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资人事工作计划

劳资人事工作计划

劳资人事工作计划

劳资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划入原区人事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就业服务局)承担的职责。

(二)划入原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承担的全区全民创业工作相关职责。

(三)加强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和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管理职责。

(四)加强促进就业创业、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农民工工作的职责。

(五)加强引进高层次专家和紧缺专家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区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统一管理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三)负责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负责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牵头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负责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民创业工作规划和有关政策,牵头协调和督促指导相关工作。

(四)负责全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负责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农村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承担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监管责任。

(五)负责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编制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解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

(六)依据《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负责全区公务员综合管理工作。

(七)负责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工资福利管理工作;编制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离退休政策。

(八)负责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负责落实职称改革的各项制度,综合管理全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选拔申报及管理服务工作;参与人才管理工作。

(九)拟订全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工作;负责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负责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

(十)负责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合同鉴证工作,依法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负责劳动、人事工作,协调处理有关重大案件和突发事件。

(十一)负责落实劳动保护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监督执行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

(十二)负责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

(十三)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设8个行政科室:

(一)党政办公室

拟订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负责区委、区政府重点督办工作任务的协调和落实工作;负责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调研、宣传和机关会议的组织及决定事项的督办等工作;负责全局党务(纪检)、文电、机要、档案、保密、计划生育、工青妇等工作;负责全局目标责任综合考评和工作人员考核工作;负责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效能监察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

(二)就业促进科

贯彻执行促进城乡就业的基本政策和措施,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拟订全区就业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负责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实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负责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目标责任制综合考评工作;指导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承担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及区创建创业型城市推进全民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三)公务员管理科

贯彻执行公务员职位分类、职务任免与升降、交流与回避、新录用人员任职定级、调任、转任、挂职锻炼、辞职、辞退、职位聘任等制度;承担全区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日常登记和管理工作;综合管理全区政府系统公务员考核、政府奖励和教育培训工作;贯彻公务员纪律惩戒、申诉控告制度,依法对公务员实行监督、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落实公务员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建设和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公务员宣誓制度;负责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职数设置工作;依照组织法办理区政府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工作人员的手续;依照区政府行政任免办法,办理提请区政府任免人员的有关事项;依据国家、省、市有关事业单位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研究拟订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和办法,并组织实施;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负责全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工作;负责制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完成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工作;负责干部的调配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安置政策,拟订安置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负责区属困难企业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负责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统计和公务员统计工作。

(四)专技科(区职称改革办公室)

研究拟订全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的规划、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上报和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工作;负责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承担区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工作;落实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负责专家政策的落实工作;负责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工作;实施农村人才振兴计划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考核申报工作;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职业技能鉴定政策以及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

(五)人力资源市场科

拟订全区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的行政审批,制定职业介绍的管理规则;负责指导和监督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的业务工作;贯彻执行劳动预备制度;制定本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表彰、奖励和职业技能竞赛的规则;编制全区就业专项资金使用计划,负责就业资金申报,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编制全局财务预决算,负责局机关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指导所属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负责贯彻落实农民工工作相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民工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处理涉及农民工的重大事件;承担区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职责。

(六)工资福利科

落实有关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与离、退休的法规政策,编制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计划及增加离退休费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资晋升审批和工资福利管理工作;负责综合考评目标奖审核发放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龄、工伤认定工作;贯彻执行企业工资指导线的有关政策,审核区属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负责区属企业职工调资备案及工资手册审核换发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统计、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和人工成本抽样调查、居民和农民工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基层组织机构调查以及县域经济指标汇总统计等综合统计工作;负责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退休审批和相关待遇的落实工作;负责对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异地退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和管理服务工作;承担区机关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七)社保基金监督科

负责贯彻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和办法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区社会保险基金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监督制度、运营政策和运营机构资格标准,建立健全基金预测预警制度;依法监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并组织查处重大案件;拟订社会保险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规划和信息披露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失业保险基金经办中心、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经办中心等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业务工作;承担区社会保障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八)劳动仲裁科

