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地的话作文

大地的话作文

大地的话作文

大地的话作文范文第1篇

假如你是小石子,

请你到我手中来。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天空,

绿油油的草坪。

你可以唱歌、跳舞∶

睡觉,玩耍。

让平坦的小路,

永远安宁。

假如你是海鸥,

任你在我面前飞。

这里有蓝蓝的大海,

美丽的浪花,

洁白的云彩。

你可以在帆船前尽情游戏,

在海上不停享受美食。

不论你做什么姿势,

我总觉得十分可爱。

即使你是花朵,

我也要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如果你嫌自己太小,

不好看,

你可以追求风雨阿姨的帮助,

成为昆虫世界的“勇士”。

让你磨进苦难。

即使你是小蜜蜂,

我也给你一定的地位。

不论谁把你驱赶,

但是你的勤劳与善良,

总藏在我体内。

当春天过去夏天一来,

你将做成一瓶香甜的蜂蜜,

给人们送上健康。

啊,大地是我,

我是大地。

一切有生命的精灵,

都是我的宝贝∶

大地的话作文范文第2篇

假如你是雪花,

请来到我的怀抱。

这里有母亲的温暖,

万物的期盼。

你可以落地,

你在母亲的怀抱里:

化作水精灵。

滋润着万物,

让万物都的到你的水精灵。

你失去拉自己,

温暖了他人。

即使你是一棵小树,

我也要把你紧紧拥抱。

不论狂风把你刮倒,

不论暴风雪要把你压下。

但是你的根和子粒,

总藏在我的体内。

我也可以让你:

发牙`生根`开花`吐蕊。

大地的话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方言;作文;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31-02

一、地方方言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1.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衔接不到位。由于很多的地方方言都是学生从家长口中学到的,对于地方方言的学习他们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仅仅是家长或者周围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使得很多的学生虽然会说普通话,但是没有在脑海中存在印象,更没有将地方方言和普通话联系起来,这导致了很多的麻烦,地方方言中的“使煞了”的意思就是“累死了”,“这种东西吖好”的意思是“这种东西挺好、非常好”。但是由于很多的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将其对应成为普通话,在这作文的写作中就很难写出能够正确表达文意的词语,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必然是“四不像”的。为了写出完整的句子,他们有的干脆用其他简单的初级词汇来代替,或者干脆将这句话跳过,使文章的逻辑思路显得极不连贯。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衔接不准,是语文学习中的首要问题,只有解决两者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

2.地方方言影响学生写作的思路。地方方言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写作,因为就单单的作文写作而言,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更加注重的是故事性和抒发自己的情感,所谓的词语只是作文写作和情感表达的工具而已,但是如果连最起码的语言和词汇都无法做到精确地把握和运用,则无法在作文的写作中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在语言上的障碍,很大程度上打断了学生作文写作的思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虽然自己内心有自己的想法,依然构思了比较好的故事,也是出于对语言和词汇的运用,无法将自己的所想、所感充分地表达出来。比如在写作时,需要用到“老鹰”一词,但由于方言是“义婆”,学生在使用时很难落实到书面上;“这种东西挺好、非常好”的应用,大家首先想到了“这种东西吖好”,这对写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地方方言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对作文的写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对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的写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最首要的是提高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

二、减少地方方言对作文教学负面影响的措施

1.实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由于地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错落关系造成的“语义”不通的现象,最首要的问题是要能够将地方方言和普通话对应起来,只有如此,小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中才能够灵活地实现词语之间的互相转换,这是十分必要的。实现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有机对应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书面的词语,正确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和内涵,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不同点,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应用中加以转换。此外,为了保证词语转换和对应的灵活性,老师可以将词语的近义词教给学生,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好这些词语,在实际的作文写作中不至于理屈词穷。

