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天主教;国教;清教

恩格斯认为:宗教对于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来说,是“当时资产阶级利益真正的外衣”。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首先是从清教反对国教开始的,宗教之争成为了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它对革命进程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6世纪30年代,欧洲新教运动兴起,罗马教皇及天主教势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维护自己政治、经济和宗教统治的目的,与罗马教皇决裂⑵。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召集宗教会议的权力属于国王,从而使英国教会成为国王手中的工具。同时,英国教会接受了加尔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等许多传统,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称圣公会,即英国国教。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玛丽(1553-1558)继位,她恢复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达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

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1558-1603)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

开始于16世纪30年代的英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势必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而此时的英国国教会作为封建专制的重要支柱,也就必然遭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对。⑶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反对国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曾出现过一场颇为壮观的利用宗教反对宗教(即利用加尔文教反对国教)的反封建启蒙运动,掀起了一场清教运动。⑷

16世纪60年代中期,帕克大主教试图强制性实行教士在圣事中穿法衣和仪式的统一,掀起了一场“法衣争端”。那些坚持穿法衣的教士被认为是国教徒,而那些拒绝穿法衣的教士则被认为是清教徒。⑸正是这场看似是主教与一些教士之间关于琐碎问题的分歧,通常被看成是清教运动的起源。

清教运动的发生,与这个时期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有关。

首先,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支柱。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是为了加强专制王权,结束中世纪以来国王匍匐于教皇脚下的窘态。改革后的国教大肆宣扬“君权神授”论,而由国王任命的主教制,其实是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封建等级制度的进一步确认。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基本意义在于国家政治而不在于宗教交易方面。”⑹

其次,清教的教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

是因为清教的教义接受了加尔文教的“前定论”观点,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已经“预定”谁将得救,成为“选民”,谁将永远沉沦,成为“弃民”,并以现世的成功与失败、永生与犯罪、富贵与贫贱作为是“选民”或“弃民”的标志。加尔文教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⑺

最后,当时历史条件决定了它是进行反封建宣传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其意识形态仍受宗教的影响。披着宗教的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级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1637年,查理一世命苏格兰长老会在祈祷时必须使用英国国教的祈祷文,这极大的伤害了苏格兰人民的宗教感情。1638年大多数苏格兰人在贵族的领导下,签署了《民族圣约》,他们声明准备发动一场完全出于自卫的全国性抵抗运动,保卫他们真正的宗教和国王的权威。

1639年2月苏格兰起义军进入英国边境。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抵抗苏格兰人,不得不在1640年4月13日下令召集已停开了11年的议会。但是这届议会拒绝通过国王所需要的经费,并且对国王的专制统治及宗教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查理一世在气恼之下,在5月初又将它解散。

但是苏格兰起义仍在不断扩大,解散议会无助于军费的解决。查理一世又不得不在1640年11月3日从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断断续续存在到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的卡塞尔山顶升起了王党的军旗,对议会宣战,从此开始了内战。在内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和城市平民,他们大多是清教徒,并参加了议会军,这支军队在清教徒的著名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的指挥下打败了王党军队。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前被斩首,5月19日英国被宣布为共和国。

议会的胜利与王党的失败,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因素外,还有宗教的因素。

首先,查理一世在宗教政策上的失误,特别是爱尔兰事件加速了他的灭亡。⑻

从17世纪,特别是30年代后,一直流传着天主教徒将阴谋新教国家,对新教徒进行大肆屠杀的传闻。长期议会召开后,资产阶级反对派就指控斯特拉夫伯爵在爱尔兰招募军队,计划借爱尔兰的天主教军队颠覆英格兰新教在教会和国家领域中的地位。⑼爱尔兰起义使查理一世受到传闻的不利影响。

1641年10月,爱尔兰因担心国王在与议会的斗争中失败而殃及天主教徒,发动了起义。议会坚信,爱尔兰“叛乱”是罗马天主教徒干的事情,同时也是“万恶的国王的谋士们”搞的阴谋。⑽

内战爆发后,查理一世为了对付议会军曾于1643年和1645年两次同意与爱尔兰天主教同盟“休战”。这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他欲利用爱尔兰天主教军队来摧毁英格兰议会。⑾于是,广大人民群众在议会的保卫基督事业、抵御天主教的反扑的号召下,加入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队伍。不论是克伦威尔的“铁骑军”,还是以后的新模范军,其中大多数是信奉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

其次,议会实施了有利的宗教政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赢得了胜利。

内战爆发后,由长老会把持了长期议会。1642年12月首先将主教赶出议会,接着取消英国国教。1646年废除主教制。为了得到苏格兰的军事支持,双方议会于1643年9月签定了“庄严的同盟和圣约”。苏格兰派出2万多人的军队,帮助议会军,王党军队在两军打击下失败。此后长老派把长老会确定为英国国教,禁止其他教派举行“圣会”,其宗教政策同时引起了以独立派为首的社会各阶层以及苏格兰的不满。苏格兰长老会倒向国王,而长老派为保政权只得与国王和苏格兰妥协,下令解散受独立派控制的军队。国王乘机发动第二次内战,独立派与平等派捐弃前嫌,取得内战胜利,并将长老派赶出议会。独立派上台后实行较为宽容的宗教政策,但是这种宽容是有限的,他们拒绝废除什一税,坚决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其政策的失误和军队的腐化最终招致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⑿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英国国内一片混乱。1660年5月,查理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统治。