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政策咨询工作;落实劳动关系政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规范;制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的实施规范,负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负责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工作;审查受理劳动、人事仲裁案件;负责企业职工工伤认定工作;负责劳动、人事工作;指导和监督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工作;落实劳动保护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监督执行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承担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劳资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责任部门:规划财务处时间:**年01月13日

文件编号:川劳社发[20**]9号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和全省20**年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我们编制了《2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做好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2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第一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总体取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处理好城乡和劳动保障各项事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5号文件为契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增加就业总量,优化就业结构。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5号文件,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继续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法律实施与政策的衔接,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同时,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其他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失业调控,加快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切实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逐步建立失业调控长效机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加大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劳务开发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万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全年转移农业劳动力2020万人。

二、切实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继续实施“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以品牌培训为重点的农民工培训工程,在城乡统筹试点市(县)启动实施城乡“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依托有条件的企业和技工院校,建立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公共实训基地。规范技工学校管理,推进技工学校健全校企合作制度,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强化鉴定机构质量管理,积极开展技能评价服务,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年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10000人;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培训20万人,创业培训4万人,培训后的再就业率、创业成功率分别达到60%和50%;农民工培训200万人次,其中品牌培训70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4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达到80%;为55万名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持基本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加快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做实个人账户基础工作,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探索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切实抓好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按照部里的工作部署及时研究制定我省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的具体方案。加快推进企业年金发展。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20**年全省试点市(州)数达到50%以上。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在全省50%以上的市(州)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并选择2-3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实行省级统筹试点,继续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失业保险金调剂促进就业试点。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机制,使三者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建立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新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使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有较大的提高。加强扩面征缴工作,力争到20**年底,全省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7万人、850万人、410万人、420万人和330万人。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1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10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500.7万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巩固确保发放的成果。着力推动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切实认真履行社会保险稽核职能,依法组织稽核人员开展社会保险稽核,严格社会保险稽核行政执法,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质量和成效,确保社会保险费的“应收尽收”,防止出现和有效扼制欺诈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现象的发生,做到社会保险待遇的“应发尽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不断改进监管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水平,确保基金安全。20**年,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316亿元、92.81亿元、12亿元、6.3亿元和2.5亿元。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将更多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力争到20**年底,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到80%。切实解决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多渠道筹资,确保制度办法可持续运转”原则,研究解决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超龄人员、超过劳动年龄未参保返城知青等群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等问题。维护农民社会保障权益,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出台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指导意见。

四、以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契机,加快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建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实现各类企业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基本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逐步建立健全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对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启动实施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计划,增加6-7个市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园区试点。改进和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和调控,促进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面。健全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及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扩大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试点范围。继续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要求,继续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和仲裁办案机制,不断改革庭审方式,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健全各项基础劳动标准,严格特殊工时制度审批,加强对企业工时实施情况的监督。完善农民工维权联动机制。做好、维稳、综治、应急工作。

**、系统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制定《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劳动仲裁办案工作规定》措施,完善仲裁员管理办法。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推进网格化、网络化监察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开展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情况、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等专项检查活动,重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规范用工等突出问题。加强执法监督,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机制,创新行政复议方式方法,进一步推进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许可制度。

劳资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工作说明书岗位名称:招聘专员职等:五职等岗位编号:直线上级:人力资源经理

直线下级:无

工作使命:根据公司目标,在适当的时机为组织提供合格的员工,保证公司所需合格人员的供给,有利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联系:人力资源部各岗位人员

目的或作用:汇报工作、领会意图、沟通信息

外部联系:人才市场、大中专院校、猎头公司、招聘媒介、业内企业目的或作用拓展公司招聘渠道、获取市场人才信息

工作职责:招聘实施编写招聘制度化文件,报人力资源经理审核。编制年度、季度招聘预算,报人力资源经理审核。制定招聘计划,组织招聘实施。

负责应聘材料收集及应聘人员首次选拔。

组织各单位进行二次面试。

负责组织建立各岗位招聘题库。

招聘宣传计划及招聘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制作。负责校园招聘宣传演讲。建立后备人才库。

