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禁酒令心得体会

禁酒令心得体会

禁酒令心得体会

禁酒令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禁酒 控烟 立法

一、烟与酒具有相似的行业和消费特征

烟酒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嗜好性、快速消费特性等各方面具有相似性。烟酒是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并对消费者的大脑神经产生刺激和影响,长期饮酒或吸烟还会使人产生消费的嗜好依赖性。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根据危害嗜用者健康、上瘾的潜在性、对社会的影响这三方面分析,酒精和烟草比非法毒品,大麻或爱他死的危害性更厉害。此外,在我国烟酒消费行为具有“面子消费”的特征,“面子消费”甚至成为了高端烟酒消费的一大动机,也正是因为“面子消费”这种酒文化、烟文化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吸烟、酗酒者有向青少年发展的趋势。

烟、酒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烟与酒的消费群体及需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烟与酒是具有瘾性的比较普遍的嗜好品,消费数量较大,需求弹性较小,不会因其价格变动而改变对烟酒的需求,且消费者个人的烟酒消费量大小与其收入一般没有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因素,许多国家对烟、酒基本实行从量征税,并实行营业执照制度或专卖制度管理。

二、美国禁酒令的主要内容

1917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十八条修正案”,该修正案共三款:“第一款本条批准一年后,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内酿造、出售和运送作为饮料的致醉酒类;禁止此类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第二款国会和各州都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第三款本条除非在国会将其提交各州之日起七年以内,由各州议会按本宪法规定批准为宪法修正案,不得发生效力。”该修正案于1919年通过了全美36个的审议,并于第二年在全美进行禁酒。

1920年1月2日,《沃尔斯特法令》生效,该法令规定:“关于酿酒的战时禁令在战后继续实施,任何含酒精量为0.5%的饮料均为酒精饮料;在禁止在禁酒令生效后酿造、出售这种饮料,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为了有效促进法令的实施,美国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禁酒执法机构——禁酒局,负责监督检查禁酒的执行情况。

三、美国禁酒令的后果

禁酒令实施以后,虽然实施严厉,但是美国社会并没有像那些主张禁酒的人希望的那样,从此和酒精告别。相反,由于禁酒法没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更无视部分民众的欲望,以及执法上的困难,最终产生了适得其反的后果,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由于禁酒令,酒饮料在美国奇货可居,为了牟取暴利,假酒、走私酒愈来愈烈,很多人铤而走险,干起私酒制售的行当。一些不法商者在权衡违法成本和违法获利的基础上,在走私或制售私酒获得的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地进行酒类的运输和贩卖。因为多数私酒并没有通过社会管理机构的质量检验,也无需取得质量合格证,私酒的质量根本无法保障。更为严重的是,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有些不法商贩和制酒者用甲醇来勾兑酒精,致使饮酒者中毒、失明、残废、死亡的人数急剧增加,黑市交易壮大了黑帮的力量,社会上犯罪现象不降反升,犯罪率直线上升,没有真正改良社会风气。

事实上,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往往存在的东西就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它存在的基础和原因。禁酒令期间,私酒、假酒的泛滥,说明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很旺盛,否则,若没有市场,制假走私者无私可图,也根本不可能再去制假、走私。表面上看,美国的禁酒令,管制住了市场,没有管制住人们的欲望,实则不是,说到底美国政府连酒类生产和贸易也没有管住,更不可能管制人们的欲望。

四、美国禁酒令失败原因分析

美国禁酒令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移民社会文化背景,但禁酒令的失败,原因相对更复杂,有社会文化的变迁、人类嗜好、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美国禁酒运动原先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根本转变。美国禁酒运动的蓬勃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基础的,在19世纪初期,从欧州移民美国的清教徒的宗教信仰、文化水平以及科技发展落后是禁酒要求的客观基础,当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经济发展了,经济形式和生产组织方式逐步进入了城镇化发展阶段,居民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了,人类对酒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禁酒原先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动摇。

第二,禁酒所带的社会正面效益没有达到人民的期望水平。任何事物的产生必然都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美国禁酒令也不例外,通过禁酒令的实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正面效应是大于负面效应的,特别是开始全面禁酒之初,饮酒酗酒者明显减少,酒类贸易和酒类生产也受到了严格管制,受到了民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地下酒类生产、非法贸易产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的生活,使社会产生了对禁酒令执行的不满,促进了禁酒令解除的步伐。

第三,禁酒目标与手段脱节,禁酒令执法不到位,法律没有得到较好执行,是禁酒令失败的另一原因。禁酒令的产生顺应了民意,也得到了民意的支持,但是因为高昂的执法成本和难以承受的数量众多的执法队伍,使用保证禁酒令执法到位所需的人、财、物的支持难以持续。

第四,禁酒令与美国的社会需求背离,在执法过程中与美国的价值观背离。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向来以尊重个人的自由为最高准则,但禁酒令在实施过程中,因为要强制改变饮酒需求者的习惯,是抑制其需求,而不是通过疏导的方式来达到禁酒之目的,必然会遭到酒类生产者和需求者的大力抵制与反对。美国历史学家布尔斯廷对此评论道:“在美国从来没有象禁酒令这样的法令会影响甚至侵犯人民的生活习惯、日常风俗和饮食。风俗习惯在生活中会对人民的行为产生具有法律一样的约束力,当限制这种习惯的法律被列入宪法时,便会产生生活习惯与法律之间的冲突,禁酒禁得越彻底离成功越近,离失败也就为时不远了。” 可见,禁酒令遭到废除是势在必然。

第五,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助推了禁酒令的解除。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政府急于寻求经济复苏的方式,恢复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力,恢复社会的供需平衡,而取消禁酒令,允许酒类生产和贸易,一方面可以增加GDP,增加酒类生产和交易的就业人员数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因经济危机而带来的财政危机。

