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童话故事睡前故事

童话故事睡前故事

童话故事睡前故事

童话故事睡前故事范文第1篇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在研究诗人的时候提出了“影响的焦虑”这一理论,他认为:“当强力诗人面对前辈伟大传统时,他必须通过进入这个传统来解除它的武装,通过对前文本进行修正、位移和重构,来为自己的创造想象力开辟空间。”[1]同理,当一个艺术家在改编前辈作品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推陈出新,开拓自己的创作空间。电影《沉睡魔咒》的拍摄在向迪斯尼1959年的《睡美人》致敬的同时,也力图突破前人的影响,创造一个全新文本。

电影《沉睡魔咒》和《睡美人》都取材于格林童话《睡美人》,两部电影都扩充了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增加了公主与王子相爱等人物的行动元素。但作为一部以颠覆1959年《睡美人》为目标的电影,《沉睡魔咒》对这个前文本进行了多方面改写。

1.重构故事框架。1959年迪斯尼《睡美人》的故事框架与格林童话的《睡美人》大体相符。作为对格林童话的呼应,电影以说书人讲述童话书的方式展开。其情节设置与原作基本相符:公主出生――被祝福(诅咒)――诅咒实现――王子救公主――婚礼。在这部电影中,公主是叙事的核心人物。而《沉睡魔咒》的叙事核心则围绕反派玛琳菲森展开。电影重新设置了故事框架,将1959年电影说书人的叙述框架改为人类王国与精灵王国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从而突出了精灵王国女王玛琳菲森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电影还在原有公主与王子的主线之外增加了玛琳菲森和史提芬之间的爱情故事,为玛琳菲森性格的转变埋下伏笔。

2.修正人物性格。《沉睡魔咒》中的人物在外形上与1959年的《睡美人》保持了最大限度的相似,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玛琳菲森冷艳妖魅,艾丽?范宁饰演的奥罗拉公主清纯可人。但《睡美人》中单纯的人物性格,在《沉睡魔咒》中被复杂化,甚至被颠覆。

电影《睡美人》(1959)中玛琳菲森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反派,她行为乖张,仅仅因为没有得到邀请就诅咒了奥罗拉。她自称是邪恶的化身,不惜绑架王子阻止公主苏醒。但在《沉睡魔咒》中玛琳菲森则复杂得多。她的性格经历了从单纯轻信、被仇恨扭曲疯狂,最终成熟稳重的变化。但不论在她成长的哪个阶段,玛琳菲森的主导性格仍是善良,正因如此,她才能从疯狂的复仇中清醒过来,找到幸福。这样的性格设定让《沉睡魔咒》中的玛琳菲森显得更加丰满完整。

除了玛琳菲森的形象之外,《沉睡魔咒》中的人物较之1959年的电影还有很多性格修正,如国王史提芬从善变成了恶,三个仙女从善良热心变成了鼓噪讨厌,等等。

3.改写价值观。美国学者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认为迪斯尼给童话下了咒语,使童话成为传达其意识形态的工具。[2] 而《沉睡魔咒》似乎打破了这个魔咒,这部电影对前文本的改编抛弃了迪斯尼童话电影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的价值观,尤其是性别观念。

1959年的《睡美人》体现了迪斯尼童话电影中刻板的性别观念。电影中男性作为家长(国王)与拯救者(王子),代表了权威、力量和秩序;女性则被分成了两类,以玛琳菲森为代表的女巫是需要被清除的不安定因素,而以奥罗拉和好仙女为代表的好女人则以臣服于男性权威的方式得以存在。电影的最后王子用真爱之吻救醒公主,宣扬了真爱等于异性恋婚姻的价值取向。

《沉睡魔咒》则让女性成为了力量和秩序的代表。玛琳菲森是精灵王国的女王、她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善良的内心,最终促使两个国家走向和平;奥罗拉选择帮助女巫战胜父亲,更有行动力。这部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则较为逊色。国王史提芬自私贪婪,堕入仇恨中无法自拔;王子则沦为花瓶,连真爱之吻都不起作用。这部电影反讽地让女巫吻醒公主,颠覆了迪斯尼童话电影传统的真爱之吻,瓦解了真爱等于异性恋婚姻的价值取向,代之以更广泛的真爱内涵。

通过对电影《睡美人》的叛逆性再造,《沉睡魔咒》在迪斯尼电影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乔纳森?库勒指出:“互文性与其说是指一部作品与特定前文本的关系,不如说是指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之中的参与,一个文本与各种语言或一种文化的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文本与为它表达出那种文化的种种可能性的那些文本之间的关系。”[3] 迪斯尼改编的童话电影不仅仅与童话相关,更体现出电影与各种话语的对话。