1661年,查理二世颁布“市镇团体法”,要求各城市公务人员必须采用英国国教的圣餐仪式。1664年又要求一切牧师必须承认国教的基本教义,并宣誓绝不反对国王和国教教会。上述法令的颁布并非出于单纯的宗教狂热,而是有其政治目的的。在经过两次内战之后,许多城镇的市政权力掌握在长老派和独立派手中,法令的颁布意在取消资产阶级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并以信奉英国国教的封建贵族代之。⒀1665年,颁布“五哩法案”,严禁清教徒进入重要城市,使国内工商业一片萧条。

在1679—1681年召开的一届议会中,就天主教徒詹姆斯伯爵的王位继承权问题,议会分成两派:以丹比伯爵为首的托利党和以莎夫茨伯里伯爵为首的辉格党。托利党主要反映大土地所有者和英国国教高层僧侣的利益,他们拥护詹姆斯继位,在宗教上多为英国国教徒;辉格党主要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及一部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反对詹姆斯继位,在宗教观上多为激进的国教徒和清教徒。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詹姆斯继位,开始着手恢复天主教。1687年4月4日詹姆斯二世一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罗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基督教徒以信教自由。1688年4月27日第二个宽容宣言,宗教界哗然。詹姆斯二世此举几乎遭到包括托利党和辉格党在内的英国社会其他各阶级人士的反对。⒁

1688年6月10日,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个妻子,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摩德纳的玛丽,生了一个儿子。人们原来认为在詹姆斯二世死后,把王位传给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的希望破灭了。1688年6月30日,两党的六位领袖和伦敦主教联名发出一封邀请信,恳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到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富”。11月5日,威廉率领荷兰海军在英国登陆,12月10日,詹姆斯二世在众叛亲离的状态下,逃往法国,这次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1689年、1701年又先后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明文规定政教分立,国王必须由新教徒担任,从而杜绝了天主教在英国恢复的可能性。

宗教改革后的国教成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于是将能反映其要求的加尔文教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清教运动成了革命前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革命的导火线的苏格兰起义也是由于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引起的,同时宗教的因素又影响着王党与议会的成败。而作为革命尾声的“光荣革命”也是在维护“宗教、自由和财富”的名义下发动的。

综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倡导什么宗教,反对什么宗教,并非完全出于宗教的狂热,更主要的是出于夺取政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宗教斗争的实质就是各阶级间的政权斗争。⒂

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⑵董小川:《清教徒考辨》,载《松辽学刊》,1992年第2期,第97页

⑶陈祖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关系问题》,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第16卷第3期

⑷刘波:《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特点》,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月第35卷第2期

⑸L.J.特林特鲁德:《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主义——新思想文库》纽约1971年版,第8页

⑹[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⑺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三卷,第391页

⑻同⑷

⑼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⑽[苏]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3页

⑾同⑼第147页

⑿⒀同⑷

⒁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范文第2篇

一、萧条的社会及家庭现状是苔丝悲剧命运的起步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苔丝的人生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应该是属于社会的悲剧,苔丝的命运即是生活在英国南部农村的农民阶级整体命运的一个缩影。19世纪中期,英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侵入农村,农民丧失了自己的土地和生活资料,在经济上陷入失业、贫穷的悲惨境地,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去找寻一条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苔丝家的状况正是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再现――在贫困的境地中挣扎好久并且面临着崩溃的危机。社会及家庭现状早已在苔丝的命运中笼罩了一层阴影。她的父亲是个小贩,嗜酒如命,懒散又愚昧,却整日幻想着名门望族的荣誉。她的母亲先是挤奶工后来又去洗衣服,是个庸俗浅薄的女人,而苔丝姐弟共七个人,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苔丝一离开学校就必须开始帮忙赚钱养家,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减轻家里的负担。而苔丝在替父亲送蜂蜜时撞死了老马,使得一家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苔丝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无产阶级之路。

苔丝到所谓的本家亚雷・德伯家里养鸡是她走向工人阶级的第一步,这个决定也成为她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因为她就是在这里失去了贞洁,更重要的是她从这里开始变成了依靠劳动力赚取工资的工人阶级。之后,苔丝又到奶牛场当了挤奶的女工,到燧石山农场做了种地的工人,为了一点微薄的工钱就要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榨。这一系列的苦难历程,典型地代表了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后给以农业劳动为主的各阶层人们带来的极大不幸,也预示着以苔丝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民受压迫、受压迫的悲剧命运的开始。

