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在“开班典礼”上的收获。

开班典礼上,省教育厅,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县政府,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从中使我们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对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使我们更加感到作为一名教师的重任与自豪。

二、在“听报告”中的收获。

给我们作报告的老师,大多是来自一线的教师,他们能在台上给我们作报告。这种精神和勇气首先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讲的都是源自我们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解决了困惑我们年轻教师多年的难题。他们把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都在报告中传授给了我们,使我真的有了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在报告中,我都要告诫自己要多钻研教材,多积累,形成具有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法。

三、在“示范课”中的收获。

给我们讲示范课的老师也同样是来自我们一线,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精神同样鼓舞了我们要大胆尝试,大胆交流。

首先,使我对上课的模式有了新的认识。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灵活选择上课的方法,如:是侧重小组合作,还是侧重动手探究,还是侧重动口交流汇报等。

第二,使我认识到了数学课堂要“多练”,语文课堂要“多读”。听了示范课后,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练”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读”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真正让学生走进课文,学懂语文。

四、在“评课中”的收获。

本次培训,评课伴随着示范课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让我认识到了正规评课的程序。

第二,通过大家的发言,解决了我平时在工作中困惑的细节问题,通过评课中的讨论,纠正了我平时上课中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

第三,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评课。评课期间,我也踊跃的鼓足勇气发了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发言中我也大胆的谈了自己的想法,还有幸受到了当时台上领导的表扬和认可。我觉得评课其实就是一个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要大胆的谈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说的不合适,很快就会有别的老师去纠正,这其实就是在进步。

五、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在我们的培训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的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这样才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

六、教师要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高效课堂的实施,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是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调查发现,乡镇小学的教师培训中,虽然主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可对于怎样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怎样主动开展研究,怎样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等问题,受训教师依然感到茫然。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是“送培到校”的受助单位,教师成长迅速,受益匪浅。

一、“送培到校”:乡镇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送教下乡”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一次重要举措。武进区在实践“送教下乡”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提升,开创了“送培下乡”的新校本研修形式。改变了过去送完就走、重形式轻效果的弊端;改革了传统培训惯用的讲授方式,凸显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强化了学员的互动参与,增强了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送培到校”活动是促进乡镇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让城乡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体会的交流中,在教学困惑的相互解答中,将城乡教育融为一体。让教师们在培训的过程中尽量吸纳其他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对于参加送教的名师、骨干来说,每参加一次送课,都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据送教教师所在的学校反映,参加送教的教师,送教后,专业技能提高得特别快。送教教师也感叹:参加一次送教,就等于得到了一次提升专业能力,净化专业思想的机会。

二、“送培到校”:一种贴近教师的校本研修

“送培到校”一般流程:(1)针对专题,拟定“送培”计划;(2)开展“送培”示范研讨活动;(3)反思“送培”活动。也就是说“送培到校”不仅仅是送一堂课,而是围绕一个研究性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送前要充分调研、合理规划、明确要求,让受助教师明确培训内容;“送时”要观课议课、解答疑问,让受助教师有继续学习的热情;送后要借助资源共享、网络讨论、师徒结对等方式,让受助学校的教师获得持续学习的有效帮助。

在此以学校上一学年开展的“送培到校”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研究问题来自于教师,研究计划由教研室调控。课改进入新的反思阶段,我校语文教师纷纷提出:把握不住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于是,区教研室引导“送培到校”工作组确立了送教计划:依据文体,选择教学内容。分为“童话教学”“说明文教学”“记叙文教学”“诗歌教学”四个部分。

其次,要让受助学校的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每次活动前,组织者都会让我校教师先去了解相关的文体知识,对“送培到校”选定的文章进行初步的解读,确定教学内容。

活动开展,由一位名师执教选定文章,并与学习教师交流解读过程,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方法和理由等。再由一位主讲人,对该文体的风格,作为语文课文进入教材的教学意义等问题进行解读,以把握此类文体的教学目标,为选择此类文体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提供方法。

经过系列研究活动,教师渐渐对问题有了清晰地认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专业能力。

三、优化“送培到校”策略的思考

1.按需施训是培训工作的前提。培训主题应该是经过调查摸底,基于学校的基本情况,基于教师的“最近发展区”确定的。只有了解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按需施训,才能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2.激发教师的参训动力是培训工作的关键。培训只有依托真实的教学情境,触及教师的日常生活,才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参训动力。此外,个体行为的改变往往基于团队行为,用群体的力量对个体施加影响,会比改变个体容易得多。施训专家团队、参训教师团队以及专家与学员的相互渗透影响,对于大家的共同成长至关重要。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长期发展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乡村教师发展计划(2015——2020)》,着力打造我县教师培训团队,提升我县乡村教师教学技能,突出县域内“普及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聚焦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及管理者、教师全员综合能力和教师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拓展乡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视野,增长见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有力提升乡村教师教2学能力和水平。通过组织乡村教师访名校学习,帮助乡村教师开阔视野,掌握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技能和新技术(具体目标任务见附件)。