招聘渠道管理: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发更多的大中专院校。

分析各大中专院校提供的员工整体素质表现,建立合作伙伴分级库。

建立与劳务公司的临时性用工合作关系。

拓展中层干部及核心骨干岗位的招聘渠道。

保持与各招聘渠道的持续性沟通。

招聘结果评估:核算招聘成本分析招聘周期

协助配合:协助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工作的开展完成人力资源部经理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任职资:学历及专业本科年龄24岁以上社会工龄2年以上

工作经历:2年以上大中型企业招聘工作经验,有招聘实施、招聘渠道拓展经验

英语要求: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计算器要求:熟练使用常用软件

关键绩效领域:

招聘渠道

招聘宣传

一线员工的招聘

招聘成本

岗位招聘题库

后备人才库

可以替换的岗位

人力资源相关岗位

【人力资源部经理工作说明书范文】

岗位名称: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上级:总经理

下属岗位:

岗位性质:负责全面主持本部的劳资、人事方面的管理工作

管理权限:受总经理的委托,行使对公司劳动人事工作指导、指挥、监督、管理的权力,并承担执行公司各项规程、工作指令的义务

管理责任:对所分管的工作全面负责

主要职责:

1.负责主持本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人员全面完成本部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任务;

2.贯彻落实本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密切与营销、计划、财务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3.负责组织《劳动法》及地方政府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4.负责组织公司人事、劳资统计、劳动纪律等有关管理制度的拟定、修改、补充、实施和考核评比工作;

5.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各部门的员工工作标准;

6.负责合理配置工作岗位。组织劳动定额编制,做好公司各部门人员的定编工作,结合实际需要,及时组织劳动额的控制、分析、修订、补充,确保劳动定额的合理化和准确性,杜绝劳动力的浪费;

7.负责编制年、季、月度劳动力平衡计划和工资计划。抓好劳动力调配的基础管理工作,严格实行岗位调令制度,抓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安排;

8.组织建立和健全人事、劳资统计核算标准。定期编制劳资、人事统计报表,及时择写劳动力利用、劳动报酬统计分析报告;

9.负责抓好公司劳动纪律管理工作。严格考勤制度,定期检查劳动纪律;

10.负责组织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合同签订、建档、辞退、考勤、差假、调动、考核、考查、推荐等劳动人事系列化基础管理工作;

11.负责核定各岗位的工资标准。认真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工作,负责对日常工资、加班工资的报批和审核工作;

12.负责组织公司劳动保护用品定额拟定、修改、补充、审批、实施工作;

13.配合做劳动安全教育,参与员工作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意见;

14.组织培训教育管理工作。配合各部门做好专业技术培训教育组织工作;

15.有权向主管领导提议下属人选,并对其工作考核评价;

16.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岗位要求:

1.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劳动人事管理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熟悉国家劳动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章程、各方针、政策;

3.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团结下属,既严格管理又讲究工作方法;

4.擅长做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

参加会议:

1.参加公司年度总结会、计划平衡协调会及其有关重要会议;

2.参加季、月度总经理办公会、经济活动分析会、考核评比等会议;

3.参加临时紧急会议和总经理参加的有关专题会议。

4.参加本部门召开的人事工作会议。

【企业管理部工作说明书范文】

部门名称:企业管理部

编制人数:8人

现有人数:1人

工作概要

负责CH管理大纲的拟订、修正、完善、落实、检查;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位基础管理制度、流程、效率的评估、指导以及基层、中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储备和发展;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

位内部管理的评估、诊断;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位经营管理计划、数据的汇总、分析;建议、参与集团及各下属单位的管理变革。

工作内容

1、CH管理大纲的归口管理。

2、负责拟订、修正、完善春和管理大纲;

3、负责督促集团下属各单位落实管理大纲各要点;

4、负责检查集团下属各单位管理大纲执行情况,并采集执行反馈意见;

5、负责组织、召集公司内外资源对管理大纲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二、基础管理的指导

1、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基础管理制度的指导建议;

2、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内部管理流程的指导建议;

3、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督导和检查;

4、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各单位基层、中层主管的培训发展;

5、协助人力资源部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各岗位工作定额的编制;

6、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选拔中层及以上管理干部;