五、美国禁酒对于我国控烟立法的启示

一是控烟立法应与经济和社会生活相适应。透过美国禁酒历史分析,任何法律法规的出台,都是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当立法所赖以存在的条件或基础发生变化后,应及时对其中的相关条款或整部法律进行修订与完善,以与眼前的经济和现实情况相符合。 我国的控烟法规要充分考虑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的现实状况,烟草行业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就业人口等各方面依然发挥巨大作用,烟草企业仍然有扩张和发展的冲动,我们应该引入市场竞争和加强生产替代,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符合市场和经济发展要求,终止烟草扩张趋势。

二是控烟立法应考虑我国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全球化背景。美国禁酒失败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禁酒与需求的背离。在我国的烟草需求仍然较为旺盛,烟草消费市场庞大,例如:2010年我国的卷烟销量为6340万箱,占了世界卷烟总销量的35%。我国目前的吸烟人数高达3.5亿人,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市场需求最大的国家。我国的控烟立法必须考虑到市场需求以及需求替代问题,防止在禁止或控制国内烟草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引起走私、黑假制售窝点的死灰复燃,造成对国家、社会更为严重的伤害。从全球范围看,美、英、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南美地区的一些人均国民收入较高的国家,卷烟消费市场已经过了充分发展、现已处于总量稳定或趋势性下降的状态;以中国、东欧为主的一些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和地区,经过较快发展,进入了消费和需求基本稳定阶段,发达国家有进一步开拓发展中国家烟草市场的趋势。

三是控烟立法应兼顾吸烟者与被动吸烟者的权利。控烟立法要很好的保障和规范人们的自由,应尊重各方面的利益和权利,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保护被动吸烟不接受被动吸烟的自由权利,保护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二是规范吸烟者的自由,因为法律的自由是相对的,不侵害他人的自由应受到保护,侵害他人的自由应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通过规范吸烟者的自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也保护了吸烟者本身的身体健康。鉴于此,控烟立法应限制烟民于公共场所吸烟和其他危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宣传在居家和私人空间吸烟对于自身健康的危害,给予戒烟支持与帮助。

禁酒令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无独有偶,同一个月,美国海军也有一名少将因为贪杯而被解职。据美国《海军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2015年12月8日,美国海军正式公布了对海军少将戴维・鲍科姆(David Baucom)在2015年4月醉酒、行为不当事件的处理结果。鲍科姆少将被人看到喝醉酒后在一家酒店外游荡,行为严重失检,“与军官和绅士的身份不符”,而受到申斥和解职的惩处。

少将丢官为“杜康”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三名士兵以美国国旗为背景,拍下了这张打扑克时吸烟、饮酒的照片。

美国海军军法署总检察长签署的报告显示,鲍科姆少将已有34年军龄,在美国军事运输司令部任负责战略运输物流主任。海军发言人威廉・马克中校告诉记者:“鲍科姆严重醉酒并造成恶劣影响,有损全体美国海军军人的形象。”据调查,鲍科姆是参加全美国防运输协会举办的关于军事运输问题的一个会议期间出事的。

调查报告称,鲍科姆在晚餐中喝了一些金汤力鸡尾酒和红葡萄酒后,又去了一家酒吧纵饮,在两小时内连喝了四杯苏格兰威士忌。随后,他拒绝了一同出席会议的其他官员送其回客房的好意,独自一人跑回下榻酒店。凌晨1:20左右,鲍科姆大闹自己的客房后,又到隔壁几个客房胡闹,后来,他发现自己被反锁到自己的客房外,闹得更加厉害。一位目睹了事件的酒店服务生的证词称,鲍科姆显然是严重醉酒后在撒酒疯,他甚至尿了裤子。四个小时后,两位下榻同一酒店的女住客投诉说鲍科姆在酒店前台晃荡。直到最后,一位军中同事帮他找了一把新钥匙,并将他架回自己的房间,事件才结束。

事发后,鲍科姆试图掩盖自己的过失,他在电子邮件中向上级发出正式报告,解释说自己当时在睡梦中醒来后发现忘了带处方药,头晕的症状加剧,在昏昏沉沉中才离开了自己的客房。但是报告中没有说明处方药的名称、类型或数量。海军在随后展开的正式调查中发现,鲍科姆不是忘了服药,而是严重醉酒后撒酒疯滋事。被解职后,鲍科姆参加了美国空军预防和治疗酒精与药物滥用的项目,相关项目官员证实,经过测试,他并非严重酗酒的酒精依赖患者,否则他受到的处罚将更加严厉。

美军近年“禁酒令”纵览

鲍科姆不是第一个因为醉酒、行为不检而丢官的美国将军,未来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美军因为喝酒滋事的负面新闻一直络绎不绝。近年来,仅中国周边地区的美国驻军就频频闹出和酒精有关的负面新闻,美军也有针对地颁布了一系列禁酒令。

2012 年12月3日,驻日美军宣布,原本只在驻冲绳美军实施的禁酒令扩大至全部驻日基地。此前一周,驻冲绳美军刚宣布,禁止所有驻冲绳美国军事人员在基地外的场所饮酒,基地内酒类销售在每晚10时结束,驻日美军在基地内饮酒不受禁令限制。不过,离开基地的人员须接受酒精测试,以避免醉酒跑出去惹麻烦。