相较于迪斯尼之前的两部童话改编电影《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1937)和《灰姑娘》(1950),电影《睡美人》(1959)增加了王子的戏份,王子拯救公主的戏码成为全片的高潮。其中男性=施救者,女性=被救者的人物设计,既呼应了格林童话中的男权意识,也体现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思想。二战时期,美国政府鼓励中产阶级妇女走出家庭,生产战时物资。战后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危机,加之美国妇女的就业冲击了传统妇女的性别角色,保守派开始要求妇女回家。当时的杂志甚至宣称“做个好妻子,好母亲,简而言之,做个好家庭主妇是世界上一切工作中最重要的”[4]。迪斯尼电影中塑造的被动等待、主动回归家庭生活(奥罗拉和3个仙女)的好女人形象,正符合这种保守的意识形态。

杰克?齐普斯指出,从1937年《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开始,迪斯尼的童话改编电影就垄断了童话的话语权,“只要提起著名的经典童话,不论是《白雪公主》《睡美人》还是《灰姑娘》,今天的孩子和成人们都会想到沃尔特?迪斯尼”[2]66。由于迪斯尼电影的巨大影响力,加上其潜在的儿童“教育者”的身份,使这些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备受人们的诟病。[5] 质疑声主要针对其中的白人种族主义倾向、性别刻板印象,尤其是其公主形象和真爱之吻的神话对下一代(特别是女孩)产生的巨大影响。面对这些批评,迪斯尼也在不断调整。在《公主与青蛙》(2009)中,迪斯尼让公主变身为希望闯出一番事业的黑人姑娘蒂亚纳;在《长发公主》(2010)中,公主变成了富有行动力的拯救者;在《冰雪奇缘》(2013)中,迪斯尼则颠覆了自己生产的真爱之吻的神话。

电影《沉睡魔咒》的出现,可以视为对《冰雪奇缘》的呼应。在《冰雪奇缘》中,迪斯尼的童话电影第一次将结局落在女性同盟的达成,而非异性恋的婚姻之上。从这个层面上看,半年后上映的《沉睡魔咒》相当于《冰雪奇缘》的姊妹篇。迪斯尼通过这两部电影回答了学界对于自己的批评。尤其是在《沉睡魔咒》中,我们能看到迪斯尼的自我调侃:王子公主被边缘化,反派玛琳菲森逆袭成为女主角;真爱之吻出现在同性之间,且需要建立在长期相处的基础之上;3个仙女的毛手毛脚说明女性不一定都适合家庭生活;皇室身份并非与生俱来不容置疑……从这些富有自我批判精神的改编来看,迪斯尼在《沉睡魔咒》中不仅颠覆了1959年的《睡美人》,也在尝试颠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叙事手段。这样的自我戏谑让这部电影叫好又叫座,迪斯尼童话电影的传统变更看来已不可避免。但以《沉睡魔咒》为代表的迪斯尼的童话电影是否真的颠覆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传统,开启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新时代呢?

杰克?齐普斯曾系统研究过迪斯尼童话电影,他认为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开始,迪斯尼童话电影模式就已形成并不断被复制,这一模式包含以下元素:“(1)女孩爱上了男人(常常是一个王子),或者想要追逐自己的梦想;(2)邪恶的女巫、后母,或者某种邪恶力量想要贬低女孩的身份,或者杀死她;(3)这个被迫害的女孩被诱拐,或者被撵出去;(4)这个被迫害的女孩奇迹般地被某个王子或者男性气质的帮助者拯救;(5)圆满的结局,表现为婚礼、财富、社会地位上升或者对皇室身份的确认。”[6]

从故事模式看,《沉睡魔咒》的故事并不新颖。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这样的对应关系:(1)玛

琳菲森爱上了史提芬(未来的国王),奥罗拉公主爱上了菲利普王子;(2)史提芬的贪欲伤害了玛琳菲森;3个仙女的漫不经心差点害死年幼的奥罗拉;(3)玛琳菲森被隔绝在精灵王国痛斥爱人的背叛,奥罗拉被诅咒引诱陷入沉睡;(4)奥罗拉的纯真让玛琳菲森幡然醒悟,玛琳菲森的真爱之吻救醒了奥罗拉;(5)玛琳菲森重新获得精灵王国和人类王国的认可,奥罗拉成为两个王国的新主人,并收获了爱情。

从这一系列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到,《沉睡魔咒》仍遵循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模式。虽然相较于前文本,《沉睡魔咒》更加复杂,它使用了双线索结构,让玛琳菲森和奥罗拉两代人的经历形成对照关系并且时时交错,这使得它能在传统的王子公主的故事框架之外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但它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是因为这部电影巧妙地偷换了一些成分,从而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最成功的转换就在于其将迪斯尼经典模式中的性别身份反转:邪恶的女巫被贪婪的国王取代;男性气质的拯救者转变为女性同盟的自救。通过这两种身份的转化,迪斯尼在这部电影中彰显了女性的力量,获得了好评。然而这部电影在其看似激进的性别观念之下,仍有一些保守的地方。