7、协助财务部及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各单位(子公司以上)目标考核相关工作。

三、内部管理的评估、诊断

1、负责对集团及下属各单位内部管理进行评估、诊断,并提交诊断报告;

2、负责组织、调动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对专项管理问题、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建议方案;

3、负责向集团决策层提交定期内部管理报告,并提供管理措施建议;

4、负责协助、指导集团及下属各单位设置管理危机预警指标。

四、经营管理计划及数据的管理

1、负责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经营管理计划的汇总,并提供分析报告和建议;

2、负责组织、调动、协调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采集基础管理数据,并提供分析报告和建议;

3、负责为决策层提供经营管理计划的数据和建议;

4、负责集团内部重要管理文档的存档、保管和索引;

5、负责集团内部管理沟通的疏导。

五、管理变革

1、负责指导、督促、评估集团及各下属单位员工投诉及合理化建议的落实处理;

2、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

3、负责向决策层提供管理变革的建议,并在决策层的指导下组织、参与管理变革;

劳资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年金 机关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一、职业年金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定位

(一)职业年金在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定位

20世纪中后期以后,发达国家面临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人均寿命的增加,这就导致了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比率不断上升,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财政支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作为公共养老金制度补充的养老保险计划即职业年金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职业年金作为一种延期支付手段它比当时大部分实行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支出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很快就取得成效。

职业年金制度在国外建立之初,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政府进行强制建立;二是雇主根据雇员需求进行自愿性的建立。在职业年金制度建立之初,有的国家就实行强制性的方式如英国、法国等;而美国、德国、意大利在制度建立之初就实行的是自愿参与职业年金计划。总的来看,职业年金制度在国外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实行是非常普遍的。

(二)职业年金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战略定位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退休金“双轨制”,这项制度自进入新世纪就被社会大众所诟病。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为双轨制的终结迈进了重要一步。随后在去年的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作为前一项改革决定的补充,为职业年金在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做出了细节性的规定。

完善的薪酬体系有薪资和福利计划共同构成。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后后养老金的“双轨制”取消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后的待遇不再比企业退休后职工的养老金待遇高出好几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随着企业薪酬及福利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立了像如利润分享、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机制安排,大大提高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而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其岗位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组织的人力资源队伍需要比较高的稳定性,职业年金它以延期支付的方式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和心理上的落差,对稳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具有重要作用。

二、机关事业单位劳动者对于职业年金的需求分析

(一)单位劳动者参与职业年金的意愿

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最大的不同在于,企业年金是通过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但从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来看,企业年金建立的动力明显不足,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企业的经济能力有限,而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就意味着不能更多的资金投入企业再生产,在企业有限的资金范围内,企业自主建立企业年金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而职业年金虽然也规定了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缴费,且缴费比例为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但机关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在大多数源于财政拨款,所以机关事业单位为职工建立职业年金的主观意愿要比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强得多。而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在目前累进所得税率的税制下,参与职业年金计划能够产生显著的税收储蓄效应,即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劳动者来说,相比就业时期的收入水平,退休后的收入是要下降的,那么,这就意味着劳动者退休后的较低的退休金和较低的税收是相辅相成的,也正是基于此,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有参与职业年金计划的需求,从而将工作期间的一部分收入有效转移到退休之后再缴费,因此也可以将参与职业年金的劳动者采取了一种延期性较低额度的纳税计划。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职业年金是实现生命周期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套用经济学中常用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职业年金对于生命周期效应最大化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职业年金并向该计划缴费,其实是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因为他实现了合理安排生命周期内储蓄和消费支出。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职业年金是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的部分收入转移至退休后,因此,劳动者退休后的收入与其在职期间的贡献程度是相匹配的。

(三)职业年金是一项重要的退休收入保险机制

一般来讲,劳动者在退休之后将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风险,收入替代率风险、长寿风险以及通货膨胀风险等。而这些风险如果仅有退休后的劳动者承担,将必然面临很大的社会问题。职业年金的建立能够充分化解这些风险,为劳动者退休后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正是基于劳动者退休后面临的种种风险,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能够有效迎合劳动者退休后的需求,从而吸引劳动者参与职业年金计划。

