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一、活动前期开展情况

第四届“书香家庭”“全民阅读示范单位”评选活动于2019年3月开始筹备,于“4.23世界读书日”现场启动,市图书馆组织市广播电视台、遂宁日报、遂宁广播电视报等媒体对活动的启动进行宣传报道,并通过新媒体平台(遂宁文化微信公众号、遂宁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推送宣传,组织开展了数字阅读荐书,通过手机扫描电子书借阅机、电子期刊借阅机等数字资源二维码,把自己感兴趣的书、刊等资源下载到手机中,真正实现“把图书馆带回家”,培育群众阅读习惯,推送基于新媒体的现代新型数字阅读。

活动截止初评之前,市图书馆共计收到上报书香家庭33户,申报成员涵盖退休职工、公务员、企业员工、教师、医生、学者及自由职业者多个领域;全民阅读示范单位21家,包括船山、安居、蓬溪、大英、河东、经开、高新等各市县区级单位,征集范围广泛。7月24日,市图书馆组织专家成立初评委员会,对上报材料中的传统阅读、新媒体阅读、阅读成果等方面,经过客观、公正、细致的评选,评选出了20个候选家庭和20个候选单位。(附件1)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一、让书卷香无处不飘散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环境又影响着一个人的阅读状态。我们以校园文化为重点,将文化建设的触角伸向每个角落,努力让书香弥漫生活时空。

1.校园,一道百读不厌的风景。我校十分重视校园书香文化的创设,设计精巧的阅读长廊、玲珑雅致的三昧亭、庄严肃穆的沐风园以及新建的开放式阅读广场。图书大楼――启思楼全天候开放,专门设置管理员负责购书、荐书、开展书评活动,走廊、墙壁上张贴着师生的阅读心语。每班精心设计了班级小书吧,并在每一期的墙报上专门开辟阅读角,宣传、介绍新书或阅读体会。

2.家庭,一个温馨的文化港湾。我们通过发《告家长书》、编印有关材料、家访等形式,改变家长观念。每年的读书节,我们邀请家长到校参观校园书香景点、观摩读书活动。并开展创建“书香家庭”的活动,“亲子共同读好书”“小,小藏书家”将书香气息带给每一个家庭。

3.社区,一方丰厚的精神土壤。北厍历史上名人辈出,有曾为皇帝医病的徐氏家族,爱国诗人柳亚子,革命烈士张应春等。我们用他们的故事和诗文编印了校本教材《百花园》,此外,我们还利用社区内藏书丰富的午梦堂纪念馆,作为我校的课外阅读基地,学生在此学习前贤精神,传承地方文化。

二、让书卷味时时流转

勤于读书,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大阅读教育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我们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树立终身读书的意识,扎扎实实多读一些好书。

1.读书,事业的需要。学校为教师读书提出九字方针:读专著,赏名著,诵经典。教师们从教育专著中获得了专业成长的养料,从中外名著中得到了提升精神文化品位的动力,从经典回味中完善了人格,丰富了文学修养。

2.日记,成长的足迹。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学校对教师提出“四勤”:勤读、勤做、勤恩、勤写。有几位教师还在全国最大的教育网站“教育在线”结合自身教育生活撰写了教育日记专栏。

3.沙龙,思想的舞台。读书沙龙是教师们普遍喜欢的学习方式。现场气氛热烈,不管教龄长短,沙龙使教师们的教育青春永驻心头。

三、让好书籍日日相伴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让学生从小多读书,读好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让学生天天与经典为伴,日日与大师为友,等于每天都在阅读中国,阅读世界,阅读人生。

1.自主式读写扬个性。为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自编配套的读书笔记《小蜜蜂》, 由“日积月累”“每周一记”“一周阅读盘点”等五部分组成,学生精心包装,绘制插图。在每年一届的红领巾读书节中,师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学校还将《中华经典诵读本》作为学生的必背书目,内容根据难易分成六个星级。

2.读书报告会重交流。读书报告会是学生展示读书成果、交流读书收获的最好形式,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我们要求各班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形式有新书介绍、表演再创作、读书知识竞赛等,每次活动尽量保证全员参与,学生们相互启迪,共同提高。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让爱住我家

---张xx家庭"教子有方家庭"事迹材料

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张xx是公务员、妈妈丁xx是一位艺术教师、宝贝儿子张xx快12岁了,就读于金塔县南关小学五(2)班,他是一位健康、乐观、积极、博涵的小小男子汉。