三、组织机构

为使这项专项工作顺利实施,以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股、人事股、教研室、电教馆和学校负责人为成员,组建教师培训执行工作组,工作组设在教育股。教育股负责负责项目政策解读;教研室负责送教下乡培训整体工作,送教下乡培训业务指导;人事股负责推荐教导主任和校(园)长人员;电教馆负责课堂录像及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计财股和结算中心负责国培经费管理审核,全体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教师培训团队建设人员遴选在2019年教师培训团队的基础上,从县域内3专兼职教研员、省市县教学能手、一线教师中遴选优秀骨干教师75名,组建县级培训团队。培训团队成员涉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所有学科。教师培训团队建设的目标任务就是推动县域内以骨干兼职教师培训团队建设为抓手,发展县域内学科骨干教师专业提升与跨越,帮助他们寻找专业发展新的着力点和支撑点,借助送培送教下乡,以案例课为载体培养打造农村优秀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走向优秀和卓越,最终实现在专家引领下农村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二)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全面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的培训能力、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胜任送教下乡、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培训指导与管理任务,培养造就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培训团队。通过培训学习,引导培训者有效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师学科专业培训水平,建构完善基于教师培训主体性实践为主的“以课领训”。为开展“送教下乡培训”培养培训的组织管理者和实施者。(三)送教下乡培训:以教师培训团队为主要力量,组织以高校、异地优秀学科研训团队、本县域内优质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开展基于“教训研”一体的“以课领4训”,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教师培训团队深入乡村中小学课堂和现场指导,不断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由培训教师团队梳理教师课堂教学真实科学需求,确立送教下乡培训主题,遴选专家团队围绕主题专业发展准备案例课、主题理论微专题、交流研讨互动话题等。(四)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通过建立乡村教师访名校制度,为教师拓展教育教学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教育教学新技能,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推进送培送教落地搭建教师培训和学习平台,以名师工作坊带动学科教师整体协调发展。(五)乡村校长培训:通过培训,拓展教育治理视野没更新办学理念,提升乡村校长专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效建设师资队伍专业发展和学校全面发展专业理论素养;通过行为跟进,落实乡村校园长培训学习行动落实,改变乡村校园办学面貌,提升乡村校办学水平。(六)集中研修:为了解决培训工学矛盾,培训时间基本安排在暑假和双休日。(七)跟岗实践:以学科为单位,在教研室组织进行研课磨课,打磨出符合学科特色的精品课程。5(八)影子研修:新教师在入职第一年必须完成以下研修任务(1)课堂观察,每题至少听课一节,做出一份课例观察,撰写一根观课反思、每月听课不少于15节。(2)学科研讨,每周召开一次学科研讨会。(3)参与活动,学校开展学科教科研活动必须参加,并做好记录。(4)研修成果,学员根据分工完成个人承担的培训任务,提高相应研修成果,如专题讲座讲稿、讲稿演示文稿、课堂记录、送教涉计等。(九)课改培训:应对新的中高考,组织高中教师参加高考改革培训。