首先,虽然《沉睡魔咒》用女性替换了男性拯救者,但这个故事的核心仍是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叙事中常用的善恶二元对立。从电影精灵王国和人类王国的故事背景设定来看,精灵王国代表了善,而人类因其贪婪而堕为邪恶的一方,最终是在被精灵抚养长大的公主奥罗拉接管之后,人类王国才开始转向善的一方。另外,虽然电影刻意想要塑造复杂的人性,但主人公仍是善恶分明的,玛琳菲森的善中带恶和史提芬的恶中带善很好地组成了一对二元对立的关系。

其次,虽然《沉睡魔咒》中真爱的内涵被扩大了,但电影的真爱主题仍然没有变化,这也是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叙事元素。相较于浅薄的一见钟情的真爱之吻,这部电影花了很多篇幅刻画玛琳菲森对奥罗拉的母爱,甚至启用安吉丽娜?朱莉的亲生女儿饰演幼年时期的奥罗拉。电影将外貌凶恶的女巫变成了温柔而具有保护欲望的母亲。在这部电影中,正是母爱让玛琳菲森从仇恨中清醒过来,转变为具备真爱之吻魔力的人。但这部电影预设了女性天生就有母爱这一前提,电影中玛琳菲森的母爱来得突然,缺乏铺垫。这一处理方式与以前迪斯尼童话电影中的一见钟情十分类似。通过真爱的名义,迪斯尼成功地让女巫被母爱收编,回归到正常的家庭模式中。

童话故事睡前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童话故事;幼儿教育;魅力

每一个幼儿的心中都有一个童话梦,每一个童话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他们。其实,童话故事的魅力不只是有一定的故事趣味性,更多的是童话故事流传于民间儿童故事,将童话故事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今后成长具有帮作用,其魅力也是无限的。

1童话故事特点

1.1激发想象力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将其担忧、内疚、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的表达出来,童话故事犹如梦一样,帮助幼儿宣泄不安、恐惧、仇恨等情感。童话故事中充满着神奇色彩,深深的吸引着幼儿。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圣诞夜中,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香喷喷的烤鸭;擦亮了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第三根火柴看见了外婆。故事情节中有着详细的描述,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这也正是童话故事中的魅力体现,引发幼儿想象。

1.2故事内容单纯简洁

童话故事中故事情节内容跌宕起伏、人物角色性格鲜明,故事内容单纯简洁,例如:《白雪公主》故事中,白雪公主性格温柔、美丽善良;纯洁;王后性格毒恶、残忍,想用毒苹果毒死白雪公主。这个童话塑造了一个女孩“美丽极致”,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特点;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另一种极致,王后“对外在美”疯狂追求导致的迫害,但最终有了圆满结局,“白雪公主的美和形象走向永恒。”

1.3具有教育意义

童话故事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将其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思想意识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童话故事富有生活经验、思想启发、智慧创造、优良美德等,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

2经典童话故事内容划分

2.1动物故事

童话故事中一些动物故事主要以动物状态、动物性格塑造、特点等描写。在童话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中,一天狐狸跟其他小动物说能拔掉老虎的牙,因为老虎吃了狐狸送来的糖,它从来没有吃过糖,在睡觉时嘴里也含着糖,所以在半夜里老虎牙痛时请求医生拔掉牙齿,但是医生说:我害怕不敢拔掉你的牙。于是,狐狸拔掉了老虎的牙。将其应用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形象的动物描写,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2精灵故事

精灵类的童话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故事类型。通常描写为:动物成了精、有了形,但是动物的天性依然没有改变。这种精灵类的故事,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鼓励幼儿英勇、善良、大胆,勇于与敌人作斗争、识破敌人的狡猾等。例如:《小红帽与狼外婆》故事中,狼伪装成为外婆,吃了小红帽,将外婆与小红帽吃在肚子中,猎人经过外婆的房子,于是,发现了狼,将外婆与小红帽救出来,把狼扔到井里。

2.3魔法故事

童话故事中的魔法故事,多数将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神化。例如:《睡美人》中,国王和王后邀请了12个巫师,留下一个没有邀请,在宴会结束后,巫师们送给孩子美德、美貌、富有等,这时,那个没有被邀请的巫师走了进来,因为没有被邀请所以非常愤怒,她献上了恶毒的咒语,从此以后,国王的女儿一直昏睡,一睡就是一百年,故事中将巫师的的人物角色神化。

2.4人物童话

顾名思义,人物童话中人物为线索,贯穿故事始终,具有一定的夸张性、幻想性。人物童话中多数是幼儿自己的故事,通俗易懂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寓言性、例如:《小男孩与蝎子》故事中,引导幼儿要学会分清好人与坏人,区别的对待。

