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香少年读书事迹材料

书香少年读书事迹材料

书香少年读书事迹材料

书香少年读书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1.以学校图书馆为中心点燃读书激情

学校图书馆是高校的读书阵地,是营造书香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全校广大师生读书的先行者。

(1)氛围营造。例如,在校园悬挂“读书爱书,营造书香校园——纪念4·23世界读书日”的横幅,向全校宣传世界读书日,唤起广大师生的读书意识。

(2)主动服务。学校图书馆分别在三个校区进行电子资源现场咨询活动,专设咨询服务台,向读者发放“最新资源报道”宣传单,耐心为读者释疑解惑。

(3)树立典型。我校已连续开展四届年度校园“阅读之星”和“优秀读者”评选活动,并举行表彰大会,以点带面,全面引导广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生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读书签名活动。大学生读书俱乐部利用“世界读书日”和“全民读书日”等时机,利用标语签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读书的重要性。

(2)读书调查活动。读书俱乐部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进行主题调查,如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十本书等,目的是走进广大学生当中,深入了解大学生读书现状和需求,加强双向交流与互动。

(3)读书交流活动。大学生俱乐部是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具有团体映射力。大学生俱乐部开展的“图书馆,我想对你说”等活动,旨在促进大学生群体与学校图书馆之间的双向交流。

3.各学院积极营造书香校园

(1)外国语学院邀请资深教授为全院师生举行“互文与读书”“读书与成长”等专题讲座,让学生聆听智者声音,领略大师风采。此外,外国语学院也联合通讯社和学生会开展形式新颖的“图书漂流”活动,精心打造全校师生爱书、读书的氛围。

(2)人文学院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将读书活动纳入到教学和社团的工作中。每年的3~6月开展主题系列读书活动,每年的12月开展“读书周”实践活动,加大对全院师生读书意识、读书方法、读书习惯的培养。学院策划组织的“同读一本经典,共享一片蓝天”经典精读活动已成为学校品牌活动。

(3)其他学院也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如能源学院的“浓浓春暖、幽幽书香”,电气学院的“全民阅读我参与”主题征文比赛,材料学院的“书香飘校园”书评活动等。

二、对理工科院校开展读书活动的进一步思考

1.学校为读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

一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读书时间和读书场所是学生阅读的先决条件,因此要使学生从繁忙的课业负担和诸多的课余活动中解放出来。此外,学校应设立诸如读书活动室和资料室等专门供教师和学生读书、思考和交流的场所。

二是分配专业教师对读书活动加以指导。学校应大力鼓励、倡导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参与到读书活动中。

三是设立读书活动专项经费。近些年,我校读书活动的开展经费多从社团活动中抽取,一些大型的活动策划就因资金问题作罢。笔者认为,应把读书活动纳入校园文化艺术节中,使之成为艺术节的重要部分,并设立专款,保证读书活动的资金充裕。

2.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使其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是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只有把读书活动贯穿到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以及课余文化活动相契合,才能营造处处有书、人人读书、时时爱书的文化氛围。

二是专门的读书活动。读书报告、演讲、集体讨论等专门读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多在读书方法和内容上给予大学生帮助,多创造读书交流的平台,使读书习惯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中得以培育。

三是打造品牌读书项目。许多专门读书活动的开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是未形成品牌影响力。要想形成品牌影响力,要需全校师生在活动宣传、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下足功夫,创新方式和方法。

3.建立读书活动管理机制,保障读书活动良好有序地进行

一是树立榜样激励制度。学校可利用群体效应树立典型,通过挖掘学生群体中读书榜样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表彰,并通过事迹报道、专栏展示、巡回报告等形式宣传其读书先进事迹,分享其读书的心得,以带动全校学生阅读积极性。

书香少年读书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岁月如流,陆丹林(1895-1972)去世将近四十年了。回忆往事,犹在眼前。他生于清光绪年间,正是中日甲午之战,清廷割地赔款,百姓遭殃之时。陆老为广东三水人,父名国材,是位武举人,而好书法,喜临《瘗鹤铭》,笔力雄健,著有《临池津梁》。陆老家学渊源,喜集书画,且好评说。不喜齐白石山水画、刘石庵的字。其实陆老亦工书法,带有章草味,挥洒有力,自成一家。

