,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联合型”转变,实现社团之间跨系、跨校、甚至跨地域方向发展。使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识交流沟通网络。

形成原因(客观):社团涉猎的范围和领域得到拓宽,分工越来越细,涵盖了高校大多数专业。如:文、理、工、医、农等所有学科门类,专业性质浓厚,能满足大学生某一特殊方面的要求,又能实现智能互补和素质互补,同时综合类社团和科举社团逐渐增多,高校中各类学术研究学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广泛兴起,表现出较强的科技型。

3、逐渐向专业化、品牌化、社会化发展

形成原因:在当今社会就业能力日趋苦难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压力繁重,而社团恰恰能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培训的机会。由于社团也具有学术交流、社会经验交流等内涵,一些社团逐渐由当初的以“兴趣办社”转换到以“社会交流”为主的专业型社团。通过专业社团的训练,专业社团依据社会需求进行活动调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使学生接受到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等专业以外其他方面的学习与熏陶,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四)社团新的管理难点对策建议

难点:

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与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关系缺乏理性认识,参与热情逐年降温,没有持之以恒。

2、学生社团的活动规律不够正常,制度缺乏和管理不善,成员参与活动缺乏主动性。

3、社团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横向联系,仅仅停留在学校组织的少数大型活动层面上,造成社团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生命力。

建议:

1、加强社团内部管理

首先,应确定一个合理的、大家都认同的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将会遇上这样那样实际的问题与困难,作为社团干部应该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解决问题。

其次,要有一支精干高素质学生干部的队伍,能够让社团各部门及社团保持较高的思想斗志,形成共同的理念,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个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规范社团活动,制定社团制度

首先,做好社团发展宏观规划。从整体上去把握社团的活动。召开各社团座谈会,总结各社团成果与缺陷,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本学期全校各社团活动计划。且统筹协调各社团活动,督促社团开展符合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其次,制定社团制度。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社团,一个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就必须从制度入手,确立制度在学生社团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如制定适合自身社团发展的《社团管理条例》。如果没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去规范、约束它,那么社团必将是一盘散沙,失去其生命力和战斗力。

3、树立品牌意识、提供专业服务

社团的活力体现在活动上,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的功能也只有通过社团活动来体现。社团活动需要精心细致的准备,干一件,成一件,好一件,力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开拓创新精神,找方子,出点子,寻求适合自己的好路子,创出品牌活动、品牌刊物、专业人才。

(五)社团案例分析

1、复旦大学:生命学社

该学社成立于1989年,其宗旨是“了解生命、热爱生命、关心生命”。现有社员800余人,分布在全校26个院系。

学社组织开展DISCOVERY生命剧院、实验DIY、珍贵动物标本展、纪念DNA发现50周年、拯救中国虎环保知识宣传、WCS绿色社团辩论赛、珍贵野生动物图片展等活动。创办了每月一期社刊,建立了学社网站。学社的“青草丹心青海行”青海湖地区生态状况调查获得上海市优秀暑期实践项目;前社长李辉、社员林凌、杨宁宁分别在“挑战杯”中获全国一等奖、全国特等奖、特等奖的佳绩;2000年、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明星社团;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社团。

2、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

1995年,清华大学几十个党课学习小组和求是学会联合发起成立了该协会。魏巍为协会题词:我们的旗帜是共产主义!协会在全校28个院系设立分会,形成了总会-分会-党课学习小组的基本组织框架,现有会员4000余人,是全校最大的学生协会。

1998年、2001年至2004年,协会成功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四届“求索杯”理论知识竞赛;2004年8月,协会部分成员到四川广安社会实践;在团市委支持下,协会与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党委建立了合作关系。

3、北京大学:爱心社

1993年11月23日,由17个扫雪的同学发起成立该社,社员以年轻人的热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一点一滴地奉献爱心,实践着“奉献爱心、呼唤爱心、自我教育”的宗旨。社员遍布北大各个院系,现有社员500多人。