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的动因分析

理论上讲, 组织长久存续的本质在于长期劳动契约的结合和团队生产带来的持久收益,由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组织的特殊性,对于组织中人力资本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职业年金的建立就是把机关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有用人才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制度相结合,担负起劳动者福利制度的责任,其功效发挥将是以激励劳动者和增强劳动者凝聚力为核心,以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队伍为重点的。从双轨制的终结到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计划的建立都是掺杂着众多的社会动因和经济动因,在此,我们只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的经济动因。

(一)职业年金能够吸引、留住人才并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现有薪酬体系下, 主要根据劳动者职级不同、贡献不同设计等级不同的福利待遇, 这就为单位内部合理竞争氛围提供了契机。首先,有较强能力的人才通过能力竞争上岗,享受到较高层次的职业年金待遇标准, 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地位也得到了承认, 这样对吸收优秀人才大有裨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劳动者根据工作贡献而获得的不同的职业年金待遇水平,这实际体现了制度对于劳动者贡献的认可,因此它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二)职业年金的建立利于机关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稳定职工队伍

我国目前的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招考程序实现的,此外,还要经过岗前培训和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才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实际上要为职工的适应过程进行大量的投资。如何能够在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素质的同时减少投资的风险成为目前机关事业单位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职业年金作为一种兼具养老保障和延期支付的工资性质的福对劳动者具有多种作用,一方面,它鼓励职工在单位发挥长期作用,这对职工队伍的稳定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降低了机关事业单位培训风险的作用。

(三)职业年金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职业年金的建立与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息息相关,将职工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生存发展相挂钩,使职工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热情,此外,健全合理的职业年金制度往往能够带给劳动者较强的单位归属感。这样就产生了弱化劳动者由于担忧自身养老保障带来的生产效率的低下和增强劳动者凝聚力的双重效应。

(四)职业年金的建立有利于职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机关事业单位这一最基本的单元来看,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的长期投资和管理。因此,职业年金制度建立时稳固的联系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纽带,是国家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而实施的一项单位和个人共同维系的利益共同体计划。因此,职业年金计划的建立,不但有助于相关单位建立一个有效的职工激励机制,而且还有助于确保职员对单位的忠诚度、激发劳动者为组织长期效力的动力。以人力资源理论来分析,由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关事业单位为更好的提供社会大众所需的服务,将职业年金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构成,促使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激励劳动者关注组织的长期发展,促进绩效,减少人员流动,确保组织人力资源的人稳定性。

尽管职业年金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重要补充的使命登上我国的历史舞台,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但职业年金发展又是我国机关事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折射出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重要认同,及其在全球化和老龄化背景下的价值观。从这点来看,它的出现又极具时代必然性。

参考文献:

劳资人事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附:周恩来同志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报告

一九五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扩大的全体会议上

第一部分、关于过去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的估计

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是体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重大问题,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正确处理生产和生活关系的重大问题。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就提出了在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几年来,执行这个方针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较解放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当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的所有制没有基本改变以前,在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基础上,要按照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全面地解决我国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是困难的。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改变所有制方面取得基本胜利以后,我们便能够进一步提出从六亿人口出发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同时,我们在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上也已经取得了许多经验教训。这样,就使我们有了全面地总结和安排这些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地运用这次全民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有利时机,加强对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教育,逐步地合理地解决目前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方面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八年来,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绩,是无可怀疑的。但是,工作中也有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对于这些缺点和错误,必须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取得经验教训。现在我从三个方面来回顾一下八年来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

第一,从劳动就业方面看,随着生产的发展,基本上安置了失业人员,初步解决了城市就业问题;但是,对于劳动力的安排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未能更广泛地开展就业的门路。截至1956年末,全国机关、企业和事业共有职工××××万人,除了原有××××万人以外,八年来,我们解决了××××万人的就业问题,平均每年新增的就业人数×××多万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近400万失业人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安置。这是旧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而且决不可能办到的事。1956年年末,全国省辖市以上城市登记的失业和求职人员共约×××万人。其中,就业条件较好的占60%,约××万人,除有一部分是到达劳动年龄的青年而外,大部分是妇女,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员尚未就业的仅有×万多人。根据典型调查,在失业和求职人员中,有94%的家庭成员中有人在业,只有6%的人,全家无一人在业。根据上海劳动局的调查材料,上海全家无一人在业的户数约占全市户数的千分之五。如按此比例推算,全国两千万户城市居民中,全家无一人在业的不过××万户左右。