二、伪善的宗教和虚伪的社会道德加重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在哈代的笔下,苔丝被描写成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她天生丽质、自然淳朴且拥有高尚的品德。不但如此,哈代还用“一个纯洁的女人”作为本书的副标题,可见哈代对于苔丝的喜爱非同一般。而就是这样一位“纯洁的女人”却要为了自己的家庭不得不只身犯险,前往本家亚雷家里去寻求帮助。而亚雷却利用苔丝的贫困和不谙世事对其进行了。在伪善的宗教面前,苔丝“顺理成章”地背上了“”“不贞洁”的罪名。人们在苔丝背后说尽闲话,议论不断,就连代表正义的牧师也因为世俗的道德偏见而拒绝给苔丝的孩子行施洗礼。尤其令人愤怒的是,亚雷不但没有受到道德的批判,还成了一名传道的牧师,反过来指责苔丝引诱了他,继而陷害他。由此,苔丝的悲剧命运在伪善的宗教的庇护下更加“入木三分”。

此外,以克莱尔为代表的传统道德的打击进一步加深了苔丝的悲剧命运。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所描写的社会是有着“维多利亚盛世”之称的英国乡村。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妻子的贞洁是丈夫的私有财产,妇女失去贞洁就是的表现。这种观念严重地摧残了女性的身心,对于女性的价值是完全贬低和否定的。而苔丝“生命中的天使”克莱尔也是男权社会的典型代表,虚伪的社会道德对自己和苔丝有着完全背离的双重标准。他一开始视苔丝为纯洁的象征,而后在获悉真相之后却将苔丝看做是“不贞洁”的“”。克莱尔对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敷衍了事,一语带过,对于取得苔丝的原谅感到心安理得,毫不愧疚。但是他丝毫不同情苔丝的惨痛经历,而是责怪和抛弃苔丝。这时候他自私的本质暴露无遗,他依旧是一个没有摆脱传统道德束缚的男权主义者,他的骨子里还存有虚伪的腐朽道德思想,并不懂得什么是真爱。如果说亚雷是直接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第一人,那么克莱尔所代表的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就是苔丝悲惨命运最终的刽子手。

三、软弱悲怜的性格决定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苔丝的形象可谓是完美的象征,可是在苔丝的身上还是存在着性格的弱点。她性格中的最大弱点就是软弱和自卑。

苔丝接受过教育,这些传统的教育使得虚伪的社会道德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她的思想里。在她被亚雷后,苔丝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罪。因此,她默默地承受着邻居的白眼和议论,整日躲在家里不肯出来见人。当克莱尔开始追求她时,她深深地觉得自己是失去贞洁的女人,因此不能接受克莱尔的求爱,也不配接受天使克莱尔的爱。当她坦诚自己的过去时,她竟然认为克莱尔不原谅她是有道理的,这时,她完全就是将自己放置在一个不平等的地位上。因为软弱和自卑的性格,她把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过错强加于自己身上,被这些本不属于自己的罪责所压迫着。苔丝的软弱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判断,认为自己才是罪人。

当克莱尔从巴西回来寻找苔丝时,苔丝已经成了亚雷的情妇。即使她成为亚雷的情妇是在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无奈的选择,在她看来仍是自己对不起克莱尔,所以她决定杀死魔鬼亚雷,向克莱尔赎清自己的罪责。在她的心里,她觉得只有杀死亚雷,克莱尔才会原谅自己。只是她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这些悲剧遭遇并不是她的过错,甚至她是没有错的,真正错的是那个她深爱过的天使克莱尔。她的心里常有的自卑使得她心甘情愿地承担男权社会对自己不公平的判决。性格中的极度软弱和自卑,让苔丝饱受折磨和痛苦,却只能默默地接受悲剧的命运。

四、哈代的“宿命论”思想造就了苔丝的悲剧命运

哈代在其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始终在对希腊及莎士比亚的悲剧小说进行着刻苦的研读,并深受意志主义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悲剧意识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了他对人生悲观宿命论的认可。哈代的小说中也因此充满了宿命论思想,这一点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就有着非常突出的体现。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暗示和巧合性的事件,抽丝剥茧地说明苔丝命运的悲剧是上天早就注定好的。小说中最开始出现的巧合就是当苔丝用她家唯一的经济支柱老马“王子”送蜂蜜时,老马被邮车撞死。老马的死直接导致苔丝家里经济的崩溃,为此苔丝不得不去本家亚雷家里帮工赚钱。“王子”的意外死亡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巧合事件,但这事发生在了本就生活拮据的苔丝的身上就预示着主人公命运的一个致命转折点,也就意味着苔丝必须挑起重担,去做她以前从来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也正是她去亚雷家做工这一事件导致了她被并形成了她一生的悲剧。