1996年,爱心社入选、团中央组织的“杰出志愿者(团队)”报告团,参加了全国的巡回讲演。2003年被评为、团中央“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北京市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通过3个社团的介绍,我们可以对比分析出这些社团获得成功具备以下特点:专业、理论性强;符合当今大学生思想;具备社会实践性。

三、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高校社团管理存在以下四个特点:

(一)社团组建的自发性和自主性

可以看出:大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参与业余活动的意识越来越强,许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联合志同道合的同学,自主组建培养能力和展示才能的社团。因此,大部分学生社团是由共同的爱好者自发、自愿创立的,社团负责人自愿承担社团的发起和组建工作,其成员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自愿参加社团活动。

(二)社团群体目标的趋同性和整合性

可以看出:参加同一社团的学生,总是在兴趣、爱好、特长、观念等方面具有许多一致性的地方,或者说是志同道合,彼此能从相互交往和共同相处中受益,这种一致性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能够不断吸纳有共同志趣的学生,保证社团健康持续发展。个体参与活动的目标在总体趋势上具有共同性、一致性,这种个体目标在聚合的同时,再通过社团成员经常的聚会、交流,更容易形成“共同语言”、逐渐地走向整合、统一,形成自己社团统一的群体目标走向,这为学生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准备了条件。

(三)社团活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首先,社团活动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娱乐型,也可以是学术性,相对以前的讲座、研讨、座谈会、交流会等单一的形式有了不少的创新。其次,社团实现了向“外向型”、“联合型”的转变,部分社团之间实现了跨系、跨校乃至跨地区的联系,加紧了与社会的联系;第三,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识交流沟通网络。

(四)社团人员的群众性和专业性。

学生社团能广泛吸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参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学生中拥有极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广泛的群众基础造就了社团逐渐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四、结论

针对以上研究内容,为广大高校社团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方案,但本研究由于研究路线(如杂志、索引)资源匮乏,早成某些地方存在瑕疵,不能发挥最好的研究成果,望见谅。本研究报告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意见为:1、社团向外(社会)发展改如何管理;2、专业社团对即将毕业后进行就业、创业的学子该如何规范指导;3、边缘社团(如酒文化社、游戏社)如何让在校师生明白边缘社团并非是“非主流”社团。

参考资料

[1]李晖萧思健刘晔:《复旦大学学生社团团建创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复旦教育》2000第四期

[2]李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浅议》,《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李国荣:《谈学生社团的管理》,《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年12月第11卷第4期

[4]刘志明:《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月第17卷第4期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物业管理社会化

一、当前我国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

从高校物业的使用类别看,高校物业可以分为:教学办公科研型楼栋物业、学生公寓物业、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文化体育类物业、服务接待类物业等,除教职工住宅小区物业外,其它物业产权基本上属于国家所有或极少数企业法人所有。高校物业的基本情况决定了高校物业的性质,与社会上一般物业管理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高校物业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政治任务

一般而言商住物业的管理主要是为住户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实现物业的保值和增值。高校物业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协助提升高校的对外形象。这样高校物业管理一定程度上就不完全遵循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如学生吃及住的管理属于学生生活综合管理的范围,涉及社会安全稳定,其服务费用价格等有些由政府物价部门审批,不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校园治安维护、校园环境的综合管理涉及到校园的校风、学风等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稳定治理问题。

(二)高校物业管理具有育人功能

高校的活动主体是在校学生,校园环境的好坏,物业管理水平高低,承载着显性与隐性育人功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通过校园干净、宽敞、明亮、整齐、优美的环境,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良好心理素质,培育丰富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情趣。通过后勤物业人的热情主动、文明服务引发大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有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朴素感清。

(三)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以优质服务为最终目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改革的目标是依据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后勒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服务决定市场,只有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让师生员工满意,才能占领市场,高校物业必须以优质的服务去做好各方面工作,取得师生员工的一致满意。