这是一个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一个充满书香韵味的家庭、一个充满灵气博爱的家庭……因为,这个家是一个教子有方的家庭。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一直是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的。上幼儿园前,只要下班,爸爸或妈妈就陪孩子玩游戏、搭积木、看动画片;从上幼儿园到现在,孩子参加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爸爸妈妈的身影;上小学了,每天晚上,只要不是单位非得去加班,妈妈都会在家里陪孩子做作业;双休日,爸爸妈妈会陪孩子看电影、野炊、打篮球;假期里,陪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12年来,孩子每天的生活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和参与,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都在爸爸妈妈的目光里。

陪伴,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石。

行为影响是最好的教育

宋庆龄先生曾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最深。是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一切都是模仿父母亲的。作为老师的妈妈更是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她知道,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所谓成功,绝不仅仅是学业成功,而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品行、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父母,他们时刻用善良、阳光和快乐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张书轩的性格特别开朗幽默,也成为一个特别自信乐观和喜欢帮助别人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全家一起去张掖游玩,在一个景点门口,一个外国人和一个小店主因为买东西语言不通,非常尴尬,书轩主动走过去,大胆用自己不太熟练的英语和外国人沟通,帮助外国人和店主解决了问题。外国人兴奋地夸赞书轩:you are  very  good! 书轩大方地说:you  are  welcome. 看到这一幕, 爸爸妈妈欣慰地笑了。

帮助孩子成功,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快乐

有些家长总说:别把孩子管的太多,考不好就算了,只要孩子玩得快乐就行。其实,这是家长对孩子快乐理解得不够。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谁不希望得到赞扬呢?做好一件事得到老师或者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才是孩子真正的快乐!作为一个小学生,书轩是优秀的,他学习成绩很好,一直稳居班内和年级组前三名,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他爱好广泛,在钢琴、声乐、书法、朗诵、科技创作等方面都获得过奖项,这些背后无不渗透着父母的智慧。从上一年级开始,妈妈便要求他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认真自觉完成作业,对于语文,要写好每一个字,遇到不会的字立即查字典,每天要写写日记、游玩回来要写写游记,经过这样的一些训练,书轩的阅读及作文水平有很大提高;对于数学,要将学过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孩子觉得学到的知识很有用处,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英语,每天早晨要朗读20分钟单词或课文,要用英语和别人对话等等。除了学习好,书轩还有很多特长,唱歌获得过全县声乐大赛一等奖;作为金塔县唯一入选的孩子和郎朗同台演奏钢琴;过年的时候,还为社区的爷爷奶奶们送上自己写的春联……"不是一定要考出100分的成绩,但是一定要用100分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情"、"细节决定成败"、"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YES ,I can!"这些话是爸爸妈妈告诉书轩的,书轩也在努力践行着这些话,为实现自己的一个个小小梦想而努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孩子。

鼓励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操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790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模式能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历史,增强情感认同,提高教学成效。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第一,可以加强教材与生活的衔接。历史是由若干个时间节点、历史人物连贯而成的,与当今的社会发展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推动历史教学生活化研究,有助于强化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站在生活感知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学习理解效果。

第二,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感知教材。历史学习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感知,理解的难度会明显下降。

第三,可以有效开拓历史教学空间。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生活化信息,也非常重视在课外开拓生活化空间,这有助于将课外的资源整合起来服务于历史教学活动,对提升学生的理解效果以及思想教育效果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贯彻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原则的路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生活化原则,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选择类似参照,加深学习理解。历史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在现当代都有类似的例子,教师可以选取当代生活中的一些类似案例进行对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在《戊戌变法》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变法的局限性,笔者选取了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让学生对比思考两者之间的异同处,包括两次变革的推动者、主导力量与出发点。学生很快可以发现,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力量是党中央,着力点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构建更加合理的经济与政治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是普及大众的一项幸福工程。而戊戌变法推动力量受到了封建势力的极力阻挠,没有能够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合力。戊戌变法的内容触犯了部分特权阶层的利益,因此必定受到极力阻挠。通过两者的对照,学生对戊戌变法的局限性以及必然失败的结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引导今昔比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教育中,爱国教育始终是重中之重,必须在教学中予以强化,让学生以史为鉴,热爱党、热爱国家。如在《抗日战争》教学中,笔者选取了抗日战争前夕中日两国在军事与经济等方面的对比资料,同时出示现在中日两国在这些方面的对比情况,让学生通过对比增强感知与感触,明白今日之中国已觉醒和发展壮大,不容小觑,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