五、相关要求

1.课程资源建设:依托近年各类主题培训建立的县域内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体系,优化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以教师培训真实科学需求为依据,围绕培训目标设计主题培训课程专题及课程专题目标,遴选资深专家授课团队担任学科专业理论提升授课者,承担学科专题理论引领,组织县域内优秀教师承担案例课,由遴选案例课教师学校组建案例课磨课团队,由磨课团队在学科专题理论引领教师指导下完成培训案例课备课准备。2.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构建6多年来我县教研、电教有着良好默契地合作,自主探究形成的基于教师培训主体性实践、集“教研训”一体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培训模式,在教研、电教、基层学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教师培训监管评估教育股负责过程管理,从训前的课程规划、设计、资源等,训中的教师参与和任务驱动结果,训后的行为跟进与落实,建立教师培训前后变化及学习过程档案。建立培训激励与督促机制。一是以县、学校两级培训管理团队为主,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确保培训活动扎实开展。二是规定参训教师完成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认定参训年度继续教育72学时。三是以赛促训,开展竞赛活动,组织校本研修成果或县域研修生成性资源竞赛活动,获奖作品由县教育局按县级教育科研成果予以奖励。四是评选优秀,由县教育局对优秀学校、优秀学员、优秀管理人员、优秀指导人员进行表彰与奖励。4.总结提升,辐射推广充分发挥国培项目成果作用,以培训团队建设为抓手,做好学科骨干及教研员培训者培训,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结7对,由结对对象承担全员培训案例课,提升优化交流研讨中生成性资源利用。及时总结项目培训活动材料,提炼项目培训工作成绩,挖掘项目培训教学特色,一方面利用简报、橱窗、展板、电子屏幕、书籍图片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另一方面适时向省、市、县新闻媒体和各级报纸杂志提供新闻线索,宣传项目培训成绩,展示项目培训工作经验,传播项目培训教学剪影,努力扩大培训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激励教师培训热情,促进教师培训事业健康发展,为优秀学员提供展示机会和舞台,充分利用国培项目培训带动本县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本县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能得到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教育股要及时沟通相关高校(机构),分类整理学员在培训期间的文本作品及音像资料等,整理汇编成册或视频集锦,形成生成性培训资源。在整理汇编基础上,通过编撰专题作品集、集中展示培训成果、举办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成果推介,将培训成果惠及本县全体中小学教师,以辐射带动本县教师全员培训。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送教下乡组织与管理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文化程度偏低,缺少主动接受教育培训的意识。就吉林省桦甸市而言,截止2013年3月末,有农村劳动力166478人,其中16~30周岁为47079人,这部分农民多数外出务工,不是接受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31至50周岁只有6932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1.6%;51至70周岁50074人,老年劳力占劳力总数的30%以上。其中:小学毕业占32.5%,初中毕业占51.13%,高中毕业占14.48%,中等职业毕业占1.8%,大学毕业占00.9%,这些农民文化程度更低,多为初中、小学和半文盲。加之相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未婚青年的离土离乡,导致留守农民年龄偏大,对新生事物认识不深,很难从经验和传统中解放出来,虽然他们从事着传统生产模式的种养殖农业,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的种养植手段,造成生产上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了收入水平。然而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民收入也相对有所提高,小富即安的意识不断增强,农民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缺少长远发展的目光,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教育要求不强烈。

(二)硬性培训导致培训组织与管理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不断重视,“三农”工作也被有关业务部门列为所谓的重点工作,从而出现了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牵头部门过多,有些培训并不是经常化和系统化开展,且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各自为政,培训目标不够明确,职责也不够细化。主要体现为,一是个别部门对于农民培训还存在“走过场”,为完成任务而培训,形式化严重,农民参加培训后收获甚微,导致农民十分反感。二是培训手段难以创新。农民习惯“三分听课,七分学样”的方法学习新技术,而大部分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形式基本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形式和内容单一,效果不佳。三是有些从事以经营为目的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民培训,影响十分不好。

(三)农民教育培训缺乏产业支撑。在农业产业发展日益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式下,农民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政府部门尽管重视产业发展,并要求做大做强,但农民在产业结构组织上缺少良好的市场导向和信息服务,农民对市场经济信息缺少了解,从全国情况看,产业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农民教育培训之间的结合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就桦甸市而言,聚集在特色产业上的劳动力比例不高,产业方面大户不多,专业合作组织也不多,导致大部分农民连年种植重茬作物,难以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从而制约了农民参与培训的愿望。

(四)体系建设不完整,影响了农民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农民培训体系队伍建设日渐完善,然而,在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还体现一定的不足之处,亟需加以完善。一是由培训部门过多导致乡镇政府组织与管理培训的部门不统一,乡镇政府很少有整体农民培训方案,造成培训不系统和重复培训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乡镇政府没有过多精力组织培训,制约了组织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基层机构软弱。从全国情况看,大部分县市都相继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前身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承担着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工作。有些县市虽然建立了乡级培训组织和村级培训点,由于受编制、经费的影响,等同虚设,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就桦甸市而言,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广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多年受到省、部级的表彰,属县市级办学体系较好单位。在体系建设上,乡镇培训站也是附加在乡镇农业生产办公室的机构上,没有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村级培训点没有专项使用资金,导致没有专人负责,培训都是临时组织,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培训工作的纵深发展。