(四)高校物业服务费用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商住物业管理的资金来源包括管理服务费的收取、公共设施专用维护基金等,由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协商制定,资金的使用接受业主委员会、业主的监督;而高校物业管理服务费来源较为单一,与校方以合同契约形式确定资金数额和支付方式,完全市场化。全国高校后勤物业基本实现“拨改付”模式运作,对从事物业管理的后勤实体,其服务标准,支付费用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因各自不同的情况,标准很难一致,大多采用“成本倒推法”,而不是“市场计费标准”,因而与社会平均的同等档次的物业服务费用标准也不一致,不具有可比性。

(五)高校物业管理大多采用内部甲乙方管理体制

商住小区有业主自治与专业化管理的共管模式、智能化管理模式等,而高校物业管理则是一种内部共管式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甲方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的职能,乙方作为经济实体,按企业化运行,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与保障。这种机制下,甲乙方仍为高校的职工,其物业管理的规范化、行业化、市场竞争等方面,必然呈现着不完全的市场竟争,甚至没有市场竞争。虽然有极少数高校把一部分物业对社会招标,但更多高校其校内物业市场仍然是给后勤实体经营。

(六)教职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未实行社会化方式运作

国务院已出台《物业管理条例》,各省市也出台了住宅小区实行社会化物业管理的措施和时间表,但推行起来实施进度不快,特别是高校教职工老住宅小区仍然是按过去的福利化服务模式运作。因原来学校教学科研等规划的不完整性,使这一区域较多与高校校园密切相连,基本上属于校园范围的一部分,因此其物业管理较难以按社会化方式运作,也会影响校园的综合管理及房屋产权的上市流转和教职工个人权益的保护。

二、高校物业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的物业管理随着社会上物业管理的发展应运而生,但管理方式相对滞后,阻碍了高校物业管理职能的发挥,近几年,各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应该与社会物业管理同步。

(一)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在多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许多高校都做出过很多努力,但其成效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间的责、权、利不清,遇到问题和责任相互推委,而有利益时又相互争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高校物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首先,高校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明晰产权关系,明确产权主体,是实现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其次,高校物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明确资产管理和经营责任。实现政企分开,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保障。

(二)物业管理的市场化

高校物业管理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自身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脱离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有偿服务,从职能型管理转到经营型管理,走市场化道路。根据高校物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的要求,以及师生的消费层次,开展多元化、专业化、多层次的经营服务。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只有按照企业化运转模式加强管理,才能保证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物业管理社会化

高校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扩大规模,逐步走向社会。首先要稳固自身发展的基础——高校,学校市场是高校后勤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切实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优价和良好的服务,才能扩大规模,谋求更大的发展。开拓市场时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抓住时机,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区物业管理,努力壮大实力,为自己争取和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注意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物业管理的专业化

社会大分工中剥离出来的物业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极强的行业,高校物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许多项目专业性很强。高校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高科技爆发的集中地,其办公教学用房内的各种设备、设施日益先进,这些设备和设施维修难度大,需要专业的管理维护人员和必要的工具设备。因此,要想做好高校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就必须引进一批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招收一批专业人员进行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的专业化也是高校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

(五)物业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作为高校的物业管理企业要依法经营,要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接受审核;其次高校物业管理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服务程序,以确保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各项服务是否制度化是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再其次高校物业管理要主动接受学校相关部门包括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监督,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最后高校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应尽快同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接轨,制定具体的适合高校自身物业管理发展的《高校物业管理办法》,使高校物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候光明,冯序鹏.中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论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冷寿中.论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J].中国院校后勤研究,2003(2).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特点数学教学整合