此前,驻日美军因为醉酒而麻烦频发。当年10月,两名美国海军水兵饮酒后在冲绳县并致伤一名日本女子,激起冲绳民众众怒。此后驻冲绳美军下达宵禁令,每晚11时到次日凌晨5时禁止军人离开基地,但是宵禁效果不佳,顶风作案的军中败类仍不时露头。11月2日凌晨,驻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一名士兵再次醉酒滋事,闯入冲绳县一户居民家中,殴打一名13岁男孩并毁坏家具。11月23日,美国海军驻横须贺基地的一名水兵,违反宵禁令,酒后跑到横滨市一家咖啡店里晃荡并随地小便。11月30日,一名美军士兵涉嫌酒驾被逮捕。

有趣的是,驻日美军刚颁布禁酒令两天,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一些餐饮业主因为店铺生意大受打击,就在12月5日集体向市长请愿,要求市长呼吁解除驻日美军禁酒令。这些饭馆、酒吧老板们告诉市长朝长则男,由于禁酒令,餐饮业销售业绩普遍下降三成,一些酒吧和饭馆因为客人骤减而被迫关门。还有些人说得比较委婉,“担心他们与驻日美兵的友好关系受损”。一位同时经营4家餐饮店的老板告诉共同社记者:“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两到三个月,佐世保市九成店铺将关门。”面对餐饮业主们的请愿,市长朝长则男答应将向佐世保美军基地和日本外交部反映这些情况。

驻日美军的这次禁酒令实行了刚半年,美军即宣布自2013年5月31日起,放宽“禁酒令”对基地外饮酒的限制,允许军人每天18时至22时在基地外餐馆等场所饮酒,但饮酒量“不得超过两杯啤酒”。同时,仍旧禁止在酒吧饮酒。直到2014年底,美军认为,鉴于禁酒令实施两年来,“驻日美军士兵的认识不断改善和提高”,正式决定从2014年12月开始,大幅放宽基地外禁酒令的限制。根据新规定,驻日美军除凌晨0时到5时外,在任意时间都可以在基地以外饮酒,并且不再限制饮酒量。同时,只有一定军衔以下的年轻士兵,原则上禁止凌晨0时到5时外出。

驻日美军不安分,驻韩美军也不断爆出酒后滋事的负面新闻。2013年3月17日凌晨3时,在韩国首都首尔弘益大学附近的一家啤酒屋,一名美国陆军第2步兵师的士兵在啤酒屋卫生间滋事,随后还殴打了接警后出动的巡警,韩国巡警的眼镜被打坏,衣服被撕破。次日,驻韩美军第2步兵师师长爱德华・卡顿少将正式声明,颁布“禁酒令”,同时取消了全体人员的周末外出许可。声明称:“对于驻韩美军第2师官兵所做不当行为而损害60多年来积累的韩美关系,军方不会坐视不管,美军将与韩国警察和法务部积极合作。”他说,为做好对韩国的防御工作,驻韩美军应获得韩国民众的信赖和尊重。在等待韩方根据韩国法律进行调查和处理的同时,美方也将启动惩戒滋事官兵的相关程序。 海军少将戴维・鲍科姆

为预防少数行为不端的军中败类对韩美公共关系造成的损害,驻韩美军在2014年还公布了《韩国准备适应计划》,规定新到岗的美军士兵30天内不得饮酒。除了30天禁酒期外,还包括限时宵禁禁止离开基地、预防性骚扰等不良行为的防范训练。驻韩美军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向驻防韩国的军人传递明确信息,韩国不是美国兵醉酒的“欢乐场”。

酒精对军队的威胁

美国是历史上曾实施过极端禁酒令的少数国家之一。1920年1月16日,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正式生效,该修正案禁止在全美境内销售、生产或运输任何酒精饮料。

第十八修正案是禁酒主义的历史高峰。在全美禁酒的时代,美国庞大的酿酒业崩溃了,但巨大的市场需求却不是一纸法令能禁止的,禁酒时代只维持了十四年,期间,非法私人酿酒业因为利润丰厚,吸引来大批有组织犯罪团伙从事这一比传统的、、贩卖人口、敲诈勒索更有利可图的行当。实施了十四年后,人们才意识到这样的法律其实没有多大用处,执法部门执法成本高昂,禁酒不但使有组织犯罪猖獗,而且外国的走私酒还使美国政府损失大笔税收收入,禁酒的目的却不明显,全国遭到的酒精危害并不比禁酒时代之前有所减缓。1933年,刚上台的小罗斯福总统签署宪法第二十一修正案,正式废止了第十八修正案。

虽然国家禁酒时代成为一段苦涩的历史,但在禁酒主义土壤浓厚的社会环境中,美国军队自然也受到了禁酒主义的巨大影响。美军从军事专业角度认为,与其他原因相比,因酗酒及其造成的后果而毁掉职业生涯的军官可能为数最多。美军对军官醉酒的惩罚要比士兵更重。军官在工作时间醉酒不但要受到军规的惩罚,而且可能严重影响其个人档案。下班时间醉酒,特别是因为喝醉酒而影响工作或任务的完成,也会给个人职业记录抹黑。《陆军军官手册》告诫道:“从只在中午喝一杯啤酒,会发展到喝马提尼酒(一种以杜松子酒和苦艾酒调制的烈性鸡尾酒)。请记住,养成一种坏习惯比改掉一种坏习惯容易得多,避免一件坏事比挽回一件坏事更容易。”

《美国统一军事司法法典》有三条涉及到了对醉酒行为的惩处。第111条规定了醉酒或者鲁莽驾驶罪,第112条规定了醉酒执勤罪。触犯这两条罪名的军人一律交由军事法庭审判惩处。第134条是“通用罚则”条款,规定了几十种轻微违纪行为及相应惩处标准。其中对因醉酒影响军队声誉、醉酒导致无能力执行任务、在舰艇上饮酒等情形,规定了从不名誉退役并罚没全部薪金到拘役、罚薪等轻重不一的惩罚措施。