我们在组织劳动就业的工作中是有缺点的。我们对于劳动力情况了解不够清楚,安排就业的工作缺乏计划性,有些不适宜或者不急需就业的人被安排了工作,但是,有些有就业条件、生活无法维持、迫切需要就业的人,反而未能及时给予安置。就业出路主要放在城市、机关、企业、事业,没有强调面向农村、山区,参加农林业生产,以及从手工业、服务性行业、各种辅助性劳动等方面广开社会就业的门路。在编制定员的管理上,缺乏健全的制度,在用人方面,缺乏严格的控制。许多机关、企业、事业,除了客观原因(如“包下来”和安置转业军人)以外,常常不根据实际需要,盲目增添人员。特别是1956年新增的人员超过计划×××万人,因而造成相当严重的机构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目前我国工矿企业非生产人员一般地达到全员的20~30%,甚至还有达到40%以上的,这就不能不影响到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第二,从工资方面看,工资水平的提高和工资制度的改革,保证了职工生活的改善,对生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是,部分职工工资有些偏高,工资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够。八年来,不仅工资水平提高了,职工生活改善了,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工资制度,建立了基本上符合社会主义按劳付酬原则的工资制度。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不包括手工业)总产值原定计划增长98.3%,预计增长128.3%;农业总产值原定计划增长23.3%,预计增长24.8%;全部工业劳动生产率预计提高61.1%,国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原定计划提高64%,预计提高70%左右。在这种工农业生产和劳动生产率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原定计划增长33%,预计增长42.8%;实际平均工资预计增长30.8%,这是因为同时期生活费指数上升了9.2%,而去年增加工资多了一些,也影响了一部分物价的上涨。

到目前为止,除了老的大学教授、部分中学教员和邮电、银行、海员、官僚资本企业(如中纺系统)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如上海电业)的老职工约数××万人的工资水平低于抗战前的工资水平以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原来的工资过高是不合理的),绝大多数职工的工资水平都有相当的提高。1957年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预计达到×××。×元(月平均××元)。如果按每个职工负担人口平均以四人计算,每人每月的生活费约××元多,这就保证了广大职工和他们的家属能够过着有吃有穿的生活。从我国人口多、底子穷、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消费资料的增长还比较慢的情况来看,几年来工资的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

但是,工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不少的,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职工的工资水平偏高。由于我们对城乡关系、新老职工关系和青年知识分子待遇的安排不够恰当,某些工资标准和工资制度的规定不够合理,因此,部分城乡结合部工作人员、部分低级工作人员、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和学徒的工资水平偏高了。全国这类职工将近××××万人,其中工资偏高的共约×××多万人。此外,由于计件、奖励、津贴、升级制度有些不够合理,一部分职工的收入也高了一些。合营企业中有一部分的职工和私方人员的工资过高。如果将这些部分都计算在内,工资偏高的职工约为全部职工的四分之一,共约×××万人左右。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年度工资的增长是不平衡的。1952年的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元。1953年提高到×××。×元,增加××。×元,增长11.2%。1954年提高到×××。×元,增加××。×元,增长4.6%。1955年提高到×××。×元,增加××。×元,增长3%。1956年提高到×××。×元,增加××。×元,增长14.3%。1957年提高到×××。×元,增加××。×元,增长4.3%。