网络技术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状的信息呈现方式、开放的时空范围和强大的交互功能等优势,这些都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现今,网络上日益健全、完善的各种学科资源库、教育专题网站、教育论坛等,也为学生开辟了全新的学习空间和方式。从实践中,我们领悟到:利用网络进行数学教学,必须准确把握网络技术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特性,这样才能使之有效地服务于数学教学,从而实现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一、利用网络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

网络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平台。网上交流具有环境虚拟性、方式多样性、时空开放性等特点。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是运行在虚拟时空中的交流,感觉也许很真实,但毕竟不同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电子邮件、BBS都是人们进行网上交流的常用工具。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上交流已不再局限于键盘输入这种单一的方式,语音对话、视频电话也已日益普及。网络系统既可以同时支持多个个体进行交流,也可以支持多个群体间的交流。

教师必须把握网络交流的上述特点。虚拟性是教师要调控的点,要将其与现实教学有机结合,以避免学生个体心理与现实群体的交往失衡。多样性和广阔性则应成为教师组织交流的有利因素,发挥其运用于数学教学的有价值因素,让网上交流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并从中获得数学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情感态度上的升华。

BBS(BulletinBoardSystem)翻译成中文叫“电子公告栏系统”,由于它独特的形式和强大的功能,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并成为全世界计算机用户交流信息的园地。电子公告板服务允许一个用户加入多个讨论组,各讨论组集中讨论一个特定话题。我们充分利用BBS技术,在班级网站上开设了“留言板”这一模块。作为教师,以管理员的身份针对近期数学课的学习内容设立专题讨论区,为学生精心设计出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则以游客的身份将自己对知识的了解或疑惑发表在论坛当中。通过阅读这些帖子,一方面,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知识储备、能力水准,灵活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与互补。收到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协调发展的效果。在这里,师生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大家都愿意畅谈自己学习的体会,交流自己学习的心得。在这里,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希望,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个性化的合理建议。这一方交流的平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二、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

网络教学常见的资源有网络课件、软件工具(如金山画王、几何画板)、资源库等。合理使用这些教学资源,能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让数学学习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网络课件是组织网络教学的普遍形式之一。网络课件将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流程有机串接起来。包括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还包括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操作工具、演示动画等。值得一提的是,高质量的网络课件不能单以图案设计的花哨、技术含量的高低作为评价的标准,关键应看它是否能发挥其工具价值,为学生的求知提供帮助,其落脚点应在课件本身实用性的发挥上。

在教学中,我们还体会到拥有和使用好的软件和和配套的资源库也是进行数学网络教学的基础工作。由于软件开发和资源库的建立,技术含量高,任务繁难,教师的工作重心不应放在资源开发上,而应学会合理利用平时留心搜集的一些现成资源,为我所用。

上计算课时,学生特别喜欢利用K12数学资源库中的Flas资源,它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课变的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原因在于:1、选择的灵活性。学生不再受到老师统一出题的限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组练习,做题的顺序也可由自己来调控,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契机。2、表现的生动性。Flas和草稿纸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因为,这里不仅有漂亮的背景,动听的音乐,通过点击“确定”、“清空”、“答案”按钮,还能及时检查自己计算正确与否。学生计算的专注力和兴趣都得到了提高,计算教学的效果也得到明显的提升。

PowerPoint在编辑状态下,可将图片任意拖动,这看似简单的功能,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时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统计》一课,电脑出示40个排列不整齐的水果,学生在PowerPoint编辑状态下任意拖动水果图片,设计出自己认为最佳的摆法,有的一堆堆的放,有的从左到右排,有的从上到下排,……在活动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再通过网络广播的形式,把学生的不同摆法展示在同一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清楚直观。最后通过师生间对各种摆法进行评价,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受到刺激,从而切身体会到一一对应的作用,也初步体验到统计图的作用。