2.大力地推广普通话的学习。普通话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力地推广普通话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进而拉近普通话和地方方言之间的距离,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转换。在学校积极地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普通话的活动,这对于学生普通话能力的提高是至为关键的。比如,学校可以开展演讲比赛的活动,让学生多多地锻炼自己的说普通话的意识和水平;学校还可以采取校园广播的形式,在学校中广泛地传播普通话的观念。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可以在班里举行词语接龙的活动,这个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能提高学生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增加对词语使用的灵活度,这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3.加强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工作建设。普通话的学习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教育局和文化局都应该积极地倡导普通话的使用,可以适时地来学校进行普通话的检查工作,在班级中随机地抽查学生的说普通话情况,还可以采取书面默写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对词语的学习情况。检查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重视自己的普通话情况,丰富自己的普通话知识,改变地方方言过多使用的情况。学校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因为写作的能力在日后的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文学的创作,还包括最起码的文案等书写的能力。加强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化工作的本质意义在于为整个社会和校园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积极的风尚。对于学生而言,善于在生活中留心,在课堂上好好学习词语,实现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融合和转换,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地方方言的使用给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这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大的问题。这需要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重视,学校要积极地营造学习普通话的文化氛围,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加大他们对词语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语言转变成普通话,进而应用在作文的写作之中。这对于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只有积极地推进普通话,摒弃地方方言给作文写作的弊端,才能让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丽湖.方言与农村小学生的写作[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大地的话作文范文第4篇

1.国语及注音字母。“国语”一称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10年(宣统二年),清末资政院议员江谦(语言学家)主张用拼音的方法统一汉语语音,在他提出的《质问学部分年筹备国语教育说帖》中讲道:“是否用合声字母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为了统一读音,1913年有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了一套汉字笔画式 “注音字母”,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实施。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正式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1913年至1932年,推行的是所谓的“老国音”,即按“读音统一会”拟定出来的一套人为的、不南不北的“国音”。1932年后,改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注音字母显然优于传统反切法注音,在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注音字母是中国四十多年中一直通行的注音符号,它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通话)、拼读学习汉字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广大群众学习国语特别是初学国语者的重要工具。

2.国语运动及国语的推行。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由少数高级知识分子倡议,当时的教育部于1912年将国语工作纳入工作规划,教育部《管制》第八条第七款规定“议筹国语统一之进行方法”。1916年成立“国语研究会”,进行国语宣传及推行工作,继之掀起“国语运动”。先是北洋军阀,后是政府,都支持“国语运动”,成立“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国语推行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来领导和指导国语的推行工作。

从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四十年间虽说政府都支持“国语”的推行,但实际上“国语统一”只是少数知识界人士热心致力的事,是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兴起之际提倡起来的。1920年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在他的《国语讲坛》中曾解释“国语”即为“北京受过中等教育的人交际、讲学所用之普通话。”当时由于在小学里采用注音字母进行国音教学,从少年儿童抓起,对国语的推行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国语运动”掀起,国语的推行,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不少人愿意学国语,北京以及一些大城市曾办起“国语讲习所”,全国小学改“国文科”为“国语科”。电影、话剧也多采用国语为舞台语言,政府的有线及无线电台广播也都采用国语,这在广大群众中影响很大,自然而然的起到了推行国语的积极作用。当然,“国语运动”同我们今天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还是远远不能同日而语的。

1949年,政府退居台湾省以后,语言不通,影响对当地的统治。出于维护自己统治地位需要,不惜借助行政手段,强行在台湾岛上推行国语,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基本上普及了国语。如今,台湾岛上的民众基本上都能讲国语。即便当地土著人也起码能听懂国语。在这一点上台湾省走在了大陆的前面。

旅居海外的华人,特别是新加坡等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也都以会讲国语为荣,他们把会讲国语视为爱国的表现。由此也可窥见民族共同语有多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

1.普通话与《汉语拼音方案》。用“普通话”一词来表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最早见于20世纪初,即1906年朱文雄的《江苏新字母》,其定义是“普通话即各省通行之话”。此后,鲁迅、瞿秋白、黎锦熙、陈望道等在他们的著作、文章中先后都提到过“普通话”。不过,那时所说的“普通话”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用语,而是指与文言和方言土语相对的各省之间的通用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据研究,应该形成于13世纪。一方面,宋元以来的白话文学使白话文逐渐取得了书面语的地位,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受到北方话的影响,并随着作品流传到全国各地,元代的“中原音韵”也通过戏曲推广了北方话的语音。另一方面,北京自公元1153年金朝开始就一直定为国都,以后元、明、清三代都定都在这里,800年来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扩大,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官话”,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成为正式的书面语言。在“白话文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统治地位的同时,又掀起了“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促进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推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汉语规范化工作。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55年10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罗常培、吕叔湘两位先生在会上作了题为《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的报告》。会议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这次会议为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奠定了理论基础。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正式确定普通话的科学定义,即“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并提出了“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推广”的推普工作方针。国家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同志任主任,自此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在全国逐步展开。现在普通话在全国广泛使用,它不仅是汉族不同方言区人民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不仅是我国人民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目前全球掀起的汉语热说明普通话的社会作用和国际影响在日益扩大,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