3.查找历史痕迹,增强切身体验。许多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在现代的生活中仍然留下了一些痕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痕迹,让学生加深对相关历史的理解。如在《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之后,笔者和学生共同前往某农垦农场的“文革”遗迹去参观。这是一处当年上海等地下放知青的集中居住地,墙上“文革”的标语清晰可见,知青们生活所用的桌椅、书籍也都保持了原状,还配有图板图景、视频资料等。学生在这样的亲身游览中感受到了当年浓浓的“文革”气息,结合自己游览的感受,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一动乱的年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4.用心聆听经历,回顾重要历史事件。开展生活化历史教学,教师一定要注重选取一些现身说法类型的资源素材,让学生听一听经历过特定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人物的讲解,这有利于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如在《祖国统一大业》教学中,本人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位驻港军队退役士兵以他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向大家描述了回归之后的香港,包括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香港市民热烈欢迎驻港部队,社会管理井井有条等等。通过亲身经历的当事人讲解,学生了解了“一国两制”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效打破了当前一些怀有叵测用心的国家所制造的一系列谬论。

书香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莫名”为你整理了这篇某局驻村干部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某局驻村干部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2月23日,在钟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暨“三大攻坚战”表彰大会上,钟祥市税务局驻双河镇三同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赵华被授予钟祥市“三大攻坚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成绩只属于过去,精准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我将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面对金灿灿的奖牌,他话语中低调而透着坚定。

心系村民干劲足

2016年,钟祥市局决定委派赵华驻钟祥市双河镇三同村负责扶贫工作,他欣然受命,从老队长邵光喜手中接过“接力棒”,回家卷起铺盖,一头扎进村里,这一呆就是五年。

三同村是双河镇唯一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委会一直无党员群众服务活动阵地,群众办事、就医、休闲成为“老大难”。他积极向市局、镇党委汇报,积极在帮扶单位、包联企业、乡镇政府及社会各界奔走,多方筹措帮扶资金95万元,建成了党务、政务、村务、医务、商务“五合一”功能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为帮助修建公路,他骑着摩托车,对6个组25.8公里泥泞路进行丈量、察看,向上级部门汇报,帮助争取整合村级道路建设资金467万元,新修了18.7公里的村组和入户道路。目前,村组公路已投入使用,村民从此告别了泥巴稀烂的“水泥路”,走上了宽阔硬实的“放心路”。

群众饮水工程一直是赵华心里牵挂的事。他积极与当地黄峪冲自来水厂协商联系,并通过捐资帮扶与村民自筹,整合资金40万元,架设通村入户自来水主管网,实现了全村202户775人用水安全“全覆盖”。另外,他积极争取电改项目资金250万元,更新老化线路,新增电力台区5个,确保了农民生活和生产用电安全稳定;落实国家保障政策,帮助9户贫困五保户申请每年享受保障资金7521元,帮助因病致贫的12户贫困对象办理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与电信公司达成协议,完成了电信光纤铺设入村,开通了网络,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上网;为7名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书包和文具等学习用品,为留守儿童家庭送去大米和食用油,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赞誉。

工作中,他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成功摸索出了香菇种植、富硒花生、富硒葛根、龙虾养殖、土鸡养殖、牲猪养殖“三种三养”高效农业,为村民经济带来了不少收益。目前,三同村种植葛根面积达50亩,人均增收1200元;种植富硒花生900亩,亩产800斤,人均增收800元;建成规模种植香菇25万袋,从事农户达到89户350人,年产值200万元,人均增收1200元;投入资金20余万元,开挖、清淤、除障、筑坝整治河道6.5公里,发展稻虾种养189亩,人均增收1800元;发展土鸡养殖3500只,年产值8万元;发展牲猪养殖900头,年产值198万元。

2020年8月底,三同村在迎接湖北省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抽检中再获佳绩,成为钟祥市“省考”反馈意见唯一的“零问题”村。9月30日,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75人已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退出标准,并顺利通过脱贫验收,实现了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退出、贫困村整村脱贫出列的既定目标。

竭力申领助学金

“赵叔叔,我们学校希望工程的助学名额出来了,感谢您的帮助……”“我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的,争取以后有能力了,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2017年11月4日晚,在武汉某大学本硕连读的小刘,给赵华发来感谢微信。赵华随后回复:“恭喜你!希望你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走出精彩人生!”

小刘家住双河镇三同村,爷爷奶奶年老体弱,爸爸妈妈“面朝黄土背朝天”,姐姐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某软件公司上班。家境贫寒、因学致贫,四口人被列为帮扶对象。

赵华走访了解到小刘的家庭情况后,立即联系小刘的爸爸,向他宣传国家扶持贫困大学生政策,并与小刘互加微信。

赵华又联系钟祥市教育局、扶贫办等部门,建议小刘在校申请“湖北省希望工程·知音同行助学基金”,并马不停蹄地到双河镇扶贫办填写表格,到民政部门加盖印章,帮小刘出具家庭困难和贫困户建档立卡等证明,寄到小刘所在大学,帮助她成功申请到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

小刘的奶奶已到肺腺癌晚期,每年医疗费近9万元,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赵华又联系三同村村委会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评议大会,向扶贫办汇报情况征求意见,经评议,代表们一致同意将小刘的爷爷奶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为小刘的奶奶办理补充医疗保险,这样,小刘的奶奶每年只需4000元左右费用就可以安心养病。

后来,小刘的爷爷奶奶通过动态调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刘一家对税务部门“雪中送炭”感激不尽,连连称赞“扶贫干部是党和国家派来的恩人,共产党真好!税务局真好!扶贫干部真好!”