三、利用网络为学生拓展开阔视野的内容。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教师既要抓住这一特点,又要注意两个问题:1、由于网络信息量急剧上涨,信息流速日益增快,已大大超出了学生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了克服学生获取信息时的盲目性、低效率,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有目的的查找,还可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数学学习网站,便于学生直接快捷地浏览。2、网络中的信息有好有坏,甚至暴力、不健康的内容。许多孩子因为沉迷于网络中的虚拟游戏世界或者受到不良信息影响而不能自拔,这也是社会和家长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面对矛盾。教师必须作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制止学生浏览不良网站和垃圾信息的侵袭,如安装反黄、反垃圾邮件的软件等。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必然要解决问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能帮助学生自主寻求问题答案。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快速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必须看到学生年龄上的这一特点,做好一定的课前收集工作,把与本课有关的信息汇总到网络课件当中。这些信息可以是对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作出的相关解释,也可以是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数据、资料;涉及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数学学科,也可以包括其它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体验到学科间的整合与优化。

特点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明代民事案件从诉讼方面看,有比较完整的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对案件的受理也有一定要求;审判的制度仍然实行据状纠问制,即审问必须根据诉状进行;判案制度基本遵照法律的规定,在认定双方当事人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后,依据法律基本原则进行处理。

一、案情简介

明朝人陈玉秀所着公案小说《律条公案》中的一则故事。

淮安府清河县龙光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钱佩和胥庆。嫁后,她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钱家的是个男孩,叫钱明。胥家则生了个女儿,叫做赛英,恰巧二个孩子又是同岁。当这两个孩子五岁的时候,由舅舅龙祥作为媒人,两家人为孩子定了亲,并下了聘礼。这在当时被称为割衫襟为亲。

不想此后钱佩的家境败落,胥庆听说便将女另聘李贤。钱佩托龙祥去责问,要求尽快给双方的子女完婚。但胥庆置之不理。钱佩无奈只得向清河县具状控告,他的状纸上说:“告状人钱佩,系本县居民,为胥庆违背婚约导致家族绝祧一事提出控告。当年我曾由龙祥为媒,聘定了胥庆长女赛英与男钱明为妻。今天,两家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便托媒人催促完娶”。不料胥庆看我家经济状况不如当初,便又接受了富人李贤重聘,逼立休书。举家震惊,感到实在不该生这孩子。娶媳为了继承宗祧,遭到这样的变故,就有如决了我家的后嗣,誓不戴天。恳请老爷可怜贫穷之人,使我的儿子能够完娶。当时,赵士登是该县的知县,准了状子拘提胥庆,没想到胥庆提出了反诉说:“我的女儿赛英曾由其姨夫钱佩为媒,聘与他的侄子钱忠为妻。不幸钱忠父子相继死去,他竟逼迫我将女儿嫁给他的儿子钱明为妻。不允别聘。切思尊卑亲属,兄娶弟妇,破坏伦理纲常。请求老爷惩治奸徒。”县令也准诉。次日,把两个人都勾拘到堂。县主问胥庆:“你一女已经许配钱明,怎可以再聘?”胥庆说:“小的当时将女许嫁他侄钱忠,钱忠死,另行改嫁,是很正常的。”钱佩反驳:“当时过聘,媒书可证,怎么说许给了钱忠?这纯属抵赖,望老爷把女儿还给我的儿子让他能够完婚,使我的家族能够延续。”县主问龙祥:“你为媒人,孰是孰非,公道说来。”龙祥答道,两家确实自愿结婚,由其做媒人,并支付了聘礼。县主随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胥庆、钱佩是嫡亲两姨姻亲关系,依律不宜结婚,应当离异。胥庆在当初定亲时已经有了过错,受人聘礼却又撕毁婚约,重责三十;钱佩违律结婚,重责十板。”并据此判决,胥庆之妻与钱佩之妻本系姊妹,而婚姻大事,礼制上有明确规范,而律例森然。胥庆既受钱佩镯环之聘,不合改图二姓。但赛英与钱明,实两姨之姐妹,安可违禁成婚?各捏虚词,并应拟杖。聘财入官,男女离异。