3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魅力

在幼儿教育中,相对于大道理说教,运用童话故事引导幼儿,效果更为显著,对幼儿的帮助意义更大。幼儿通过童话故事能够明白一些生活道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这也是童话故事中的魅力体现,童话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3.1教育魅力———吸引幼儿注意力

据调查显示,通常情况下,幼儿的注意力只有5~10分钟,但是在日常教育中教学时间不只有10分钟,这无疑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但是应用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幼儿普遍没有较高的兴趣和注意力。在一次教育中,笔者发现幼儿没有较高的参与性,因此转变了教学形式,于是拍拍手说:小朋友们,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这时发现孩子们就像被东西吸引了一样,异口同声的说“想听”。孩子们被童话故事所吸引,纷纷坐在一起认真的听着故事。由此可见,童话故事中能够极大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3.2教育魅力———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幼儿阶段,其思想意识、语言表达等正在形成阶段。在该阶段教师需要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为今后成长奠定基础。但是怎样在教育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认为:童话故事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例如: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故事中,引导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是在故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老虎为什么会牙痛”等问题,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空间,进而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童话故事魅力的间接体现。例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每天会有晨读活动,通过故事分享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此外,定期安排幼儿通过“快乐故事小舞台”展示自己,使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3教育魅力———教育道德意识

幼儿阶段,是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人格是一种文化素质的体现,是社会所弘扬的。这还需要教师从启蒙阶段培养。例如:通过《渔夫和鱼》的故事中,教师引导幼儿知恩图报是美好的品德,但是贪婪是不对的,我们要懂得知足。例如:在园中,定期组织同一年龄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学期末举办故事表演活动,并邀请家长观摩故事情景剧表演,使幼儿在故事扮演中得到有效的思想意识引导。4结论幼儿教育中童话故事的魅力是无限大的,这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童话故事中给了孩子们美好的憧憬,给了孩子力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帮作用。

作者:刘丽娜 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幼教中心第八幼儿园

参考文献:

童话故事睡前故事范文第3篇

央视名嘴辞职创业

王凯1979年出生在北京,读小学时,他就是“能讲善编”的校园故事大王。当年流行飞碟探索类的科幻故事,一次,他在地上捡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个科幻连载故事,王凯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讲了两三个月。大家都以为他为了服务同学买了很多杂志来读,谁知道他竟然只看过那一期,剩下的都是自己编出来的!同学们的热烈反响更让王凯对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充满了自信。

小学三年级时,越来越爱讲故事的王凯开始听田连元先生的评书,一遍又一遍,然后有模有样地讲给同学们听。后来他又迷上了配音,每天对着录音机逐句模仿电影配音,那时的他就有了把讲故事作为职业的愿望,开始想要做一名配音演员。

2001年,王凯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如愿以偿地从事了配音工作。他先后为《变形金刚》、《纳尼亚传奇》、《超人》等系列大片以及《忠诚》、《曹雪芹》等电视剧配音,演播的小说也有几十部。每天反复地看剧本、讲故事,王凯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他对工作充满热情。

2009年,他磁性的嗓音和独特的光头形象引起中央电视台关注,邀其主持《财富故事会》节目。从此,黑框眼镜、标志性的光头、充满幽默感的圆脸,再加上一把大折扇,王凯说书人般的形象从幕后走来,将一个个创业故事讲得娓娓动听、一波三折……他主持的《财会故事会》和《商道》等节目渐渐吸引了无数观众,走在街上,他经常会被粉丝追着合影,要签名。

做久了财商节目,王凯为一个个创业传奇激动得热血沸腾。他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央视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我想离职去创业……”同为主持人的妻子只回了两个字:“去吧。”2013年3月14日,入职央视4年后,王凯毅然从央视辞职。

此后的一段时间,王凯苦于找不到好的创业项目,自嘲除了会播音“百无一用”。这时,高晓松的“晓说”火了,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也赚到钱了,王凯和圈内朋友一拍即合,决定做一档视频脱口秀节目,“凯子曰”应运而生。

当初为聚人气,该节目免费收看,因此并没有盈利,加上朋友与王凯在节目制作上分歧较大,并最终弃他而去,“凯子曰”只播了1年就夭折了。望着“战友”远去的背影,再看看亏损数百万元的公司账目,已将家中住房抵押给银行办贷款的王凯,顿时跌进人生谷底。面对妻女他很愧疚,妻子却毫无怨言,纵然被王凯拖进了“京郊租房生活,每天要提前两小时才能赶到单位”的辛苦境地,她还反过来安慰王凯:“创业本来就有风险,亏了就亏了吧,只要人在,房子会再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王凯听了不禁眼眶泛红,家贫思贤妻啊!