在苔丝被亚雷失身后,作者哈代在小说中有这样的描述:我们要承认眼前这桩灾祸之中隐藏着某种报应的成分,苔丝・德伯的祖先当年在得胜归家寻欢作乐时也曾经对别人的女儿干过同样的事情,而且更加粗暴,祖先造孽,子孙得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哈代认为苔丝失身其实是苔丝祖先作孽的报应,这样的观念明显带有哈代思想中一贯的宿命论的观点。再者,当苔丝的生活处境愈发艰难的时候,她想起了克莱尔的吩咐而去找克莱尔的父母求助, 结果克莱尔一家人碰巧都去教堂做朝拜了,苔丝自然也就无从获得克莱尔家人的帮助。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要养家糊口,且没有任何的资助,这些巧合凑在一起,进一步体现出苔丝境遇的悲惨,同时也暗示着苔丝以后的生活将会更加艰难。这些巧合使得苔丝命运的悲剧性得到进一步的加深。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展,也是哈代本身具有的局限性所致,因为他根本找不到解决苔丝悲剧命运的方法,所以只能无奈地将苔丝的命运悲剧归结于早就注定的命运巧合。这些巧合无一不透露着哈代的“宿命论”对于苔丝悲剧人生的必然判决。

总之,以上通过对主人公苔丝所处的社会背景、宗教道德、苔丝人物的个人性格及哈代小说创作中的“宿命论”思想等方面的探讨,深刻分析了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在小说中,哈代巧妙地将社会背景、道德观念及宗教与人物的悲剧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严厉地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义入侵腐朽的道德观念及制度,深刻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盛世掩盖下英国社会深层次的社会危机。苔丝的悲剧不仅仅是自身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剧。苔丝的人生最终虽然走向了毁灭,但是她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纯洁的力量却深深打动着世界上无数的读者。

[参考文献]

[1] [英]哈代・托马斯.苔丝[M].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2] 陈海燕.哈代叙述艺术探寻――试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3] 向治国,龚云辉.悲剧的必然性――浅析《苔丝》中哈代的宿命论思想[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1).

[4] 李梅菊.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小说创作中的宿命论思想[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叙事,乐观,革命英雄主义,话语结构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传播媒介,必然要服从于中国社会主义特定的传播制度,导演对革命英雄人物的态度、塑造,以及对历史的阐释,对电影的基本要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国电影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如何充分发挥好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的宣喻功能,在历史与现实的重合中寻找意义的建构路径,就成为新中国电影工作者的艺术构思着力点,也是观众欣赏口味和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提出的要求。英雄是一个体现民族精神和希望的意象性代码,英雄的故事反复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英雄故事被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英雄故事的年代。革命英雄主义思潮在十七年电影的叙事中凸显、加强了其作为意识形态的“铭文”(inscription,直译为题记或墓志铭,在解构主义文论家德里达的相关论著中通常译为“书写”)的功能。即,社会意识形态如何将叙事和符号篆刻/书写在每部红色经典影片之中。对这种“铭文”的考察无疑是有意义的思考。

一、英雄主义精神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里所说的“乐观主义”,表达了电影所要求的抒情的、歌颂青春活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的风格,主要限制在中国电影的影像画面与镜头运动所产生的独特的政治诗意。对于在一些电影中常见的近景和特写镜头及镜头运动之隐喻思维机制的思索,即考察具有浓厚叙事性传统的中国电影中渗入的抒情性如何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相联系,并表现在电影语言之中,以探求电影叙事与表意之间的深层关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一个崭新的时代,是一个新的英雄模范辈出和崇拜英雄的时代。 “每逢社会大变革、文化大转型时期,就意味着某种或某些旧有类型的英雄的引退和某种或某些新颖类型的英雄的登场。”“但是人们崇拜英雄决不是崇拜‘英雄’的名号。而是崇拜英雄品质,通过崇拜被称之为‘英雄’的人而强化自己身上的英雄品质,从而凭借自身固有及内化了的英雄品质迎战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这一时期的电影也把英雄人物作为重要表现对象,尤以军事题材影片表现得最为明显,编导以此来表达当家做主的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巨大热情和赤诚的理想主义、爱国主义情怀,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南征北战》、《中华女儿》、《钢铁战士》、《翠岗红旗》、《风暴》、《老兵新传》(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影片)、《红色娘子军》、《上甘岭》、《战火中的青春》、《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儿女》、《回民支队》等,英雄人物传记片则有《雷锋》、《赵一曼》、《刘胡兰》、《》等,表现历史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的影片有《聂耳》、《林则徐》、《甲午风云》等。