从各年平均工资增长的情况可以看出,1953年和1956年工资增长比较快,其他年度比较慢;而1955年工业部门的工资只增长了0.4%,基本建设部门还略有下降。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有若干客观原因(如1953年全国工资分值平均上长4.1%),而且,年度之间也不可能完全平衡,但是,年度之间,增长的幅度波动过大,对于国家财政的平衡,物资供应的平衡,物价的稳定,都是不利的。1956年的工资增加较多,是因为1956年在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1955年农业丰收的基础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都是跃进发展的一年;又因为1954年、1955年两年有些部门工资增长得少了一些。因此,1956年工资增长多一些,是必要的。但是,1956年对部分人员的工资标准规定得高了一些,升级面宽了一些,特别是新增职工人数过多,因而工资总额增长过多,增加了国家财政的开支和市场消费资料供应的紧张。同时,又由于当年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灾害,许多地区的农民收入减少,致使城乡结合部职工和农民的矛盾显得突出,影响农民盲目流入城市。农业生产,受天时的影响极大,农民收入在年度之间是不够稳定的;我们在规定1956年工资改革方案的时候,对这一因素是缺乏充分考虑的。

(三)工资制度的改革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够。工资制度主要体现工人阶级内部的上下、新老、左右的关系,同时,也影响到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首先是农民的内外关系。从1950年以来,我们进行过两三次比较大的工资制度改革。工资改革工作中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认真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分析地、有选择地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工资制度。目前,我国企业中实行的八级工资制,职务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奖励制度,大都是参照苏联的工资制度制定的,这对我国工资制度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我国的工业情况复杂,各类企业之间技术水平悬殊很大,我们企业管理干部的技术业务水平和企业管理的水平又比较低,因此,在采用这些制度的时候,就不能硬性搬用,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研究和做必要的修改,有些甚至不能采用。另一方面是,没有根据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批判地吸取中国旧有工资制度中有用的部分。例如,中国旧的学徒制度虽然有许多封建陋规是必须废除的,但是,其中也有好的经验,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和改进,而我们却一概加以否定了。还有一方面是,在改进工资制度的时候,缺乏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地区辽阔、情况复杂的特点,许多地方性较大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中的职工如粗壮工、勤杂工,小学教员、乡干部等的工资标准,本来应该在中央统一规定的原则下,分别由地方制定,但是,我们却过分地强调了集中统一,忽视了因地制宜。

还有在工资工作中,过多地强调了物质鼓励作用,放松了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助长了职工群众中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平均主义思想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必须记取的严重的教训。

第三,从职工劳保福利方面看,为职工办了许多好事;但是,某些方面走得快了,某些项目办得多了,某些规定不切合实际和不够合理。解放以来,党和国家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逐步实行了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举办了各种福利事业,改善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帮助广大劳动人民解除了在旧社会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生、老、病、死、伤、残的困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预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支出的附加工资和各项福利费用共计××亿元,为工资总额的19.2%。其中包括:由企业支出的劳动保险金、医药卫生补助费,福利费、文教费和企业奖励基金中用于职工福利部分,如困难补助与一次性奖金;由国家预算支出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的公费医疗费、病床补助费、食堂和托儿所补助金、退休金、埋葬和抚恤费;同时也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给职工的优惠待遇,如房租水电费减免、房租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煤贴、车船免票等。如果加上国家用于社会的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经费中职工享受的部分,就达到工资总额的25%以上。当然,全国各地和不同企业的劳保福利费的多少是不平衡的。如以北京为例,1956年38个中央企业的附加工资和各项福利费支出,平均为工资总额的22.58%,个别企业如石景山发电厂竟达34.29%。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我们确实为广大职工办了许多必须办的好事,但是,主要缺点是走得快了一些,办得多了一些,与我国人口多、底子穷、广大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不相适应。解放以后,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职工家属大量进城的现象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是,职工的某些福利待遇过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它也助长了职工对国家的依赖心理,要求“一切由国家包下来”,而不能鼓励职工群众克勤克俭、互助友爱、依靠自己力量和集体力量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劳保福利工作上另一个严重的缺点是,项目混乱,有些制度不合理,管理不善,掌握偏松偏宽,因而造成苦乐不均和严重浪费的现象。公费医疗中的严重浪费可以充分说明这种情况。由于福利费使用不当,群众意见很多,特别是有些单位将福利费过多地用于领导干部,造成了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不良影响。但是,有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对于职工生活中某些应该解决而又可能解决的困难问题关心不够的现象,也是必须注意纠正的。