女儿为他指条“活路”

王凯的创业之路山穷水尽,他说:“幸好我没有头发可掉,不然非愁得‘发如雨下’不可。”可就在这时,女儿给他“指了条活路”。

王凯不仅是优秀的主持人,生活中也是一名称职的好父亲,他有两个女儿――当当和小米。大女儿当当还在妈妈肚子里时,王凯就隔着妻子的肚皮给女儿念唐诗宋词。女儿1岁半时,王凯开始每天变着花样讲三四个睡前故事。

王凯是讲故事的好手,他声音好、经验丰富,还会从女儿的呼吸变化中观察故事的效果,并随时做出调整。也是从这时起,王凯开始大量买入儿童读物,寻找素材。“1个月一两箱地买。”王凯说。孩子听惯了一个人讲故事就不愿意换人,即便出差在外他也不让女儿“断粮”,要事先录好每晚的两个睡前故事给女儿听,让她感觉就像爸爸在身边讲一样。

付出了这么多,王凯想把这些故事分享给更多的孩子。他给当当的幼儿园留了两份自己讲故事的录音,班上28个孩子都对王凯叔叔的故事着了魔,反反复复听个没完。结果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孩子家长、亲朋好友、名人大佬都电话短信催他录故事,王凯这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刚需啊!身为人父的他明白,如果能让自己讲的那些少儿故事,变成无数父母对付家中磨人小宝贝的“哄睡神器”,那对孩子大人都是一件大好事。

王凯干脆把他讲的那些故事“挂”上网,故事讲完后,王凯还会和听众在节目中进行语音或文字交流,聊一些孩子们最关心的话题,既能引起小朋友的共鸣和关注,也能帮这些小听众解疑释惑,获得信心。

“凯叔讲故事”中,王凯在表现声音的时候,总会带有一些调皮和孩子气。这一点非常吸引孩子们。王凯说,他从不以少儿节目主持人的感觉去讲故事,“凯叔讲故事”就是一个父亲在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平时他怎么给女儿讲故事,在节目里就怎么说。

王凯讲的故事全都是经过改编的,既要让孩子听明白经典童话,又得让它富含韵味,其实挺不容易。“经典故事有自身的逻辑,但这个逻辑未必是现在的孩子可以接受的。很多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用词艰涩,孩子接受起来很难。另外,所谓的经典童话有的并不适合给孩子看,比如《格林童话》充满了暗黑、血腥、复仇,这是中世纪在民间挖掘出来的传说;《白雪公主》原文中王子和公主结婚之后,把后妈骗到结婚礼堂,在众目睽睽之下给自己的后妈施刑。这些传说不能不加修饰地讲给孩子听,王凯就剪掉原版故事中晦涩阴暗的部分,使之变得更为阳光有趣,孩子们自然喜闻乐听。

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故事,家长们孜孜不倦地学讲故事,“王氏儿童故事”就这样火了起来。王凯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声音会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声音。于是,他再次踏上创业路。2014年4月,王凯成立团队,立志要把“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一个知名的亲子品牌。

“凯叔讲故事”年赚千万

2014年10月,王凯开始给孩子们讲《西游记》。全公司他最了解孩子,每篇稿子都是他一字一句敲出来的。有太多大人注意不到的问题,都被细心的王凯顾及到了,比如在第一集《花果山石猴出世》里,讲到面前出现瀑布。“瀑布”是什么?许多幼儿并不理解,讲到这儿他就会解释一下:“宝贝,瀑布你见过吗?就是从山上下来的一片大水,密得像布一样……”

不料,“凯叔讲故事”火了,家长的投诉也来了:“凯叔你的故事虽好,却不能贪听啊,本是睡前故事,可孩子听了越来越兴奋,不愿睡觉了,怎么办?”对此,王凯想了一个办法,每次讲完故事之后,他就说:“宝贝现在把眼睛闭上,听凯叔给你读一首诗。”王凯特意挑选稍微有些深度的诗,而不是那种许多孩子都会背的,每天连读7遍,每一遍都在逐步降低分贝,直到声音轻得像和孩子说悄悄话。

连续1个星期,王凯都只换故事,不换“片尾诗”。“我们第一天做这个实验,微信后台就爆棚了!1周之后,很多家长在后台说,凯叔我真的没想到,孩子每天听着诗入睡,1星期就学会了一首古典诗词,这样下来,1年50首诗对于孩子来说毫无问题。在听睡前故事拓展视野之余,每晚临睡前还能耳濡目染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真好啊!”