英雄成长叙事彰显了乐观主义叙事风格,它一方面来自革命成长者个体的乐观,另一方面来自电影叙事本身的乐观。这种类型的叙事模式直接受到前苏联电影《夏伯阳》的启示,成长主人公先是具有“朴素阶级感情”但觉悟认识还不高的主体,只有当他/她们入伍后经过代表党的正确思想的政委(指导员)的帮助和引导,思想才能成熟,最终成长为英雄。导演凌子风和摄影师钱江展现抗联战士生活、战斗环境异常艰苦的目的也正在于凸显抗联战士顽强、英勇、豪迈的革命气概。这种气概与其说是由一种带普遍性的英雄形象的价值,不如说是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从而达成了在特定语境的体验层面上的认同机制。的确,那活跃在大森林中的抗联战士们的联欢会以及联欢会上欢乐的朝鲜舞洋溢着的难道不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吗?据此,我们可以说:英雄主义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以歌颂伟大战略思想著称的史诗性电影《南征北战》为代表的战争胜利模式,主要以“失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胜利”的叙事逻辑,把战争胜利安排在影片的高潮和结尾,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尊重了主流意识形态。影片以恢弘磅礴的气势表现了1947年冬天,我华东部队七战七捷之后,在主张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取得人民战争伟大胜利的史实。电影的史诗气派本身就彰显出一种乐观主义的叙事风格。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史诗气派的战争片,它的问世无疑喻示着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影片在广阔的空间中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华东战场上的一场大决战。银幕上硝烟弥漫,影片充溢着乐观主义的胜利感与自豪感。影片把镜头直接对准战场,让人们在银幕上接受革命战争的洗礼和革命乐观主义叙事风格的感染,从而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再现美学的先河。在此片中,当故事被讲述到我军抢占摩天岭、活捉敌军军长以后,我军师长到战场检阅士兵和民众。他站在敌人毁弃的坦克上(一个喻示),发表了一段乐观昂扬的演说:“我们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们的兄弟部队在西北战场上、东北战场上、华北战场上、晋冀鲁豫的战场上,在全中国各个战场上,连续地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同志们。我们所有获得的胜利,主要的是我们忠实地执行了的战略方针……这就是我们战略思想的伟大胜利!”话音刚落,士兵们和群众兴奋地举起手和枪,大声呼喊:“万岁!”镜头主要采用仰拍角度,将师长、群众与士兵的形象跟天空的背景融合在一起,这时,美好的前景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一种崇高、豪迈、坚定、乐观的精神展现无遗。我军军长的这段宣讲使今天的我们通过影片去发现所谓“讲述神话的年代”的政治和文化标本,从而把影片视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运作的政治神话。

二、意识形态询唤下的乐观主义叙事

革命英雄主义电影属于主流电影。而主流电影是指能在电影市场上占据主体地位并能广泛传播的电影作品,它区别于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影片。由于电影的叙事话语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控制,一般而言,电影只能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得以广泛传播。家国意识、集体主义价值观、英雄主义崇拜、革命乐观主义一直是革命英雄主义电影制作的基本诉求。不断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就成为该类影片的自觉,比如,将革命与爱情处理得恰到好处的影片《柳堡的故事》最值得谈说的地方便是它在诗情画意中彰显出的乐观主义叙事风格。影片自始至终贯穿着优美的民歌小调。生活气息特别浓厚,画面上经常展现出江南水乡的景物:大风车和小风车。“晚霞在麦垛上镶着金边,小河岸上牧童骑在水牛背上向远处走去。远处风车转动着,柳树摇曳着,歌声从牧童那里传来。”(《柳堡的故事》分镜头完成台本119镜号)影片的歌曲《九九艳阳天》贯穿全片,如部队刚一在柳堡村的 田头出现,这支歌曲的旋律便轻盈地飞了出来,李进和全班同志们帮助田大爷修房子时,李进唱的也是这首歌,二妹子对李进的爱情发展了,河边洗衣服,唱的是这首歌:“风向不定车难转呀,决心没有下呀我怎么开言”抒发了自己的衷肠,部队准备转移去参加大反攻,李进和马小宝从团部领了东西划船回来,李进呆呆地看着河岸,马小宝唱:“这一去翻山又过海呀,这一去三年两载呀不回还。”“这一去枪如林弹如雨呀,这一去革命胜利呀再相见。”影片结尾,五年之后,李进和二妹子终于重逢了,影片在展现他俩欢聚画面的同时,出现女声独唱:“哪怕你一去千万里,哪怕你十年八载不回还,只要你不把英莲忘呀,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整首歌洋溢着美好的情愫、乐观的基调。我们还从电影文本中体会到“艳阳天”、“革命胜利”、“胸佩红花”等词所显现出的乐观明朗的抒情风格和深刻意指。