帮工助销解心愁

“唉呀!这可咋办?”2020年3月份,贫困户刘大伯两口子在听说可以恢复春耕生产的好消息后,却在自家香菇棚里犯起了愁。

刘大伯是村里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学会了种植香菇的技术,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尝到发展产业致富甜头的刘大伯一家,准备再增加种植2500袋香菇,年前他就已经准备好了香菇袋料,待3月底就可装料、点菌种。谁曾想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两个在外地务工的女儿又滞留在武汉回不了家;各村组之间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道路都实行了封闭管理,生产香菇的袋料也只能居家装料,并需要三人以上同时进行操作。

农时不等人。正当刘大伯俩口子正在香菇棚里为找不到帮手急得团团转时,赵华和曹祥通过大排查大走访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立即为他们送去了口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主动帮忙装料、封袋,解决了刘大伯的燃眉之急。

村民张大哥,现年49岁,前些年开农用车时发生车祸,导致手、腿重度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父母亲年岁已大,几乎干不动重农活,母亲患有长期慢性病,一家人生活极其艰难。

赵华了解情况后,对张大哥尽心尽力开展帮扶,指导发展养鸡,帮助建立了300多平方米的鸡舍,并架通了电线。次年4月,张大哥购买了4000只鸡苗,为保证鸡舍温度适合小鸡生长,每晚撑着拐杖起床10多次,为鸡舍里的几个火炉加柴;睡不着觉时,他便翻看工作队送来的养鸡方面书籍,让自己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在鸡苗长大一点后,就被散养在山坡上,成为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生态绿色食品;在驻村队员的广泛宣传下,不少人慕名前来订购。

2019年,张大哥养殖的5000只土鸡卖了一个好价钱,剩下的1200只,他打算随后就卖出。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地封村封路、禁止活禽流通,导致土鸡滞压卖不出去,本应4个月出栏的商品鸡,养殖了6个月,光一天的饲料费用就有200多元。面对疫情和巨大开支,张大哥一家人整天郁郁寡欢。

赵华了解到他的困境后,连忙四处帮助联系土鸡收购商,协助开好“绿色通道”申请,销售土鸡1100只,缓解了他们一家的经济压力。同时,获得所在单位领导支持,安排专车到其家中,按照每斤12元,价款3600余元,收购了剩余的100只土鸡,购买的土鸡用于单位食堂食材。

土鸡销售一空后,赵华心里压着的石块终于放了下来,张大哥一家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帮扶走上致富路

“三九”时节,冬日暖阳,村民曾大姐与赵华、曹祥,围坐在自家新盖的楼房门口晒着太阳,侃侃而谈着过去的艰难日子、如今的美好生活……

曾大姐一家六口,有一个还算幸福的家庭。自己和丈夫在家务农,种了十多亩水稻,俩女儿聪明孝顺,公婆身体也算硬朗,凭着夫妻二人的辛勤劳作,虽说不算宽裕,但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的一天,她在插完秧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农用三轮车撞倒,瞬间失去了知觉……两天后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术后病床上,由于经过开颅手术和惊吓,从此患上严重的手术后遗症——癔症,如果情绪稍微有一点波动,就会心慌气短、倒地抽搐。

2018年初,钟祥市迎来全国省级党委政府扶贫成效交叉考核。天气格外寒冷,到处冰天雪地。赵华、曹祥顶风冒雪入户开展调查、宣传扶贫政策,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一天的走访结束后,他俩拖着疲惫的身体正准备回村委会寝室休息,曾大姐丈夫急匆匆跑来,一把拉住赵华的衣袖:“赵书记,我爱人又发病了,现在已经脸色铁青,村医说心率只有40多了……”三同村地处偏远,客运班车早已停运,幸运的是扶贫税务干部带来了一辆越野车。“快!救人要紧!”赵华和同事找来防滑链罩上后,载着曾大姐夫妻二人历经4个小时,终于在晚上10点钟送到了荆门医院。看着曾大姐被顺利推进了治疗室,赵华和同事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工作队进村以后,帮助我落实了‘985’健康扶贫政策,大大减轻了医疗负担,现在我的病情也好多了。还帮助我大女儿落实大学新生教育扶贫资助政策,资助助学金1.2万元;小女儿前年也考取了荆楚理工学院,享受教育资助7000多元……”曾大姐一脸感激地诉说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