王凯在“讲故事”中收获的满足感,远大于之前的任何一次成功。孩子爱听故事是美好的,更让他欣慰的是,家长们愿意掏钱支持。王凯真正开始赚钱,是在2015年初。当时他发现,孩子们往往会用手机听“凯叔讲故事”,听完故事他们忍不住要玩玩手机,长期下去,对儿童的视力影响很大。很多家长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远离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王凯团队趁势推出一款“凯叔故事机”――里面存储着王凯讲的一些儿童故事,并能不断接收他讲的新故事,但自己不可以往里面下载,这就保持了它的专利性。

每台故事机附带少儿书一起销售,价格为249元。令王凯大感意外的是,他找厂家订制的1万台故事机,短短十多天就销售一空!此后1年多时间,公司卖出了近10万台故事机,销售额高达2000多万元。

除了在自媒体上为孩子们讲故事,王凯和团队成员开始在公众号里做“妈妈微课”,请教育和医学专家,向年轻妈妈们传播家教和育儿知识,每次听众多达几十万人。如今,“凯叔讲故事”和“妈妈微课”,已成为王凯自媒体的两大产品,一个是针对孩子,一个是针对他们的母亲。

每天晚上八九点,“凯叔讲故事”的微信后台都会被绿色语音柱刷屏。如果时间允许,王凯会坐下来,一条条收听这些粉丝留言,有提问的,有说晚安的,也有专门来聊天的。稚嫩的童声从电脑里传出,听得王凯心花怒放。

从第一次把睡前故事传上网开始,王凯已经为小朋友们讲了500多个故事,粉丝量一路涨到了200多万。王凯的自媒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亲子社群,粉丝中72%为女性,也就是妈妈们。按照地域和宝贝年龄不同,王凯团队建立了几百个微信群和QQ群。并在社群基础上,和用户一起打造产品,包括凯叔西游记、失控儿童节、失控圣诞节、第一季的动画片《凯叔画剧》等。2016年,随着“凯叔讲故事”APP推出,用户量又增长1倍。

如今,王凯的公司发展出了出版、电商、活动、广告等衍生品。他们在微信公众号上销售的《凯叔西游记》就被设计成铁盒包装,里面有玩偶、U盘、绘本,而且这个盒子里还藏着让孩子们尖叫的神秘大礼。仅《凯叔西游记》第一部的销量就高达300多万部,为公司创收上千万元。王凯在公众号商城中推出的凯叔童话盒子,以及儿童故事绘本、家教类书籍等,更是在粉丝中畅销不衰。

而比每年收获千万财富更令王凯快乐的是,自己和团队通过努力改变着孩子们的童年,让他们生活得更美好。他说这是自己人生当中最为光彩的日子。2016年9月下旬,王凯公司拿到了新一轮融资,“凯叔讲故事”被估值为2亿元人民币。通过经营自身长处,王凯缔造了属于他的创业神话。

王凯的公司在11层,采光很好,透过他办公室的窗户能看到对面的望京SOHO。公司的主色调是鲜艳的绿色,每个房间里都少不了王凯的卡通形象,光头叔叔戴着黑框眼镜,脑袋大,身子小。在王凯办公室墙面上,有一行醒目的红色楷体字――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美好必会呈现。

童话故事睡前故事范文第4篇

央视名嘴辞职创业

王凯是北京人,197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用他的话说,自己从小就不是个好学生,学习一般,也不太会打球,更没有唱歌跳舞的文艺细胞。“这样,一个男孩子就基本没什么魅力了。”但老天虽为王凯关上了所有的门,却终究为他开了一扇窗――他天生会讲故事。

早在读小学期间,王凯就是“能讲善编”的校园故事大王。当年流行飞碟探索之类的科幻故事,一次,他在地上捡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个科幻连载故事,当然只有这一期,但王凯给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了两三个月。大家都以为他为了服务同学买了杂志来读,谁知道他竟然只看过那一期,剩下的都是自己编出来的!

后来他又迷上了配音,每天对着录音机一句一句地模仿电影配音,立志做一名配音演员。2001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后,王凯一直从事配音工作。先后为《变形金刚》、《纳尼亚传奇》、《超人》等系列大片,以及《忠诚》、《曹雪芹》等电视剧配音,演播的小说也有几十部。2009年,他磁性的嗓音和独特的光头形象引起央视关注,邀其主持《财富故事会》节目。

黑框眼镜、标志性的光头、充满幽默感的圆脸,再加上一把大折扇,像说书人一样从幕后走出来,将一个个创业故事讲得娓娓动听、一波三折……从此,王凯主持的《财会故事会》和《商道》等节目渐渐吸引了无数观众注目,走到街上,他经常会被粉丝追着合影,要签名。

但或许是王凯做久了财商节目,被一个个创业传奇搞得热血沸腾,在入职央视4年后,他毅然选择辞职。当然,身为好丈夫的他不忘事先发短信请示妻子:“央视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我想离职去创业……”同为主持人的妻子只回了两个字:去吧。

女儿为他指条“活路”

2013年3月14日从央视离职后,王凯自嘲除了会播音“百无一用”,苦于找不到好的创业项目。就在王凯迷茫之际,女儿却给他“指了条活路”!