三、乐观主义英雄叙事的美学色彩

为增加革命仪式的肃穆与威严,创作者进入创作时就存在疑虑:什么题材可写什么题材又不可写。翻阅20世纪50年代的理论文章,几乎众口一词:文艺要表现正面的积极的人物、革命的新英雄人物。其理由有两条:一是人民的文艺、革命的文艺,如果主要的不去表现人民中正面积极的人物、革命的新人、新英雄主义的典型,那么其教育意义在哪里呢?二是人民喜爱生活中前进的、向上的、积极的人物,如果能创造这样的典型,一定会得到人民的喜爱。此外,影片革命乐观主义的叙事风格还源于人们对英雄革命力量和英雄个人魅力的崇拜。“英雄是为人间消除不平、为人生踏平坎坷而存在的。”“人们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向英雄靠拢的本能冲动。”我们的影片对于诸如“革命”、“牺牲”和“献身”之类的字眼是带着歌赞的情感态度去描述的,自信和乐观源于对道德力量和英雄魅力的崇拜和迷恋。人们总是试图以显在的或隐在的乌托邦式的道德精神力量来反抗社会现实中不合理的因素来维系社会的正义。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呼唤英雄。中国生命哲学强调生生不息的循环往复和一切如新,这也在革命英雄主义电影中得以充分体现。贯注于影片中的这种乐观的生命基调使影片结尾没有悲怆凄惨的气氛,反而总是能够以喜剧、以希望、以乐观冲淡先前发生的悲剧和冲突,使结局成为段落式的消歇,成为新一轮更新再生的起点,在影片《上甘岭》的结尾,我志愿军在经历了极其酷烈的战斗之后,战士们接受首长的检阅,仰拍镜头又一次从每一个战士脸上移过。仿佛是在向每一个立下战功的英雄行注目礼,具有无穷无尽的意味,在影片《英雄儿女》的结尾,在两位“爸爸”的教育和期待的目光中。王芳坚定地汇入战争的洪流,“王成排”的旗帜(作为一个意象一个象喻)在英雄士兵的手上飘扬,影片喻示了“真正的英雄是不死的”的深刻含义,彰显出为了革命事业,英雄生生不息的乐观主义叙事风格。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哈代,人道主义,人类命运,苔丝

哈代(1840-1928)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长篇小说14部。哈代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 “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性格和环境小说”是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下层农民为主人公,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因素侵入英国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和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农村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心灵创伤,流露出哈代对朴素、平凡、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他们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对美好感情的赞美和对人类苦难命运所作的苦苦思索。从这一意义上说,哈代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哈代的人道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这种内涵集中的体现在他的小说《苔丝》中。《苔丝》完成于l891年,被视为哈代 “威塞克斯文丛”中的巅峰之作。小说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的英国农村女性,她敢于自我牺牲和自我反抗,对生活和爱情充满美好而强烈的愿望。她生长在绿草如茵、风景如画的乡野中。纯朴的乡村生活造就了她高尚、善良的心灵。由于家庭贫困和父母的无能,她不得按照母亲的命令,去所谓的“本家”认亲。由于年幼无知,被德伯家的少爷亚雷奸污并怀孕。她心酸的到了父母身边,孩子出生不久,不幸夭折,她又到一家牛奶厂做工,在那里遇到了富有的牧师的儿子克莱人类命运,两人产生了爱情。新婚之夜,由于苔丝对克莱真诚的爱,她向克莱坦白了自己曾经失身的遭遇。克莱听后,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翻脸无情,将她遗弃,独自去了巴西。恰在这时亚雷又出现了,他一再纠缠苔丝。后来由于家庭变故,苔丝一家人沦落街头,而克莱又杳无音讯,苔丝只好舍身救家,做了亚雷德情妇论文提纲怎么写。克莱经过一场磨难,终于回心转意,回来寻找苔丝。两人相遇,苔丝悔恨交加,她痛恨毁了她一生幸福的恶少亚雷,最终不顾一切地杀死了他,并坦然接受了“杀人犯”的刑罚。

一、哈代的生活背景及其思想成因

哈代于1840年生于英国南部的多赛特郡。此时正值维多利亚统治初期,英国面临着飞速的经济发展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哈代亲眼目睹了19世纪后期工业资本主义入侵他的家乡多赛特郡致使农民破产和他们一切徒劳与绝望的挣扎,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种种悲剧。《苔丝》便是这一特定时期社会显示的真实再现。小说中所描写的克里克老板的牛奶场和富农葛露卑的农场,就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体现;而机器代替了手工作坊,农民由贫困、破产直至流入城市等描写,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农村急剧变化情景的反映。英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时期, 资本主义在给英国社会创造了繁荣经济的同时也加深了下层贫苦人民的困境。亚雷凭借有钱有势为所欲为,克莱作为资产阶级的伪善和在思想与行动上的深刻矛盾以及周围人们对待苔丝的观念,都打上了浓重的资产阶级道德意识的烙印。这表明,哈代深刻的把握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氛围。

正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人类命运,哈代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乡村宗法文明的撞击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一方面,他承认资本主义文明取代宗法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在感情上他又深深地眷恋着宗法世界的淳朴生活和传统美德,历史把一种在哈代看来并非理想的文明形态带进了威塞克斯宗法世界,导致旧的和谐破裂,个体农民经济上陷入破产、失业、贫困的悲惨境地,心灵也别无选择地被带进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新世界,传统的伦理关系和价值观念遭到新文明的践踏,他们合情合理的生活愿望和理想追求在现实中破灭,陷入无法挣脱的痛苦深渊中不能自拔。然而,这种残酷的、违背宗法情理的变化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哈代又陷入深深地忧患和困惑中。