个性人物

陆老广额长脸。左眼失明,以瓷目代之,不时取出,用手帕擦净,放回眼中。他一足微跛,系早岁抗盗中弹所致。身材瘦长,常说带有粤音的普通话,声震屋宇。初听不懂,久了也懂。他思想新颖,耿直不阿,爱憎分明,敢说敢为:广交朋友,笃于友情,记忆力极好。不迷信鬼神,参加追悼会从不敬礼,他认为死者已全然不知了。幼年他在家乡达立学堂读书,祭孔时,他拒绝行礼被记大过。1911年黄花岗之役前夕,加入同盟会。曾学过多年西医。初次来沪,赁居中国寰球学生会宿舍,得识该会主干事朱少屏(同盟会会员、南社发起人之一,武昌起义后,在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只任半月秘书即回沪)介绍入南社。

南社受同盟会影响,与同盟会渊源颇深,在第一次“雅集”的十七人中,有十四人是同盟会会员。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北廷”满清朝廷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陆丹林的交游,不少为同盟会或南社中人,故相互往来题赠亦夥。如1928年秋间,潘达微(即冒险埋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者)将离沪返港的前一天,王秋湄约了几个朋友为之设酒饯行,潘达微兴致甚高,连作画六七张,陆丹林得三张:一是《岁寒》,画松竹梅三友,潘氏逝世后,柳亚子题诗其上:“画师骑鹤出红尘,画笔常留太古春。莫话黄花岗上事,几人能保岁寒身?”对这些故友笔墨,陆老珍若拱璧。

所藏辛亥元老遗物

陆丹林收藏的孙中山或辛亥元老遗物大致有二十种,中有墨迹、手稿、书籍、凭证等:1.总理书赠陆丹林“博爱”横披,2.总理亲笔《中华革命党誓言》,3.《中山先生演说全集》,4.《伦敦被难记》,5.《中山全书》,6.《民权初步》(民国六年初印本),7.《孙大总统广东蒙难记》,8.《中山先生佚事》,9.《孙总理致章炳麟手札》,10.《孙总理手批墨迹》,11.《总理年谱长编初稿》,12.军政府财政部军事国内公债券(一千元),13.广东同盟会粤东同盟会会员徽章,14.广东同盟会粤支部证书,15.林森《碧血黄花录》,16.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17.《红花岗四烈士集》,18.《三民主义》(日文本),19.《朱大符诗册》,20.《胡汉民手札》。

当中的第1、2、19种墨迹,曾刊入叶恭绰先生主编的《广东文物》。第一种是孙中山先生亲笔书赠陆丹林的“博爱”横披,如今还由其女少兰珍护着。另有孙中山先生的亲笔誓言,也是陆老的珍藏品,原迹可能已捐献,仅留存一张大照片,亦由其女少兰保存。其文如下:“誓约,立誓人孙文为救中国危亡,拯生民困苦,愿牺牲一己之身命、自由、权利,统率同志再举革命,务达民权、民生两主义,并创制五权宪法,使政治修明,民生乐利,拱国基于巩固,维世界之和平,特诚谨矢誓如左:一、实行宗旨,二、慎施命令,三、尽忠职务,四、严守秘密,五、誓共生死。从兹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贰心,甘受极刑。中华民国广东省香山县孙文(手印)。民国三年七月八日立。”此为中华革命党誓词,1914年7月8目写于日本东京。誓词右下方钤盖陆丹林藏印“红树室藏”,印系杨千里所刻。杨千里也是南社社员,为费孝通之舅,胡适之师。

陆老熟悉近代史实,尤其是辛亥革命掌故,这是因为他与不少辛亥革命的元老认识。他曾告诉我,孙中山曾亲笔写信给他,在抗战时期,当作“通行证”很派用场。他说他见过孙中山,威严而可亲,令人肃然起敬。也许是伟人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吧。

陆老所藏《朱大符诗册》,朱大符为朱执信(1885-1920)原名,亦辛亥元老之一。广东番禺人,1904年官费留日,识孙中山,次年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黄花岗之役,随黄兴攻入督署。辛亥革命后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1920年为“统一南方”被桂系军阀杀害,孙中山认为如失左右手,“使我党失去长城”。陆老曾为朱执信秘书。此诗册上款为陈伯陶,广东东莞人,陈澧弟子,清末探花。

书香少年读书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一、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而翔实的规定,其内容是: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4、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6、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7、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8、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二、阅读经典名著的作用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要让学生懂得阅读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讲解。