美军不但颁布正式成文法典严惩醉酒、在军人职业教育中告诫酗酒的危害,各军种在历史上长期与酒精也进行了不懈斗争。

禁酒“百年战争”

英国皇家海军是全世界现代海军的鼻祖,皇家海军一直按大航海时代的传统惯例,向水兵每日供应朗姆酒,美国海军脱胎于皇家海军,将这一传统一并继承了过去。1794年,美国海军制定了第一份水兵口粮标准,规定每名水兵每天发半品脱(掺水前)朗姆酒以鼓舞士气。 1943年4月,华盛顿,来自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的几名士兵在酒桌前饮酒聊天。

1806年,当时的美国海军只有不到2000名官兵,每年供应的朗姆酒是4.5万加仑。海军经过对比试验后认为,威士忌更加有益于健康,据说,“水兵也更喜欢喝威士忌”。真实的原因是原产加勒比海地区、由甘蔗酿造的朗姆酒在当时运到美国本土后,军方付出的采购成本要比采购美国本土生产的威士忌更贵。此后,美国海军供应的烈酒改为威士忌为主,并向水兵鼓吹喝威士忌的好处。按规定每个水兵每天发两勺(再掺四倍的水)威士忌,不喝酒的水兵每天发3到6美分的伙食补贴代偿。

在海上生活极为艰苦的风帆时代,酗酒和鞭刑被视作海军中孪生的祸种,两者常常是恶性循环。水兵为了排解苦闷喝酒,这使得多数人都有酗酒恶习,结果就是招来鞭笞,而越是生活在鞭子下,就越是渴望从酗酒中寻找刺激。面对严重的酗酒问题,一些人道主义者主张把每天随口粮定额分配的酒类取消,认为这样就能遏止酗酒现象。为了遏制酗酒、应付禁酒主义团体的压力,1842年,海军将每日酒类供应削减到1吉尔(4盎司)。1862年,美国海军(北军)正式规定水兵在军舰上禁止饮酒,并永久废除酒类配给制度,代之以每人每天伙食增加5美分的补贴。

进入20世纪,美国海军迎来禁酒的高潮。根据1862年的禁令,虽然水兵被限制饮用烈酒,但军官们仍可以不受限制地自己买酒在舰上痛饮。1914年,出身南方小城市报纸编辑的美国海军部长约瑟夫・丹尼尔斯认为,在禁酒方面,不应给予军官特权。他在当年7月1日签署第99号通用命令,下令全体海军人员在舰艇上均禁酒。

在此后100年中,美国海军严厉的禁酒令没有多大变化。1933年,美国宪法第二十一修正案颁布,结束为期十四年的全国性禁酒后,海军高层经过认真讨论后,决定继续执行第99号通用命令,舰艇上严禁饮酒,只允许海军人员到岸上的酒馆或俱乐部中饮酒。

有趣的是,1980年,卡特总统时代的海军部长爱德华・伊达尔戈下令放宽了禁酒限制,允许指挥官可以给出海45天以上的海军官兵每人供应两瓶啤酒以鼓舞士气。据海军一位历史学家研究,这是因为部长大人二战期间曾在“企业”号航空母舰上服役期间,一架日本神风自杀飞机冲进航母的升降机,撞毁了舰上搭载的啤酒,年轻的伊达尔戈趁机和其他人偷喝了一点啤酒,有亲身经历的海军部长明白啤酒对经历长期远航后海军的慰藉。

与海军一百年来严格禁酒相比,陆军的禁酒努力却收效甚微。独立战争爆发后,1775年11月,大陆议会通过了美军第一份全军通行口粮标准,规定每人每天除了应供给1磅牛肉或3/4磅猪肉,或者1磅咸鱼,1磅面包或面粉外,饮料则是1品脱牛奶和1夸特苹果酒(当年殖民地民众喜爱的土酿烈酒)或云杉啤酒(今天加拿大仍流行的一种寒冷地区盛产的啤酒)。美国建国后,每天供应的酒类改为威士忌。

19世纪前期,美国陆军的驻军大多分布在西部边境,军营的日常生活艰苦沉闷、令人沮丧,士兵们军饷微薄还不时会遇到危险,每天的执勤、危险和厌烦之外,除了与每日随口粮下拨的威士忌为伴,就只能到军营附近的酒吧放松一下。在1832年以前,美国陆军给士兵们每天配给威士忌以取悦士兵,1830年的配给量达到72537加仑,耗资22132美元,但随着禁酒运动兴起,1832年,陆军口粮中掺水烈酒被暂时取消,代之以咖啡,到1838年,正式规定威士忌永久取消。

西点军校是那个时代美国陆军禁酒努力遭遇挫折的缩影。校方认为喝酒是比抽烟更不能容忍的违规行为,从1826年起,西点军校规定禁止学员任何时间喝酒。但非法饮酒的事件屡禁不绝。当年西点军校外面有些酒馆,其中最受欢迎的酒馆因店主而得名“本尼・海文斯酒馆”。本尼・海文斯本是一个随军小贩,因为被发现向学员卖酒而被解雇。此后,从1824年起,他在西点校外开了一家酒馆,并一直开到美国内战结束以后。这家酒馆因为能喝酒、讲故事,而引来不计其数军校学员的光顾,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地方。老板夫妇擅长侃侃而谈,对学员们苦闷生活中的遭遇充满同情,不但慷慨地接受手头拮据的学员们的赊账,也接受学员们偷来的毛毯之类的军用物资顶账。因为被校方发现向学员们售酒且“屡教不改”,本尼夫妇享有全美国独一无二的荣誉――被军方明确禁止踏入西点军校半步。