二、对传统道德和扭曲人性的强烈批判

哈代的作品通过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人们感悟生活的本质,折射出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充满博爱的内心精神世界。在《苔丝》中,哈代通过对”纯洁的女人”苔丝在她所生存的邪恶环境下同捉弄她的命运得苦苦抗争和最终走向毁灭的描写,使人们对摧残苔丝身上的真、善、美的力量表示哀叹,对她的悲惨命运寄以同情。面对社会的邪恶和家庭的不幸,苔丝没有沉沦和屈从于环境,而是至始至终试图通过奋力抗争去超越环境,保持自己的人格的独立和自尊的纯洁。在哈代的悲剧思想中,人的命运不是由神和人而是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宰的。所以,他把他的悲剧小说统统归于人物与环境的小说。命运只不过是哈代探索生活的一种手段人类命运,而不是目的。在对生活的探索中,哈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和人的愿望不能实现这一残酷的事实,感受到人的心灵的痛苦。正如哈代所言,悲剧的产生并不取决于掌握宇宙的神秘力量,而是取决于制约人们的环境,尤其是”人类设置的事物”。苔丝的悲剧是由旧的习俗道德和残酷的法律造成的。

哈代也痛苦地发现,这是一个”有毛病的”物质世界,人们没有自由选择自己感情生活和理性生活的权利。现代人性受到压抑和扭曲,人与社会对立,人与人不能沟通思想感情,人们正常的感情和合理的追求受到社会的限制。作为正直的艺术家,哈代不愿放弃真实和坦诚,去取悦维多利亚中产阶级读者,而是决意打开社会中芸芸众生的心扉,把他们的欲望和理想公诸于世,让读者感受到在人的欲望背景下的惆怅和叹息、悲愤和绝望,让读者看到”有毛病的”世界里人的价值不可避免的毁灭。他以令人不快的、以真实为基础的”悲观主义”给虚伪的、盲目的乐观主义以迎头痛击,让读者对世界,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作深刻的思考。

三、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

作为人道主义作家,哈代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在写农村生活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破坏时,他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以及资产阶级法律、教育与人民为敌的本质。在《苔丝》中,他描写了在资本主义发展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农民贫困,破产,农家女苔丝不得不到富商亚雷家里帮工,从而开始了她悲惨的一生。哈代对于苔丝的“失身”与”堕落人类命运,倾注了满腔的同情,并坚决为她作了强烈的辩护;对于苔丝的忍让、虔诚、宽容、奉献等诸多品质也予以充分的赞扬。哈代以真挚的爱来描写这个美丽的农家姑娘忍受的悲惨命运, 她毫无怨言地走着艰苦惨痛的生命之路, 她是纯洁无辜的, 她只是当时社会礼法的牺牲品。哈代看到了围绕着她的种种残酷的罪恶和不公平的现象。

哈代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还表现为对传统道德以及宗教观念的批判。如果说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及其强大的后盾--国家机器和宗教对苔丝的迫害是造成她悲剧的直接原因的话,那么在克莱身上残存的传统道德观念对苔丝的摧残则是一种无形的,更可怕的精神残害,这也是造成苔丝悲剧的主要社会原因之一论文提纲怎么写。哈代把一个婚前失去贞操、后又与人非法同居的“杀人犯”称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大胆抗议和嘲弄。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传统道德,宗教观念的批判,是哈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对人类悲剧命运无可奈何的悲叹

尽管哈代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的破产农民的悲惨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了在”维多利亚盛世”维幕掩盖下英国社会的深刻危机,但是由于自己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局限, 尽管他想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却也无法解决当时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而他的思想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转变过程。“他从最初信仰上帝到抛弃上帝, 从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的影响, 到后来又接受叔本华的内在意志力的影响, 到最后形成了他自己的进化向善论和社会向善论。”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历程, 并没有让他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 却导致哈代最终成为悲观主义者, 使他的小说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和宿命论思想。哈代的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 在他的名著《苔丝》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尤其在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

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可以复制出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但作为思想家,哈代又认为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人是渺小的,人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哈代在写农村劳动者悲剧命运时常把命运观念和神秘因素乃至性格弱点、遗传因素交织在一起。苔丝的悲剧也具有神秘末测的命运作祟的因素,苔丝的一生都充满着偶然性和命定的色彩:如她家身世莫名其妙的被发现,老马的死,违心的去亚雷家认本家并遭奸污,与克莱结婚前夕给他的信被插入地毯下,去爱姆寺访老克莱未遇而在归途中偶遇亚雷等。仿佛在她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偶然的因素出现,从而一步步地将它推向悲剧的结局。同时,小说中还不时地出现一些神秘的因素:如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令人恐怖的十字手路标等。这些似乎都表明苔丝的悲剧是命定的,难以解脱的。

四、结束语

哈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下层百姓,这赋予他的作品以为民众之忧而忧的人道主仪精神,充满着一种积极的忧患意识。读《苔丝》可以让读者在哭泣中感情得到宣泄,心灵得到净化,神经得到震动,像苔丝和她弟弟那样祈望“投生在一个没有毛病的世界上”,这就是《苔丝》所产生的思想影响和艺术效果,这更是哈代人道主义思想的灵魂。另一方面,尽管哈代看到了资产阶级所带来的、并且要把大家都带到死亡之路上去的所谓“进步”的罪恶, 但由于作者立场所限,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进步,更无法看到资本主义“进步”到死亡会有新的曙光。因此, 悲观、绝望是在所难免,这是哈代世界观的局限性的反映。

参考文献:

1.《哈代创作评论集》,陈焘宇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 德尼兹·加西尔等著. 马慧译.《欧洲文学史》. 南海出版社,2003 年.