二、送教下乡组织与管理办法和途径

(一)增加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灵活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有效方式。无论是实用技术培训还是在诸多培训项目,如何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让农民坐得住,做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就要研究参加培训学员的年龄、文化层次和他们的培训要求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一是在完成好培训任务的同时适当增加对农民感兴趣的相关培训,让农民感受到参加培训的充实效果。二是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培训时间应避开农民的农忙季节并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按照农民的生活节奏安排培训,必要时也可以住村晚饭后开展培训。培训形式上,突破单一的课堂面授模式,把课堂教学、现场实习、典型示范等形式有机结合,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对专业技能的讲授,也要力求与生产实践相衔接。 三是“送”进来,“走”出去。通过2012年9月对桦甸市三个乡镇的农民教育培训调研情况看,多数农民希望在不出家门得到培训的同时又希望走出家门,寻求先进的农业产业前沿技术和信息。所以,在组织农民培训过程中,尽量创造条件尽力走入村屯,把科技教育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不出家门便受益;同时,创造条件让农民有机会走出家门,有参观考察的机会,了解不同地区产业技术和信息,从而提高培训班的培训活力,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兴趣,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二)做好训前调研,变硬性培训为针对性培训。做到训前调研,采纳和听取受训人员的建议,满足农民参加培训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培训深入浅出,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致富思路,杜绝培训“走过场、形式化”。

(三)以“一村一品”模式发展村级产业经济。深入推进“一村一品”经济,不仅是一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强村富民工程,也是与农民教育培训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通过培训引导和提高农民对产业发展的愿望和兴趣,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信息、信贷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找准产业和产品的切入点,在发展一村一品产业经济的同时,农民渴望知识、提高素质愿望也就更加强烈,从而,对农民组织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扶持、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就会更加顺畅。

(四)加强对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县、乡、村基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在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与管理工作中,既重要又略显薄弱。所以,在农民培训体系建设中必须得以加强。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和指导,理顺现有县级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广校)和其它相关培训机构,建立一支农民科技教育的专业队伍,对本地区农民培训进行统一管理,成为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的主要阵地。杜绝其他非相关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国家要对其加强投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层农民培训教研、培训、推广的需要。在充分发挥县级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乡级培训站的区域带头作用,满足其工作经费,配齐人员编制,逐步增加其独立开展农民培训的能力。村级建立培训点,有专人负责,并适当给予财政工资补贴,增加其工作积极性,使村级培训点真正活跃起来,提高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广校)体系五级办学普及率,同时当地政府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专业队伍。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1. 把“送教下乡”工作纳入办学体制改革的总体系

邢台农校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把“送教下乡”工作纳入办学体制改革的总体系,组建了“送教下乡”新机构。这个组织机构是学校组织隶属机构之外的第二工作系统,在学校的领导下自成体系、自我调控。它与学校原有的管理部门、业务科室和班委会等互为补充,使学校内部运转变单相系统为双相系统,形成了学校内部运转的新机制。

在此基础上,该校进一步明确了送教办、教研室、教学区、教学点的人员配备、工作职能和岗位责权。

其中,“送教下乡”办公室由教学点开发与建设工作组、教学管理工作组、学籍管理工作组、督察组和后勤服务工作组构成。主任由主管“送教下乡”工作的一名副校长担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由学校优秀中层干部担任;各工作组组长从学校相关部门抽调。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学校领导班子有关决策精神,全面负责学校“送教下乡”工作。受理各教学点的申报、考察与认定工作,指导各教学区搞好教学点及教学班的组织建设,制定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制度并检查落实,负责“送教下乡”专用车辆及专用教学设备调配管理工作。

“送教下乡”教研室主任由校内学科带头人担任,副主任从各课程组组长中选拔;课程组组长由骨干教师担任。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送教下乡”教师的管理及聘任,编制实施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开发“送教下乡”专用教材,审核授课计划、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考试及教师业务考核等。

【图表说明】邢台农校在学校和校外从业农民学生之间架设了一个专责工作机构(送教办――教研室――教学区――教学点――教学班),并与学校原有的工作系统(党政后勤管理机构――专业科室――班委会)横向沟通,双向调控,互为补充,使“送教下乡”工作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教学管理系统。

“送教下乡”教学区及其下设的教学点是学校的派出机构,学区主任一般由学校副校级领导干部兼任,教学点负责人一般由学区主任在当地聘任。其主要任务是:代表学校行使对学区内教学班及任课教师的管理权,协调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任课教师的生活困难等。学区的划分由行政辖区内班级的多少及地理位置决定;教学点的设置主要看当地的产业特色是否明显,产业发展是否形成规模,是否具有充足的生源。邢台农业学校“送教下乡”教学管理系统共分6 个教学区,66 个教学点,共计79 个教学班。

此外,为了保证“送教下乡”工作顺利进行,邢台农校投资200多万元购置70台计算机、5台投影仪、15部“送教下乡”专用车和各类便携式教学实验设备,每天发送车辆20余次,把支农车配置成流动多媒体教室。全校110名涉农专业教师,每天有25名奔走在农民的家门口和田间地头,风雨无阻。