我们现在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拼写普通话,或给汉字注音,这套字母就叫“汉语拼音字母”。这套字母连同它的拼写规则一起,称为《汉语拼音方案》。在此之前,是用汉字笔画式的注音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我们叫注音字母或国音字母。注音字母的缺点是没有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形式,也没有采用音素拼写法,字母拼写与实际读音仍未完全切合。用汉语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则可以避免注音字母之不足,使其更加科学。《汉语拼音方案》的拟定工作从建国初期便着手进行。1956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同年8月,文改会将这个草案作了修改,送请国务院审核。国务院设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进行审议,并于1957年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作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讨论通过,并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从此,推行汉语拼音的工作在全国展开,首先是在中小学推行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以及拼写规则等整个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全部内容。有了《汉语拼音方案》,就可以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对小学识字教育和扫盲工作有很大帮助。《汉语拼音方案》可以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用来拼写普通话, 教学普通话的工具,也可以用来帮助世界各地的华人、外国友人学习汉字和普通话。

2.推广普通话的四个阶段。回顾解放以来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重大突破,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一阶段(1956年――1981年):这一阶段以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1956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2月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为标志。废除汉字笔画式的注音字母,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及汉语拼音字母,来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不仅更加方便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和少数民族学习汉字和普通话,同时与国际接轨,也大大方便了外国友人学习汉字和普通话。当年在国家发出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后,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工农兵学商一起来学普通话,全国上下着实掀起了学习、推广普通话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讲,1956年――1966年这十年间,可以说是共和国成立后发生在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一场革命,且这次革命对以后几次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面的突破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就在我们国家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正以健康的步伐向前推进的时候,“”开始了,于是,推普工作也同其他工作一样被搁置起来,一搁就是十年,损失惨重。1978年以后,国家才又将推广普通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全国有关行业领域逐步开始恢复推广普通话工作。至此,中国大地上又迎来了推广普通话的春天。

第二阶段(1982年――1993年):这一阶段以1982年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宪法》第十九条)”的条款载入我国根本大法《宪法》为标志。他的重大意义在于把“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上升到了“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地位,普通话不再仅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是把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国家的标准语用宪法加以明确和固定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表述问题,而是观念的重大变革,也是推广普通话工作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同时,国家有关部委学校、部队、广播电影电视、交通、服务等窗口行业发出了一系列关于大力加强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政策文件,尤其是师范院校、中小学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在这十余年间得到了大力加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第三阶段(1994年――1999年):这一阶段以1995年以来开展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为标志,这是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突破,也可以说是一次飞跃。因为在此之前,说普通话的水平究竟有多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1994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国语[1994]43号),公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及普通话测试的实施办法。1999年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国家语委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的通知》(国人[1999]46号))。从1995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对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教师和毕业生、其他高等院校文科教师以、高等院校和中专学校中广播电视电影戏剧外语旅游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国家公务员及交通旅游等窗口服务行业的服务人员展开了普通话测试。许多地方还把普通话能否达到相应等级要求作为就业、竞争上岗、评聘职称的必备条件。此项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语音规范意识,在促进语言运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快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步伐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从此,我们国家标准的通用语言――普通话,就有了一个科学的测试标准,它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他不仅适用于国内,同时也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因此,我们说在全国开始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突破,是一次质的飞跃。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以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于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为标志。在《宪法》的基础上,正式给语言文字立法,并明确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标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普通话拼写和注音的工具;规定了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适用的范围;规定了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分别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对于提高公民的国家意识、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在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我国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成效。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