王凯不仅是优秀主持人,生活中也是一名称职的好父亲,他有两个女儿,当当和小米。大女儿当当是他最早的听众。那时,女儿还蜷缩在妈妈肚子里,王凯就隔着妻子的肚皮给女儿念唐诗宋词。“一开始老切换,后来干脆给她背个长的,《长恨歌》,一背就20多分钟,省事儿。”王凯说,《长恨歌》是他哄女儿的神器,孩子出生后依然可以一诗多用,“哄她高兴我就用短促的、开开心心的语气背;哄睡觉就把她往肚子上一搁,用催眠曲的方法背,不一会儿准能哄睡着,特神。这首诗到她一岁半时才失效。”

《长恨歌》下岗了,王凯就开始讲故事。普通小孩都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听到背得下来才高兴。可当当偏不,她记性好,又不听重复的故事,王凯只能每天讲三四个睡前故事,变着花样来。

当当和小米是幸运的,爸爸是讲故事的好手。王凯声音好,经验丰富,还会从女儿的呼吸变化中观察故事的效果,并随时做出调整,听过他故事的孩子都离不开他的声音。也是从这时起,王凯开始大量买入儿童读物,寻找素材。“一个月一箱两箱地买,这可是个大工程。”王凯说,孩子听惯了一个人讲故事就不愿意换人,尽管老婆也是主持人,讲故事的水平不比他差,但孩子不买账。所以,即便出差在外他也不能让女儿“断粮”,要事先录好每晚的两个睡前故事给女儿听,让她感觉就像爸爸在身边讲一样,否则王凯走不踏实。

“付出这么多,不如和别人分享分享吧。”王凯给当当的幼儿园留了两份自己讲故事的录音。班上28个孩子都对王凯叔叔的故事着了魔,反反复复听个没完。孩子家长开始提要求了,“讲两个,再讲两个……”结果亲朋好友无意中发现了也纷纷要,许多名人大佬都电话短信催,王凯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刚需啊!身为人父的他明白,如果能让自己讲的那些少儿故事,变成无数父母对付家中磨人小娃娃的“哄睡神器”,那对孩子大人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于是,王凯干脆把他讲的那些故事“挂”上网,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故事,家长们孜孜不倦地学讲故事,“王氏儿童故事”就这样火了起来。

基于此,王凯再次踏上创业路。2014年4月,他成立了团队,立志要把“凯叔讲故事”微信公众号,打造成一个像迪斯尼一样的亲子品牌!

“凯叔讲故事”年赚千万

王凯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包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全都是经过改编的,既要让孩子听明白这些经典童话里面的情节,又得让它富含韵味,这其实挺不易。

2014年10月,王凯开始给孩子们讲《西游记》。“这是个浩大的工程,孙敬修先生只讲了28集,我希望可以讲一部完整的。”王凯说,全公司他最了解孩子,所以,每篇稿子都是他一字一句敲出来的。有太多大人注意不到的问题,都被细心的王凯顾及到了,比如在第一集《花果山石猴出世》里,讲到面前出现一块瀑布。“瀑布”是什么?许多幼儿并不理解,讲到这儿他就会解释一下:“宝贝,瀑布你见过吗?就是从山上下来的一片大水,密得像布一样……”

王凯推出的《凯叔西游记》共分3部,并形成了一个进阶状态:第一部要让3岁以上的孩子听不出任何情节上的障碍,到第二部的时候,里面就加了一些典故和成语,并加以解释,到第三部的时候已经加入成人的思考。

不料,《凯叔讲故事》火了,家长的投诉也来了:“凯叔你的故事虽好,却不能贪听啊,本是睡前故事,可孩子听了越来越兴奋,不愿睡觉了,怎么办?”

对此,王凯想了一个办法,每次讲完故事之后,他就在里面说:“宝贝现在把眼睛闭上,听凯叔给你读一首诗。”读的肯定不是“白日依山尽”那种许多孩子会背的诗,而是稍微深一点的,每天连读7遍,每一遍都在逐步降低分贝,直到声音轻得像和孩子说悄悄话。

连续一个星期,王凯都只换故事,而不换“片尾诗”。一周之后,有很多家长在后台说,凯叔我真的没想到,孩子每天听着诗入睡,一星期就学会了一首古典诗词,这样下来,一年50首诗对于孩子来说毫无问题。在听睡前故事拓展视野之余,每晚临睡前还能耳濡目染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真好啊!”