参考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4.《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张中载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

5.《哈代创作论集》,陈焘宇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性格决定命运英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 文学作品 人名背后 语言文化

人名作为文化载体中的一种,也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的特征能够集中的体现出来。人们利用语言的形式将不同的人进行区分的特定标志就是人名。但是人名与其他的语言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名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有紧密的联系。对文化作品中的人名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深刻的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一、运用谐音寓意为人物命名

英语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对人物命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同音字、新造字及近音字的方式来命名,其中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套用现代词汇给人物命名。实际上采用现代词汇给人物命名的方式意义含糊,不易于理解。例如英国作家Samuel Richardson的小说《克拉丽莎》中,男主人公的名字为Lovelace,该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荒淫无度的色狼, 主人公的名字Lovelace与英文loveless(无爱情的,不可爱的)的谐音相似,主要表现了小说中的主人公打着爱情的旗号行淫欲之实,暗示了其伪君子的形象。这种人物命名方式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温莎的风流娘们》中命名Sir John Falstaff,单词Falstaff与false stuff谐音相同,false stuff的意思为假货,从而刻画出这个表面上足智多谋,实际上贪生怕死的骑士的形象。此外,还有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一书中将大卫的继父和姐姐的形象通过其名字鲜明的表现出来,大卫的继父Mr.Murdstone 和其姐姐Miss Murdstone是两个残忍不堪的人物,不仅逼死了大卫的生母,还对大卫残酷虐待,Murdstone与murder stone的谐音相似,murder stone翻译为“谋杀的石头”,作者通过谐音命名的方式暗示Mr.Murdstone与Miss Murdstone的残忍。

二、运用经典故事为人物命名

文学作品中人名命名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运用经典故事,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主要利用众所周知的名人典籍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命名,无论是引用那个时代或者是那个领域的文化典故,以含而不露的方式来写故事人物,主要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想象。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作者主要根据人物的性格及特征为作品中的人物命名。英语文学语境的源泉在于古希腊神话和《圣经》,例如文学作品《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曾写道:“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失去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重新将古罗马文化挖掘出来,为后来众多的写作家提供了写作的题材。例如英国作家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中就有许多的人名都是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例如小说中的人物德拉科Draco和纳西莎Narcissa都是源于希腊神话传说,由于西方神话中对于龙和蛇没有明显的区分,作者通过Draco的命名来暗示他是十足的蛇,而Narcissa主要源于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Narcissus在希腊神话中是一个因为爱上自身倒影终日坐在水边最终化作水仙花的少年,通过这样的命名讽刺Narcissa的自傲和清高。此外,英国作家爱略特作品中的主人公Silas Juene善良并且虔诚信教,但是屡次遭受不同人的陷害,而主人公名字中的Silas源于《圣经》,在圣经中,Silas是一个著名的信徒,不幸的是他外出传教过程中遭受囚禁。这与Silas Juene有着相似的命运。此外,早期的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称也为后来文学作品人物的命名做了铺垫。

三、运用特殊意义的词汇为人物命名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作者会借助现代的词汇表达的字面意思为人物命名,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命运等。作者通常采用名词或者是形容词的方式为作品中的人物命名,例如作品《天路历程》中,英国作家约翰・班扬在创作时候将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命名为Christian(基督徒)、Mr.Evangelist(福音先生)、Mercy(仁慈)、Talkative(健淡)等,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主要用Mr.Nogood(无赖先生)、恨善法官、残忍先生等词汇表示,通过这些词汇能够明确的表达人物的特征及其性格。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Hamlet在为父报仇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现代仍有作品中利用哈姆雷特来命名向读者传达做事优柔寡断的人物性格。这种字面表达的方式主要采用现实社会中的字面含义为作品人物命名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清楚的了解人物的特点,通过自己预测的方式估摸作者写作的意图,并且通过对整个作品的阅读来验证自己预测的准确性,为了解人物而理解整个作品。

结束语:

很多文学作品在作者看来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作品中人物的命名都不是随意捏造的,作者赋予了对各种人物特征的描述,每一个人物的名字背后都有特定的故事和文化渊源。读者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能够通过人物的名字了解各种人物在文章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从而清楚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通过人名就能够了解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种族发生的变化。作者通过神话传奇、等各种形式让读者从中能够了解历史,推敲人名蕴含的意义,从而了解其写作内容中时展的特点。采用这样的写作方式即实现了作品创作的目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见证了语言的发展和变革。

参考文献:

[1]陈玮婷.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J].文学教育(中),2012,(10):65-66.

[2]张慧慧.英语文学作品中人名的汉译[J].海外英语(上),2012,(8):159-160,167.