1、以中学生现在的年龄看名著基本上是在看情节,那就是说:通过名著你可以知道不少著名的故事,那么在写作文的时候,这些故事很可能就能派上用场,既能让你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艺术性也非常吸引人。另外,作品中的遣词造句、结构安排等等方面的东西也是很好的借鉴品。

2、通过阅读名著,你可以了解到很多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各类知识,以拓宽你的知识面。现在正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泛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察点,如果你能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那么不论对你的生活还是考试都是很有裨益的。

3、名著通常都是经过时间岁月考验的,所以,在这些名著中有很多有深刻意义、引起大多数人共鸣的某些东西。阅读名著,能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4、名著中通常有很多正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不是很讲究情商在一个人的事业、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吗?阅读名著能让你形成比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非常乐观的人生观,这对你的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5、阅读能让人在无形中受到感染,丰富人的内心,提升人的气质。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也许要经过几年的时间你才会有比较明显的体会。

学生只有深刻理解阅读的作用,才能对阅读产生兴趣,扎扎实实地进行阅读。

三、建立阅读氛围,提升阅读能力

1、创设家庭阅读氛围。建议学生父母也加入阅读行列,让他们身体力行,起到榜样作用,创设家庭阅读氛围,建立书香家庭。让学生在书香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2、建立自己的书屋。学生可给自己的书屋起个雅致的名字,屋中有书柜、书籍、纸、墨、笔、砚等。这是学生自己的天地,属于自己的空间,自己在屋中神游其中,自得其乐。

3、建立书柜。书柜中,有自己上学以来的所有书籍、作业本。主要是伴随自己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书籍。这样,学生可将自己看过的所有书储存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精神仓库,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4、建立读书笔记。对看过的名著,自己不仅要在书上圈画,而且还要在读书笔记上作摘记。可从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哲理语言,诗词佳句等方面摘抄。做到本本有摘记。这是阅读的痕迹,是走过的脚印,是心灵的印痕,学生要务必重视。

5、每学期,要读2―3部名著。学期初,学生要填好《邵原一中学生名著阅读登记表》,并由语文课代表汇总后交给语文教师。将分散阅读和集中阅读相结合。平时(含在校时间和双休日)是分散阅读时间,寒暑假是集中阅读时间。

6、语文教师要在寒暑假,走访学生家庭,实地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做好记录,对学生的阅读,一定要心中有数。

书香少年读书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一、我们一起走进“书海世界”

让班级成为孩子们浓浓的“书海小世界”,任何一处布置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在班级环境布置上尽可能散发浓郁的书香气息。墙壁上精心设计并制作班级栏,“小书虫”――是我们班级名称,“畅游书海世界”――是我们的读书格言,“像蜜蜂一样快乐的采蜜”――是我们读书口号。

我把自己的读书笔记与孩子们分享,孩子们之间争相分享。他们的读书笔记我会在第一时间评价、点赞,及时把赞美语言毫不吝啬地“奖给”孩子们。有时,虽然他们的读后感只是只言片语,但我感觉到了孩子们正由“班级书香小世界”走向“书海大世界”,我曾经有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欣赏与欣慰。

二、时间见证“书海世界”之路

要让学生感受到“书是甜的”、“书是香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为此给学生开辟了四条途径,以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一是晨读十分钟,美文积累;二是午读(中午到校时间)20分钟经典诵读;三是每周班级进行“好书推荐”、“好书品读”、“大声说出你的感受”、“我们一起写一写”栏目;四是(晚上)亲子共读30分。

每带一个班,我都有效利用时间。美文欣赏、经典诵读、配乐朗读、静思默读……用文学经典充实孩子们的语言仓库,用绘本阅读、群文美读、经典品读补充营养大餐。

我常常用绘声绘色的语言给学生读故事,精心挑选读物,引发阅读期待。在故事的世界里,教室里总是静静的,一双双眼睛看着我,凝神倾听着……有时微笑,有时睁大眼睛,一脸惊奇;有时还会哈哈大笑……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欲望。故事会结束时,我会戛然而止。孩子们会嚷着:讲下去、讲下去、听下去、听下去……这种期待引发孩子们走进书海世界,寻找书海世界里的“奇异珍珠”,就这样,慢慢地,有更多孩子“寻书――看书――荐书”。