来,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走过了曲折的路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天,大约解放以后出生的55岁以下,受过初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绝大部分人都能讲标准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起码是能听懂普通话,特别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在需要的时候,基本上都能使用普通话进行无障碍交流。这要归功于我国长期以来坚持不懈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香港、澳门回归以后,在港澳地区也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热。国家语委在香港专门成立了普通话培训中心,专门培训普通话的业余培训学校就有十几家。从小学到大学都设立了普通话和中国文化课程,大学里还规定有学分(6学分),拿不到学分是不能毕业的。台湾省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基本普及了普通话。普通话在华侨中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比如,在东南亚特别是新加坡,政府完全按《汉语拼音方案》推行汉语拼音,把普通话作为四种官方语言之一来推广使用。总之,我们希望普通话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普及,在全世界华人华侨中得到普及,在热爱普通话的外国友人当中得到广泛使用。当前,我国已在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10所孔子学院,在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汉语水平考试(HSK)点,2005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接近4000万。但是,方兴未艾的海外“汉语热”与汉语教师匮乏的现状,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来大力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应对持续升温的“汉语热”,我们也衷心希望持续升温的“汉语热”能把普通话带到全世界,最终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

参考文献:

[1]贺巍:《官话方言研究》,方志出版社,2002。

[2]吴晶、崔静:《汉语热需要人才来保温》,余冠仕,《汉语如何架起中外文化“心桥”》载《中国教育报》,2007.12。

[3]宋欣桥:《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1994。

[4]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语文出版社,1980。

[5]赵林森:《口语表达训练教材》,文心出版社, 1991。

大地的话作文范文第5篇

语言和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沟通交流,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努力,云南省社会的语言面貌和人们的语言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到2009年为止,云南省已有六千二百三十所学校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的目标,共有一百五十多万人次通过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普通话已成为沟通各民族心灵的桥梁,正在为边疆稳定、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推广普通话 双语教学 民族经济文化发展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0c208)

一、普通话在云南推广的历史

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在现代汉语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通话”一词是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上确定的,指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956 年2 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出: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普通话”被确立为国家通用语之后,关于其内涵最为权威的表述。它还可以这样表述: 普通话是以北京音系为语音规范基础,以典范的现代汉语书面作品中普遍用开,且已趋稳定的用例为词汇和语法规范依据的中国国家通用语。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的要求,云南省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广普通话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普通话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教学用语。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山区、边疆省份,由于社会历史和生产力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加上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在这样的地区开展推行汉语拼音和推广普通话工作难度很大。三十年来,我省经历了不少曲折,克服了重重困难,闯出了一条在山区、民族地区开展“双推”工作的路子。

一九五六年云南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在省教育厅设立了推广普通话科,配备5名干部,开展了以学校为重点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一九五九年,当时的中共云南省委书记谢富治以在山区、民族地区学习汉语拼音会加重学生负担为理由,下令停止在小学教授汉语拼音。教育厅分管“双推”的工作人员一方面按组织原则执行省委领导人的指示,一方面组织人力深入山区、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教师和家长对小学教学汉语拼音的反映,写出《汉语拼音教学有利提高教学质量》的情况调查报告。同年七月,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到重庆视察,通知云、贵、川三省教育厅副厅长带一名“推普”专职干部赴渝汇报文字改革工作情况。云南汇报了省委负责人决定小学停教汉语拼音一事,同时呈交了教育厅的调查报告。吴老回京后立即写信给省委书记,指出“汉语拼音是少年儿童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最佳工具,停授不妥,请慎重酌定。”在吴老的亲自过问下,一九六零年秋云南小学恢复了汉语拼音教学。为挽回停授汉语拼音造成的损失,省教育厅以农村、山区的10所小学为重点,帮助教师搞好拼音教学,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同时引导广大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在实践中认识教学汉语拼音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推广普通话的密切关系,从而自觉地、积极地搞好汉语拼音教学。

一九五六至一九六六年的十年间,云南的“双推”工作虽受到一些挫折,但教育厅在这一期间举办了十一期普通话骨干培训班,培训了1570多人;地、县两级也坚持举办中、小学教师普通话训练班,受训人数为29000多人,为以后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推普及双语教学成果显著

云南拥有25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1500多万人,位居全国第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民族种类多,方言复杂,加之山川阻隔,云南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难度较大。据2004年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仅为37.8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始终把建设一支推广普通话的教师队伍作为根本大计,摆在“推普”工作的战略位置来抓。首先是建立省、地、县三级在职教师的普通话培训网络,并对教师实行普通话考核。一九八零年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推广普通话的通知》,明确提出普通话是学校的教学用语,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省、地、县三级教育部门分工对各级教师进行培训,学校也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普通话的活动。为检验培训成绩,激励教师学好普通话,省教育厅于一九八五年六月对全省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年龄在50岁以下的男教师、45岁以下的女教师进行普通话考核。考核包括笔试、口试、教学用语和所教学生普通话水平等四项内容,由省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考核合格者发给《云南省教师普通话考核合格证》。报名参加考核的教师共16.3万多人,考核合格的有12.1万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学校的普通话教学。