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本尼酒馆的顾客名册就是一本美国将军们的花名册,后来在南北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双方将领,大都名列其中。南部联邦的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就是其中的一个,1825年,戴维斯因为被发现在本尼酒馆中偷偷喝酒还曾被送上军事法庭。

接受最严格管理和训练的陆军军官们尚且不能禁酒,普通士兵好酒的积习就更难遏制了。美国陆军此后再也没有试图推行严厉的禁酒措施。与严格禁酒的美国海军不同,直到20世纪,美国陆军的喝酒文化仍是军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在50年代末参军服役时回忆道,如果一个年轻军官没有在每周五下午军官俱乐部半价优惠时到俱乐部露面,会被别人认为是弱不禁风的娘炮。当年喝杯烈酒只需25美分,军官们每周五下午3点后就跑到军官俱乐部猛灌烈酒,晚上7点后,在乐队的演奏下,军官们开始拥着太太们跳舞,上级军官尤其爱找下级军官确实长得漂亮的太太跳舞,这常常引起争执,经常会遇到校官们在俱乐部外和他们的下属吵架的场面。

脱胎于美国陆军的空军,在酒文化上也继承了陆军的传统,除了空勤人员执行飞行任务时禁酒外,美国空军也没有类似海军那样严厉的禁酒令。

西点军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祝酒歌》传唱至今,反映了美国陆军对酒精的真实态度,这首歌由一个中尉写于1838年,歌颂当年那家传奇般的本尼・海文斯酒馆:

“来吧,伙计,排成队,给你倒满杯,

我们要尽情歌唱,

禁酒令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贫苦农家子弟盖茨比爱上了美丽的姑娘黛西,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再娶她。可黛西姑娘却等不及,嫁给了富豪的儿子布坎南。挣了大钱的盖茨比,在黛西家的附近买了豪宅,每天举办豪华派对试图引起黛西的注意。他差一点就击败富二代抱得美人归,没想到却成了布坎南的替死鬼,死在了布坎南二奶老公的枪口下。在他的葬礼举办的时候,黛西一家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开始了他们悠闲的长途旅行。看上去,这就是个令人伤感的爱情故事――不管有多少的金钱和多持久的耐心,都无法让逝去的爱情回到它纯美的起点。

虽然是永恒的话题,但每一个时代的爱情,都不可避免的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尤其是那种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会让产生于那个时代的爱情,开出只属于那个时代的花朵。“繁荣的年代”、“喧闹的年代”、“堕落的年代”,20世纪20年代被作家和学者们打上他们各自的标签,金钱至上和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盖茨比带着他刚认识的小兄弟尼克进入一个理发馆认识了他的合伙人。尼克是黛西的表兄,盖茨比为了接近她的女神黛西特意与尼克交结。打开理发馆的一道暗门,里边是一个声色犬马的酒吧。在盖茨比和他的合伙人经营的地下酒吧里,怀里搂着姑娘的警察局长大人正在豪饮。禁酒令给了盖茨比和警察局长共同致富的机会。

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一直禁不了枪,却能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全面禁酒。直到现在,美国每年都有近3万人死在枪口下,但据说那是美国自由的传统,所以不能改。但同样的国家,却能够通过全民禁酒的法律。全体美国人被剥夺了喝酒的权利,原因是喝酒容易引发家庭暴力和犯罪,同时资本家们认为喝酒影响工人干活。“基督教与资本主义”精神通过禁酒令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从1920年1月17日,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被命名为“伏尔斯泰德”禁酒法案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聚众喝酒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在禁酒法案生效的前一天,道路上的运酒车络绎不绝,人们都赶着时间把酒运回家里收藏。到了晚上,人们全都聚在家里或酒吧里举行最后一次合法的酒局。一位参议员在晚餐会上举杯说:“今天晚上是美国人个人自由被剥夺的前夜。”这番话引来了阵阵热烈掌声。

人类学里有一种说法,人类是因为发明了酒才开始了定居生活,因为酿造酒需要很长的时间,人类为了弄到酒喝才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方式。禁酒,几乎是和人类的本性作对。凡是和人性作对的事情是禁绝不了的。禁酒令的结果是催生了庞大而又暴利的私酒行业。

禁酒令给了盖茨比发家的机会。禁酒令根本无法消除人们喝酒的欲望和需求,在正规市场被禁的同时,地下黑市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胆子大的商人和官员们沆瀣一气做起了制造和贩卖私酒的生意。禁酒令非但没有净化社会风气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成了腐败和犯罪的催化剂。进入大萧条之后,美国人更需要借酒浇愁,禁酒令越发显的缺乏人性不合时宜。1932年人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总统,即把开放酒禁作为其政纲之一。1933年2月,罗斯福上台不久,禁酒令终于寿终正寝。

尽管大家都不喜欢禁酒令,但靠卖私酒发家终究拿不上台面。所以这也成为盖茨比的软肋。在曼哈顿高级酒店的套房里,盖茨比试图向布坎南发起最后的攻击。逼着黛西当面表态,她一直爱的是盖茨比,从来没爱过布坎南。被戴了绿帽子的布坎南忍无可忍,揭了盖茨比的老底。盖茨比恼羞成怒差点动手,颜面尽失。