每天中午到校的20分钟是我们班固定的读书时间,目的是给孩子们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沐浴午后的温暖阳光,捧一本好书尽情阅读。当然,我也不例外,记得开学第一个月,我每天中午都坐在讲台上读书,无疑给孩子们起到了榜样作用。现在即使老师不在,学生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鼓励晚间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我会统一规定亲子共读内容,父母和孩子不仅共读,还一起交流讨论,感悟书中真谛。读《小猪唏哩呼噜》时,一天早晨,陈怡宁一踏进教室就跟我说:“陈老师,我觉得小猪唏哩呼噜太可爱了。”我问:“为什么呢?”“你看他每次吃饭的时候,从不挑食,不管什么吃起来都那么香。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哪怕困难再大,他也从不害怕。老师,您不觉得他很可爱吗?”我摸着孩子的脑袋说:“嗯,是很可爱。可我现在觉得你最可爱,将来也会更可爱。”孩子冲我开心地笑了。

因为读书,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分析,学会了借鉴,他们从书中自主获得了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优秀素材。

三、择法有道漫游“书海世界”

“磨刀不误砍柴工”。为避免学生盲目阅读,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指导,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孩子们辨别选择书籍,精读,泛读;对各种文体、题材文章进行专题辅导。首先“该读哪些书”,定期开展“优秀图书推介会”,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推荐,介绍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使学生读好书。其次是指导学生怎样读课外书,为了节省学生阅读时间,扩大阅读量,将“泛读”与“精读”结合使用。泛读目的是扩大阅读量,达到“厚积”的目的,浏览成分居多,这类书包括小说、故事、诗歌及科普知识等,让学生了解一些作家、历史、文学知识,积累大量资料,而对于一些优美文章、精彩片断则提供学生精读。

四、多彩活动浸润“书海世界”

1.师生共读一本书。

凡是学生读过的书我都一一地认真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和学生进行主题讨论,不但可以检验学生读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乐趣。如读完《小猪唏哩呼噜》后,我们便进行了“什么样的伙伴你最喜欢”的讨论。通过共读一本书,以及共同讨论,学生会有兴趣再进行细读。

2.和课本配合的阅读活动。

其实学习语文课本时有很多机会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但是引导要巧妙、得法。学习《丑小鸭》一课时,课后介绍了一些安徒生的资料,并列举了一些安徒生其他的代表作,这是一次很好的走进安徒生的机会,鼓励学生购买《安徒生童话》,继续感受童话大师的魅力。

学习《恐龙的灭绝》一课时,鼓励学生了解恐龙并搜集恐龙灭绝的原因,那段时间全班都迷上了恐龙,对恐龙灭绝这一问题的猜测达到了着迷的地步。

3.同学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

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读书漂流”等活动,每周开设“好书推荐”、“好书品读”,“大声说出你的感受”、“我们一起写一写”等栏目。

书香少年读书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蒙语文 阅读教学 文学名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规定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因此,如何让初中生学会正确阅读文学名著,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名著作为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其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文学的力量是强大的。阅读文学名著,是学生不断吸取文化和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面对人生的原动力,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源泉。针对这些问题,初中语文教师,特别是蒙古族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时,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笔者是农村蒙古族中学教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以下对策:

1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的事例也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呢?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紧紧抓住文学名着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开学初,我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了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期中间我利用教科书上的名着选段引发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例:在教《杨修之死》时推出许多三国的人物,课后布置学生列出《三国演义》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VCD,让学生欣赏名着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拓展阅读渠道

(1)要求班中每人购买一本名着,各各不同,相互交流着看,无形中就在班里形成了一个小型书库,有语文课代表管理并督促同学定期借阅。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由8个小组长负责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

(3)通过网上查询资料,熟悉相P网址,推荐给学生阅读。

4加强阅读指导

4.1课内示范,教给方法

在课外阅读初期,我们可利用课堂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讲《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香菱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香菱苦志学诗的细节描写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香菱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然后布置学生们回去看《红楼梦》第一、五回等,联系香菱(甄英莲)的悲惨身世,对香菱的强烈求学欲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们不难悟出作者对香菱悲惨的一生寄予了深深地同情。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特别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林黛玉指点了迷津。再例如:在讲《出师表》是时,在了解诸葛亮生平事迹之后,重点分析他身上那种忠心报国的儒家思想,所以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要求学生课后找到《后出师表》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深刻地体会仁人志士那种身怀天下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心。

4.2导学生自我咀嚼

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不留痕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把书弃置一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远远没达到要求。我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本文学名着,写两篇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评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可改变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学期进行一次舞台剧表演,让学生自己把名着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设计、表演。没有对名着的一定把握,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4.3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