同时,云南把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当作重点来抓,采取中师、高师、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同时起步,带动普通高校、职业中学师资班的方式。在这些学校开设普通话课程,编写配套的教材,建立校(院)、级(系)、班三级“推普”网,制订“推普”规章制度。从一九八年起,省教育厅每年都召开师范院校“推普”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工作,为促进师范院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深入开展,省教育厅发挥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从一九八二年起,对师范院校毕业生实行统考,分笔试、口试和毕业实习普通话成绩三项内容。每年参加统考的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普通话统考不及格者必须补考,补考及格方能领取《普通话合格证》和毕业证书。一九八五年第四季度,云南省组织力量对师范院校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校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师范院校推广普通话已初见成效,师生讲普通话已蔚然成风。并且每年向中、小学、幼儿园输送万名普通话考核合格的教师,大大推动了各级学校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教育系统推普工作开始出现良性循环。昆明及16个地、州政府所在地的学校开始向社会“窗口”行业推广普通话,为社会培训普通话骨干,不少师生带头在社会交往中使用普通话,带动了社会的推广普通话工作。

云南还将推广普通话与普及初等教育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九八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初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云南把搞好广大农村、山区小学的“双推”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决定》的一个内容,在制订《云南省普及初等教育的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中规定:小学生要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师生在教学中要坚持使用普通话。在检查验收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检查学校的普通话教学。到一九八五年底,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五十一个县村以上完全小学的“双推”工作基本达到要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云南省的“双推”工作,省教育厅的戴梅芳同志是第一人。一九五七年,戴梅芳在中央语音研究班结业后,就在省教育厅担任推普专职干部。她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尊重专家、团结同志、扎根基层,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为全省“双推”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云南省举办推普骨干训练班,戴梅芳既要做组织工作、班务工作,还要担任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了省电台的普通话广播讲座的播讲任务。一九五八年,她和其他同志一起进行全省方言普查工作,跑了27个县,撰写了16篇调查报告。戴梅芳经常对人说,“推普就是我的终身事业”。事实也正是这样。她在厅里哪个部门工作,推普就归这个部门领导。一九八年,她任省厅普教处副处长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省小学分阶段普及普通话的构想,制定了小学、幼儿园普及普通话实施条例及检查验收标准。她还建议实行全省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普通话统考,这一建议被厅领导采纳,并责成她组织实施。一九八三年,戴梅芳任民族教育处处长,她认定“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对于云南民族地区小学也适用,积极组织试验。云南省的“双推”工作效果显著,与戴梅芳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以中央和省级普通话培训班学员为骨干的一支强大的推广普通话工作队伍。截止2011年,普通话已成为全省8579所学校的校园语言,近240万人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昆明市被国家语委命名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云南省有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调查统计显示,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母语仍然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日常用语,云南目前还有近650万少数民族人口基本不能使用汉语普通话交流。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主要使用当地通用的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民族地区的应用水平较低。更为严峻的是,民族地区学校双语教师普通话口语水平普遍偏低,不能胜任双语教学岗位的教师超过60%。掌握双语、教学质量高的教师流失快,教师队伍不稳定。少数民族教师在汉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少数民族汉语师资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制约双语教学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瓶颈之一。

在不通或基本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前多数听不懂汉语。为此,云南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小学低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教师开展教学既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也使用汉语文。数据显示,云南省目前有15个州市74个县市的4056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15万多名学生参与其中。云南的双语教育工作在中央的关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长期以来,云南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200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对双语教学情况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教育厅加强双语教学工作,认真研究加强双语教学的措施办法,争取双语教学工作有新成效。为此,云南省教育厅通过多方努力、协调,把已通过审定的民文教材免费纳入当地开展双语教学的校点,予以保障。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民族教育工作和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着眼于未来,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民族教育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以及民文教材编审发行工作。