在盖茨比的美国梦中,只要有朝一日有钱了,便可以夺回自己失去的爱情。他骄傲的对布坎南宣称,你之所以能娶黛西是因为你有钱,而现在我也有钱了,我们终于可以平等对话了。而布坎南用一句话和轻蔑的笑击溃了盖茨比用金钱堆积起来的自尊,布坎南告诉他,你的出身决定了你永远不可能与我们平起平坐。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过50%(这个数字和中国现在正好差不多)。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纽约、芝加哥这样的大都市,城市面积快速扩张。在盖茨比和黛西住的长岛和曼哈顿之间的皇后区是新兴的工业区。在电影里,布坎南的情妇就住在这里,从长岛到曼哈顿的路上,布坎南总要下车会会修车铺的老板娘。虽然福特在1908年就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但到这个时候,汽车才真正成为工业社会和人们生活中的主角,汽车不再属于少数有钱人的专利而进入了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中。有了汽车,刚挣到大钱的土大款们也开始学着拥有“老钱”的富豪们把家安到了郊外的长岛。电影里的西卵半岛就是新贵们的热土,盖茨比的豪宅就建在这里,对岸的东卵半岛则是原来的富人居住区。

隔着一条浅浅的海湾,盖茨比每晚凝望并试图伸手触摸着黛西家船坞发出的绿色灯光,既是他对美人的深情眷恋,也是新生资产阶级对贵族生活和地位的无限向往。电影中的盖茨比的豪宅中夜夜笙歌。人们疯狂的喝被禁的私酒,跳查尔斯顿舞――“一种轻松活泼充满蛊惑的乱蹦乱跳”(弗雷德里克・艾伦《沸腾50年:美国的崛起》)。“20世纪20年代,在对各种琐事津津乐道之外,还有一种愿望非常普遍,就是要摆脱清教主义的约束,将长期存在的礼教颠覆掉。”不穿胸罩跳查尔斯顿舞和吞几口违禁的威士忌是时髦姑娘们表达个性的最佳手段。对黛西来说,和过去的情郎玩一点婚外恋则是更加激动人心的离经叛道,可怜盖茨比一心沉浸在美国梦的幻境之中,以为有了金钱垫底的痴情就能唤回已经被浮华时代浸染了的芳心。

禁酒令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各级都要十分珍惜贯彻执行“五条禁令”所取得的成果。

在2003年1月22日公安部召开的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安部了“五条禁令”,并于200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安部制定、实施“五条禁令”,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依法从严治警,坚决有效制止和切实解决少数民警中存在的涉及枪、酒、车、赌等突出问题,维护公安队伍的纪律,深入推进公安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确保公安机关在新世纪、新阶段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顺利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的必然要求;对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具有特殊的意义。

“五条禁令”贯彻实施以来,各级公安机关采取了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取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广大民警坚决贯彻执行“五条禁令”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整体形象得到不断改进。受到一致肯定和好评。仅以xxx公安局为例,“五条禁令”后,局领导不等不靠,立即将严格贯彻落实“五条禁令”作为加强队伍管理、促进公安工作的契机,全警动员,上下联动,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掀起了学习、贯彻执行“五条禁令”的热潮。一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三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公安部“1.22”电视电话会后,局党委连夜召开党委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之后先召开了三次中层干部和全体民警大会,逐级传达精神,通报情况,端正思想。研究制定下发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五条禁令、开展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和活动方案,强化宏观指导。各基层单位迅速行动,严密组织,通过组织学习,召开会议座谈、开展大讨论等形式,深刻认识贯彻执行“五条禁令”的重要意义,坚定对内部管理秩序整治的信心和决心。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内部管理秩序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迅速开展工作,抓好有关工作的贯彻落实。在内部通过印发“五条禁令”卡片,办宣传栏、标语牌,建立“五条禁令”贯彻落实简报,开辟网上专栏等形式,强化内部学习贯彻落实的氛围。组织广大民警开展摆查问题和进行整改活动。在外部,在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等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制作大型横幅80条幅、写警示牌400余块,发《致全体民警家属的一封信》600余封。从而形成了内外部、上下级、多层次、多元化的强大监督体系。二是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工作中强化一个“实”字,力求“三个过硬”。即执行纪律过硬,落实制度过硬,领导带头过硬。为确保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严格落实领导逐级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局长与领导班子成员、局长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民警逐人逐级签订了《严格执行“五条禁令”责任状》。围绕涉及车、酒、枪、赌等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汇总梳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对全局具有持枪资格人员进行了全面普查,凡不符合持枪规定的人员一律收回持枪证和枪支,不予配发,已取消了10人的持枪资格。局里硬性规定,全局上下不论公车还是私车,凡是手续不全的坚决停开。坚持把带“长”字人员列为贯彻落实“五条禁令”的重点来抓,在全局叫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以模范遵守“五条禁令”的实际行动和严明的纪律作风,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表率形象。在全局中层干部会上,局党委郑重承诺:带头严格执行“五条禁令”,请全体民警监督。局党委还授权政工、纪检监察、警务督察部门,对在督察中发现的中层干部违令者,可先行宣布免职,然后按组织人事管理规定程序报清批准执行。三是“严”字当头,狠抓落实,工作中坚持一个“严”字,强化“三条措施”,即在熟记熟背“五条禁令”内容、严格查处违令行为、兑现奖惩措施三条措施上下功夫。要求民警对五条禁令熟记于心,落实于行。采取巡回检查验收、随机抽查考试等形式,逐人检查验收。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由政工、纪检、督察组成联合行动小组,配备酒精测试仪、录象机、照相器材等,运用重点抽查和常规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注意检查发现违反禁令的人和事,把民警的日常行为真正统一到“五条禁令”的要求上来,局联合小组在贯彻执行“五条禁令”中,先后下基层检查160余次。目前明确规定把贯彻执行“五条禁令”情况,纳入等级化管理考核之中,从而有力的推动了遵规守纪和争先创优工作的开展。