从2015年开始,除了在自媒体上为孩子们讲故事,王凯和团队成员也开始在公众号里做“妈妈微课”,请一些教育和医学专家,向年轻妈妈们传播家教和育儿知识,每次听众多达几十万人!如今,凯叔讲故事和妈妈微课,已成为王凯自媒体的两大产品,一个是针对孩子,一个是针对他们的母亲。

每天晚上八九点,《凯叔讲故事》的微信后台都会被绿色的语音柱刷屏。如果时间允许,王凯会坐下来,一条条收听这些粉丝留言。有提问的,有说晚安的,也有专门来聊天的。稚嫩的童声从电脑里传出,听得王凯心花怒放。

从第一次把睡前故事传上网开始,王凯已经为小朋友们讲了500多个故事,粉丝量一路涨到了200多万。其中72%为女性,也就是妈妈。按照地域和宝贝年龄的不同,王凯团队建立了几百个微信群和QQ群。并在社群的基础上,和用户一起打造了不少产品,包括凯叔西游记、失控儿童节、失控圣诞节、第一季的动画片《凯叔画剧》等等。2016年,随着《凯叔讲故事》APP的推出,用户量又翻了一倍!

童话故事睡前故事范文第5篇

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不仅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欢乐,契合了幼儿的精神世界,也为幼儿的审美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对象,给予他们多方面的营养。

一、利用童话的蕴涵,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

童话具有妙趣横生的童话形象、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浅显易懂的语言、独特的文学构思方式等,从美学角度来审视童话,童话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底蕴。我们尝试利用美的童话意境,激发幼儿产生审美愉悦,许多道理可以很轻松地在通话欣赏中倾入幼儿的心扉。如跟幼儿讲“不要以外表取人”的道理时,就可以选择《动物王国的故事》:外表漂亮的金龟子、蝶类和各种蛾类,虽然它们“鲜艳夺目”,但因为它们啮食农作物,与人类为敌,往往不被认为是美的;而外表并不好看的蝙蝠、青蛙,却因为能够消灭害虫,有益于人类,人们都时时不忘它们,它们的本质是美的。

童话的艺术表现形式、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等都很独特,多让幼儿接触和学习童话故事,能够为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格林童话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特别是儿童故事,开辟了民间童话许多新的表现领域。在表现形式上,差不多囊括了民间童话所有的类型,如魔物宝物型、哲理型、“灰姑娘”型、特殊小人型、奇人奇事型、“小红帽”型等。利用这些童话蕴涵的魅力,发挥这种文学美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功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建构童话环境与氛围,使幼儿产生审美意识

美的感受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认识和反映,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联想、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对美的理解能力,感受美是理解美的前提。

在一些教学或游戏活动中,投幼儿所好,选择幼儿平时喜欢的童话故事的形象、场景,为幼儿先创设好环境。如在课外自由自选活动中,我首先是为幼儿合理地划分好场地,利用走廊与平台,划分好区域把幼儿分散开,“白雪公主”、“蓝精灵”、“樱桃小丸子”、“葫芦娃”等区域有明显标志,幼儿对各个区域都有很浓的兴趣,玩起来也很逼真、很容易遵守规则。同时这样由于游戏人员的分散,活动时就显得非常安静,此时幼儿会感受到一种幽静、整齐的童话境界的美。其次,在场地划分好后,我提供给幼儿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供幼儿选择,如彩色拼图、玩具汽车、童话故事插画书等,孩子们看着色彩鲜艳的玩具、精彩有趣的图画书往往会爱不释手,特别是对一些图书中的优美画面他们会很喜欢,此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色彩鲜艳的美。美工室里师生一起创作,用吹塑纸做出童话里出现的小动物,用彩纸折出各种手工,如桌椅、窗帘等,用彩泥捏出各种童话故事里的形象,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把这些作品有机组合,布置成一个童话故事的场景,给孩子以熏陶。

三、挖掘童话的语言美,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

陶冶孩子心灵美,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思想情操的培养,坚持从上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美的语言标志着家庭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优秀的童话往往融思想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于一体,给儿童以巨大的美的享受。童话中的人物、童话中的故事、童话中的环境,被幻想笼罩着的一切都是美的。而童话的美,最集中表现在有色彩有节奏的意境美。冰波的《大海,梦着一个童话》开头意境的创造很有代表性。“当圆圆的月亮,微笑地望着大海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它的温柔。当清凉的海风,缓缓地、轻轻地唱起一支古老的摇篮曲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微微的倦意。它轻轻地和着海风的节奏摇荡起来,把雪白的浪花推上金黄的沙滩。大海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呵,我真想睡了,看那星星都在眨着眼睛哩。大海睡着了。月亮披上了白云的薄纱,海风还在唱着轻柔的歌。大海安静地睡熟了。”这是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心灵纯净的美的意境。美的陶冶会使人变得纯真而高尚。

四、塑造童话形象和事件,陶冶幼儿美的情感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动漫影视制作技术也日趋高超,将传统的童话主题进行了很大的变革。如今孩子们更多的是“看”童话,通过电影、电视和光盘。连续剧形式的动画和漫画故事正在快速取代传统童话,形成势不可挡的“动漫潮流”,其主题也跟它们的外表一样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