云南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一九八年明确提出把推广普通话与“双语”教学结合起来。德宏、西双版纳、迪庆、怒江等民族自治州相继制定了“能用民族语和普通话进行教学的教师,晋级、评职从优”的奖励政策。一九八四年初,借鉴黑龙江“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经验,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特点和难点,设计了“拼音学话,双语教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方案,在德宏州和路南县的傣、景颇、阿昌、彝4个民族的小学中开展实验。一年以后,对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的汉语文水平进行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阅读和说普通话的能力,超过普通班四年级的学生。这一令人惊喜的成绩,引起了领导和社会的关注。

德宏州潞西县户允村是个傣族聚居的寨子,不通汉语,群众“赶摆”(赶集)与外地人交往靠比手势或请翻译。户允小学二年级实验班学生会听能说普通话,逢到“赶摆”,家长就带着孩子去当翻译,群众赞叹不已。一九八五年副州长视察该校时说:“这项实验对开发少数民族儿童智力有特殊的功能,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水平的最佳途径。”并代表州政府赠给学校一台彩电。全村群众每晚都聚集在学校看电视,实验班学生为大家把普通话翻成傣语。村长说:“实验班的小娃娃变成了大能人。”景颇、阿昌、彝族实验班也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一九八五年秋,在全省8个民族自治州的24所小学推广了这一实验,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云南省开展双语教学有16个州(市),88个县(市),学校总数4167所(其中,双语双文学校304所,双语单文学校3863所),班数10176个(其中,双语单文723个,双语双文9453个),在校生208768人(其中,双语双文在校生19221人,双语单文在校生189547人),双语教师总数10872人(其中,双语单文教师9396人,双语双文教师1503人)。

为开展好双语教学工作,云南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双语教师培训工作。2001—2010年,共培训双语骨干教师5000多人。在开展教师培训的同时,云南还加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工作。截至2011年,我省已编译审定14个民族18个语种的学前班、小学一至五年级新课改民文教材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民文教材,并进行了学前班、小学一至二年级民文教材修审工作。目前,已编译审定和修审了357本民文教材,并编译、审定、出版了14个民族18个文种的200多本汉语文与少数民族文字相对照的新课改语文和数学教材。这些民文教材已经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免费提供学生使用,给民族学生学习带来了方便,确保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顺利开展。双语教学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各民族团结及边疆稳定等方面都取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全省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和通晓本民族语言文字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特殊性,培养少数民族本土人才、民族文化传承人。”截止到2010年底,云南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2%(全省99.69%);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2752807人,占总数的32.55%。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稳步增长:普通高校本专科少数民族在校生114994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6.19%,比上年增长1.01个百分点;普通中专少数民族在校生82323人,比上年增加1.3万多人,占总数的28.39%;职业高中少数民族在校生85879人,比上年增加1.7万多人,占总数的3.72%;普通高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84277人,比上年增加0.58万人,占总数的29.12%;普通初中少数民族在校生695142人,比上年增加1.27万多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3.53%;普通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1506248人,占总数的34.61%;学前教育少数民族在园人数273919人,占总数的27.76%;全省各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大学生、中专生,不少民族还有了自己的硕士、博士生,基本形成了从民族幼儿园到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中专、民族大学的具有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

三、普通话与云南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云南省还有近六百五十万少数民族人口不能使用普通话交流,这对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极为不利,直接影响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边疆多民族的云南省,推广普通话对发展科技文化事业,增进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往,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云南楚雄市紫溪镇前进初级中学校长杨继聪,经常用一个曾发生在该校的真实故事教育一届届的学生学好普通话。几年前,一名学生辍学后私自搭火车到新疆摘棉花,由于不会说也听不懂普通话,干了两个月一分工钱没拿到,只能一路乞讨返回家乡。杨继聪校长说,其实这只是前些年各乡镇零星到外省打工村民受骗上当中的一例。外省一些地方存在语言歧视的信息传开来,有的乡镇不会说普通话的村民就不敢再外出打工了。他们即使到公路边叫卖自己生产的水果蔬菜,南来北往的驾驶员也都愿意与会讲普通话的村民做交易,更不要说附近大型国企招工都有“会用普通话交流”的要求了。“不学普通话,难以走天下”的道理,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很大。