二、各级都要充分认识贯彻执行“五条禁令”中仍然存在违令问题的顽固性。

通过一年多来贯彻执行“五条禁令”的情况来看,必须充分认识贯彻执行“五条禁令”中仍然存在违令问题发生的顽固性。对这方面的问题,绝对不可估计不足,盲目乐观。说严重一点,稍有放松或疏忽,就会造成前功尽弃。对于这方面的思想认识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从2003年,上级公安部门通报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例来看,全国公安机关在严格贯彻落实“五条禁令”的情况下,个别民警违令问题时有发生。从面上看来,涉及违令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发生的起数、人数都是惊人的,从造成的后果来看是非常严重的。于组织、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十分不利的。这些问题的发生,使我们从中看到了在贯彻“五条禁令”过程中发生违令问题的顽固性、潜在性,是对我们最深刻的警示,必须进一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必须认真研究制止和预防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违令行为的发生。全面分析有可能发生潜在违令问题及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松懈的思想。感觉一阵风的教育过去了,面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思想自然松懈麻痹起来。如果讲的少了,查的少了,那么在广大民警中将会引起的是必然不能自觉要求自己的多了,违规违纪苗头性问题多了。二是侥幸的心理。特别是在个别人员涉及饮酒及酒后驾车、参与等这些方面,往往容易抱有侥幸的心理。这就极易引发违规违纪的行为。三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战友同学聚会、婚庆嫁娶宴会、接待宴请等活动这些特殊场合,极易盛情难却,失去理智,引发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个纪律观念和自身素质问题。

三、各级都要从加强养成教育入手,努力巩固、深化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取得的成果。

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今后要从加强养成教育入手,巩固、深化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取得的成果是非常必要的,面对队伍现状,要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实施求实的原则,首先要深入扎实地摸清当前队伍的思想状况和突出问题,为搞好养成教育,增强针对性创造条件,打牢基础。贯彻“五条禁令”不是一阵风、大呼隆,做表面文章的问题。要巩固好已取得的成果,就要适时地深入扎实地做好排查摸底工作。对队伍的现状底数清、问题明,进而抓住重点,在开展养成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有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题。如:对枪、酒、车、等方面通过整治,现状如何;对以前存在内务管理比较混乱、同志之间闹不团结、思想不统一的重点单位整治后目前状况如何;对那些平时自我要求不严,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力差,贪杯酗酒的,有酒后驾车记录或不按规定保管使用枪支、警械重点人员的帮助措施、整改效果如何;再如对民警八小时以外的一些活动情况的监督和自我约束情况掌握以及内部管理方面贯彻执行内务条令情况的分析等等。都要下功夫、花力气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二是要摆正贯彻“五条禁令”与加强内务管理的关系,强调教育养成的内容与效果。使“五条禁令”真正起到加强队伍管理、促进业务工作的作用,除了抓好严格贯彻、强力推行的教育外,还应特别注重把贯彻“五条禁令”的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统一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做到四统一:即①把贯彻落实“五条禁令”养成教育与强化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法治意识(五个意识)相统一。百年大计,以人为本,通过在贯彻落实“五条禁令”中增强“五个意识”,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担负起维护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的重任。通过贯彻“五条禁令”工作中不断延伸和拓展,围绕“五个意识”搞好坚持政治建警的教育,迅速提升公安队伍政治素质、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向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②把贯彻“五条禁令”养成教育与发挥公安职能作用相统一,防止单打一、就事论事的倾向,通过贯彻“五条禁令”变成精神动力,引导民警把精力、干劲用在工作上,爱岗敬业,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以饱满的热情完成好自己神圣的使命。③把贯彻“五条禁令”养成教育与长远队伍建设相统一。必须让广大民警都认识到,强力推行“五条禁令”,是公安机关从严治警的一项基本措施,而不是权宜之计。今后要在坚持“五条禁令”,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多种形式搞好养成教育,使整个公安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用一整套的法规、制度来全方位的制约和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警务行为和“八小时”以外的社会行为。最关键的是严格执纪和自觉行为。加强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就是要提高这个认识,意义就在于此。所以不管是领导还是民警,谁“触电”,谁就“落马”,犯了哪条按哪条办,让大家都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这样,自我约束能力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整个队伍的违法违纪问题就会得到有效遏制。这也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队伍的根本保障。④把贯彻“五条禁令”养成教育与窗口服务相统一。在肯定通过“五条禁令”实施取得一定效果,使车、枪、酒、赌等问题明显减少,公安机关自身形象得到初步改变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公安机关窗口服务规定的各项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提高群众满意率上下功夫,展示公安民警崭新的精神风貌。

三是要大力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增强民警自律能力上下功夫。

“五条禁令”是对民警行为最低限度的要求。把贯彻“五条禁令”抓好养成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以坚决的态度,极大的决心,超常的措施,抓好集中教育学习,做到反复抓,抓反复,使其真正在每名民警的思想层面形成烙印,深入警心,触及灵魂,形成定势,变为自律。学习好,认识好,领会好是贯彻落实好的前提。通过学习教育、集训,确保民警打消一切侥幸心理,克服松懈思想,消极态度和抵触情绪,变组织上让我遵守为我要主动遵守,将他律转为自律。

贯彻落实“五条禁令”是一项长期的、日常的、经常性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养成。从被动道到主动,到自觉遵守,仅仅依靠纪律的约束是不够的。要在依靠强制约束力,整治队伍的同时,跟上一系列的针对性很强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长期的实际的效果。要通过集中培训,个别谈论,结对帮助,座谈讨论、交流发言等形式,反复宣传贯彻“五条禁令”的意义和要求;对个别存在问题突出的民警和单位,应确定领导或专人负责做其思想工作,要亲近、帮助、鼓励他克服存在的问题,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坚持采取信函、电话、走访等形式,加强与民警家属的联系;发挥监督举报电话、聘请义务监督员的作用,接受来自各反面的监督,同时争取理解和支持;抓好警示教育和发挥典型作用,既及时吸取一些反面教训,又要树立正气,弘扬先进,使民警受到启迪,举一反三思考问题;还要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在从优待警方面多办实事,解决民警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增强队伍的亲和力,凝聚力,使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四是要强调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监督、检查、查处的力度,体现保障有力。