2. 紧贴社会需求因“需”办学

专业是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的第一个“接口”,专业设置不仅决定着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和方向,而且关系着学生将来的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职业学校只有融入社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自身实际调整专业结构,学校才有生存价值。

为此,邢台农校的专业设置按照邢台市的产业布局随时做出调整。依据邢台市“稳定粮棉、做强畜牧、扩大蔬菜、优化林果、突出特色”的农业产业布局,以及“引导优势农产品向特色区域集中,突出搞好粮棉、肉蛋奶、干鲜果品三大基地建设,促进专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邢台农业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邢台广大农村开展产业调研,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专业调整方案:根据园艺园林专业的发展需要,将原来的园艺专业改造为园艺园林;鉴于单纯的养殖或兽医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养殖企业的需求,又将养殖和兽医专业进行了重组,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专业不涉及农产品保鲜的内容,为满足农民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求,将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专业加入涉及农产品保鲜的内容,开设了农产品加工与保鲜专业等。这些专业教师还根据当地特色农业专门编写了13本专业教材。目前,邢台农校“送教下乡”教学点共开办了养殖技术、现代种植技术、蔬菜、果树四个专业,符合农村实际和邢台市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符合农民群众需要,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图表说明】为了达到“既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生产发展,逐步实现生活富裕,又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倡导文明乡风,实现民主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邢台农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必修的专业课外,还设置了一些贴近农民需要的课程。

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邢台农校充分考虑农民学生的需求,奔着“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目标,在开展“送教下乡”之初就在涉农专业原有必修课和自选课之外,增加了相应课程。

3. 创新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虑更多的是学科的系统性,往往以学生入学时间为起点,严格按学年编排教学顺序,不用考虑教学内容与现实生产环节的结合。对没有实训基地的学校和没有条件接触生产实际的学生来讲,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对于“送教下乡”而言,教学远离了校园却靠近了生产实践基地,绝大多数农民学生都从事着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农业生产,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送教下乡”的客观要求。以果林专业为例,秋季入学的新生,他们大多在家正从事果园的深翻施肥及果实的采摘、储藏和销售工作。而按学年制以及教材的编排应讲授果树的生产基础――生物学特性。如按教材要求讲,学生们下课后摘着果实却回想着花的功能,无法与现实生长期衔接,使得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

为此,邢台农业学校在开展“送教下乡”的实践中,大胆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进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根据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需要的饲养管理和田间管理技术,采用“理实合一”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直接讲授当前动植物的生产所需要从事的管理工作技术。让学生知道当前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在此基础上引入必要的专业理论,让学生逐渐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巧妙地将系统的专业理论渗透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此循环,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的教学,学生同样可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种将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的“理实合一”教学模式,不仅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是一项新的挑战,而且对教材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邢台农业学校由此开始加紧开发“送教下乡”校本教材。

与此同时,邢台农校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减少了理论课,把实践课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场。每周集中上两天的专业理论和文化基础课,其余三天在老师指导下现场实践,形成“2+3”教学模式。其中,理论教学部分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等方式进行,并在学校网站开辟涉农专业校外教学模块,开通答疑电话,教师适时进行现场指导。这样的教学能在办学的同时产生生产效益。

此外,开展“送教下乡”,让想学习的农民有学上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但如何让上学的农民成才,仍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邢台农业学校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着力探索农民学生的成才衡量标准。他们认为:评价农民学生是否达到一个中职生的标准,重点不在于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 而在于农民学生是否能够使用所学知识把“产品品质提高,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运作能力加强,带动其他农民致富”。为此,邢台农业学校根据农业生产岗位的需求标准,制订了以生产成果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按做事的标准考核做事的人,形成了技能型人才衡量新标准。

相关链接

“送教下乡”使岗底村面貌焕然一新

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地处太行深山区,有169户619口人。20年前,该村到处是光秃秃的山,每人仅有2分“保命田”,人均年收入才80元。邢台农业学校从2008年起就对岗底村实施“送教下乡”,学校根据该村特点专门制定了以苹果、板栗、核桃三个主要产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在进行正规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向成绩优秀的学员颁发农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村里规定,对取得初、中级证书的农户,村里的“富岗集团”优先收购其果品,每个果品上都将贴上生产人的姓名、技术等级,消费者如果觉得好吃,可以直接向集团订购该果农的果品。持证果农生产的果品,收购价每斤比未取得证书的农户高1角至3角;年满60岁的持证者享受的村养老金比无证的多一倍;对考试前三名的村民分别奖励1500元、1000元和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