从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到村民们在当地交易农产品,只要说好普通话能得到实惠,学说普通话便成为村民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追求。尽管他们开始学说时免不了生硬,没有方言说得流利上口,但还是耐心地请村小的老师们帮忙纠正自己的发音不准、语调不和谐、用词不当等问题。在法邑村,踊跃参加一轮又一轮普通话集中培训的有党员、干部,还有餐饮服务的、外出打工的。如今,全村已实现了男女老少与外界无障碍的语言交流。

学界曾普遍认为,推广普通话的难点在乡村,因为乡村保留着比较多的古汉语,而普通话历来在村民心中属于场面上的“官话”,谁憋脚地学说几句“官话”就会被嘲笑是“拿腔拿调”。如今,这种认识已经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一桩桩发生在邻里间的“会讲普通话好赚钱”的切身经历,大大激发了村民学说普通话的积极性。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坚持保护和发展云南地方、少数民族语言。

首先,对于我国颁布的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如《宪法》(第19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6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6条“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等,应大张旗鼓地宣传,并不遗余力地贯彻执行,使推广普通话工作深入人心,努力使讲用普通话成为本地公民的自觉自愿行为。

其次,在工作过程中,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两方面都要抓,而且都要硬,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不能一条腿或瘸腿发展,这会走很多弯路的。

最后,在具体措施上,应因地区、因情况而异。如方言区域、地理区域、经济因素、人口素质等,群策群力、有的放矢地摸索出一条适合于本地区的二者协调发展之路。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推广普通话的辩证关系,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推广普通话也是一件大事,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开放交流的需要。随着各地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语言信息处理的技术要求,推广与使用普通话的迫切性更加突出。只有把二者充分协调、并重发展,才有利于推动富强、文明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推广普通话,这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需要,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我们在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还要保护好各地的方言。两者并不矛盾。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深厚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应保护方言,而不能让它消失。

实际上,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构建和谐的现代语言生活。三者相济互补,中华语言文化才会更加博大精深。

五、今后云南普通话推广的思考和建议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首先,继续开展好“双语”教学工作。要结合新的形势和工作要求,进行校校对口支援、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立法专项工作,还要努力拓展专项工作领域,为促进全省民族教育内涵发展服务。

其次,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模式。

昆明市643多万常住人口中,有198万外来务工人员(昆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会)。因此,推广普通话显得尤为重要。使用规范用语应成为市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推广普通话。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农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等开展普通话培训和规范汉字推广。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省将把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事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对广大农民进行集中推广普通话,特别是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要接受政府提供的普通话培训,并纳入到上岗考核中。一般情况下,只有达到上岗标准,各用人单位才能聘用。

云南是一个方言大省,境内多种方言杂糅。“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的现象造成了人际交往沟通上的障碍,因此外来务工人员接受培训迫在眉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将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进一步增强外来务工者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普通话应用能力,引导外来务工者自觉讲普通话,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第三,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旅游、服务业使用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是祖国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独特魅力的需要;从小处看,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需要。云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推广讲普通话更为重要和必要。提倡在公共场所说普通话,并非以云南方言的消亡为前提,云南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仍会有云南方言魅力展示的平台。但是在一些服务窗口单位还是应该说普通话,让人听得懂才是语言本身的基本功能,能够无障碍的相互交流才能显示语言的魅力。

在上海,为了办好世博会,把普通话列入公共服务业一线人员的职能与技能考察指标,公交、航运等十多个公共服务行业,更是重点要求使用普通话,广州举办亚运会也是借鉴了这一做法。据调查,昆明出租车行业使用普通话的比例仅为12%,出租车司机基本都不使用普通话,这给外地游客带来了不好的印象。出租车作为昆明形象的一个窗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出租车车容车貌的监管力度,并提高出租车司机的素质,规范其使用普通话,这样有利于提高昆明城市的形象。因此,我们云南也急需推出明确的窗口服务行业普通话使用规定。

推广普通话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依法强化政府行为。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

据悉,从2011年起,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始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定向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培养法官,招录学生不仅高考成绩须达到要求,还需通晓少数民族语言。2012年,云南省将启动省级机关公务员规范语言文字培训考核工作,以促进公务员提高公文写作和普通话水平。

结语:

在学习工作中、商务联系中、探亲访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中,都离不开讲普通话和写规范字。因此,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已成为教育教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云南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

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是“双语”的语境,即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我们要力争在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省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再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将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