(1)搞好养成教育,一定要突出落实责任制这个重点。其中实行领导责任制,建立好“一把手”负总责,形成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工作态势。主要领导要把精力集中到落实上来,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狠下功夫。

(2)实行职能部门工作连带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公安纪检、监督、督查和政工部门的职能作用,分工协作,抓好教育和督察。及时发现和查纠问题,并针对性的搞好防范教育。

禁酒令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禁酒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为了禁酒,上级颁发史上最强的禁酒令,上至XX单位,下至XX单位,都有明确的禁令;在分队各种场合,队领导都多次强调落实禁酒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员干部违规饮酒违纪检讨书,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X领导:

X月X日(周X)晚X点X,我在XX,参与该单位组织的烧烤活动,并违规饮酒(XX啤酒2瓶),违反了禁酒令,干扰了分队正规管理秩序,损害了队部指导组良好形象,违背了队领导提出的“四型”“四风”要求,深感愧对组织、愧对领导,主要有“四个不应该”:

不应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禁酒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为了禁酒,上级颁发史上最强的禁酒令,上至XX单位,下至XX单位,都有明确的禁令;在分队各种场合,队领导都多次强调落实禁酒的问题。禁令很严、规定很多,要求也很具体,作为单位一员,没有理由落实不好。而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最清楚党纪条规,接到的各种违规违纪通报像雪花一样多,因违规饮酒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案例数不胜数,在这个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实属知法犯法,愚蠢之极。

不应该双重标准、言行不一。单位不缺制度,缺的是执行制度的人和落实到底的行动。我的身份,首先是单位一员,在机关是纪检干事,在XX分队是业务组长,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不论是条令条例,还是规章制度,我既有职责监督执行,更有义务带头贯彻。特别是分队刚刚制定下发规范性文件,我是参与制定者,也是监督执行者,更应该是模范贯彻者。这次违规饮酒,制定的规定自己首先违反了,要求别人做的自己没有做到,确实与规定相悖、与身份不符。

不应该胆大妄为、不讲原则。当晚到达XX单位烧烤的平台后,发现部分人员在饮酒(小超市购买的XX啤酒),而当晚有执勤任务的人员喝的是饮料。有人递了一罐啤酒给我,我没有拒绝。考虑到这里的同志大多都比较熟悉,有的是以前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有的是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老骨干,我认为有干部骨干在,应该能把得住分寸、控得住场面,所以没有制止他们喝酒。实际这是大大的错误,单位有铁的纪律必须执行,任何工作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许多血的教训就出在“以为怎么样”“应该怎么样”上面。我当时原则性战斗性不强,既没有管好自己也没有管住他人,参与违规饮酒,实在自以为是、过分自信。

不应该律己不严、自毁形象。自分队组建以来,队领导提出“四型”“四风”的建设标准,带领队部和XX单位扎实工作、一以贯之,并承诺不拿一分钱、不收一份礼、不搞特殊化,人员考核选拔、定岗定位、经费开支等工作,官兵都比较满意,带头在全队立起了新风正气。我个人在本职岗位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四型”“四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次违规饮酒行为,更是与队领导的一贯要求背道而驰,不但损毁了个人形象,而且给队部良好形象抹了黑,影响很坏、教训深刻。

喝酒的理由有一万条,但哪一条都不能成为触碰纪律高压线的借口。反思这次违规饮酒行为,有三条教训值得铭记:

一是站位不高很危险。禁酒是习主席发出的禁令,是政治问题,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来不折不扣落实。如果这个问题落实不好,根本谈不上看齐追随、谈不上对党忠诚。从禁酒令颁布到今天,因违规饮酒问题受处理的党员干部比比皆是,重则降职撤职,轻则警告严重警告,处罚之重前所未有。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的政治敏锐性还不够,这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在单位的任务区,思想文化多元,宗教派别林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严峻,没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说话办事极易出问题,并且一出就是政治性问题,需要高度警惕。

二是摆位不正犯大忌。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只有自我定位准确,才不会说出格的话、办出格的事。我参与违规饮酒,一没有站到队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没有把自身岗位职责搞清楚,三没有针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采取行动,反而参与其中,从守纪到违纪的质变,一秒钟都不要。执行XX任务,需要每个人都站到分队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需要每个人都按岗位职责要求落实制度履职尽责,需要每个人都能够独挡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想统一、言行规矩,分队的各项工作、各个单位才得以有效运转,进而避免出现影响执行任务、牵扯领导精力的事。

三是心存侥幸必闯祸。回顾违规饮酒的心理状态,对人员情况的掌握凭经验,盲目“有把握”“稳得住”占了上风,但是这些在纪律面前、在规章制度面前都站不住脚。不执行制度,不仅是违规违纪,而且容易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部署到任务区以来,看到友邻单位各个部门、各个人员按照标准作业程序,按计划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基本很少有突击式、应急性的任务,落实过程更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这让我印象很深、感触也很深。小平同志讲,还是制度靠得住些。圆满完成XX任务,不仅要完善制度,更要不折不扣落实制度,少一些“也许”“可能”,多一些精准精确,工作才能托底。

相关期刊更多

金融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人民银行

巴金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泉州市委宣传部

金工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