总括起来看,八年来,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改变了旧中国高低悬殊、轻重倒置、极为混乱的工资制度,安排了××××万人的就业,基本上解决了旧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逐步地改善了广大职工的生活待遇,鼓舞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胜利地完成了国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这些成绩是肯定的。不能因为目前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毛病,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就认为过去的工作都错了。右派分子利用和夸大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攻击党和政府对劳动工资工作的领导;否定劳动工资工作的成绩,说劳动工资工作搞得一团糟,污蔑解放以后工农生活水平下降了;攻击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挑拨工农关系等等。对于右派分子的这些造谣诽谤,我在今年六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批驳过了;在这次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还应该展开群众性的大争大辩,进一步加以批判和驳斥。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工作中没有缺点和错误,相反,我们必须重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且从历史的发展和主客观原因中分析和研究这些缺点和错误,取得真正的教训。应该说,在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工作方面的主要教训,是对于我国人口多、底子穷的情况了解不透;对于从六亿人口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体会不深。解放以来,我们着重地宣传了工业化的重要意义,这是对的;但是,对于发展农业的重大意义却宣传不够,因而影响了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发生片面地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只愿意到城市工厂,不愿意深入农村山区的倾向。我们着重地宣传了向科学进军的重要性,这是对的;但是,对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践,脑力劳动必须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道理却宣传不够,因而影响了不少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发生轻视体力劳动、脱离实际,片面地向往科学研究工作的倾向。我们着重地宣传了在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改善职工生活的必要性,这是对的;但是,对于勤俭建国和勤俭持家的方针宣传的不够,对于我国原来城乡生活过分悬殊的状况应当逐渐缩小,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水平不应该比农民相差太多、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职工和学徒的生活水平不应该高于农民的道理宣传不够,因而影响了一部分职工甚至某些党员干部滋长追求物质享受和要求特殊待遇的倾向。我们必须吸取这些教训。在这次整风运动中,必须坚决克服上述各种倾向和错误,使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的政策和制度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正确地体现社会主义按劳付酬的分配原则。

第二部分、关于今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政策的意见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政治上、思想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深入全民性的整风运动。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指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是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

从六亿人口出发,就是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是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农民是人民中的最大多数。我国不仅农业落后,工业也很落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面貌,必须改造落后的农业,要改造落后的农业,又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工业。这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工业水平,才能够为改造农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也就是为改造农业创造条件;也正是由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工业有了一定发展,我们才有可能在现在和今后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

我国的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政策,必须从统筹兼顾全国人民生活首先是工农生活、适当安排城乡关系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实行合理的低工资制,尽量使大家都有饭吃,并且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工农生活能够逐步地得到改善。实行合理的低工资制,就是对工资水平的安排,不能单纯从工业生产的增长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发,而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发。只有实行合理的低工资制才能与我国相当低的工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今后要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就业,精简机构人员,鼓励下乡上山,广开就业门路,提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改造;要正确地安排生产与生活的关系,逐步地缩小工农生活水平的差别,减少城乡矛盾,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调整工人阶级内部的工资关系,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老职工与新职工、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工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合理化,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

实行合理的低工资制,尽量使大家都有饭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意思。但是,绝不能将“三个人饭,五个人吃”误解为可以不根据实际需要,盲目增添人员,随意扩大编制,把三个人的工作分给五个人做;也不能误解为可以不根据按劳付酬的原则,不加区别地对于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实行一样的工资待遇。如果这样做,不仅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积极性,反而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不利于发展生产和改进工作。合理的低工资制应该是:适当地保证广大职工必要的物质生活需要,并且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职工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我们既要反对脱离农民的城乡生活相差过大,又要反对不合按劳付酬原则的平均主义。

我们在今后必须将劳动就业和精简机构、改革工资制度和逐步改善职工生活、整顿劳保福利和各项生活待遇,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统一安排,既要有长远的全面规划,又要有稳妥的实施步骤。同时,在目前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就应该经过领导动员群众辩论,将凡是能够由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自己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实行边整边改,逐步解决。

现在分别就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相关期刊更多

老子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老字号品牌营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石家庄日报社

经济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