二、案例评析

明代公案小说十分流行,内容上以民事、刑事案件为主;形式上都收录有原告的状词、被告的诉词和官府的判词。而从其功能上来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之作,而以司法诉讼的实用性为其原则。其中的法律故事,虽说出自小说家言,可以认为是当时法制状况的一种实录。而这一类小说中,所记载的故事都是一些民间发生的再平常不过的小案件,多半如所引案例这样波澜不惊,即便其中有些周折,如这里胥庆那样悔婚在先,由捏造事实妄图抵赖,但在明察秋毫的老爷面前,这种伎俩不值一晒,总能明断是非。但也正如此,才更贴近当时社会法制的现实状况,越来越为研究者所瞩目。

至于这一案件,是一起平常的婚姻争讼。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中后期,诉讼制度和婚姻制度的一些特点。

从诉讼方面看,本案记载了当时一个比较完整的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

首先,关于的制度。纵览中国古代法律,一般可以通过五种方式实现。其一,当事人告诉;其二,一般人告诉,即非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的第三者向官府进行告发;其三,犯罪人自首;其四,官吏举发,即指没有审判职权的官吏发现犯罪和犯罪人而进行的举发;其五,审判机关纠问,即在没有个人控告或有关官吏举发的情况下,执掌审判的官员发现犯罪后,有权主动追查犯罪、进行审判。

而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息讼”是各级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的首要价值取向。因此,除非命盗、或反逆重案一般不采取后面的四种方式。特别是第二种,一般情况下,这类人都被看成是“讼棍”、“刁徒”加以打击。而如本案中钱佩那样亲自具状向衙门控告,是在基层司法进行诉讼最为普遍的一种启动方式。

而要有诉状,即今天所说的书,民间称之为状子。明代的一般要求用书面方式,按照一定的格式由本人亲自书写,如果无法正确书写状子的,可以由人代书,但必须注明。状子中首先要标明诉状人姓名,所告何事,若有必要还应该写上告状人的籍贯,具体说就是告状人某某告为某某事,然后要写明具体情况或经过,最后是诸如本案中所述“恳爷怜贫,剪恶完娶,阴功万代”之类的套语。而状纸中的内容,按规定要求据实陈述。但实际上,为了引起官方的重视,博取同情,一般在状子中都要有些添油加醋的成分。如钱佩的诉状中就把悔婚一事上升到断子绝孙,不共戴天的高度。这恐怕是一方面,想让老爷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在暗示如果老爷不能解决问题,难免要发生更严重的事件,多少有要挟的意味。

其次,案件的受理。中国古代对案件受理也有一定要求。除了规定必须得有受理权的职能部门才可接受案件之外,对案件受理条件也有着具体要求,告状必须符合要求,否则不予受理。但由于社会生活极其复杂,这一规定实际上很难行得通,所以明代从法律上取消了这些规定。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明代的官府还是对案件的受理设置了不太严格的规定,通过以上案件可以看出至少要有原告、有被告、有事实和理由等等。

第三,关于审判的制度。在明代仍然实行据状纠问制,即审问必须根据诉状进行。本案中钱佩和胥庆原告、被告两人当堂接受赵知县的审理,这是当时最普遍的一种庭审方式。由原告提出的事实和理由以及相应的证据,被告提出自己反驳的事实和理由以及相应的证据,当堂对证。

一般来说,我国古代诉讼以口供为最重要的依据,但从所引案例来看,赵知县在听取双方陈述后,便直接要求原告举证,当原告拿出当年的婚书,并且由媒人作了证实之后,径直作了判决。这说明至少在民事审判中,除口供外,其他证据也是定案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依据,而且不同类型的案件,要求原被告以不同种类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

第四、关于结案的制度。一直以来,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基层司法机关对于民事案件,采取了一种“父母官”式的审判模式,即在庭审中多以调解结案,或判决不按照法律的规定,而是按照情理裁决,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显然是一种比较片面的认识。汪辉祖在笔记中就指出,州县官在案件阶段,可以按照情理对诉状做出批示,推动案件调解结案,但一旦进入庭审阶段,那么必须依照法律进行裁判。而明代

法律中就明确规定:“凡断罪皆须具引律令,违者笞三十”。明确规定对案件的审结要求司法官吏按照法律给犯人定罪。从本案的最后审理结果来看,基本遵照了法律的规定,在认定了双方当事人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后,依据法律基本原则作了处理。

但从这一案件中也可以看出,在处理民事案件中,法官在适用法律上,在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是有着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的。从本案的法律适用上看,主要是依照明朝法律《户律?婚姻》中“若娶己之姑舅两姨姊妹者杖八十,并离异”,以及“凡男女定婚之初,若有残、疾、老、幼、庶出、过房、乞养者务要两家明白通知,各从所愿。写立婚书依礼聘嫁,若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笞五十,虽无婚书,但曾受聘财者亦是……若再许他人未成婚者,杖七十”的规定。在案件中,胥庆、钱佩两家所订立的婚姻关系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同时也是礼制不容许的,这是本案中的原则性问题。因此,这样的婚姻关系一旦诉至官府必须解除,责任人应当承担违法失礼行为的责任。这使国法纲常都得到了伸张。但鉴于百姓法律知识不足,这类事情层出不穷,对于如胥庆、钱佩这样的违制婚姻的主婚人,虽然不能不罚,但是从轻发落。本应当各杖八十,但执行上,却只是打了十板,而胥庆多出的二十板子,则主要是对于他悔婚的处罚,但按照法律这种行为本来应“杖七十”。赵知县即是按照这个思路做出的裁决。

从婚姻制度上看。这一案例表明,明朝关于婚姻方面的规定有很强的延续性,从基本制度上来看,基本沿袭唐宋旧律,而传统的礼制仍然被部分保留在婚姻缔结的过程之中。如媒妁之言仍然被视为婚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主婚权属于父母,而双方父母也是发生违制婚姻时的第一责任人,受到法律的处罚;名义上,婚姻的缔结仍然要履行所谓的六礼程序,但实际上已经被大大简化,只部分保留了一些名目,最关键的是要有婚书和聘礼,这是两个基本的要件,是婚姻合法有效的形式要件,也是一旦发生婚姻纠纷最有力的证据。

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通常我们说唐明律之间在内容上的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这反映了国家对人民日常生活干预的减弱,如本案所涉及的婚姻问题上,关于悔婚的处罚,唐律规定有婚约又反悔的杖六十,而明律则笞五十;而如果另许配他人,则唐律杖一百,而明律规定则杖八十。

而从实际的司法实践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则更加明显。如本案中,胥庆、钱佩两家人所订立的婚约相当有问题,实际触犯法律不只一条,前面已经指出,姨表亲结婚已经是违制,而且,按照明朝法律规定,强调“男女婚姻,各有其时”,即适龄者方许结婚,规定禁止“指腹”和如本案中那种在子女尚未达到适婚年龄就“割衫襟为亲”的行为。然而这样的制度,百姓固然置若罔闻,甚至可能真的是全然不知,否则,钱佩也不敢拿着这样要求保护违制婚姻的状纸向衙门控告;而官府对这样的婚姻问题也大有见怪不怪之势,虽然不能不依法判决前一个婚姻关系无效,但处罚从轻,不予深究,反而是更多责备胥庆不该中途悔婚,似乎从内心中认可了这种并不合法的婚姻关系。可以说正是这种认识,才导致了清代“其姑舅两姨姊妹为婚者听从民便”这样的条例出台。

【参考文献】

[1]明陈玉秀.律条公案.[M].

[2]大明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4).

相关期刊更多

微特电机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特区机电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机械厅

门窗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